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无妨。”刘诩伸手虚引。
面前的人缓缓直起腰身。
于朗月光华下,两人目光正面相对,看清对方后,都愣住。
“末将户锦,参见陛下。”户锦先回过神。再拜。行的是正式的大礼,全身的铁甲,随他动作,清越微鸣。
方才看到户锦的眼睛。眸子清澈锐利,仿佛只扫了一眼,便能看透人心。神情坚定,大气泰然,这于危难中的冷静,该是来自在无数凶险中浴血重生后的积淀吧。刘诩长长叹口气,这,就是南军的战神,大齐的长胜将军,是自己未见就先厌了,户锦。
晚风渐烈,于高台上,三人长衣都被风卷起。刘诩紧了紧外袍,心里下了一个决定。
“方才朕是看不真,其实那三百勇士,朕一个也未看清。”她一字一顿,目光如炬,“卿说得对,朕是站得太高了。”
户锦惊愕。他猛地抬起头,直面刘诩的眼睛,顾不得犯驾失仪的繁礼羁绊,他需要用心消化这句话的意思,更要读懂她眼中的意思,只为印证心中迅速腾起的希翼。
“打断卿,不为别的,只是朕以为,说辞,从来不是武将风范,朕料想卿心中的话,恐怕也几经辗转,不知从何说起。”刘诩亦低头看他眼睛,“朕既与卿直面,就要听得,真切。”
户锦被一语道中心事,震动。
“朕许你这三分信任,一分机会,也正是日前你所求,希望卿牢记自己不仅是南军的户锦,户侯的独子,更是天子臣下,大齐的上将军。”
“陛下……”万没料,自己日间的话,陛下竟能一分不差地记下来,他心头剧震,既然话尽于此,他也略掉了中间的环节,咬牙横下心,叩道,“陛下言出必践,末将亦有肺腑之言上禀。”
刘诩看着气息微乱的户锦,“好,趁今日,有话便讲在当面。”
“是。”户锦朗声,“陛下说的,也是臣心中所想,将士们无论南军北军,皆征自大齐,全军一心,才换得国强民安。我们南军上下也是背井离乡,抛洒热血,马革裹尸。多年戍边未敢有怨言,皆因我们知道自己付出的,不仅是为了大齐,更为了自己的亲人的安居乐业。”
“卿所言恐怕还没说尽。”刘诩沉声,“你是要说不要因为南北差异,地域远近和朕的个人好恶,就削南强北,疑南军忠诚,抹南军功勋,让南军百万将士心寒,更动了国本,是不是?”两人都是爽利人,一上来,便直入主题。提到国本,话题顿时凝重,连后面的蓝墨亭也屏息。
户锦抿唇,没辩,显是默认。
还真如传言,倔强不羁,傲气难驯,是个强硬的。刘诩不觉重了语气,“南军守家卫国,功劳不浅。但到底也是包藏了一些有心人,他们不仅忘了这守家护土的初衷,还纵容膨胀了的野心,若是放任,这才是倾覆国本的大祸。”刘诩凝眉沉声。
户锦不赞同地摇头,“陛下是指梁相私兵?外祖父人有私心,却也只限于此,私兵之事,事出有因,陛下也是知道的……”他语气一顿,看了一眼刘诩身后瞪着自己的蓝墨亭,终于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刘诩看到他小动作,一抖长衣下襟,冷笑,“卿不必看着墨亭。你也料错了。朕要开刀,也不会拿帝师下手。”
“陛下,末将……”户锦大急,可话出一半,却不得不承认,自己曾有一刻,就是这样认为的。
果如蓝墨亭在梅园里所言,提及梁相和父亲,提及南军,自已便有万般的贸然。这便是关心则乱。若是关心到了大过自身的地步,那就是先自乱了阵脚。这道理他从带兵起,就明白。可此回关系到父亲性命,他不能不乱。其实是自己想得太过简单,朝堂政事矛盾,是另一个他陌生的战场。那里远不是靠一刀一剑,一人一马拼杀,就可以突出重围的。正如父亲和祖父的事,又岂是一次独对,几句话便能说清的。纵使能说清的,这位陛下怕早已经洞悉,那么其他的,便没有自己再说什么的余地。户锦瞬间想得透彻了,垂在身侧的手颤着握紧。心中说不出的悲凉。
户锦挫败地握紧拳,身心俱冰。
突然,一只素手伸至眼前。户锦眼前一花,下巴便被抬起。
刘诩探寻的目光,正落到户锦朗目中,那幽深锐利的眸子,不知何时,已经挂上点点晶莹。
若不是说到心坎里,逼到绝境里,铁血的战将,会被一句话逼得这样脆弱?刘诩心头有些酸软,亦感叹于户锦这般不加掩饰的赤诚,于南军,于户海,他是仁至义尽,于大齐,也是仁至义尽了。不禁软下语气,“正如卿所言,他们都是朕的子民,损一分,则伤朕一分,朕不能不下重手,防患于未然中。”
