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工“喔”了一声,“老爷带话来,说是今天下午被急派到外地公干,得三日后回来。”
慎言愣了下,无言。自从曲衡把他从男苑那帮太监手下强抢回来,就与梁相彻底撕破脸了。此刻京中若有谁能调得动他,恐怕只有帝党了。陛下对自己在此的处境了如指掌,此刻支开曲衡,实在是打算替自己省些话别的力气吧。
想来曲衡于自己情意,也不是一句谢便能达意的,日后相见再叙吧。慎言叹口气,撑着起身,“转告曲大人……”他顿了一下,没提圣旨的事,“就说我有急务,来不及辞行了……”
老院工听得愣愣的,见慎言单手撑着腰,拖着步子走了两步,才醒悟过来,“大人要哪里去?”
慎言停下,“出城。”又想了想,“请转告曲大人,若有事,可传书与我。用后院第三排鸽笼里的信鸽……”
“是。”老院工听明白了,眼前这位是要离开这里了。他有些担心地看着慎言还蹒跚的步子,“老奴还是给大人备车吧。”
“多谢。”
慎言撑着走到房间门口,转头看着老院工远走的背影。
身后房上,一个黑色劲装的身影轻身跃下,
“参见大人。”正是慎言在京城密营的暗卫。
“我离开这处别苑后,……插进来个暗桩吧。”
那暗卫俯身答是。
“曲大人不喜生人近这院子,就从这老院工处想办法吧,或是找他远房的侄子什么的安排进来一两个人就好。”慎言皱眉想了一下,“若是对这老院工晓之以理,关乎曲大人安危,他也许会直接帮我们也说不定。”曲衡与梁相反目,又不受太后拉拢,他在朝上行走,慎言还真是担心。
那暗卫信服地应了。
“京中的事,可全托给静然了。”慎言回头探问,“她伤可大愈了?”
暗卫迟疑了一下,“毒早解了,伤也好得差不多了,只是……”
慎言脑中浮现出那日同户锦一同救人的情景。当时只知是密营的人,还不确切知道那女子就是宫中的女官静然。
想到她脸上深可及骨的刀伤,慎言叹道,“不过是一副皮囊,她那么通透的人,不会想不开。”
暗卫讶然,怎么大人的话和静然姑姑说得一个样呢?
“不过宫中她是回不去了,伤养好后,就外面吧,也好行事。”静然在宫外养伤这些日子,慎言也是伤病缠身,她处事干练,能力很强,慎言深倚重。
“是。”暗卫单膝叩礼,“大人珍重。”
慎言探手扶起他,“在京中你们也要事事小心。”
“替我看顾尚天雨侍君……”末了,他不放心地嘱咐。
暗卫托着慎言瘦削的手,有些哽,“大人放心吧。您千万珍重。”
——————————————————————
夜路漫漫。身前身后,因久坐而颠簸疼痛难忍,慎言咬牙勉强挪了挪,冷汗就下来了。从上路就一直握在手心里的那页信纸,早被冷汗打湿了,慎言轻轻展开它,又看了一遍已经倒背如流的字迹,眉头深锁。
路上有急促马蹄声。驰到到近前便马车并驾齐驱。
“大人?”
慎言撩帘看向窗外,一个御林军服色的副将满身尘土,跨下的马儿也奔得一身是汗。他就疾驰的马上娴熟地俯下身,看着窗内,“大人,我们曲大人让我送包东西。”一个大包裹从窗外塞进来。
“曲大人说,他此回公干,估计大人随后就会出城,走时就嘱咐着我,待大人车驾到城门时,就把东西给您带上,谁知我也有公务,及晚上才得知您已出城了,我生怕大人走远了,哎,幸而赶得及……”那副将絮絮地解释,一脸歉意。
慎言无言。低头,看见包裹散开了一角,里面是一叠厚厚的软垫。原来曲衡早料到自己不会赋闲太久,临行前,就做了准备,想来他不亲自来送行,与自己无法亲口与他辞行是一样的心情吧……他用手摩娑了一下那松软的垫子,眼角缓缓湿了。
“若无吩咐,末将就回去了。”
“等等。”慎言抬起头,目光清和,一字一顿,“请转告曲大人,说慎言在别苑柳树下,埋了坛佳酿,待大人回京后,慎言定当登门,与大人把酒叙旧。”
那副将也是曲衡心腹,他细琢磨了一下慎言的话,眼睛就亮了,欢喜地说,“好,末将代曲大人应了您的约。”
副将带马回去了,山路重归于寂静。
慎言呆呆坐在车内,久久,默然闭上眼睛。
——————————————————–
平叛前线,行营。
郡主宛平撩开王爷寝帐的门帘走进来,手里亲端着托盘,上面有一小盆热气腾腾的獐子肉。刘肃老王和国丈正在帐中,闻见肉味,都回过头。
“王爷,外公,吃饭吧。”宛平温婉地笑道。
营中缺食少粮,条件也不好,宛平原本瘦弱的身板,更瘦了些,仿佛一阵风便可吹跑。她端着托盘笑盈盈地走过来,清瘦的脸上,只剩一双大眼睛般,老王爷不忍心,“丫头,还是听话吧,回京城等着你外公得胜好不?”
