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起初,也如夏朝一般,发展商业,主张贸易,大力促进社会发展。而且,殷人好武,喜欢侵略和扩张,不过数十载便将原来夏朝的领土扩张数倍。
可是随着子嗣的传承,也像历史注定那般,逐渐走向奢靡和堕落。
当楚天一听说有个凡人亵渎女娲时,着实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以后,在这个仙人遍地走的时代,谁不知道女娲是人类始祖?!不管什么地位的凡人对待神仙俱是战战兢兢,目不直视,结果这人倒好,还敢亵渎女娲?!
但是在楚天一知道那个凡人是商纣王时,又瞬间释然了。
别人不敢,纣王肯定敢啊。且不说他背后有元始天尊这个后台,就说瑶池如今落到这种境地,这个商朝不是有大半功劳?!她不想搞垮大殷商才奇怪!
女娲是好脾气,又善良,带却不代表她会让一个凡人这么亵渎,尤其那天还是她的生日。所以当即在娲皇宫内大骂道:“殷受无道昏君!一国帝王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反而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我在人界哪里还有脸面可言!”①
侍奉在一旁的杨婵也当即附和:“娘娘合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我听我二哥说,最近阐教动作可不少,这次说不准就是特意针对娘娘!”
女娲闻言冷哼:“元始如今越发不念旧情,他手下人造次成这样,我不免要出手帮这个同门师兄管教一二!”
语罢,女娲掐指一算,知晓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圣人也不可随意动手扰乱天机。但女娲心中实在不忿,便凭空变出一金葫芦模样的法宝,揭去芦盖,运起法术。
只见那葫芦凭空变出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正是往日在帝俊手中的招妖幡!
招妖幡一出,洪荒万妖臣服。
不多时,娲皇宫内便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
女娲吩咐杨婵:“叫他们退去吧,只唤轩辕坟中三妖过来。”
轩辕坟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虽然修为普普通通,但人形样貌却都风华正茂,绝艳无双。
三妖随杨婵进宫参拜,女娲便下命道:“尔等听吾密旨:成汤王气黯然,当失天下,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消其早日功德,定不许他死后成仙!但尔等以助成功,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我便使尔等成就正果。”
能搭上女娲这条捷径,三妖无不欢喜,当即叩头谢恩,领命而去。
楚天一知未来事,见女娲行动如此之快,急忙催促通天,要他做好准备。
通天虽然应下,但还是对着楚天一连连叹气,心中不是滋味。
楚天一想了想,对通天道:“你若还是狠不下心,不如和我打个赌?”
通天勉强打起精神:“打什么赌?”
楚天一问道:“你狠不下心的原因就是对你二哥还顾念旧情,心中抱有侥幸。但如果元始一定要杀你呢?你是否任他杀?”
通天沉默半响,才缓缓开口道:“我,愿与他同归于尽。”
“哈??”
楚天一都呆了,万没想到竟然得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依着正常逻辑,通天不该说一定会反杀元始吗?!!
楚天一目瞪口呆,通天却长长出了一口气,整个人放松下来,重复道:“是,我愿与他一同赴死。这些天我内心纠结,却始终得不到结论,但是刚刚那句话一出口,我就知道了自己真正的心念。”
“他不仁,我却做不到不义。可真叫他害我教散子亡,我也未免太吃亏了些,我自是不肯输给他,所以还是同归于尽的好。”
“这……”楚天一顿时哑口无言。他本身是想激励通天一番的,可万万没想到竟然把自己的合伙人说死了……
通天见楚天一这样惊愕,忍不住咧嘴笑道:“你怕什么,你不也说是如果吗?我还真能丢下你和这一教徒孙不管?!那我成什么人了。”
圣人不死不灭,他刚刚也只是有感而发。
楚天一吓的脸都白了,还以为通天真要临阵脱逃,跟元始同归于尽呢……
“你刚刚说的什么赌?讲来听听。”
楚天一上下打量通天,见他确实没有哪方面想法,才开口道:“我想赌,你跟元始绝对不会闹到不死不休,只要过了这一劫,你们说不准还能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当然,聊天时候是什么心情就说不准了。
“我觉得不会,我们恐怕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到时候他们二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身份不同又怎么会聚在一处。
说完,通天忽然勾唇一笑,语气又轻松起来:“如此正好,咱们两个立场不同,你说赌注为何?”
“唔……不若谁输谁就给对方一件法宝?”
通天点头:“好,那就这样吧。”
两人定好赌注,楚天一自认稳操胜券,结果不出几天就落了下风。
殷商的大后台是元始天尊,殷商的帝王死后功德成仙也自然是投往阐教。虽然元始自知这江山将要易主,但他却容不得女娲损耗他的利益,看纣王被狐妖消耗功德。
于是元始天尊便找来玉虚十二金仙中的云中子,命他除去轩辕坟三妖。
此刻三妖之一的狐妖已经附身于冀州侯苏护之女苏妲己身上,入了纣王内宫。所以云中子只得驾云往朝歌而去。
朝歌殿内,纣王日迷酒色,旬月不朝,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百姓亦是惶惶。
于是内有上大夫梅伯与首相商容、亚相比干商量说:“天子如今沉湎酒色,不理朝政,本积如山,此大乱之兆也。吾等身为大臣,自当劝告一二。下官与二位丞相俱有责任,不若今日吾等三人鸣钟击鼓,齐集文武,请驾临朝,各陈其事?”
商容比干皆是点头赞同,曰:“大夫之言有理。”
纣王本在摘星楼宴乐,却听见大殿上钟鼓齐鸣,加上左右侍从催促,不得已只好上朝。然而连日的酒色昏迷,纣王已经情思厌倦,疲累不堪。又见积压了诸多奏本,一时间头痛万分,马上生出了退朝之意。
正逢此时,午门外有官员启奏道:“终南山有一炼气士云中子见驾,言之身怀机密重情,未敢擅自朝见,请天子定夺。”
纣王头痛不想理朝政,闻言立刻有了借口,马上宣云中子觐见。
见此,比干梅伯等人也不好出言,想等云中子退下再劝告纣王一二。
于是不过片刻,众臣就见一宽袍大袖的道人飘飘徐步而来。那道人左手携定花篮,右手执着拂尘,走到近前,执拂尘打个稽首,口称:“陛下,贫道有礼了。”
纣王日日受众人跪拜,看这云中子如此行礼,心下自然不悦,暗想: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他云中子虽是方外,却也在朕版图之内。如此行事该治以慢君之罪,可若治罪,众臣又要说朕不能容物。朕且再问他两句,看他如何应我,真没本事再治罪也不迟。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