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诩松下神情,笑道,“朕还以为当了皇帝,听真心话的时候也没有了?”
慎言垂头,“陛下言重了。”
“臣私心认为,若此策能成行,必开我朝战事之先河。从此而后,逢战,不必非得血流成河;降敌,也可待之以人性,甚至,大齐上下尚武轻文之风,或可因此契机而有所改变。若真能形成文武并重的风气,假以经年,我大齐也必同中原秦地一样,文人武士各领风骚,大齐,再不必被冠以武国之称。守国靠武将,治国靠能臣,大齐的根基必会更牢固了。”
刘诩讶然,“你竟能想得这么深。”
慎言神情却愈加凝重,“可是,招安固然是上否策,但在当下,却是万万行不通的。大齐自开国便是以武立国,兵强马壮,又值新灭秦,兵士士气高涨,全国民众亦然。现在剿乱初胜,举国上下正群情激动,从从都坚信能完胜。所以,招安一策,必不得人心。”
这话说到刘诩心里,她不由叹气。身居其位,她万分明白有时最好的策略却不一定会得到最好的结局。
“西南多山,土着民风剽悍,余下残匪虽不众,但却是最难缠的,况且民与匪本都同宗,若一意剿之,劳民劳力,且当地民怨难平,以后也不好安抚……”刘诩手握纸条,仿佛听到云扬一字一句的劝谏。她觉得心里有两股力量在撕扯,无法平衡。
慎言随着刘诩动作,目光投到她手中的字纸,沉了好一会,缓缓闭目,象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另有一条……刘肃老王性情刚毅,最是火暴脾气,而此回平乱,老王的打法确与以往大不相同。数次战役布阵、设局,机巧精妙;辅以怀柔手段,甚为温和……此回招安提议,更是渗透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韬略……所以,军中主事的该是另有其人,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结论。只是往返战报,皆没有提及那人,诸大臣已经猜测不已,议论纷纷,若是他能带着军队,全歼匪患,便是陛下立朝以来头等功勋。可若是让他行了这从未行过之招安战策,恐怕会将他一下子推到风口浪尖,到时非议如潮,众口铄金,于他不利,于陛下也……”
刘诩抬目看他。
慎言顿住,握紧垂在两侧的手。
刘诩对着这样敏锐的慎言,半晌回神,“你……知道他?”
这个“他”,刘诩未言明是谁,但明显已知慎言心知肚明。慎言辩无可辩,滞了好一会儿,沉重点头。
“何时知道的?”刘诩突然转了话题。
慎言感受到了无声的压力,坚持了一下,重新撩衣跪下。
刘诩收紧手指,心中却全明白了。
“你觉得他的身份可疑,觉得他恐怕对我不利,恐怕对大齐不利,所以,当我派你去找云姓小将时,你即使有了消息,也不预备告诉我对不对?”
慎言垂头,“臣……欺瞒圣上,罪该万死。”
“别跟我说这些官话。”一时间心中涌动的全是糟糕的情绪,“哗”地,她猛地推开案上的东西。
跪在案前的慎言略偏了偏头,东西全砸在他身上,崩裂的碎瓷片到底划到他颈下,一道浅浅的血痕无声绽开。
刘诩气得面白如纸,却再下不去手。心中说不出的难受,丢下他一人,急步走回内室去。
片刻,有宫娥太监鱼贯进来,在他身周悉悉嗦嗦地收拾一地的残藉,干净了,又无声退下。室内寂静。
不知过了多久,慎言缓缓抬起头,怅然看着内室前那片明黄帷幄。才觉出颈侧有些疼,抬手抹了抹,手指上一抹鲜红。
———————————————————————-
出了山,有一道水路。众铁卫见户锦每日烧得昏沉沉的,伤也不见好,便商议着,弃马车改乘船,这样少些颠簸,户锦也少遭些罪。户锦昏迷着,参与不了意见,便去问那位姑娘,这一问,才发现了惊人的情况,这女子竟是个哑女。
众铁卫更怜惜,这一病一哑的,真正可怜。就自作主,租了船,把人都移到了船舱里。户锦自伤后,总是在赶路,这回终于能俯身平卧下来,想是休息得好,第二天便醒了。
“将军,咱们自作主张,您别见怪。”铁卫们进来请罪。
户锦俯爬在榻上,侧过脸,几日下来,人清瘦了不少。
“我这样,也追不上粮队了。病病歪歪的,到了营里也是耽误事。”户锦温和道,“谢谢诸位兄弟的照顾。”
好好的一个将军,竟落如此境地,几个铁卫不知如何宽慰。
“曲姑娘可好。”户锦抬起身子,拿眼睛找人。
几个铁卫互通眼色,一人回禀,“路上仓促,也没能雇个使女照顾……曲姑娘,曲姑娘人倒是随遇而安,吃得下,睡得安,不曾有麻烦。”
户锦认真地听了,点头道,“烦劳看顾了,她……不太爱说话……”
几个互相看看,心道,何止是不爱说话,根本是哑的。心中更加怜惜户锦遭遇,又奇怪,堂堂少侯爷,找什么样的没有,干什么和个哑女有瓜葛呢?