宛平轻摇头。
两人都摊手,别看这丫头瘦弱,却是说一不二的性子,认准了,谁也拗不过。
“……是他清早派人送回来的野味,有十几头大獐子,说是给大家补补身子。”宛平把肉盛出来,一人递一碗,“我吩咐炊兵加些米和菜,炖在一起,又好吃又出数……”
那个“他”,定是指在前锋营的云扬了,他们那是密林,应该是昨夜猎到的。
宛平一个“他”字出口,含着亲切,又有些幽怨的味道,刘肃老王愧疚了。若不是当日他应了云扬的恳求,去国丈府提出退订,今日也不会弄得宛平吃这样的苦。
“呃,你和云扬那小子的退亲的事,云逸还没发话呢,不作数,过不了几天,云逸押着军粮就会来营里了,到时,我要他给你做主。”刘肃老王边说边打量宛平神色。
“热乎呢,快用些吧。”宛平只垂头分饭,做完了活,笑着一礼,转身出门忙去了。
留下刘肃老王和国丈愁眉相对。
徐国丈苦笑,“这丫头,也是心气高的主儿。”退订的事,当日是云扬提出来的,若要复合,还得他自愿改变心意才行。
刘肃老王恍然抚额,“云扬那小子哪去呢,把他叫来。”
国丈无言递上一份战报,刘肃老王接过来扫了几眼,也不吱声了。早上前锋营的战报上面说昨夜云扬带人去敌营近地查看军情,定于今夜突袭。
自从营里开始短粮,云扬就没日没夜地忙活,除了急切地筹划一次次收复敌营的战役,就是想法筹粮,猎野味。想着云扬以同样速度瘦下来的小脸,刘肃老王心又疼起来,“这小子,夜里还去打獐,啥时候睡觉的呢?”
“哎,都是好孩子,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呢。”刘肃老王大力把战报握在手里,灰花的胡须有些抖。戎马一生,他忽然发现,对于人生来说,还是刀光剑影的战场更好掌控。这些后一辈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倒是青出于蓝了,此战后,他该考虑让贤了。
———————————————————-
天色暗下来。乌云层卷,豆大的雨滴伴着狂风毫无预兆地砸下来。
宛平的车驾在途中陷在泥坑里,车辕折做两半。
“弃车吧。”宛平从车里探出头来,看了看两侧光秃秃的土山,皱眉。
亲卫们依言把马从车上卸下来,也没配鞍,就拿车里的毡毯卷了卷,撕了几条布勒在马背上。宛平从车里拖出个大油纸包裹,那些都是这几日的信报,她正准备带回营去分捡。“带上。”她坚定地说,同时暗暗下决心,纵使命不保,这些宝贵的信报,也不能丢。
宛平本就身材瘦弱,挽着个大包裹,骑在光背的马上,更有些晃。
“郡主……”亲卫担忧地不肯松缰。
宛平抿紧唇,“我无妨,快走吧,遇上流匪就麻烦了。”
亲卫们凛然得令。几个人冒着暴雨,策马。
前方是漆黑一团的密林,雨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宛平几人刚跑得远些,忽听见身后有轰轰隆隆的声音。几块松脱的大石在雨水冲刷下,一路滚下山坡,正砸在陷在坑里的车驾上,瞬间粉碎飞扬。
“快走吧。”宛平回头张了一下,心中有不好预感,她率先夹紧马腹,马儿也象预知到了危险般,箭一样射出去。
——————————————————–
帅营。
一众将官正在议事,外面瓢泼大雨狠狠地砸在帐顶,纵使是牛皮大帐,也有几处开始渗水。军需官颇尴尬地跑进来,亲自招呼小校们拿家伙事接水。
刘肃老王同众将埋头在大地图上,没人注意这些。
侧身坐在刘肃老王帅案边的云扬,微簇眉,眼中脑中都是图上标好的几处地点。突袭就定在明天凌晨。他不断计较着突袭时会出现的突发状况。大雨也会给已定的计划带来变数,他有些迟疑。若是大哥在,云扬觉得会更有主心骨一些。想到云逸,他不得不想到秦地,想到那些运送到途中的秦地征粮,想到秦国此刻的饿殍遍野……云扬心绞痛了一下。
“云参军?”身边有人提醒他。
