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打探不出什么内幕消息,京城中却仍是无人不知韩璧近两日心情大好,要与众人同乐,喜悦的空气洋溢而出,总算是盖过了先前太子逼宫的阴霾。
至于南方的叛乱,那是天高路漫,对京城百姓来说,远得像个故事。
然而,这个故事落在宫中,却是了不得的大事,自太子逼宫以后,南江帝下令各地世家门阀不许再养私兵,此令一出,各处哗然。私兵说来是小事,但凡是世家大族,都不免私下囤养数支列队,内可保卫封地治安,外可彰显门族威势。
先帝在桓阳起义,最初靠的也是当地大族的私兵,原本只以为是乌合之众,谁知起义军持枪破城,所向披靡,连个喘息的机会都不给,就一路打进了惠帝的寝宫。
禁令一出,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大多是各地卫率,若是没了私兵掣肘,便不必再看当地豪族的脸面行事;愁的自然是长期享有特权的世家门阀,今日没了私兵,明日便没了封地,称得上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在如今的情况下,投靠大周叛军不失为一个好去处,至少叛军最初靠的就是燕家军为首的私兵起家,一旦得胜,自然也不会亏待弃暗投明之人。
道理是这个道理,然而随着燕怀深的供罪书广发天下,燕家军当日大乱,韩瑗趁机率兵将叛军打退数十里,许多蠢蠢欲动的人也只得收回了那双从黑暗中探出的手,继续安静地观望。
战报传来,早朝之上一片欢腾,而在禁宫深处的延福观中,檀香袅袅,像个平静无波的深井,无论多大的消息往里掷去,也溅不起半点波澜。
废太子陆佩轩自逼宫失败以后,便被独自幽禁于此,观中既有青灯古佛,又有逍遥道经,百无禁忌,应有尽有,要他出世而不能入世。
韩璧进观以后,犹自打量了一圈,只见里头布置素净,内侍不过十人,其余全是戍守的禁卫,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殿下如今则坐在檐下,百无聊赖地串着佛珠。
陆佩轩抬头,见是韩璧来了,笑道:“我若没记错,这是你第一次来拜见我吧。”
当初他是龙翔于天,贵不可言,韩璧却正眼也没搭理过他一次,不论明珠或是财宝,通通退回;如今他龙游浅滩,落难至此,第一个来看他的却是韩璧,说来倒是可笑。
眼前此人虽然铸下大错,却仍是皇子,韩璧先是朝他见了礼,再低声叹了口气:“陛下有旨,我不得不来。”
陆佩轩:“他为何不亲自来?”
韩璧顿了顿,套着模板一字一顿地答道:“陛下日理万机……”
“算了。”陆佩轩连忙止住了他,“你有什么事,直接说吧。”
韩璧是真的不想来。
沈知秋原本在他家中休养生息,眼见着又是一个良宵,没想到一道圣旨传下,要他匆匆就出了门,一问之下,才知本来这项差事先是送到了承恩侯府,结果他父亲一言不合就称病告假,一番辗转后落到了他的头上。
审问陆佩轩一事,本来不应由宫外之人插手,只是南江帝自己不愿亲审,又不愿将亲生儿子送进牢狱受苦,让全天下都知道他有一个蠢得为旁人做嫁衣的儿子,一来二往,竟就悬宕了下来,又因此事与他们韩家息息相关,韩璧虽是不愿,却也只能子承父债,领着记事官到了延福观,亲身拜见废太子。
韩璧懒得与他绕圈,开门见山问道:“殿下可曾知错?”
陆佩轩笑道:“成王败寇,何错之有?我若不险中求胜,一旦被废,不也一样要住进这延福观中?”
韩璧:“您若是真的能险中求胜,陛下反而欣慰。”
陆佩轩皱眉道:“你是什么意思?”
南江帝待这位废太子并非没有丝毫期望,最初或许只是为了稳固朝纲,然而时日长了,也不免燃起磨砺他的心思,只可惜陆佩轩的路越走越歪,向着燕怀深唯命是从,活像个受人操控的傀儡,这令南江帝对他忍无可忍,甚至不愿见他一面。
道理虽明,韩璧却没有说话,陆佩轩毕竟是龙裔,即使眼睛始终蒙了霜,也轮不到旁人来点醒。
过了片刻,陆佩轩忽然问道:“燕怀深何时问斩?”