这番话,诚恳中挂着感性,最后一句,仿佛向自己解释,又似让户家放心。户锦于错愕间,没追上刘诩思路。
“梁相是朕恩师,户侯为大齐半辈戍边,过虽有,只要不动及国本,不足以获大罪,九族亦安。”刘诩挑起户锦面庞,探看他眼睛,“朕料想,你接得圣旨,便知朕的意思了吧。”
户锦目光被禁锢,眼底的痛,被刘诩一览无余。
“朕也知,那些弟兄皆与卿出生入死过,胜过手足至亲。但凡事须有轻重,分对错,不可一味任性。”刘诩捏着户锦下巴的手指不自觉用力,
户锦痛心地闭上眼睛。
刘诩松开手,看他深垂下头,沉声,“派卿此回接粮,拦路阻截的,若是出自军中败类,还是由将军亲自清理,才不辱南军军风。这也是弥消兵灾最好的办法。卿战阵上走过无数遭,这其中道理,你比朕懂。”
滞了片刻,终见户锦艰难点头。
刘诩不见户锦抬头,便又探手过去。
脸庞再次被人抬起。户锦于心情大起大落间,终于有了些感觉。下巴上的手指微冰,却并不冷厉。指尖透出些力量,仿佛是对话语的延伸,要把意思印在他心底。户锦迟了好一会儿,低声,“末将领命。”
“好,朕等着看。”刘诩一字一顿。
兵士已经集结,开拔的号角在演武场响起。刘诩索性探手亲扶起户锦。入手甲片沁凉,让她一下子忆起当日大漠夕阳下,云扬贯甲单枪,挑了敌将的身影。都是一样的英武,不同的际遇。命定的纠缠却不可逃避。本应飞扬肆意,无畏无惧,但她眼中看到的,皆是这些少年将军们宿命样的身不由已。
刘诩心底有些怜惜。顺手,替户锦理了理吹散了的外袍,
“好好去吧,回来,朕再召见你,有话可再说。”她和缓下语气。
户锦目光还有些湿,若有所思地看着刘诩,夜起的冷风,吹打着她的长衣,风帽亦被吹到背上,露出青丝如瀑在风中缠绕。户锦盯着散开的头发愣了会神,后退两步,撩甲衣,重跪倒,“末将……拜别。”
—————————————————-
☆、情苦
户锦心事重重地翻身上马。
有小校跑过来,把他的兵器和先前解下的随身武器递过来。
“将军哪里不舒服?”小校关心地问。
户锦缓过神,摇头,传令,“出发。”
队伍开拔。他策马经过高台。忍不住又抬头望了一眼。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他除了一个高台的剪影,什么也没望见。
户锦停了一下,夹紧马腹,冲了过去。
玄色的队伍,疾驰出了行宫。
“将军,戴大人过来了。”小校在他耳边轻禀。户锦在马上回头。看到一小支队伍从行宫北侧的护卫营驰过来。距离本不远,驰得近了,甚至看得清为首一名着五品武将官衣的人,他亮甲外罩墨绿色崭新官袍,身后背着一柄剑。剑身上明黄的穗子分外鲜明。
户锦没见过戴忠信,只是在圣旨上知道有此人。他扫了扫那柄背在戴忠信身后的宝剑,“停止行进,列队吧。”
三百铁卫驻了下来,就当官道,户锦带领他们翻身下马,跪迎。
戴忠信快马驰到,见官道上已经跪了一地的人,黑压压一片玄色,分不清谁是谁。他提缰,心里焦急,劈头就问,“听说皇上来过?”
“回钦使大人,皇上已经回去了。”有人禀。
“哎。”戴忠信懊恼。若不是他方才去外营选随行兵士,也不会错过圣上亲来践行。要说,还得怪这些铁卫军。他是武举出身,出仕即封六品,在兵部做个小官,熬了三年,因无钱无势又不惯奉迎,也没升任。此回任钦使,皇上怕他官微言轻,才破格封了五品。没有军功在身,一贯崇尚实力的铁卫们都瞧不上他。此回蓝墨亭点兵给户锦,自己竟连手也插不进去。他心中一下子有了危机感,也是憋着股劲,思来想去,硬是到外营选了几个得力的大兵作亲随。谁知竟错过了圣上亲临校场。
戴忠信脸色有些不好,人在马上也不作声。跪在下面的铁卫们有些不满地小声议论。别的不说,论官衔,此刻他们的主官是上将军户锦,那可是比戴忠信高了几个官阶的。铁卫们中也不乏有品级的。大齐官制,等级严谨,高一个官阶,道迎都得跪礼。若不是尚方宝剑代表的是皇权,见剑如见君。平时见这么一个小小的武官,他们是连假以辞色也欠奉的。
戴忠信后面的亲随见势不对,小小动作捅了他一下,“大人?”
戴忠信回过神来,扬声道,“诸位,在下蒙圣上赐尚方宝剑,忝居钦使一职,此一去边境接粮,愿与诸位同心同德,方不辱圣命。”
铁卫们俱都脸上变色,心道这小子好大官威,竟让他们跪着听训。
戴忠信不为所动,于马上向人群中找了找,问,“接粮官何在?”
