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遵旨—」斜瞪新收弟子一眼,正在拟思战略的刘备原欲交付关、张、赵三把弟担此重任,怎料求功心切的孙策竟抢占鳌头;不过转念一算,他又以退为进的道:「『乌程侯』要去可以;然而此役特殊,孙伯符倘欲做前锋,却须得允诺微臣先打一个败仗。」
「师—呃,大将军—」闻言一呆的孙策良久方嗫嚅着问说:「羌骑远道而来,这不正是破敌的好时机吗?为何—为何要我先灭自家威风?」
并不理会他的幼稚质问,刘备又续向皇帝稟奏:「那久居边陲的马、韩二将因反覆不定,已成朝廷无法掌握的祸患变数,想要一举解决这个隐忧,非彻底服其未驯之心不可;以羌骑为主的西凉兵人数虽众,一来受限于粮草不继,再者我军以逸待劳,实不足为虑,但若被敌兵逃回酒泉、武威等地盘,咱要再聚集人马西征—就工程浩大了。」
刘辩沉吟了半响,即顺着师父话语道:「因此—大将军是打算要引那马、韩部队深入关中腹地,之后再找机会『擒王』以降伏骄悍恶性?」
「是的—」点头的刘备又微笑问着孙策说:「所以初次交手,『乌程侯』只准输不准赢;这样一来—,伯符可还有挂此先锋印的兴趣么?」
「成!」心想师父既有考验的意思,那渐熄傲火的孙策马上咬牙道:「只要大将军吩咐一句,莫说装鳖,便是砍我的脑袋,末将也认了!」
瞧徒儿居然真能敛芒并恪遵将令,刘备亦颇欣喜,就别过脸去对始终莞尔的贾诩问说:「文和先生,城中尚有若干兵力可资调度?」
收起哂笑并恢复正经的神色,贾诩立刻拱手恭答道:「启稟大将军,除了我们原有的雍凉五万铁骑外,卢尚书与皇甫太尉早先增援的十万劲旅仍分驻在潼、武二关;公若要用,半日内即可抵达东、南两城门。」
「既如此,便劳驾文和先生传我口谕,令两处关隘各抽拨四万人于入夜之前进城待命;」见允承的贾诩待退,忽想起他适才表情的刘备忍不住又试探着说:「不知先生对备刚刚的诱敌之策,是否有需改正之处?」
「大将军运筹帷幄,卑职自叹弗如;」哪晓得贾诩并不趁机卖弄才干,仅以官话诺应:「凉州众叛此遭逆天之举,必将粉碎于您的妙计下。」
刘备怎么会不晓得他是在客气?就再诚恳的虚心讨教道:「论智谋,备乃腐木萤光,岂敢与尊驾的皓月之彩争辉?只因马腾、韩遂二藩镇久扰汉室西界,我才想趁此机会一网打尽、永绝后患;这『请君入瓮』之策虽可行,毕竟还有不足的缺点,盼先生顾及万千子民的份上不吝教我。」
「明公太谦了—」始终未显示喜怒哀乐的贾诩仅逊谢了一句,即不卑不亢的问说:「大将军原本是怕『乌程侯』万一沉不住气,将会误了引西凉兵入关中的要紧事,现在则担忧『那地方』能不能拖垮羌骑,是么?」
「莫非先生已猜悉了备最后用武之地?」微讶的刘备紧接着问。
头一回漾出了微微得意笑容,贾诩却不置可否的分析自语:「渭南地阔,河西兼有『蒲阪津』可预伏咱人马的三面夹击,倘再截断了通至陇西之路径,谅彼插翅难飞;若换作是诩来施展计谋,也必以此处为上佳首选。」
庆幸对方未成战场的仇敌,刘备闻言不禁暗自佩服这位使诈毫不输给孔明、郭嘉的「毒士」;要晓得他那些策略其实均窃自演义中马超兵败的桥段,但这家伙居然一眼能看穿其中的关键,难怪不敢等间视之的曹操会礼遇有加,于是面露诧异之色的刘备又续问:「然则—,先生尚有指教?」
「时间点的拿捏;」并不藏私的贾诩坦率明说:「敌兵缺粮,除非抢得了资源坚定其叛志,否则甚难使他们再深入追袭,导致功亏一篑。」
「那不成问题—」因早把此环节算了进去,刘备便直接了当对小皇帝奏道:「启稟圣上,这就是微臣适才所谓的『擒王』计划了;咱若割捨屯在长安城及潼关二处的部份辎重,不仅可让城中老幼免遭劫掠,更能彻底清除凉州藩镇为祸之害,望陛下务必恩准。」
对军国大计压根仅一知半解,但见识逐增的刘辩亦明白师父必定是有把握可灭寇才会出此险招,即颔首着说:「只要替社稷与百姓平此悍阀,便是把整个雍州暂借两贼又何妨?贤卿放手去做就是,一切后果由朕承担。」
「敢不拘泥于一城一关得失,大将军确实好气魄,贾某果然没看错人—」贾诩心悦诚服的拱手道:「马、韩皆乃近利短视之辈,除仗着兵精将勇的优势外,并无擅谋之士襄佐;公示弱以诱战,贼必败矣!」
