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墨亭静静地听着。户锦此刻眼中含着雾气,嘴角的笑也温婉感性。卸下南军名将的面具的户锦,便同天下的儿子一样,父母高堂满怀的都是一样的感激和愧悔。
户锦出了半晌神,转头坚定地看着蓝墨亭,“大人提点得对。唯有把握住眼前,才是户锦补过的唯一机会。”
蓝墨亭吁出口气,幸而这小子并不拗着。给点时间,他便能想明白了。这不仅是刘诩大齐之幸,于户家,于梁相,都是大幸。关键是陛下在此回剿叛一事上,并不想留下戮害老臣的名声,那么户锦若能回头,甚至能建一二分功勋,日后在朝堂上都是给陛下添了几分周旋的余地了。
“当初便怎样?”蓝墨亭沉了一下,又觉得哪里不对。他皱眉看着户锦,执着追问。
户锦微挑的眉尾扬了扬,探手把铠甲披在身上,转过身,挽带束腰,利索地系紧,“还能怎样?或是劝着父亲和外公放弃野心,或是同他们一道悉心筹谋,谁能知道会是怎样的?”转回头,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压抑住胸中起伏的气息,“但有一点,户锦却笃定。无论怎样,父亲的谋划,父亲的愿望,我都必要亲身参与其中,做到个全心全意。”
蓝墨亭惊了下,探问,“就没了自己了?”
户锦脸色白了白,笑意反倒张扬,“自己?户锦想明白了,在这朝堂上下,前殿后宫,唯有留存个自己,才是最奢侈的念想。”他收住笑意,却收不住从心底溢满的落寞,“户锦这前二十五年,就因着要留存个自己,才误国误家,误了父亲,现今便是要用自己赎罪,再不敢妄想。”
“户锦呀……”蓝墨亭心里发疼。
户锦摆摆手,“我家中唯一的男嗣,这些都是该受的。”他重扬起笑意,昂扬道,“战阵上死人堆里都摸爬过几回,不该这么自怨自艾的,大人见笑。”
蓝墨亭与他相视,久久,会心而笑。
户锦起身,修身长甲,玄色战衣,衬得他英气勃勃。他伸长手臂,与蓝墨亭在半空中击掌相握。
过往,不愿放弃自我,是不甘;现在,不愿留存自我,是不想。心灰莫过于意冷,国与家的责任,交织缠绕,如影随形的,永远是,身不由已。不过,境遇也不是糟糕透顶。备感幸运的是在这困顿间,竟得遇这位如大哥般的知已,细心呵护,精心提点,就像是乌云中的一隙金色,和煦的关怀,已经照进了他最深的心底。
户锦弯起唇角,转过身。身后,蓝墨亭有力的大手,正帮他抽紧束条。铠甲沁凉,却燃着希望,温暖又灼热地炙烤着他年轻的的。独拘数日的他,终于可以重新跃然马上,重新走进他熟悉的天地。
————————————————————–
夜。
刘诩翻着送上来的信报,眉微皱。
“墨亭,你这么信他?”她掷下字纸,抬目看着蹲跪在案前同她一同处理信报的蓝墨亭。
蓝墨亭向来少做这些文书工作,有些吃力。他迟了好一会儿,才从一份信报里抬起头,“是。”眼睛还未离字纸,颇心不在蔫的神情。
等了半晌,没下文。看着重新埋头回文案奋斗的人,刘诩失笑。这些日子拉着蓝墨亭办公,实是为难他了。
刘诩拉他坐在椅子上,揶揄,“看蓝卿手法,估计这一叠要到漏夜才能批完,还是坐着吧。”
蓝墨亭看看怡然自得地靠着暖笼喝茶刘诩,苦着脸又埋头。
耳边就听刘诩嘀咕,“扬儿的战甲,朕还没瞧瞧呢,你就直接给了他?”
