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伯自受了重伤,一直孱弱,被人推着,踉跄跪在地上。
“你这个奴才,临死,还有些用。”楚淮墒转目看了看他,伸出大手。
何伯眼中老泪盈满,不躲不避,承下这含着内劲的一掌,顿时大口吐血,委顿在地。
“给宣平帝送信儿,说云姓内监病重,命不久矣了。”楚淮墒收回手,目光清冷。
这老太监就是楚洛儿的软肋。他要死了,洛儿定会赶回来。想到要用老太监要肋自己的儿子,楚怀墒恨得牙痒。
怀恩郑重点头,“是的。世子会回来的。”
☆、父子
—
天将未明。
几队御林军列队巡逻。明。整个行营在一片恬静的睡梦中。
一名身着黑衣的暗卫赶到金帐。大太监连升见到跪在外帐的人,吓了一跳。
刘诩夜里处理公务,这会儿也刚睡下不到三个时辰。听报披衣而起。
暗卫见皇上急步出来,柔长的睡裙外,只罩了件外袍。忙垂下目光。
“怎么回事?”
“回主上,行宫梅林,何姓太监伤重。昨夜传出消息,恐不治了。”
“慎言怎么说?”刘诩意识到事情麻烦,也皱眉。
“那何太监一心伺奉前主人,只愿随侍梅林,不愿听慎言大人的话独处避祸。”
“愚忠。”刘诩低骂。
“是。慎言大人也说过,他们秦人尚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大防,看得比命还重。咱们有时是不理解的。”
“什么话?我们大齐也不是蛮荒之地,也知书尚礼,只是不提倡愚忠愚孝。”刘诩不悦挑眉。
那暗卫不敢再说。
“把那何太监移出来,着太医救治。”
“主上,就是说这个呢,他不愿弃主求生。”暗卫哭丧着脸说。
刘诩愤怒地掷了茶杯。
“封锁一切消息。”
“是。”那暗卫转身没入黑暗里。
刘诩再无睡意,在金帐中踱步,心中不断计议。
何太监可算得上现存秦人中云扬最亲近的。云扬对冤死的母亲,存着一份难以释怀的眷恋和痛惜,而何太监正好成了云扬的寄托。秦主正是扼住了这一条,才恶意伤害。他赌的是云扬对亡母的眷恋,对故人的痛惜,云扬听到消息,一定会星夜赶到梅林去。刘诩恨恨咬牙,楚淮墒,你可知,你这次伤害的不仅仅是太监,更是云扬心中最后存留的一脉对亲情的温存。
她心神不定地思来想去,无法定计。
她忽地起身,唤来暗卫,“马上赶到云宅,将朕的信传给云帅。”说话间,笔下刷刷地写了几行字。亲手折起来,递给暗卫。那暗卫接过信纳进怀里,使出十二分的戏功,向城内奔去。
遣走暗卫,她出了会神,觉得心里不那么乱了。
今日,春播节。虽然很想奔去云宅,可她知道,自己弃大典不顾去探望云扬,比放云扬去梅林的影响更坏。
她只有依靠云逸的帮助。理顺了思路,刘诩眼里透出些光彩。云逸是云扬最信任和尊重的人。云逸的存在,对云扬来说,代表着新生和温暖。若说秦人的事,他们齐人不全理解,那云逸于云扬的影响之巨大,估计谁也估测不出来。她坚信,云逸会帮助云扬和她,度过危机。
一时又想到陷她进退两难的秦主,刘诩眼中露出层层杀意。
连升守在金帐外。眼见着暗卫一个个被召进帐,出了帐,又行色匆匆地驾轻功而去。只觉心惊胆战。有大事来临。
守到天明。刘诩收拾停当,着庄严礼服,从帐中走了出来。
帐外,明亮的东方,有巨大的朝阳升起。金灿灿的光,洒了一地。刘诩抬目,看见远处有成千上万的农人,已经在广袤的田愿里集结。远山里,家家腾起炊烟。今天是春播节。从今日起,大齐进入春播季。今日,将播下全大齐第一粒种子,并祷告农神,赐予大齐这一年的顺风顺雨。
刘诩深吸了口气。回目,看见文武百官皆候在一侧,她的中宫已经换好了一套修身的长衣。有耆老过来,牵着一头披红的健壮耕牛,站在户锦身前。马上的将军与这头耕牛,很不搭配,但肃穆的气氛,让这一切都那么自然。
女子养蚕制衣,男子耕田持犁。
户锦把象征五谷丰登的牛往身侧推了推,露出身前的一块空地。撩衣,跪在尘土地里。文武百官皆跟着跪下。
刘诩挑了挑唇角,扬声说出设计好的典仪,“愿我大齐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盈。”
户锦得了信号,长跪起来,将一篇长长的祷文举过头顶。昨日扎营后传给他的,竟一夜成诵。
清朗的男声,缓缓而从容,让人听着心定。
跟着户锦每一段的诵祷,百官齐和一句“愿我大齐国力昌盛。”后来,户锦每诵一段,连田里成千上万的的农人,也跪地高声和,“大齐中兴。”声声祈祷,带着对家国最深切的希翼,在天地上久久回荡。
诵毕。刘诩亲上前,扶起户锦。丰神朗目的将军,眼下,仍是一片淡淡的青影。
“做得好。”刘诩轻声。
“是臣的责任。”户锦满眼担忧,面前的刘诩,眼底的倦容,掩都掩不住。
刘诩冲他笑了笑,向走走了一步。户锦跟上前,默默伸手扶住她手臂。
于摇摇欲坠间,刘诩有了依靠。
帝后相携,步出营门。走向百里良田。
春播,正式拉开了序幕。
——————————————————————-
云宅。
槐树围绕的一片空场地,四周皆是兵器架。
云逸持一柄长剑,身姿飘逸。
一名黑衣暗卫从东边跃进云府围墙,直投这儿而来。
云逸看着因全力驰奔而几乎吐了血的暗卫,讶异。他知道皇上派了暗卫在云家周围护卫。但暗卫从未单独与自己有过交集。他收了剑势,诧异地接过暗卫手中的信。展开看了几眼,脸色大变。
“来人。扬儿呢?”