待议定布署事项,身为主帅的刘备即与先锋孙策统三万人马来迎;当然,为了不让敌兵起疑,他那四个扬威中原的义弟妹及雍州名将张绣、华雄自也随行亮相,而队伍才通过大门不久,西凉羌骑便已出现在尘沙飘扬处,领头旗帜上正是「马」、「韩」二字。
双方弓箭手迅速射定阵脚,刘备远眺年龄均逾四旬的两名带队将军时,只见右侧这位高约八尺、体貌雄壮,浑身散发出浓厚边疆粗旷气息;左翼则是个略带书卷味的瘦汉,若非穿戴整齐的戎装盔冑,实难想像他是从小就厮混于烧当、沉氐羌族间的剽悍军人。
甭猜即晓得魁梧汉子是马腾,而儒将必是其结拜搭档的韩遂了。
但他目光却放在二者身后的簇拥将领堆上——。
韩遂除那八部健将外,应还有甚少被演义着墨的阎行、成公英才对;至于「伏波将军」后代的马腾这边,按岁数推算大概只有庞德及长子马超随扈,仔细观察的刘备虽不在乎对方人数多寡,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他可不愿于节骨眼时杀出什么程咬金来搅局。
遥望大将军帅旗的马腾、韩遂乍见是「战神」驾临亦颇感惊讶;城府较深的韩遂与老伙计互视了一眼,便骑上前几步的问说:「某乃镇西将军韩遂,请问阁下可是—号称『天下第一武士』的玄德公?」
「不—不敢,量备乃一介—一介凡夫,怎担得起—如此谬誉?」刘备等潜运内力使脸孔略显得苍白,方晃颠座鞍假装酖迷酒色的出列咳道:「尊驾既是韩文约,那一位想必—是征西将军马寿成了——」
「贱讳怎有劳大将军提及?在下就是马腾。」儘管看这个家伙与传说中的无敌形象不符合,心里颇不以为然的马腾仍朗声打着招呼。
故意装作憔悴模样的刘备又用力喘了好一阵子,即欠身拱手说:「久闻二公—威震西陲,今日得睹风采,实为刘某—万幸;但两位将军未替朝廷坐镇—坐镇于凉州,却统健儿复至长安城,不知两位—来此何干?」
「我二人上回前来是为了亲自恭贺新皇承接汉祚,别无它意,不过咱此番可也正要找你问个清楚—」韩遂待把那次越界逆举先滑溜搪塞过去后,便开门见山的道:「马兄弟与某在凉州听说先帝本非指定大皇子为君,是你勾结内应且率众强为,才使受胁迫之百官屈服于这个伪政权之下;吾食君禄须忠君事,所以决定联袂再赴关中。」
纵使暗暗冷笑,刘备却边表露无辜的窘样边急咳着解释说:「尔等—切莫误会啊!备进宫辅佐储君登—登基,全是奉那已故何太后的—懿旨;整件事情的原委—王司徒都知悉得很,两位假如不信—,可问他去——」
别瞧马腾人高块头壮,从内心看轻对方一副懦弱神色的他,这时依旧文质彬彬的质问道:「公言差矣,现今宫中全是尊驾亲信,大将军欲只手遮天,子师焉敢不配合?某只想请您好歹交代个话下来,託命遗诏在何处?您是不是打算就此挟天子以令诸侯?」
「冤—冤枉啊;」索性装孬装到底的刘备立刻叫屈说:「先帝于驾崩之日前确无预留—临终旨意;朝廷忠良尚在,单凭备—,哪有如此能力以杜—悠悠众口?寿成、文约倘无—证据,千万不可污衊好人。」
见彼阵因主帅心怯而气势低落,亦属投机份子的韩遂又寻隙加紧咄问道:「既如公所言,那你前些时候为何到蜀地找刘州牧的麻烦?别愈描愈黑啦—;还有,先帝倘真将大宝沿承储君,怎会不把传国玺一併託付?你几时瞧咱哪个天子,手中没表徵玺印的?」
听口吻逐渐不客气的他讲到了重点,刘备即顺水推舟的咳问说:「两位—曾看传国玉玺出现过吗?太—太好了,宫中因日前遭窃,吾皇正为了丢失—玺印而恼怒不已;文约何时何地目睹此宝?可否—不吝告知?」
「玄德!某念汝乃汉室皇冑,方敬你三分,岂料阁下居然会恁的厚颜无耻—」一直忍住怒火的马腾这时候终于骂道:「我朝自高祖灭秦开国至今,均以传国玺当做继承者之佐证信物;那天分明是你恃强胁迫原该成为新君的二皇子让位,才引阁下刚刚提到的『朝廷忠良』把玺印藏起并在前阵子携出皇宫,待以此号召各地义士肃奸勤王,但你竟还敢颠倒黑白、滥言『污衊』?国贼,你真当吾等是三岁孩儿吗?」
「不—不是这样的—」刻意不讲明白真相的刘备由于要令对方乖乖中计,仅一昧喊着冤说:「我确实是—奉懿旨而行,那枚印信也在日前遭人—窃取;你们怎—怎可只听一面之词,便要—提兵问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