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我家贤弟就是这么厉害,挡都挡不住”得意。
“回陛下,乃是翰林院修纂,余柏林所做。”何清道。
封庭点点头:“六元及第,果然不同凡响。朕将给其嘉赏,诸位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众人道。
……余柏林将文章呈上去之后,或许是很久没有这么绞尽脑汁写一篇文章了,他突然觉得身体虚脱了似的,再加上暑热,情绪更是恹恹的,提不起劲。
休沐之时,大宝小宝统统跑来,带着苗苗上蹿下跳,在余柏林新宅子中的园林里“探险”,也不嫌热。
余柏林躺在树荫下吊床上,吊床下放着一盆冰,行为懒散,丝毫没有读书人的规矩模样。
当皇帝陛下身边的内侍前来传圣旨,赏下钱百贯,绢十匹,笔墨纸砚一套时,余柏林差点从吊床上掉下去。
余柏林本该穿戴整齐,大开中门,燃起香炉,跪迎圣旨。封蔚那个二货,径直把人迎了进来,拽着传旨的人的胳膊,一路将人拉了过来,嘴里还兴奋道:“长青!你的文章选中了!皇兄来赏赐了呢!”
好吧,至少他还知道叫皇兄……
余柏林看见那苦笑不已的内侍,差点从吊床上翻下来,脸朝地摔在地上。他狼狈的爬起来,连忙给内侍告罪。
内侍摆手忙道不用。他为皇帝陛下身边得用内侍之一,当然知道德王是什么一副德性,也知道余柏林和陛下、德王有多亲近。德王这样做,也算是不见外的一种表现吧?
不过余柏林该做的礼仪还是要做。他让人伺候着内侍,自己忙去更衣,然后燃香跪下,郑重接过圣旨和赏赐,并且送了一个大荷包给内侍。
封蔚在一旁笑呵呵道:“来来,本王也有,拿回去多吃点好的,看你瘦的。”
内侍:“……”虽然已经习惯了,但还是有些心塞。
“德王殿下,奴婢这是吃不胖。”内侍无奈道,“陛下也有话带给德王殿下。别躲懒,你都几日没去点卯了?”
封蔚仰头望天:“天好热啊。”
内侍道:“奴婢话已经带到了,德王殿下还是跟陛下解释吧。”
封蔚蔫哒哒的垂下脑袋。
内侍看着封蔚沮丧的样子,心中终于高兴了几分。他拿着两个荷包,并不推脱,笑眯眯的走了。
说实话,他挺喜欢德王和余修纂的。宗室瞧不起他们太监,文人更是嘴上贱的不得了。一边巴结他们,一边私下又瞧不起他们。
学学人家德王和余修纂,他们两才像是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自个儿。
嗯,就连红包都要厚上几分。
特别是德王,以皇帝陛下对德王的爱护,哪有德王给他们塞红包的。但德王从来不拉下。
“你们伺候皇兄辛苦了,多拿点银子。”
皇帝陛下也笑着默许了。
“我说你啊。”内侍一走,余柏林就挽起袖子,要收拾人了。
封蔚立刻满地逃窜,余柏林跟在他后面撵。
小宝看着很高兴,拉着苗苗,跌跌撞撞的跟在余柏林身后跑。大宝怕小宝摔出个好歹,连忙追着小宝跑。
于是现场就变成封蔚跑在最前面,余柏林紧随其后,小宝、苗苗、大宝一边当小尾巴远远坠着,一边叫着“林,等等我”。
最后封蔚方向一转,一个加速冲到小宝面前,伸手一捞,将小宝捞到怀里,让他骑在自己脖子上,然后继续跑。
苗苗一脸懵逼。小宝哥哥被抓走了……
余柏林:“……”
余柏林:“封、澈、之!”
“哈哈哈,来追我啊。”封蔚大笑。
小宝坐在自家王叔脖子上,抱着封蔚脑袋,也“咯咯”大笑:“林!追我追我!”
大宝扶着膝盖,不断喘气:“小、小宝!别调皮!下来!”
“不!”小宝继续笑,“捉!捉!”
苗苗含着手指,脑袋一歪:“这是捉迷藏吗?”
“捉迷藏!”小宝笑。
余柏林:“……”谁跟你们捉迷藏啊!
王府一干下人看着这边鸡飞狗跳,继续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做自己的事。只新收的下人一脸懵逼,就跟见了鬼似的。
“习惯就好。”王府下人道,“说起来,余大人最近繁忙,王爷最近收敛了好多。我们还私下打赌,王爷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坚、坚持什么?