户锦说了几句,又没了精神,用了药,迷迷糊糊地随着船的摇晃,竟睡了。
入夜。船进入陈州地界。陈州是离边境最近的一个大都所在,如今正是春季,顺风顺水,船走得甚快。户锦浑身都疼,隔着船舷上的窗子,往外看江上的风景。群山环绕,众船竟走,他想起随父亲才上京时,也走的这条江。才多长时间,便物是人非了,不禁慨叹。江上繁华,趁夜行船比较危险,是以靠在一个码头上。铁卫们分拔下船采买物品和药品,只留下两人看船。户锦刚合上眼睛,就听舱外有轻微响动。他睁开眼睛,看见一个瘦小身影闪进门来。
“少爷。”小锣身着渔民蓑衣,脸上还残留着几日前留下的伤,一进门就扑在户锦榻前,眼睛里含着泪花。
户锦倒是松了口气,这小家伙到底机灵,没出什么事,还自己找过来了。
“蓝大人探得少爷从水路走的,就放我过来找少爷了。”小锣撩开户锦被子,看他背上腿上的伤,哭道,“怎么伤成这样?”
户锦笑着拍开他手,自己拉回被子,“又不是没挨过打,哭什么。蓝大人还说什么了?”
“蓝大人说圣上有旨,让沿路州县在每段路上都要分兵护送粮队,粮队沿途换马不歇人。另外云帅也带兵驰援去了。”
“喔?粮队可达到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户锦点头,“看来会比云帅早到呢。果然那边又要断炊了。”
小锣拿出随身伤药,“蓝大人叫带上的,是上好的伤药,我记得咱府上只老侯爷的细药库里有几瓶呢。”
看着小锣揭开被子一边涂药一边又要哭的样子,户锦宠溺地揉揉小锣的脑袋,放松身体,任清凉的药膏抚慰后背上火辣辣的伤痕。
后背舒服不少,户锦迷糊着又要睡。只听耳边小锣道,“少爷,这几日顺风顺水,估计两三日便到京城地界了……”
“嗯?”户锦漫声,眼皮开始打架。
“老爷说,要少爷回呢。”小锣声音愈低。
户锦霍地睁开眼睛。
小锣在他的逼视下有些怯怯,嗫嗫道,“临来时,老爷嘱咐要转告少爷呢。新皇帝是个有心机的,实在有许多事情都是预先谋划好的。连相爷都着了她的道。她召少爷入行宫,明里是要诏告天下册立后宫,其实是要把少爷钦禁呢。她拿着少爷,老爷和相爷就不好动作。老爷说了,让少爷趁此回事,就从水路循回。大家共谋大事呢。”
户锦大惊,撑起半个身子,突觉全力没有力气,又跌回塌上。他发现力气正迅速地从身体里流失,户锦终于明白了什么,“小锣,你做了什么?”
小锣已哭出声,跪在塌前不住叩头,“少爷,老爷和相爷都是为了你好,小锣也不想少爷被困,老爷说怕少爷不肯回来就把……把些散功散掺在药膏了给少爷抹上了,少爷,小锣该死,可拼死也不能让少爷被那女皇帝欺负……”
户锦气得脸色全白。想抬手已发现全无力气,全身发软的他用尽全力抬了抬头,看见船外灯影开始迅速向后退,耳边也是哗哗水声。
船已经开了。想来船已经被父亲的人控制。户锦凝紧眉,急问,“那几个铁卫呢?可伤了他们性命?”
小锣摆手茫然,“同来的都是老爷在南边的暗卫,方才上药时,他们就分出一部分人上岸去了,想是堵那几个铁卫去了……”
户锦无力跌回塌上,忽地想起什么,急道,“曲……柔红呢?”
“啊?”小锣张大了嘴巴,怔了半晌,“不……不是舱里吗?”