韩璧挑眉道:“我以为您会更关心太子府的事。”
“父皇不会对女眷下手,何况我尚且活着,其他人更不会有事。”陆佩轩一早就娶了太子妃,出身已是平民之女,外加没有子嗣,便无论如何也翻不起浪来。话刚落音,他又自嘲地一笑:“我知这些日子以来,人人都在心中笑我愚蠢,如此也好,愚蠢的人反而没有性命之忧,皆因你们不会把我放在眼里。”
韩璧:“陛下还是很重视您的。”
陆佩轩笑道:“这话从你口中说出,像是讥讽。”
韩璧没有否认,却也没有承认。
“以往韩皇后还在时,你常来宫中,比我还要像个皇子,我那时候便想着,你是韩皇后的弟弟,又是韩丞相的儿子,父皇因此对你多加青睐,我身为大皇子,理应与你结识。”陆佩轩笑了笑,“谁知我母妃却说,韩家的人,你见了就该绕道走。”
陆佩轩的母亲原本是东宫宫女,因生下大皇子而被册为贤妃,这些年来深居简出,比赵皇后还要低调得多。韩璧如今听了陆佩轩一番话,便觉得这位贤妃虽然卑微,却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一眼就看出了韩家在繁华背后的困境。
只可惜陆佩轩一向以这位出身不好的母亲为耻,除了逢年过节,平日里绝不进宫见她,不久以后,又开始谋划要记名至韩皇后膝下,如此一来,母子关系更为疏远。
不幸中的万幸是,陆佩轩虽然倒台,却未有因此影响到半点贤妃的地位,她仍旧像个深宫里的摆设,没有半点声响传出。
“她一直不愿意我同世家多有往来,说是‘以你的身份,不该如此’。”陆佩轩蹙眉说着,回忆纷至迭来,“那时,我在外头偷偷地看,看父皇和韩皇后在御花园里下棋,你就在一边打瞌睡……我当时便想,若我是韩皇后的孩子,睡在棋盘边上的人便是我了。”
韩璧看他惆怅模样,心里有句话始终没说出口:若你是韩皇后的孩子,想必是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
“殿下若肯听贤妃娘娘的话,何至于此?”韩璧叹道。
“你这句话来得太迟了,我很早便认识了燕怀深。”陆佩轩低声说道,“我会成为太子,掌一国山河,他是第一个这样告诉我的人,然而我初时并不相信;后来我果然成了太子,燕怀深又说:只要有我在,定会助您夺得帝位。这一次,我信了。”
韩璧:“他并非高瞻远瞩,只是恰好猜中了陛下的心思,压中了宝。”
“大概吧。”陆佩轩耸了耸肩,眉头仍是紧锁,“韩璧,你一向聪明过人,如今我只想听君一席话,可否?”
韩璧挑眉道:“哦?”
“我是如何输的。”陆佩轩一字一顿地答道。
第76章 牵绊
闻言,韩璧只是笑了一笑:“您并非执棋之人,又何来输赢之分?何况,知道得越多,反而难以心安。”
话刚落音,陆佩轩神色一僵,继而幽幽地叹了口气。
他开口细问韩璧,不过是想知道自己在这棋局中到底有多少份量。然而说到底,这番惊变与他实在是没有多大关系,看似父子相争的闹剧,实际上却是燕怀深与南江帝的博弈,他身在其中,所知甚少,就连事败以后,都没人想起要向他问罪。
“父皇运筹帷幄,燕怀深老谋深算,我……我又算个什么?”他自嘲地笑了笑,“父皇早知燕怀深有异心,此事天知地知,连你都一清二楚,他却始终不肯告诉我,眼睁睁看着我误入歧途……他有把我当成长子看待过吗?既然不满于我,当初又何必立我为储?”
韩璧沉思了片刻,伸手拿过坐在一旁奋笔疾书的记事官手中的札记,把最新的那页撕了下来,只见纸上已是安静地躺着几个小字,却注定不会再有下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