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自信微笑,耸耸肩的刘辩便继续说:「尊驾绝对肯答应,因为你们已没退路可走了;撇开各位粮草有限不谈,就算现在往回逃吧,除将惹官兵追得溃不成军外,未来又如何应付各地王师的长久围攻?先生是明白人,轻重缓急还需晚辈再多做解释吗?」
「贾某一向自负聪明,想不到今天却遇上你这堪为敌手的小老弟,中原果然尽多高人—」并没想像中的难说服,起身的贾诩也初显惺惜晒笑道:「不过阁下倒错漏了一环,那头脑没啥纹线的董旻虽好拐,缺中郎将心腹递送文件符印,其它佐领怎会不起疑窦?」
「这个嘛;」刘辩顿时语塞;他毕竟不是那种走一算百的顶尖谋士,浓眉略皱后即恭揖着央求说:「先生既能洞烛晚辈破绽,想必定有更加完备之策,盼尊驾能不吝指正,以挽救双方万千健儿之宝贵性命——」
「此事易耳—」贾诩神情不露喜怒之色却飞转思绪的道:「我只要需散布马腾、韩遂袭取安定城假讯,甚至谣传主帅身亡消息,则军心必乱;等贾某再离间将佐刺杀了董旻、董璜叔侄俩,使这计谋便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了。」
又拱手一揖;未料及人家已另藏暗招的刘辩还以为他是真诚襄助,就满怀感激的致谢说:「公若肯从中用策,实乃朝廷之福,我社稷之兴盛亦指日可待;晚辈替受苦的百姓们,先谢过了先生泽披天下之德惠。」
听对方说那不太相称的话语,心里儘管冷笑着,略感纳闷的贾诩还是随口问了一句:「阁下是谁,如何可代汉室云云众生谢我?」
犹豫了半响;这阅历尚浅的皇帝即坦承着表态道:「晚辈姓刘,名辩。」
不禁一呆;贾诩似怕听错的又再追问:「可是那巧辩的『辩』字?」
等少年点了点头,揉揉双眼的贾诩才重新打量着对方;是的,雍、凉大军之所以远道而来,不正是要先废除甚至杀掉耳闻极为懦弱的太子,进而篡挟稚龄刘协以夺取政权吗?不过这眼神炯亮的男孩哪像传说中无能,此番与己摊牌、讲筹码的诸般稳重举止非但可圈可点,微嫌老成的谈吐更处处透露着一代明君之勃勃英气。
然而为了预防万一,正邪参半的他仍谨慎复问着:「可有凭证?」
自怀里掏出皇帝亲征时御用之金批令箭拿给了他检视;刘辩待其细瞧箭桿刻的那排「君令所至,四夷宾服」之小篆字体,便改口的问说:「贾贤卿,朕这祖传之物件—,够不够证明我的身份了?」
「臣贾诩,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两手举箭过顶,再无疑虑的他马上跪着说:「请陛下恕过微臣适才的失礼冒犯。」
把刘备那套学了个十足十;上前搀扶对方的刘辩先将箭枝收妥,接着就无比欣慰的道:「不知者不怪罪,卿若为朕消弭此间兵革灾难,则功在朝廷;寡人日后还要仰仗先生策划,替我大汉子民谋求福祉呢。」
「圣上宽怀,臣纵使肝脑涂地,也要完成陛下託付;」笑容头一次不带诡诈的贾诩笃定说:「五日之内,微臣必献二董的首级于洛阳城中,尚请我主回宫静候佳音。」
听其直接点明了己方阵营预设的埋伏处所,刘辩立即明白他早已想妥万全之策;拿起初置几桌的文书、符印全交在贾诩手掌心,甚是难捨的刘辩又殷殷嘱咐道:「爱卿便以此物好生用计;倘有需要,朕再另遣死士佐助。」
「您先一併收回—」谁知摇摇头的贾诩却说:「微臣曾言明这些东西若无董卓的心腹亲递,徒增徐荣等谨细之辈疑窦耳;我主请放心吧,只凭贾某三寸不烂之舌,来日定当使雍凉五万健儿复为朝廷效命!」
「那就劳烦卿家多多费神了;」刘辩见状亦不再赘言,招呼赵霖离开前仅简单交代了句:「倘遇变故切莫强为,咱君臣在洛阳会面即是。」
「陛下尔后也万万不可再擅闯险地—;」微笑颔首,贾诩送往篷门时亦道:「且不说您劝服之人若顺势引诈降兵马攻陷京城将有何祸,怀二心者如趁机药昏了天子勒索朝廷或胁逼官军弃械,试问圣上将何以自处?」
听完不禁冷汗涔冒;想不出对策的刘辩好一阵子才苦笑着说:「怪不得叔父替先生取了个『毒士』外号,爱卿用计果令敌方难以解救。」
「臣已倾心归顺,宁死再不变节;陛下口称叔父之人,难道是新牧并、冀两州的玄德公?没想到此君和贾某素昧平生,竟能准确料知微臣性格——」意外的贾诩儘管颇感诧异,却似很喜欢「毒士」之赠语。
