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上说得不细,自在又总是报喜不报忧。”刘诩抱怨。
容容笑道:“断没人敢让自在不痛快的。”
自在管着大齐的钱库呢。连元忻的私库都是自在帮着打理,皇上两口子乐得坐享其成。
“天生劳碌命。”刘诩评价。容容抿唇偷笑。
“北境军换防了。”容容瞧着母皇的笑颜,轻声提了个话题。
刘诩知道她的意思。八年了,将军百战穿金甲,如今赫蒙宣已经是北境军响当当的上将军,覆面铁卫军的副统领了。
“八年呀,总算可以团聚了。”容容感叹。
刘诩默然,半晌笑道,“自在自己寻的姻缘,自然欣喜的。我已经派你言父侍赶往京城了。”有慎言帮着打理政事,自在可以轻松轻松,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吧。
容容认同地点点头,柔声道,“母亲与父亲又何尝不是呢。”
此次大齐军南北大换防,她的中宫户锦自然也在列,将率部拱卫西北边境。此刻计算行军路线,离廊坊也就不远了。
刘诩缓缓闭目。脑子里映出那位素袍的儒雅将军,灿若星辰的眸子,笑颜如水沉静。一时心潮难平。
“母亲……”不知何时,元忻手里抱着孩子,站在身后,企盼又忧虑地望着她。
刘诩接过孩子,软软小小的一团,让她的心全软了。
“好,我们就等在此间,与你们的父亲团聚。”她含笑的目光中,已经蒙上雾气。
“好。”元忻这一路上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母皇与父后十几年未得相聚,但愿当初的情谊历久弥重。
刘诩和暖地亲了亲怀中的小孩子,心中亦感念儿子的赤诚。山高路远,他就这么抛下朝堂,带着刚满周岁的孩子赶过来,只为替父母周全这十多年的未相见。
“朝中有自在。”元忻像是看出了她的心事,笑着补充,“何况允儿已经八岁了,可学着理政了。”
“允儿还是孩子。”刘诩不满地瞟了元忻一眼。
元忻但笑不语。
刘诩醒过神来,当初元忻涉朝堂时,也不过八岁。她歉然地揽过大儿子。
“母亲,孩儿心里高兴。”元忻笼在母亲温柔的呵护里,眼睛也湿了。
刘诩同孩子们聊了一阵,两人带着孩子午歇去了。她空下来,回目找人。
“主上,云大儒歇午呢,大人正在里间侍奉。”有亲卫上前禀。
刘诩看了看日头,眉微皱。这一次,云扬离她太长时间了。
云大儒卧房。
云扬服侍父亲睡下,坚持着从门里走出来。正午的阳光晃得有些刺眼,云扬缓了缓神,看见一个清丽的身影站在不远处的树荫下招手。
云扬走过去,两人相携。
“难受了。”刘诩关切地问。
云扬笼在她的气息里,安心地长舒了口气,“无妨。”
刘诩携住他,两人默默地在花园里走。
时至如今,云扬血煞深种,竟是一刻也离不了她左近。方才不过是与云大儒下了会儿棋,两个时辰而已,瞧出来时他呼吸全乱,便知有些支撑不住了。
云扬伸臂揽住她,低声,“无妨,只是难受些,心里并不慌。”
因为知道你就在我身旁,所以并不惊慌。
刘诩心里发疼,柔和揽住他。
两人在园子里走了一会儿,云扬停下来,沉吟道,“尚师父已经回到昆山了,我想上山陪师父住一段时间。”
刘诩停下步子,看他。
云扬到底没说惯慌话,被她盯着,有些气弱,只得说,“已经报与尚师父了。”
刘诩无语。尚师父已经八十高龄,晚年得云扬为弟子,一直疼爱万分。他们回昆山陪陪他也是应该,只是这一回,云扬明显没算上她。
云扬见她没声音,便知她意思,和声劝道,“没关系,别担心我,只住半月,和师父一起研习心法。”
刘诩终于点头。有尚老侠在,她还有什么不放心。
又走了几步,云扬又停下,低声道,“中宫大人为国守土,实有大功。他在外征战多年,虽然人没回来,但却是放心的。”
刘诩抬目看他。
云扬眼睛有点湿,含笑点头,“你过得好,不孤单,他就放心了。”
刘诩垂下眼帘,泪已经滚落。
她终是负了他们。一生一世一双人,是永远也不可及的,他们的关切爱意,伴了自己一生,便以何为报呢。
————————————————-
春三月,京城里的桃树已经吐春。一串串桃红色,妆点着大齐国都,满是盎然春意。
长公主的车驾路过一处,见许多人同赏春。
自在从车里下来时,人们均向她行礼致意。一群稚龄顽童笑闹着跑在周围。
自在俯身抱起一个,全不嫌那娃娃手里的糕蹭了一身。
“殿下,大军何时入城?”
