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赶路人多半会在上一个地方找客栈歇息,他们出发前差不多都吃过早饭,而有些人没那么多讲究,会直接在路上凑合过一晚上,故早上基本做的都是这些人的生意。
因着昨日问酒的人也并不太多,所以何穗没有拿太多酒过来,但不想摆在台面上后,来吃的男食客叫了吃食都会再点一坛酒。
何穗担心不够用,连忙让江子骞再回去拿一些。
一直到中午,面条没卖多少,卤煮倒是畅销。
冯爱莲感慨:“这人们的心思真是摸不准,面条难道不是更能果腹么?还更便宜呢。”
何穗没她那么多情绪,生意好便行,大家爱吃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想那么多做什么呢。
隔了会儿,何秋生回来了,坐下喝了两杯茶才道:“离我们近的有两家,一家面摊,还有一家卖包子稀饭,这是被转弯的那排树挡住了,若没有那树,从我们这里一眼便能看到那两个摊子的,但也是运气好,我们占得位置高,我在那边老远便能闻见香味,越往这边走越香呢。”
“那真是太好了,这生意一日比一日好,若是赶上刮风,那香味儿恐怕吹得更远,来的人定然也更多些。”
几人高兴说着话,有人喊:“穗儿!”
何穗扭着头去看,瞧见燕妮正在不远处朝她挥手,她往这边走来,一起的还有崖村的两个村民,除了她们,边上竟还跟着董行舟的娘董氏!
自从那次从董家搬走,董氏第二天找来吵了一架后,何穗就再也没见过她,后来建房子时听燕妮提过一嘴,说董氏后来花了一笔钱将房子修葺好,她肉痛极了,逢人就讲,诉苦自己花了多少多少银子,见人就骂,骂何穗江子骞烧她大屋,总有一日要不得好死。
其实村里人谁不清楚董氏的为人,最初还能当八卦听听,次数多了,人家就不耐烦了,董氏一张嘴大家就自动散开。
这会儿仇人相见,何穗权当看不见,而一向性子急躁的董氏面对何穗的视而不见,竟也意外的没有发火,随着燕妮等人在面摊坐下。
燕妮四处打量:“我昨日刚从姥姥家回来便听人说瞧见你在此摆了摊子,这不,早晨和几位婶子去赶集,这会儿回来想着定要来吃碗面。”
“那敢情好,大家要吃什么?这会儿人不多,我去给你们煮。”
燕妮她们手里拎着大包小包走了这么半天,早就饿了,此时闻见香味儿,哪个不是馋的吞口水?但两个婶子节省惯了,说只要一碗清汤面,燕妮人小嘴馋,说要卤肉面。
何穗一一记下,拿视线去瞧一直没说话的董氏:“这位吃什么?”
她喊得疏离陌生,董氏心里不快,但肚子确实饿了,只得忍了火气,说:“我也要碗清汤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