始终不曾说话的赵霖这时忽问:「贾先生,贵部可有一位张绣将军?」
「他是张济的侄子,目前也拨归于其帐下调用—」贾诩坦言以答,并反问着道:「姑娘既探听此人,莫非与其有什么瓜葛?」
「张将军是我的二师兄;先生如果见到他,便请转交家师手创之叠弓作为信物,并告知现今由大师哥刘备暂代童恩师执掌山门,请张师兄在事定后务必拨冗一会。」赵霖说罢就将师授的弓儿递给了对方。
难以置信眼前这纤秀女娃及钦差大臣居然是「北地枪王」的师兄妹;然而喜怒不形于色的贾诩仅笑着收起叠弓,并提醒捉回适才遭点晕的士卒以防曝迹,即送他们出帐。
于是,那支整整枯候两天的西凉部队先因各处谣传马、韩联军刚截断了天水、安定城归路而人心惶惶,接着毫无领导才干的董旻更在耳闻兄长已遇祸横死之恶耗下,急忙召集诸将商议应变对策——。
「不能再等了,二爷;」已受贾诩挑拨的李傕、郭汜几乎同时发难着道:「咱携带的粮草顶多可再撑个十来天,我们现在倘不闯进洛阳确认主公下落,顺便搜括物资补给返程军需,别说回不到雍州去找马腾、韩遂算账,就连抵挡朝廷兵马都有大问题了哇!」
「可是—没大哥的书信、令牌,万一他怪罪咱擅自进兵—;」董旻慌了手脚之馀忙望向了徐荣询问说:「延武,你认为此事该当如何是好?」
明白这无谋大草包是在拉背书的替死鬼;略显瘦小却一脸精悍神色的徐荣在沉吟片刻后,即慎重转问隔座的贾诩道:「贾兄弟,你觉得呢?」
「文优既託咱俩监军,我们应以大局着想—」故作为难了好一会,贾诩才起身缓言:「李、郭二位所虑者甚是!与其在此乾耗,不如先兵临城下;一来可暂解食物短缺之困境,倘主公真有不测之祸,咱亦能趁势掌控京都并盘据司隶,届时再做其它打算。」
想想也对,因此没啥思维逻辑的董旻不久便传谕拔寨东行,五万铁骑一直来到离城里许方勒缰止步;而当诸将远眺洛阳城头的处处浓烟及虚敞大门,均兴奋的怂恿他说:「看情形主公必是刚刚得手,才无馀裕派人通知;您老快下令吧,咱好进去接应主公。」
徐荣潜意识感觉不妥,复遥望后就上前谏阻道:「且慢;即使是已佔领城郭,亦该有咱的人马守住关隘啊?我觉得不大对劲——」
「你难道是瞎了双眼睛不成?」朝那墙头一指,与他有嫌隙的郭汜已不耐烦说:「上面都已经插几十桿绣着『董』字的飘扬大旗,还有啥好疑虑的?老徐,若是因你的迟延而耽搁主公计划,出了事你承担得起么?」
李傕便默契十足配合着老搭档吆喝道:「徐延武,你这监军管得也未免太多了点吧!此刻正是咱众弟兄们建功的大好机会,怎么就你在一直婆婆妈妈的咧?我瞧唯一不大对劲的—,单只有你一个人而已!」
生性严谨的徐荣并不忙跟他哥俩斗舌,仅向那董旻再三苦劝的说:「某既身负监军重担,即有善尽告知异状的责任及义务;二爷,目下一切委实有违常理,焉可不作防备?您千万别冒然的率领队伍入城去啊——」
「住口!临阵畏缩还煽惑军心,你该当何罪?」早不满李儒如此安排的董璜便抢在三叔父面前厉声道:「左右,给我拿下了!」
贾诩身旁立刻转出一名持枪骁将执住了徐荣;董璜见被拖下鞍蹬的他已束手就缚,又趾高气昂的对该将领说:「张绣,替本将军好生看着这厮;待咱与二叔父的部队会合,回头再议处他延宕军机的刑罚!」
和李傕、郭汜快速交换了个眼神;把最碍事的徐荣制服后,不动声色的贾诩即又唆怂着道:「机不可失,还请二爷快下令进兵吧。」
歉然一瞥徐荣的董旻瞧诸将士气如虹,终于决定挥军拥入了那道未掩的城关;结果等候这五万铁骑的,自是周围密密麻麻弓弩手及门外赫然涌现的万馀持戟甲兵,还有居高而视的刘备、少帝、赵霖三人。
「糟糕,咱们果真中计了—」跟袁术差不多草包的董璜刚脸泛死灰,忽听刘备已在箭楼上朗声的说:「卓逆聚叛,现已伏诛!此间巨恶仅止董旻、董璜二贼,馀不论同谋罪尔;谁愿正法斩讫来报?」
话语甫毕,在他们后面的李傕、郭汜早抽剑把叔侄俩头颅砍落马下,颈血喷洒的景像使雍凉将士无不悚惊;李傕离鞍分挽那两颗首级对众人道:「董氏一门心怀贰志,死有馀辜;我等岂可再助纣为虐,自陷绝境?各位只剩一途可走,便是跟咱归顺朝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