“呃?”蓝墨亭听着话音不对,抬头看她神色。当时不是太急了嘛,再说,扬儿那甲有啥好看?人不都归了你?但他还是明智地把这话咽了回去。
刘诩探头,“你就这么信户锦?”
听了两遍的问题,终于让蓝墨亭警醒起来。他认真地看着刘诩,“臣瞧着陛下,也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
刘诩抿唇笑笑,哪听不出蓝墨亭话里含着的意思,不禁想试试自己的铁卫副统领,笑道,“墨亭呀,你相信赫赫有名的南军名将,会如你所见的那般感性脆弱?会像是一个不经事的毛头小子,要籍着此回磨励才成熟,才能把诸事想明白喽?”
蓝墨亭讶异地张大嘴巴,“陛下怎知臣就全信了?”
“那你还把扬儿战甲借与他?”这不摆明了就是希望此回运粮来的云逸能看在你赠他甲的情谊上,在他万一落难时,伸手照拂一二吗?
蓝墨亭默然,半晌,“陛下,他在属下面前,示弱更多,属下虽鲁顿,但也不是看不出来。可他此举目的却是分明……属下看得着他的本心。”
于万难困境中,他只接触得到一人,就是自己。象溺水的人抓着根稻草,他渴望的,不过是一线生机。何况为的是父亲,为的是南军百万生灵,示弱也罢,使计也好,都是为着这个目的。他是武将,虽说不善工心计,但一军统帅,却也不是不能。他使了计,但却也满腔赤诚。这样的本心,自己强烈地感受到了。
刘诩张张口,无言。
蓝墨亭有些郁郁,埋头回文稿中。与户锦相交,眼前几次三番显现的,都是这几回万般困顿中,云扬或恳求或愧疚的神情。他承认,自己心软了,于户锦,他是惜才,是欣赏,还有些怜惜。赠甲一事,是过于着了痕迹,就算此刻回营,大哥怕也是饶不了自己。但做也就做了,自己心里也是一片赤诚,不怕陛下见疑。何况,此回出征,变数太大,户锦,真的不能出现意外。将在外,君令难达。能真正就近照拂的,也只有云逸了。
刘诩重新打量了她的副统领,欣慰点头。自己没看错蓝墨亭,为人正直,敢做敢为,行动力强,却不鲁莽。虽然不适合做信报工作,但平氏交上来的那支暗影势力,要想弃暗转明,交给蓝墨亭,是再好不过的了。
两人都不再说话,室内一时寂静。刘诩重新靠回暖笼,心里却有些空落。一个她从未想过,亦或是有意回避的问题,强烈地袭上心头。前线战事,血雨腥风,形势瞬息万变。户锦出身南军,但此回他领出去的,是皇城铁卫,去会合的,是北军精锐,要对付的是南军在边境的游勇。他恐怕千难万难吧。何况还有一柄尚方剑,捏在别人手中,架在他的头顶。
大齐的长胜将军,困顿浅滩,万难中,只得用示弱一招向他的君王陈情,如此艰难,这全皆因于自己讨厌大选,继而先入为主,先厌了他。若自己能换个角度想想,那个早就与曲柔红私订了终身的年轻将军,于大选,是否一样抗拒?难道就因着自己是他的主君,就得压得他逆来顺受,曲意求全吗?
刘诩长叹口气。不得不承认,一向坚持知人善任,用人用信的自己,于户锦,是苛难了。
一个突发的决定,让刘诩撩衣而起。
“大军几时出发?”