有仆人跑过来禀,“三爷天没亮就进了祠堂里,也不准人进去伺候,现下还没出来呢。”
云逸眯起眼睛,“出门了?”
“没。门一直没开。”
云逸掷了剑,带着风,赶往云家祠堂。
祠堂的大门,咚地被从外面推开。云逸几步进去,看见云扬静静跪坐在矮案前。
云逸示意跟着的人退出去。自己走过去绕到云扬正面。云扬仿佛一直在出神,眼睛望着虚空。
云逸探手,抽出他指间的笔。早干透了。
“不抄家训?”云逸看着他。
云扬茫然了好一阵,才看向他,“大哥?”
“从昨夜,一直呆到现在?”
“啊?”云扬仍很迷茫。
“笔都干了。”
“啊,”云扬终于还魂,他垂下目光,仿似感叹,“抄完了。一百遍。请大哥过目。”
云逸探手,拿起堆在桌上的一叠写满漂亮正楷家的纸。抄完了?他很想借机指责云扬抄的不工整,或许挑出些错别字来,再罚他抄一百遍。留他在祠堂里呆着,是云逸接信后的第一反应。可是入目工整,一字字皆用百分细心写就的家训,便是装订成册,传与子孙范本,也是可以的。
“扬儿……”
云扬抬起目光,笑了笑,白皙的面容上,只挂了简单的笑,就令整个祠堂明亮起来,“大哥,您要罚,就罚个别的吧,家训什么的,抄过多少了?后面几十遍,扬儿都能倒着抄了。”
云逸张张口。云扬竟能敏锐地猜到他的心。他无话再说。
云扬说完,又陷于茫然沉思中。
云逸看不下去,伸手拉他起身。
云扬被一扯,才有了些感觉。腿上,又麻又疼。嘶嘶地吸着冷气,跌在云逸臂弯里。
“你,知道信儿了?”云逸皱眉。虽是问句,却是肯定的语气。
“知道。昨夜。”云扬很坦然地承认,“秦有死士,国虽灭却忠心不渝。”何伯这些日子的情形,云扬一直都知道。昨夜,有死士趁着夜色来报讯。他得到消息,甚至比刘诩还早了一个时辰。
秦的死士出入云宅数次,竟次次都能躲过大齐的暗卫?云逸脸上有些变色。
云扬很敏锐地感知到云逸的情绪,解释道,“暗卫的布防,是我安排。想留出一条路给秦的死士,并不难。”
“大胆。”云逸震怒,一掌扇了下去。
云扬从来避不开云逸的巴掌,半边脸立时肿起来。
“你是大齐的云扬,与敌通交,眼中可还有君父。”
云扬咬着唇,跪下。
“来日,陛下寝宫,你也要给开一条路来?”
云扬颤声,“扬儿知罪。”
云逸平静了下,意识到云扬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又探手把他扯起来。
“你对梅林里的人,是怎么想的?”
云扬又眼神放空,迷茫地陷入深思。
明显是想了一夜。再多想,也不会有结局。云逸打断他,“扬儿,既然你已经知道讯息,为何不星夜赶去,兴许还能见上一面。”
“见上一面?”云扬浑身绷紧。
“为何不赶过去?”云逸追问。以云扬一贯先斩后奏的行事作风,云逸心里有一丝不确定。
“大哥。秦人尚礼,若是认主,便一生不改。秦宫死士尤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