“余大人好像真的生气了。”
“王爷这次肯定要被揍了吧?”
“好久没见到余大人揍王爷了。”
“有些怀念啊。”
“……”
三、三观好像碎掉了……
“封澈之,你再不把小宝放下来,后果怎样,自己负责。”余柏林阴测测道。
封蔚慢慢停下,把小宝放下来,然后把小宝放在身前:“小宝保护王叔!”
小宝伸开双臂,道:“小宝保护王叔!”
余柏林脸一黑。
大宝连忙跑上前,把小宝拉到自己身后,退出战局。
苗苗小心翼翼的挪道大宝身后,伸出头看着满脸风雨欲来的余柏林。
封蔚转身就跑,余柏林随手抄起岸上一本书,朝着封蔚砸过去。
封蔚捂着脑袋蹲下。
余柏林走到封蔚面前,拽着人的后领,走向校场。
紧接着校场想起一阵鬼哭狼嚎。
大宝抖了抖,严厉道:“小宝,不可跟着王叔胡闹!”
小宝也被吓到了,连忙点点头:“林会揍我吗?”
“你乖乖的就不会。”
“我乖乖的。”小宝想了想,一字一顿道,“再也不保护王叔了。”
大宝点头:“嗯,记住。”
“小宝记住。”
苗苗看了看大宝,又看了看小宝,然后望了望校场那边。
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反正表叔最厉害就是了。
次日,余柏林进翰林院时,一路被钦羡的目光洗礼。
陈磊上前道:“恭喜长青。”
余柏林谦虚道:“侥幸。”
“要是侥幸就能出好文章,让我也侥幸几次吧。”李潇叹气道,“要不我们两比比写诗吧?诗才上,我还是有几分自信的。”
余柏林呵呵,谁要和你比啊。
李潇缠着余柏林道:“比一比?咱们也好久没聚过了。”
“聚可以,诗,不比。”余柏林倒不是怕比较,只是不想看到李潇得逞时得意的嘴脸。
明明最开始对李潇还很有好感,现在余柏林看着李潇,总是忍不住讽刺几句。
大概就跟卫玉楠和赵信关系差不多。
“七月了,内阁轮值名单该定下来了吧。”旁边一翰林突然道。
余柏林转头一看,忙行礼道:“宁大人。”
第63章
宁桂洲对着众人点点头,然后把余柏林叫了去。
“轮值名单已经定下有你。”宁桂洲道,“入值时需小心谨慎,持身以正。”
余柏林忙拱手道:“下官谨记,谢大人推举。”
宁桂洲摇摇头道:“这是你应得的。内阁在宫中,出入禁忌,你的老师张学士肯定了解的最清楚,本官便不多说。入阁之时,阁老会召见轮值者,且放你两日假,准备一下。”
余柏林谢过宁桂洲,心中有些感激。
宁桂洲并非余柏林目前社交圈中有关系之人,且为人严明公正,从不拉帮结派。在讲人情是常态的官场上,宁桂洲这种做法甚至被一些人所诟病,诽他不近人情。
自余柏林入翰林后,宁桂洲平时对余柏林并没有多加照拂,但关键时候却鼎力推举,可见完全是因为赏识余柏林才华。
与余柏林同时轮值内阁的,为一四十来岁翰林,许昌阁。
余柏林听其他人闲言闲语,说宁讲读原本推举的并非许昌阁,而是另一老翰林。论资排辈,该那翰林轮值了。但名单递上去之后,却被人抢了。
按理说名单变动,余柏林才最受怀疑。但其实轮值名单向来是一资历一推举,余柏林一篇祭天祷文上达圣听,被皇帝下旨嘉奖,又早有宁桂洲全力推举,他的名额是动不了的。
另一翰林的名额却被夺了。听闻是有阁老插手。
那翰林平时是个老实憨厚不太会来事的人,背景也不是很雄厚。他比余柏林好一些,在当地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家族,但放在京城,大概也就和余柏林这寒门世子差不多。不然,也不会苦苦熬资历了。
不过就算是寒门,在京城待了这么多年,师徒同乡同榜同僚,关系网也是一大片。许昌阁抢了别人这么重要的机会,泥人尚且有三分火性,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但许昌阁既然要抢,自然也不会在乎这些。入朝为官,机会就那么多,不过是拼能力、拼家世、拼关系了。就连余柏林这种靠自己能力上去的,背后照旧会落人埋怨。
在乎那么多,就得一辈子趴在角落里无法晋升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作为同样轮值的人,余柏林和许昌阁两人关系在表面上肯定是很和洽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