蓝墨亭闻声抬起头,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半刻后。”有人在外间应。
刘诩转头看着蓝墨亭,“墨亭,随朕一道送送去。”
“……是。”蓝墨亭怔了一下,继而惊喜。他跟着起身。
外间有内监宫娥和明卫暗卫,一大堆鱼贯相跟。
刘诩挥手止住这浩浩荡荡的一群,“蓝卿护卫即可。”
☆、面圣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文改得,潇洒眼花缭乱。
三百名铁卫精骑在月色映照下的演武场上集结。马背上林立的是铁卫玄黑的盔甲、冷森森的兵器,极轻的几声马蹄刨地的躁动,给人一种极具震撼的压力。这就是即将出征去南边境接粮草的皇城铁卫精锐。
圣上亲命的接粮官,一出现在大家面前,就被这众人热切的的视线聚焦。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南军名将骁勇上将军户锦,凡是习武男儿,谁不盼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对能力和决断的崇拜,是与生俱来的血性。
户锦身后,高高的点将台上是悄悄出现在演武场的刘诩和蓝墨亭。
蓝墨亭在刘诩身后低声禀,“他正排阵形呢。他将三百名将士,择出箭法高明的五十人,编作后队,再择出骑术高明的五十名,做先锋。其余的,按二十人一组,编做小队,各选一名队长,直接听命于他……”
刘诩披着长长的斗蓬,遮住了满头华发和大半张脸。她默默地看着下方,未语。
场下,三百铁卫们的分组进行得如火荼。间或有些铁卫热烈地争论起来,还有不服气的,奔到场边现场比试箭法……场面热闹且有序。而场边上,马上的那位将军户锦却稳如泰山。遥遥地看户锦,只有夕阳下的一个剪影,身形高大,动作沉稳。从他紧绷的肩背感受到他此刻并不平静,从他微动的盔缨不难猜测,此刻他的眼睛定是一刻不闲,不断扫视场下情况,将各人表现一览无余。
刘诩观察了片刻,不得不承认,户锦不下场参与分队,是明智的。户锦出身南军,成名于南军。而这些铁卫,从地区上讲,还属北军。对他,存有戒心和排斥,这是领兵者大忌。他的弱项还在于对于这些手下们的一无所知。但他聪明地有利用铁卫们彼此熟悉的事实和男儿们互不服输的心理,放手让其自行分组。这样,兵士们的心思一下子全投到编阵上,再没人纠结领兵的是不是北军的人了。刘诩暗叹,户锦年纪轻轻,已深谙无为而治的境界了。
铁卫们开始有人走过来试探着渐向他征徇意见。凡有人近前,户锦皆在马上微倾身,认真倾听来人禀报,适当指点两句。离得远,虽听不清他说了些什么,但看得出来,领了建议的人,都很信服。他们再返回场内,分组情况便又迅捷了一些。隐隐的,有分好组的铁卫,也来禀他,于是,户锦很自然地翻身下马,同他们一起走入场中……当三百余人,结成户锦要求的阵形时,他们再看向户锦的目光,便多了实质的内容。
“这小子领兵是有一套的。”刘诩点头。“进可统百万兵,守可拒虎狼敌。”白日里她的那些熟习南军军务大臣们曾对户锦的评价又映在脑子里。看来只领三百人,是委屈了他。
下面已经在传令演练阵形了。铁卫们积极性又高涨起来,场面热火朝天。
刘诩望望已经完全暗下来的天际,沉声,“传吧。”
有人领命奔下高台。
远处场上那人,得了传召,似震了一下,迅捷地回头看向身后高台。
惊鸿一瞥间,刘诩看到一道深邃的目光,含着几分惊喜,亦有几分震动。如此如炬的目光,于夕阳渐暗的余辉下,璀璨得竟耀目。
“集结,面君。”户锦朗声传令,率先大步向这边来。边走边随手卸下身上大小兵刃,抛给身边的小校,另只手接过玄色的外氅,借着风一抖一扬,便在肩上稳稳地披好了,随手挽了个扣。一连串整装,身形洒脱,流畅自然,连看的人也觉得畅快淋漓。