一路行来,百姓们不断同她打招呼,自在俱含笑应了。大齐军队换防,大家的话题总离不开这个。
“正式入城是明天正午。”自在道。
“今天在城郊献俘呢。”一个百姓兴奋地说。
“不错。”自在点头。今天清晨献俘仪式,是蓝墨亭主持的。
“都是什么样的?”有人追问。
“男俘都很高大,头发有红有黄。女俘穿的是露着半截腰的衣裙,很是撩人。”
众人啧啧称奇。自在转过头,听见大家议论,说是把女俘赏给有功将士为侍婢,颇有艳福之类的话。
“真的那么曼妙?”自在心里狐疑。
转而,大家又开始议论铁卫军,赫蒙宣的名字一次次钻进自在耳朵里,自在若有所思。
青鸾在一边瞧她神色,便知众人方才的话让她走了心。上前悄声道,“奴婢去营里探探去?”
自在摇摇头,“按咱们既定的,今晚出城。”
青鸾点点头。大军换防,皇上又出了京,自在肩上担着的事太多,天黑前,她都走不开。想到那个只能在战报上得见的人,已经在京郊,却不得相见。青鸾无法不心疼公主。
————————————————–
京郊铁卫大营。
晨起献俘。天未亮便开始忙活。到了傍晚,大家都疲累不堪。整个营地安静下来。
一个玄色长袍的年轻将军策着亮黑色的骏马,从外面巡营回来。
“将军,云帅召您呢。”一个亲卫跑过来接住马缰,仰头看他。
那年轻将军朗眉星目,面容刚毅。
“嗯,知道了。”他飞身下了马,高大的身形,长披风随他疾步走动而微微飘起。
帅帐。
“末将赫蒙宣,参见元帅。”赫蒙宣全了礼,起身,看见云逸元帅正伏案看地图。
“阿宣来了。”云逸招手叫他过来,“这是最新制的东南边境图,宫里特意派人送过来的。”
赫蒙宣脚步顿了顿。走到大地图面前,上面绘制的河流山峦,清晰详近,可见制图下了功夫。
半晌未听赫蒙宣出声,云逸抬目看了看他。
赫蒙宣立刻醒过神,“元帅,末将等已经拟了换防行军计划,明天晨会上会呈给您。如今,按这新图,其中有些路线,兴许得改改。”
“好,你们拿去研究吧。”云逸把图卷上,递给他。
赫蒙宣双手接过来,画图的兽皮轻盈柔软,触着他的掌心。赫蒙宣又顿了顿。
“是,不会误了明天晨会。”赫蒙宣强迫自己不分心,恭谨应。明天正午,入城,接着会有饮宴庆功,然后将官们会分拔放假,能开会最后敲定行军路线的时间,不是很多。
出了帅帐,夕阳已经没入地平线,大地暗了下来。赫蒙宣看了看天色,合计了下,决定还是先让大家先睡会,“传令,亥时宣铁卫营将官到我帐中议事。”
亲卫领命而去。
“将军,您也吃点东西,抓紧时间先歇歇?”另个亲卫建议。
赫蒙宣摇摇头,“吃点东西吧。”没时间歇,他得先研究下这新图。想到手中的图,赫蒙宣垂目,轻轻摩挲了下,触感柔柔软软,象极了那个小姑娘甜蜜蜜的笑意,直沁入心田。赫蒙宣轻轻弯起唇角,长长叹出口气。
征战八年,那个小姑娘虽未得见,但总觉得就在自己身边。新制的强弩,新发明出来的火炮,各种精良的装备,经她手,源源不断地送至他的军队里。还有不计其数的良药,军需,连粮草都是最精良的。
前几年,大齐逢荒年。全境粮产减半。自在动了自己和元忻的私库,带动勋贵纷纷解囊,养兵,赈灾。荒年,大齐并无大灾,实是得益于朝廷放赈的力度。
八年过去了。他的小家主,已经长成十六岁的大姑娘了,睿智大气干练,辅佐着陛下,治理得大齐国泰民安。
目送赫蒙宣的背影,云逸冲里间叹了口气。
“人来了,你又躲着不见?”
“不是不见啦,他有公事忙呢……”一个脆脆的女孩子声音传出来。
云逸苦笑,“估计阿蒙回去就会研究这图,如果亥时议事,你最多有一刻钟时间见他了。”
里间默了一下,那女孩子又展颜笑道,“一刻钟也行,多谢云伯父成全。”
这算什么成全?云逸摇头。
“无妨。”帘一挑,那女孩子走出来。着骑装,身形高挑,充满活力,“真的,今天是接伯父和阿宣,叙的是家礼,明日入城,当依典仪。自在知足了。”
云逸疼惜地拉她坐下,“你放心,阿宣是个赤诚的孩子。他们行军是换防,会路过廊坊,你们一同去,大婚,还是要父母亲主持为好。”
“嗯。”自在眼睛亮亮的,含笑点头。
夜。
赫蒙宣独自重制了行军是计划。看看更漏,也快到亥时了。
他抻了抻腰,信步走到帐门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