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天气已经转凉,吃什么冰?”余柏林没好气道。
封蔚慢悠悠道:“好吃啊,冬天也是可以吃的。围着火炉吃。”
余柏林默然无语。半晌,他才对身旁下人道:“给我也来一份。”
“老爷要哪种的?”
“酸奶加寒瓜。”余柏林道。
“是,老爷。”
寒瓜即西瓜,华国很早就开始培育了,经很多代改良,味道已经很不错。
封蔚吞完最后一口冰,道:“那三个老头跟你说什么了?”
“……你尊重点,有一位还是我恩师。”
“好吧,我错了,三位中堂找你说什么了?”
“何阁老只说了些客套话,恩师提点我多学少说,洪阁老问我新政之事。”余柏林道。
封蔚道:“王中堂对你有几分真心喜爱。洪中堂是个实干之人。何……嗯,你无视吧。”
余柏林不由笑道:“我知道。”
余柏林想起今天洪敏之所说话,忍不住好奇道:“我观洪阁老言行,并非权力欲重,持身不正之人。之前为何纵容家中子弟乱来,还故意铺张排场,看着有几分故意的样子。”
封蔚狡黠笑道:“你猜?”
余柏林想着洪敏之前后言行不一致之处,猜测道:“是否是因为先帝将改革之事全交给洪阁老,洪阁老为推行新政,必须手握大权,且……需让先帝安心?”
封蔚点头:“我最初也看不明白,后来见他与哥几次交锋之后,就干净利落的放弃了争权夺利,反而坚定的站在哥那一边。我想,是哥不但也要推行新政,而且愿意承担责任的缘故吧。文宗他想要推行新政,但又不想得罪人,害怕失败后史书评说,便全推给洪敏之了。”
“洪敏之要安心做事,自然要让文宗放心。他不能是一个私德端正的人,不能没有把柄。”封蔚毫不避讳的对余柏林评说先帝道。
“可若这样做,洪首辅百年之后,洪家下场肯定凄惨。说不定不到百年就……”
“是啊,所以我现在蛮佩服他的。”封蔚点点头,“你可别跟他学,要保重好自己。江山社稷,又不是一个人的责任。”
余柏林道:“现在有陛下在,洪首辅想来也放心了,才会恢复本性,约束家人。”
封蔚骄傲道:“当然,哥岂是文宗那种人?若一心为国之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天下还有谁敢做事?”
可大部分君王都是这样做的。陛下若是真愿保下、真能保下洪首辅,仅凭这一点,陛下就已经是千古一帝。余柏林心道。
今日之事,余柏林心中激荡许久,辗转反侧,最后披上外衣,来到书房,点上蜡烛,磨墨铺纸,提笔蘸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余柏林郑重的在一角落笔提款,作为今日与洪敏之对策后的结论。
第二日,余柏林早早的赶去了内阁。今日不上朝,封蔚慢吞吞的洗漱完毕,听闻余柏林昨夜写了一幅字,便来到书房一观。
他看着那一副气势逼人,可窥见书写者当时心境绝不平静的大字,歪着脑袋想了想,伸手将字一卷,不去兵营,入宫去了。
封庭看着封蔚顺手牵来的字,微笑道:“我记得昨日长青是去了内阁?”
“然后问了许多洪敏之的事。”封蔚道。
“长青看来很敬佩文博。”封庭笑道,“我又得一良臣。”
封蔚虎着脸道:“我可不是来恭喜哥又得一蠢臣的,我是问哥怎么打消长青向洪敏之看齐的愚蠢想法。”
封蔚失笑:“哪里蠢了?”
“我不希望长青不顾自身。”封蔚埋怨道,“为国报效是很好,可不顾自身安危就过了。”
“你倒是体贴。”封庭笑道,“你多在他耳边念叨几句,他就记住了。”
“真的?”
“大概?”
“哥……”封蔚幽怨脸。
封庭大笑道:“好了,不逗你了。长青心中有数,不是鲁莽之人。长青与文博对话,道,治大国如烹小鲜。这足以窥见他行事准则。再来,有你我护着他,担忧什么?”
封蔚松了口气:“那我就放心了。”
说罢,他拿起余柏林的字,就要走。
封庭打了封蔚抢字的手背一下,道:“既然你都把字拿来了,就别拿回去了,我有用。”
封蔚一脸为难:“我回去怎么向长青交代?”