云扬抬头,见大家都已经不作声了,齐齐看着自己,刘肃老王连同国丈也等着自己说话。云扬深吸了口气,将写好的一支支金皮将令捧出来。
“好。众将听令。”刘肃王爷一支支接过手,就往下传令。众将官听到点名,纷纷起身。金皮大令上,都是云扬亲笔,筹备这一战,他们可谓用尽心力。平叛之战,胜负若要分明,若说就看这一役,也不为过了。几回战役,大家都信服了由云扬来主导,此回更是对做好布置深信不疑。大家拿令在手,心中都有热血沸腾起来。
“前锋营先偷袭,诸位请按事先的布置,潜伏在敌营四周。等我们一得手,大家再一拥而上,记住,定要实围而虚攻。只将敌割散,令他们首尾不能顾。再派嗓门大的,在外围喊降,这样敌军于混乱中,就会误以为大部分人都降了,而放弃抵抗。”云扬起身再次强调。
他后半段说得通俗易懂,众将官均笑起来。大战前夕,这样轻松的心态,对取胜是有绝对好处的。云扬满意地扫视了一下众人,退后一步,把位置让给王爷。
刘肃老王站在当中,拈须微微点头。云扬虽以参军身份入了营,但毕竟光华难掩,加上他和国丈委以重任,不时用心提点,几次战役,就奠定了他在众人心中如同副帅的地位。有了云扬襄助,他和国丈颇为放心。
遣走众人,大帐里顿时空下来。云扬自觉地留下整理文稿。刘肃老王挺疲惫地起身,准备去后帐休息,“扬儿,你先睡一下再回营吧。”
云扬未停下手中的活,一边把整好的文件收在袋里,一边转过头,笑笑应,“是。”
明净的小脸连下巴都瘦尖了,想起当日云扬一身儒衫,飘然至营中的悠然,刘肃老王不能不心疼万分。
“您放心,大哥就快来了。”云扬感受到老王爷的沉重,赶紧安慰他。这话贴心又赤诚,让刘肃老王眼圈都热了。
“你做得很好。”他郑重地把大手拍在云扬肩上,“云逸也该欣慰的。”
云扬怔了怔,唇边的笑也僵了。
瞧他心事重重的样子,怕是一颗心全都飞扑到云逸身上了,刘肃老王同国丈一同笑了。也好,云逸来了,这孩子也能松口气了。
☆、险情
作者有话要说: 这些日子更得慢了,这是半章多一些,先放上来吧,大家别以为潇洒弃坑,呵 呵。
趁着月色,两骑一前一后疾行在雨中。雨越下越大,山路也更泥泞,马儿也不得不放慢了脚步。
“云参军,今夜雨怕是住不了了,前面都是秃山,看滑坡就糟了,不如明日天明再回前锋营吧。”跟在身后的一个亲兵就着雨水抹把脸,进言。
云扬勒马。瞧了瞧前面,久战野外的,怎会不知道雨天滑坡的危险,“好吧,回大营,雨停再走。”
“咦。”刚拨转马头,那亲卫似看见了什么,惊叫了声。
云扬在马上挺起身,也朝他眼神张望,不远处,一堆石块乱泥掩盖下,依稀露出一辆被砸烂了的车驾。那亲卫纵马过去,低头细辨认了一下,就扑下马,于乱泥中疯狂刨挖。云扬提缰也跟了过去。见他动作,心中有不好预感丛生。王爷亲卫,何事能让他惊成这样?
果然,那亲卫乱挖了一阵,颤着从泥中擎出一块腰牌,就着雨水抹了抹上面的字迹,语带哭音,“这……是郡主的。”
云扬猛地怔住。郡主?不就是随军的宛平?脑子中映出那个温婉的女子,却怎么也不能把她与眼前这堆烂泥残骸联系在一起。那亲卫早乱了主意,跪坐在地上,疯狂在乱挖。
云扬强忍心痛,围着残骸转了几圈。
车驾是被大石砸毁的,烂泥是随山洪慢慢积下来的,并不厚,未见有肢体露出来。而且郡主若在车上,亲随必是护在车周,不会同时被巨石砸中的。可见砸下时,车内并无人。车驾尽毁,人却不知所踪。马,关键是马也不见了,他二人来路时,并未见郡主和亲随,可见,他们在车毁后,并没原路返回,那么……云扬绷紧唇,目光投向雨帘密织的山路。郡主怕是已经进山路深处去了。那路窄窄的,崎岖,两侧夹着高陡的秃山。云扬艰涩地闭上眼睛,他隐隐听见在黑暗深远处,时时有轰轰的滑坡声传来。
“别挖了。郡主该是在前面呢,快回去报与王爷与国丈大人。”云扬果断沉声。
那亲卫茫然住手。环顾一下眼前,也于最初的重击中醒悟过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