“快去看看。”户锦厉喝。
小锣象明白了什么似地,爬起来,跌跌撞撞跑出去。“咚”地一声,又被什么东西弹回来,跌回户锦塌前。
两人同时看向舱门。一个高大的中年人一堵墙一样立在门口。
“户师父!”户锦倒吸了口冷气。户忠,是父亲暗卫头领,一身横练武艺,对户家忠心耿耿,也算是户锦半个授业师父。此次回京,父亲并没带他来,看来也是留了后手。这回派他来劫自己,户锦知道,父亲是真动了反心。
“小侯爷。”户忠单膝跪在门外,请了个安。站起来,又是一堵墙。
“曲姑娘呢?”户锦盯着他的动作。
户忠面色不动,瓮声答,“同那八个铁卫在一处,都关在一个舱房里。”
户锦目光渐厉。
“目下人手不足,小侯爷见谅。”户忠沉声,“或者杀了暗卫,就少了累赘。”
户锦绷紧唇,面无血色,“户师父,请保全他们的性命。我听从父亲安排。”
户忠满意地点点头,又单膝跪下,“属下等定护着少爷安全回京,请少爷宽心养伤。”
“有劳。”户锦漠然点头。
舱门合上。
户锦无力又疲惫地合上眼睛。耳边是小锣哭润的声音,他已无力回应,脑中纷繁闪过的无数念头,交替出现着刘诩和父亲的脸。
最终,迷药让他彻底晕了过去。
☆、誓言
五更天,群臣朝。
刘诩眼底有淡淡乌青,目光虽清明,但难掩一夜未眠的倦色。站在左侧大臣队列之首的她的少史慎言,同样黑着眼圈。刘诩目光停在他身上过久,众臣几乎都已察觉。
刘诩恢复了干练,示意群臣发言。满殿里六部臣工俱全,虽没有一个尚书级别的重臣,却个个都是俊杰。慎言如往常,立在刘诩案侧,把臣工们汇聚自全国的要紧政务呈御览,把要务一件件派发下去。众臣接了活,按六部分组,陆续退到偏殿干事去了。
看着放奏折的案上从厚厚一叠变成空无一物,慎言舔了舔因说多了话而过干的唇,挟着最后一本奏折,躬身从台阶上退下来。
“慎言……”刘诩的声音从高阶上传来,叫住了准备同兵部侍郎们一同往外撤的慎言。
慎言听命停下步子。抬头见圣上已经从案后起身,踱到阶前,垂目看着自己。
晨曦从大殿门直泻进来,从背后将慎言全身都镶了道亮亮的金边,刘诩在慎言的仰视下,一步步走下高阶,至身前,轻轻咳了声,“呃……慎言留下。”
兵部的人递次跪安,悉悉索索退出去,诸太监宫娥也似早得了命令,随着退了个干净。殿内一时只余两人。
慎言眼看着他的君王一步步自上走下来,撒金的长袍在地毯上拖出美丽的波纹。慎言怔了一瞬,撩衣……
一只素手伸过来,止住他拜伏的动作。
慎言仰头,四目相对,两人都有些凝滞。
“昨夜所提到的事,容臣解释。”慎言先缓过劲,道歉,“臣之前探过云姓小将,获取了些蛛丝蚂迹,却因没有真凭实据,而无法上报,并未有意隐瞒。”
刘诩点头,“朕信你。”
“之后陛下在云扬将军离京前,亲自送到城门口的事,朝野震惊,臣亦得知……”慎言的语气有些急。
刘诩再点头,“朕当时举动,确实过于冲动了些。”
“臣没这个意思。只是陛下随后举动,臣确实有些摸不准,……”
在云扬中毒一事上,刘诩一面许平氏太后位来换取解药,一面又追到沁县,还密调尚老侠至沁县,救治云扬。动作不可谓不张扬。可又刻意将云扬的一切消息隐起来,让人云里雾里。这才是坊间传闻虽多,却很少有人知道云扬就是本尊的原因。在这个敏感时刻,他怎能再凑过来汇报查到的关于云姓小将的事?
“总之,虽是阴差阳错,却也是臣隐瞒在先,请陛下相信臣是无心之失。”
慎言语气虽焦急,但整件事择要紧处缓缓道来,条理分明,一如他一贯处事风格。但他全身都因紧张而绷紧,一只手执在刘诩手里,却不自知,泄露了他的无措、紧张和……委屈。委屈?刘诩心内打了几道弯。
“朕信你。”刘诩紧了紧手指,仿佛要把意思藉由动作,传递给慎言。
慎言一席话说尽,终于听清刘诩这三个字,怔住。
“慎言,朕从未疑你怪你。昨夜……实是朕心情不佳,让卿遭了池鱼之殃。你莫放在心上。”刘诩歉然慎言手背,“是朕一时任性,委屈了你。”
来自天子的道歉,似乎让慎言震了下。他剧烈颤动的长长的睫,掩不住全乱的气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