“照直说啊。有胆子偷字画,没胆子说吗?再说了,你偷的还少吗?长青什么时候与你计较过。”
“这倒是……不过我想这幅字在他心中地位不一般,他可能会埋怨我。”
“那……你自己看着办吧。”封庭慢悠悠的将字卷起。
封蔚挠了挠后脑勺,一脸为难。可他哥要的东西,他又不可能抢回来。
封庭将字重新摊开,看了看,然后微笑的叫人收起来,送给正在读书的太子。
他让人磨墨,自己提笔,重新把这句话写了一遍,盖上私印,然后将这幅字连同一些金银巾帛作为赏赐,让内侍送至洪敏之府上。
封庭有野心,有很大的野心。他的野心,就是成为史书上功劳不可磨灭,堪比尧舜的帝王。为了成就此野心,他当为手中贤臣,创造最为安心的实战才华的环境。
洪敏之接到赏赐时并不惊讶。他时常接到赏赐,没什么惊喜的。但他摊开卷轴,以为是皇帝赐下的名字名画时,见着那字迹和文字,他顿时愣住了。
他忙问道:“尚公公,陛下可还有话给微臣?”
内侍笑道:“陛下并未有话让奴婢带来。”
洪敏之谢过内侍,自己拿着那一副字,独坐书房,沉思许久。
直到洪正德来书房时,洪敏之还在沉思。
洪正德道:“父亲,这幅字可有不对?”
洪敏之摇摇头,道:“并无不对。”
“那父亲为何……”
“只是感叹罢了。”洪敏之收起字,道,“你叫人把字装裱起来,挂在书房。”
“是,父亲。”
洪敏之又道:“你要小心谨慎,看看是否族中还有人仗势欺人,为非作歹。”
“儿子知道。”
洪敏之顿了顿,道:“陛下……是个好皇帝。你要忠心为国,将来匡扶社稷,为君效力。”
“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洪敏之低头看着已经卷起的这幅字,双眼紧闭,眼角满满沁出两滴热泪。
……余柏林结束第一天入阁工作,回家之后,到书房,到处找不到自己昨夜所写那副字。他询问之后,知道是封蔚拿了,便去隔壁王府一问,封蔚居然留宿兵营,说不回来了。
余柏林:“……”
王府总管干笑道:“大概王爷有什么重要的事吧?”
余柏林:“……或许吧。”
总不能是把他的字弄丢了,躲出去了吧?
字倒是能再写,但那副字是余柏林心有所感时所作,现在再写,就没那必要了。毕竟也不是什么非写不可的东西。
余柏林等了封蔚好几日,到休沐之时,封蔚终于回家。
看着封蔚缩头缩脑的样子,余柏林顿时无语。难道他真的是因为把自己写的字弄丢了,才躲出去的?
“我觉得字写得好,就去宫里炫耀,被哥要走了。”封蔚舔着脸谄笑道,“然后给大宝了。我总不能和侄儿抢吧?”
余柏林苦笑:“多大点事?你就为这件事去兵营住了几日?”
封蔚使劲点头。
余柏林:……好无奈,好头疼。
“你跟我说一声就是了,不过是一幅字,大宝喜欢就给他好了。”余柏林对大宝小宝都很宠溺,虽然这幅字是他准备挂在房中激励自己,但大宝要走了,他也不会舍不得。
至于封蔚乱拿他字画……也不是第一次了。最开始他还有些生气,要和封蔚切磋一二。后来就习惯了。反正是自己写的,封蔚拿出去炫耀,也只会带去宫里,也算是帮他给皇帝陛下刷好感度了。
“不早说。”封蔚傻眼了,“早知道你不生气,我就回来了。”
怪我啰?余柏林乐了:“你问过我吗?”
封蔚开始耍赖,要吃冰,要余柏林给他画画,要余柏林给他弹琴,要余柏林陪他下棋还要让他十个子。
十个子,亏你说得出口。余柏林脸都黑了,伸手就把封蔚收拾了一顿。
结果封蔚提出的诸多要求,就满足了吃冰一项。
更悲催的是,他一时悲愤,吃多了,还吃坏了肚子。
余柏林叫御医的时候,封庭抱着他大儿子小儿子,携夫人一起,来看望吃坏肚子的封蔚,大肆嘲笑了自己愚蠢的弟弟一番。
封蔚:qaq哥!你是我亲哥!
封庭:-v-我当然是你亲哥。
第65章
内阁主要负责六部递来的奏折的批阅。
在皇帝不管事的时候,奏折先经过内阁,皇帝只需要在阁老批阅过的奏折上画圈圈。
当皇帝要管事的时候,奏折先到皇帝那,皇帝再让内侍把奏折给内阁,内阁阅过后再给皇帝检查。
文宗在位时其实很苦逼,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就是内阁权力过大,奏折批阅形式为前一种,百官为了让奏折快点通过,齐聚内阁,先问过阁老意见。
那时候武辅也被压制的厉害,文臣首辅基本上一半摄政权。
不过文宗在位后期这状况渐渐改变,除了武官地位还是被压制的有点惨,权力已经渐渐集中。不然洪敏之也不会故意制造一个可以让自己家破人亡的把柄,递到文宗手中,就为了让文宗继续重用他,将权力下放给他。
可惜文宗死得早,他所做的努力成了封庭收拢权力的基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