转眼人已至点将台下。
“参见陛下。”声音干练清越。
刘诩于台上前行两步,单手扶栏,看清台下已经集结了三百铁卫,率先一个高大的年轻将军,皆跪在沙尘地上。人已经率众叩毕了礼。
场下鸦雀无声。
“前方粮紧,圣上钦点诸位前去接粮。望大家此行,不辱使命,为大齐解燃眉之急。”蓝墨亭替刘诩做了阵前动员。
于众人山呼万岁的当,早备好的御酒递次端上来。刘诩撤了风帽,露出面庞,“此去路途艰辛,任务繁重。朕今日亲来践行,与诸君约定,高奏凯歌之日,定再亲来犒军。”众铁卫“哗”地伏跪下身,激动叩谢圣恩。场面可谓振奋人心。
铁卫军们三跪九叩,礼便成了。有亲卫引领众人撤回场地自去演练了。
户锦跪在原地,没有人上前引领。随着众人悉悉索索地后退声,他垂头深深吸了口气,知道马上便是圣上赐与独对了。
滞了好一会儿,上面没有声音。户锦不禁抬目光向上看了一眼,高高的点将台上,看不真切。只见一个清丽的身影,正单手凭栏,居高临下看着自己。
户锦怔了怔,又垂下头。
场面一时冷了下来。
蓝墨亭站在刘诩身后,不禁替户锦着急,“户将军不是有话要对圣上禀?”
户锦咬唇。蓝墨亭的意思他明白,圣上的确不会赐予自己过多的耐心,隔着高高的点将台,户锦叩道,“陛下容禀,末将……”
“近前。”一个清越的女子声音打断他,不高,却含着不容忽略的威严。
户锦被愕然打断,“近前?”他打量了一下眼前,台子颇高,怎么上前,也不能“近”了。他想了想,还是膝行两步,算是全了礼仪。
“……”
“近前。朕看不真,也听不清。”刘诩再次打断他,这分明含着别样含义。户锦语塞。
滞了片刻,刘诩沉哼一声,重戴上风帽,转身欲走。跟在身后的蓝墨亭惋惜地跺了下脚。
户锦立刻有了感应,他费心才换来的独对,不能这样草草结局。他果断扬声,“陛下,请留步。”
刘诩站下,转头看他。
户锦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握紧。机会稍纵即逝。他一咬牙,“陛下,您高高在上,又怎看得清?”
蓝墨亭吓了一跳。心道这小子还真是敢想敢干。莫不知这位女皇陛下自居上位,就算是腹背受敌时,也未有人敢这样硬撞。
户锦一句话顶出来,全身都紧绷。他紧了紧垂在身侧的手,坚持着抬目,隔着幽暗与刘诩对峙。
台上一时寂然无声。
若是此刻天明,户锦定会诧异地发现,此刻,被顶撞了的那位,并无怒意,她正眯起眼睛,玩味地看着下面长跪的身影。
只过了此许时间,户锦却汗湿了手心。
“罢了,传他上来回话吧。”刘诩轻轻拂袖,将方才的紧迫一下子消弥于无形。转回头,先瞟了蓝墨亭一眼。蓝墨亭看见她眸子亮亮的,嘴角亦微挑起。他就明白了,这小子的硬气,到底是入了皇上的眼。
“传户锦见驾。”有人过来宣口谕。
“呃?”户锦愕住。再抬目,刘诩已经不在栏杆后面了。身侧已有人过来引自己起身。他茫然起身,不知刘诩何意。
“户将军,快请上去吧,莫要圣上久等。”身侧的人轻声催促。
户锦剑眉微锁,随着走了两步,才跟上刘诩思路。原来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独对。
“大人请。”引路的人停在台口,示意他自己上去。
户锦抬目望向台阶尽头,天色暗得很快,连月亮也躲进云层里,前面一团迷蒙,仿佛似他心情,蒙昧不清。
户锦深吸了口气,心下坚定,不管怎样,自己能争取到与圣上的独对,就会全力争取到户家最好的结局。所以,纵使此刻走进去的是黄泉,他也没有回头的余地。
他不再狁豫,迈大步,拾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