户锦抬头,“末将户锦。”
“……”戴忠信闻声投过目光。看见一位年轻将军长身跪在官道上,没着武将官衣,一身与铁卫同款的玄色长甲,却越显得挺拔出众。他抬头正望向自己,眉目俊朗,面色沉静,一双锐利的眸子就像含着一柄龙泉剑,干练清明。
看清户锦,戴忠信不觉愣住。
“大人?”亲随在后面又捅他。
戴忠信神色复杂地扫视众铁卫的怒容,转而质问户锦,“户将军,三百铁卫交于你手,他们都是此回接粮的重要人选。本钦使且问你,为何精锐们队型不整,军纪不肃?”
户锦轻皱眉,身后铁卫们已经轰地一声炸开了。
“你骂谁是一团散沙?”有几个军官服色的铁卫直接站起来质问。
“可有军纪?本钦使只与你们主官说话。”戴忠信脸色沉下来,转头质问户锦,“户将军怎么说?”
户锦眉皱更紧。钦使发威,该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是自己与他素不相识,不知第一把火为何烧到自己身上了。身后嘈杂起来,户锦回头扫了一眼,铁卫们都觉一道目光锐利逼人,不自觉都噤声。
户锦收回目光,皱眉道,“末将失职。”
倒还沉得住气!戴忠信狭长的眼睛里精光一闪,咬牙沉声,“既是如此,户将军久在军中,自己且说说,主官不力,该当如何?”
户锦锐利的眸子猛地抬起。两人目光交锋。他这才注意到,戴忠信身后的亲随马上,竟赫然挂着几根红木杖。原来是有备而来。户锦心里冷笑,声音却不带波澜,“回钦使,按律杖责。”
“好。”戴忠信摆手,“如今看在重任在肩,便不深责。二十,杖脊。”
铁卫们都愣住,鸦雀无声。
户锦心中冷笑,面上却越发沉静。戴忠信的两个拿杖的亲随万没料到要打的是户锦,已经开始发抖。他俩用目光一再征询戴忠信,见那人板着脸,表情不见一丝缝隙,只得硬着头皮站到户锦身后。可仍犹犹豫豫地不敢举杖。
户锦不耐抿唇,不过是戴钦使要拿人立威吧。他久在军中,纵使是南军少当家的,初入军中时,这等事也没少经历。军中就是这样,身在其中就不能说受不起。户锦到底想着军情紧急,让蒋赶紧闹腾完了,好开拔。
“行,快开始吧。”他不加犹豫,霍地扯开外袍,甲衣束带一抖,前襟便敞开了。
戴忠信眉梢一跳,一个“打”字还示及出口。“且慢。”忽然身后队伍中的一名副将服色的铁卫出声阻止,在这静肃的环境里,显得尤为突兀。
戴忠信大怒,“何人扰刑?”钦使办人,也敢拦,这皇城铁卫们当真是骄横得紧。
那名副将上前一步,“钦使大人,在下铁卫营副将陈顺。户将军之罚……请您三思。”
戴忠信怒极,“放肆,你是铁卫,规矩里也带求情的?”
陈顺不为所动,坚持道,“钦使大人,在下违了规矩,铁律在上,自当领责。可户将军……乃千金之躯,不可加刑。”
“呃?”这话从何说起?一句“千金之躯”不仅戴忠信,连户锦也诧异。
“一派胡言。行刑。”戴忠信厉声。
“不可。”那副将挡在户锦身前。
户锦被眼前暗影一挡,不觉更诧异,不过这样遮遮挡挡,实在不象样,“陈顺!”户锦沉声警示。
陈顺回头,猛见户锦大敞开的前襟,忙错开目光。
户锦也看清他长相,一下子回忆起,这陈顺该是那日随圣上暗卫一起去驿站接秦君的,怪不得方才练兵时就瞅着眼熟。想到驿站,自己当日一身水紫色广袖长襟的样子,伴着自己的另一个身份,一起闯进脑子里。户锦顿时尴尬。
戴忠信已经擎出尚方剑来,厉声,“大胆,再不闪开,本官要治你欺君大罪。”
“慢着。”户锦急声阻止。
戴忠信眯起眼睛。
“陈顺你先让开。”户锦沉声。
“将军!”陈顺回头,“恕在下不能从命。”
未料他这样执拗,户锦也急了,立起眼睛。
陈顺忽地踏回一步,弯腰凑近他低语,“请将军莫要轻忽了自己了身份,待选的贵人,自有典仪,若是您有失格,便是失了国体,于陛下颜面不好。”
“大选”二字一出口,便撩拔到户锦心内最不能碰的隐处,他一下子白了脸色。这陈顺定是身负使命夹在接粮队伍中的。只是派他来的人,是否是陛下自己?户锦脑中映出高台上那迎风的清丽身影,一时心乱,理不出头绪。
戴忠信眼见陈顺和户锦当着他面做小动作,怒得眉毛都立起来了,刚要发作,却见户锦听完陈顺的话脸色大变,心里不禁又转了个弯。略沉了沉,他缓缓收起尚方宝剑,沉沉地看着户锦,“户将军,陈顺是你属下,你说此事如此了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