余柏林知道同榜会来很多人,专门叮嘱他绝对不要来。
如此热闹的宴会,封蔚就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待着了。最后他不高兴,就跑进宫里,打扰他哥哥嫂子的二人世界了。
封庭:熊孩子!真糟心!长青在哪?赶快把朕家的熊孩子牵走!
……乔迁之后,余柏林短暂的休息假期结束,该入职了。
这期间又发生了许多事,比如碑林题字、比如皇帝陛下专门下旨赐新府邸牌匾等等。
余柏林入职是,是在五月初。此时已经接近初夏,余柏林一大早就要前往吏部,凌晨的空气仍旧凉飕飕的,露水将余柏林外袍都润湿了。
吏部门口正排着长队。外官等缺轮值等,以及举人监生选官等,都是在吏部。
吏部一直是个忙碌的衙门。
余柏林、陈磊、李潇三人的马车在吏部门口汇合之后,下马车看着那长长的队伍,头皮都有些发麻。
“这可……”余柏林还是第一次见到此种情形。
“的确不赶巧。”陈磊苦笑,“吏部不愧是天下第一衙门,我们若是排队,不知道排到何时了。”
李潇一双桃花眼轻佻的瞟了余柏林和陈磊一眼:“还好愚兄是跟您二位一起来的,就借二位面子一用了。”
余柏林忙道:“还是借老师面子一用吧。”
陈磊面无表情的瞥了两人一眼,倒也没拒绝。虽然陈磊正直,但官场上该有的变通,他还是动的。
来之前,陈老似乎已经料到会有此情形,便让陈磊准备好了帖子。陈磊让下人将太子太师府的帖子拿给守门的官吏,那官吏一看帖子,立刻毕恭毕敬的将三人引进了吏部之中。
排队的人正看这三位来晚了的人的笑话,却见三人居然插队进去了,顿时傻眼。
有人小声问道:“那三人是谁?居然不需要排队?”
又有人道:“其中一人如此年轻,难不成是举人?这也太狂妄了。”
显然说话的这人是外官。在任职地,他也是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的一把手。进京之后,不仅要夹着尾巴做人,还被一可能是年轻举子插了队,心里自然不舒服。
这时一来选官的国子监贡生道:“可别这么说,这三位是三鼎甲,最年轻的那位,就是六元及第的余状元。”
“三鼎甲又如何。”那人还是酸溜溜的,但也就嘴上抱怨这么一句,愤愤的目光倒是收了回来。
吏部为六部之首,翰林更在六部之上。三鼎甲入朝便为翰林官,资历熬够了便是讲读,为皇帝近臣。即使品阶暂时低了些,但论前途,哪是他们这些外官能比的。
吏部官员权势十分重,吏部郎中不过正五品,却能掌握京中五品及以下官员任命。京官品级比外官有一个等级的压制。比如七品京官,外放之后,若是平调,便是正六品。
这还只是品级,不说前途和权力。
因此外官大员要对吏部郎中巴结谄媚,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翰林不归吏部管,那吏部郎中对待这三鼎甲的时候,是丝毫架子都没有的。
吏部郎中见三人就大肆夸奖了一番,然后迅速的带三人登记官牒,领了官服官帽。
一番寒暄之后,三人拜别吏部郎中,又去领了官员牙牌,这才算完毕。
次日,三人相约一起倒了翰林院,算是正式入职了。翰林院早派了人在门口等候。初次入职又有一番繁俗缛文,三人在翰林院前辈引领下,拜见各位同僚和长官,又听完前辈和长官的训词之后,入职的第一天就过去了。
到了第二日,余柏林才接到正式的工作。
翰林院若混不到讲读,日子就非常闲,也就是修典编书之类。
有些人一辈子都混不到讲读,那就一辈子编书修典了。
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些事可能枯燥了些,但对于余柏林而言,这种工作他觉得对自己很实用。
他本就是半路穿越,虽然尽力了解了这个世界的事,但之前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科举之上,对于其他书籍涉猎并不是太广。
而且这些官场制度和律例之类,正是余柏林所欠缺的。因此不用上官敲打,余柏林就看得如痴如醉,恨不得常住在这里,将那些典籍都啃了去。
大略是三鼎甲刚进翰林时,一腔热血却赋予编书修典,让人总有一番失落,适应一段时间才会好。
别说其他人,陈磊和李潇在天天修典时,也有些不适应。
但余柏林则踏实、甚至说入迷的过分了。
看着余柏林的样子,陈磊和李潇也很快沉下心来。
每到新君继位,会典就要重修。会典为官场制度规范。为修一条,需要翻越许多书籍,甚至连前朝都是要一一看过的。
余柏林等三人比老翰林速度慢些,一日只能修两到三条,但三人从未被上官打回来过,都是一次过。
也别是余柏林,受到上官多次嘉奖。
一月之后,当讲官再次选拔时,余柏林受到的嘉奖太多,为他吸引了不少仇恨。
让他感受到了何为文人相轻。
第61章
翰林要升迁,有三个机会最为重要。
第一为教导内宫宦官。
宫内宦官多为贫苦百姓,基本不识字。但若要做到大宦官,不识字显然是不成的。教导宦官一事,便从翰林院抽调翰林去做。
别看外面文人怎么骂宦官和与宦官交好的大臣。交好大宦官的好处谁都知道,况且坏的皇帝才能滋养出坏的宦官。晖朝前面几个皇帝都不错,也就文宗时何皇后身边几个宦官嚣张了些,但文宗把朝中事握的紧,那些宦官也没能左右朝政。所以晖朝宦官名声是不算坏的。
所以即使嘴上骂着心里鄙视着,朝中大臣结交宦官也没有心理压力。
让翰林官教导的宦官,都是总管副总管一类的,各个在宫里贵人面前,都说得上话。与他们结成师生之谊,对翰林今后升迁大有好处。
第二,则是讲官。
这讲官分两种。一种是小规模的,一种是大规模的,就跟小班讨论组和公开课的差距差不多。后一种更有面子,前一种则容易成为皇帝亲信。
两种都是在阁老、皇帝面前讲课,其好处不用多说。
最后一种,则是轮值内阁。
轮值内阁不但能让阁老看到你的能耐,还拥有很大权势,算是提前进入让人巴结的人的行列,是翰林官们挤破头想去的地方。
不过轮值内阁都由阁老亲点,连皇帝都不会插手,就算想抢,也没办法抢就是了。
也就是说,基本上是拥有前两种机会,才有可能让阁老点你轮值内阁。
而如果没抢到前两个机会,论资排辈,也是会轮到你的,只不过时间晚些罢了。
宦官讲师早已经确定,轮值内阁还没有新的机会,而讲官是一月一换,若讲官中有因其他事者卸任的,则当即补入。可想讲官竞争有多么血雨腥风了。
偏偏讲官还不是论资排辈来的,余柏林有六元及第的名声,又是公认的大儒,现在还得了上官多次夸奖,可不就成为人的眼中钉了。
翰林院比起外面还是要单纯一些,就算为难人,也没有什么特别夸张的地方,也就是明面上冷战,暗地里给你多派活而已。
虽然上官已经布置了每个人的任务,但那都是概括性的。就跟职场一样,老员工把自己手上活儿推给新员工,上司一般是不管的。
文人间不仅有前后辈关系,还有各种师生关系。余柏林还好只有前辈折腾他,给他许多本不该他做的活,每日修的典大大超出了本该的范畴。
要是座师或者老师折腾起人来,才是要命。
有一名臣,当年也是状元及第。他们三鼎甲当年座师不是个东西,完全把那名臣等三人当奴隶使唤,有什么需要写的,全让这三人写,写不好就关小黑屋不给饭吃,他们写完之后,饿得头晕眼花差点没出好歹那动则辱骂更是家常便饭。
但就因那是座师,这三人即使再愤怒也没办法,其余人也不会伸出援手。
堂堂三鼎甲被折辱到如此境地,可想翰林院并非外面所想那样光风霁月。
余柏林看着自己案上堆积如山的文书,叹了口气。这些明日就得交上,今天怎么也写不完了。罢了,在翰林院打地铺吧。
余柏林吩咐人跟家中说了一声,很快就有人送来了食盒、参片之类,除此之外,还有一件皮毛披风。
余柏林看着那披风有些无语。这都入夏了,就算夜晚,披着这披风也得热出病来吧?于是他让人把披风带了回去。
不久之后,那人又回来了。这次带的不是披风,而是冰块。
余柏林再次无语。虽然是夏季,但翰林院有凉风穿堂,并不需要冰块。
不过这冰块一来一往就化掉了,余柏林也不好让人带回去,便让翰林院小吏放入绿豆汤中,熬夜的翰林一人一碗,当降暑用了。
除余柏林案上文书最为多之外,也有其他翰林做不完熬夜的。
其中李潇和余柏林待遇差不多。他没什么背景,虽然不如余柏林出风头,欺负他的人也不少。
只有陈磊背靠着陈老,没人敢为难他。
不过当陈磊见余柏林和李潇都要留下来熬夜后,他也一声不吭的留下来,并自觉分走了余柏林和李潇一部分工作。
这几日,余柏林都只是伏在案边小睡一会儿,全靠参茶提神。也幸亏翰林院有洗浴的地方,家中也不断来人拿换洗的衣物,不然余柏林还真受不了。
当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之时,陈磊道:“你这样老老实实的受人欺负,他们只会变本加厉。”
余柏林掩着嘴打了个哈欠,懒洋洋道:“谁说我老老实实不反抗来着?他们把修的典籍递给上官,就知道了。”
李潇道:“你可是做了什么手脚?”
余柏林道:“我只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修典而已,哪有做什么手脚。”
李潇和陈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相信。
余柏林还真没说错,他的确没有做什么手脚。
翰林院这排资论辈又极好面子的地方,就算是别的翰林有错,余柏林也不能撕破脸,不然在上官面前也落不了什么好印象。
而且又是年龄惹的祸。余柏林年纪太小,又名声太大,虽然他什么都没做,还是会给人以年少轻狂的感观。
他若和翰林院同僚闹起来了,那就更让人说他不是了。
余柏林虽然未来发展是皇帝心腹,却不愿意成为没有官声的孤臣。发展到那种地步,太容易被当做弃子了。
余柏林虽然信任皇帝和封蔚,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他也得事事想个周全。
因此,他严厉的拒绝了封蔚想插手的打算。若他连这点事情都搞不定,事事都要靠封蔚以权压人来帮他,那他遇到无法以权压人的时候,不就得死了?
封蔚见余柏林被欺负,又被拒绝帮忙,整天就跟吃了火药桶似的,看谁谁不爽。
于是京卫营中一干人就遭了秧,天天被封蔚瞪着加训。
后来京卫营都不能满足封蔚的泻火了,封蔚便打上了金刀卫的主意。
金刀卫作为皇帝近卫,又监督百官,其衙门内各个身手了得,在每次评比中,总是独占鳌头。
封蔚便以切磋名义,打上门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