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银淡露了一个笑:“奴也知道, 您心里着急。”
张平宣捏着手上的杯盏,抿唇喃道:“每一回都这样。”
说着,一把将茶盏跺回案声, 声音一高,已然带了哭腔:“他真的每一回都是这样!把我支走, 一个人到张家去见父亲母亲。他明明知道母亲始终不会见他,但又死犟,不见他他还是要去东晦堂跪求, 没有哪一回不是被父亲伤得体无完肤地回来。一声不吭,不让任何人去照看。”
她说着忍不住抱膝坐下,埋首啜泣。
席银取出自己的绢帕递给她,陪她一道坐下。
张平宣口中的这个人,和那个把她从太极殿上从容带走的张铎是割裂的。
“奴……看过郎主背上的伤。”
张平宣一怔。
“他肯让你看?”
“嗯。”
张平宣的面上说不出是喜还是悲。
“那就好……那就好,我听江伯说,大哥从前都自己一个擦身上药。阿银。”
“嗯?”
张平宣就着绢帕握住了席银的手。
“谢你。”
席银忙道:“不敢,您救了奴的哥哥,您是奴一辈子的恩人。况且……”
她垂下眼来,声里有一丝轻颤:“况且,奴不是自愿的,是他逼奴的,奴很……怕他。”
“是啊……”
张平宣闻言,目光一暗。沉默须臾后,含泪叹了一声。
“世人都怕他,连父亲和母亲,也都怕他。”
“可是父母为什么会怕自己的儿子呢。”
她说完觉得唐突,又添了一句:“奴没有父母……尚不明白。”
“那你和你兄长……”
“上回没来得及和您说明,奴是兄长从乐律里捡来的。”
张平宣一愣,随即缓和容色。
“你也是个可怜的女子,难怪你不明白这些。不过说到底,我也不明白。”
说完,她垂眼沉默下来,手指渐渐捏紧了膝上的衣料。
再开口时,神色竟有些失落。
“也许是因为他的处世之道,有背我张家立族之道吧。有的时候,连我也觉得,大哥真的不像张家的儿子。我们张家,是举世清流,父亲一生嫉恶如仇,二哥也是刚直不阿之辈,就连长姐和我,也肯分大是大非。张家上下,从未有一人似大哥那般做派,尤其是他灭陈氏的那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十年了,可每每回想起来,我还是胆战心惊。”
她说仰面吐了一口气:“我一直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他杀陈家阖族,却又为陈孝殓尸,葬于邙山。后来他甚至带我去过陈孝的坟,坟前他问我:‘陇中白骨,够不够偿还吾妹的名节。’那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恨他,还是该谢他。”
席银扶住张平宣发抖的肩膀。
“要是奴,奴就会谢他。”
张平宣一怔,有些不可思议地看向她。
“你说什么……”
“要是奴,奴会谢他……”
她重复了一便。声音却弱了下来。
不禁回忆起了少年时的一些事,那个时候的她真的以为,受罪是因为她自己卑微,被羞辱是因为自己低贱,她从来不敢喊叫,也从来不敢报复。
但她到底想不想呢。
她想啊。
就好比在清谈居前,有那么一瞬间,她真的想打死那只追咬她的狗。又比如廷尉狱中,她也很想把口水吐到那个骂她“贱人”的阉宦脸上。
这么一想,她又有些后怕。
想起岑照曾经对她说过的话:“阿银是这世上,最温柔最美丽的女子。”
不由脑内惊响。
“奴……说错话了……”
张平宣凝着她摇了摇头。“没有。”
她神色略略缓和,再道:“阿银,我好像能想明白,大哥为什么会带你来此观塔。”
席银心中尚未平静,忽又闻金铎鸣响,下意识地抬头朝塔顶望去。
“你怎么了。”
“没有……”
她慌乱地找了一句话,掩饰道:“郎主喜欢这座塔吗?”
“嗯,他应该很喜欢。”
长风过天际。
金铃频响,风送百花,卷香如浪。
张平宣抬手指向宝瓶下其中一角的金铃,问道:“阿银,你识字吗?”
“奴……不识。”
“宝瓶下的金铃,也叫金铎。那个‘铎’字就是大哥的名字。”
席银闻话回想起,从前岑照在教她音律乐器的时候,也曾经说起过:“铎,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淮南子》中又论:‘告寡人以事者,击铎是也。’所以,铎是乐器,因属金之物,声寒而气正,是以也作宣发政令,号召军队之器。”
可惜后来席银并没有学会击铎,一是气力过小,不得其宏大精妙的奥义,二是世人沉迷丝竹管弦,并不愿意听类振聋发聩的天外来声。所以,她浅尝后就放下了。
“这个名字是谁给郎主取的。”
张平宣闻此问,不由眼眶再红。
“是大哥自己。”
她说着抿了抿唇,“我记得,大哥被父亲责打地最惨的两次。第一次,是母亲带他回家,父亲要跪拜宗祠,大哥不跪,那一回,父亲险些把大哥的腿打断。结果大哥还是不肯就范,父亲就把他锁在宗祠里饿了三天,我和长姐看不过,偷偷去给他送吃的,父亲发现后把我们带了出来,长姐被夫人训斥,我也被母亲责骂了一顿。至于第二次,就是更名。那年大哥十六岁,私改族谱,更己名为‘铎’,父亲知道后,又将他打得皮开肉绽,好在那日陈孝与其父陈望来府造访,才救了他的性命。阿银,名字是大哥自己取的,但你一定想不到,他的表字是谁取给他的。”
席银低头念了一声:“退寒……好像赵公子喜欢这样唤郎主。”
“你知道这二字的意义吗?”
席银摇了摇头,“奴尚不知,这二字为何字。”
‘退’为‘除去’之意,‘寒’为‘寒凉’之意。”
张平宣见席银面有疑色,进一步解道:“铎为金,质寒,性绝,所以‘退寒’二字,实是规劝。这个表字,是陈孝赠给大哥的。”
席银怔了怔:开口问道:“奴听兄长说过,表字大多为长辈所赐,平辈之间若堪互赠,则为挚友,郎主和陈孝也曾是挚友?”
张平宣不置可否。
“这个我并不知道。洛阳的世家名门的子弟,总会被人列序评论。陈孝……”
她说至此处,目中蕴出一抔饱含柔意的光。
“陈孝,他不是赵谦,他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是我大哥此生不可比拟之人。所以,他们作不成挚友吧。”
席银再次望向浮屠。
那是洛阳城中最高的建筑,孤独沉默,立十年未倒,其上有历年雨水,风潮肆虐过的痕迹,但却被他的高度遮掩得当。其上金铎,人不足以撞打,唯高风有此力,可陪之共鸣。
她一时觉得那从塔上吹下的风刺骨的寒冷。
哪怕是在阳春三月,仍就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阿银。”
“在。”
“大哥是个经历过大悲的人,也是个与世无善缘的人。世人之中,哪怕是我,也并不认可他。可他毕竟是我大哥,母亲在他年幼时,弃了他,我不敢问他,那几年他是怎么在乱葬岗活下来的,也不敢问母亲,她到底有什么苦衷,我只知道,自从大哥回家以后,他不肯要旁人一丝暖,你在清谈居住过吧。”
“是。”
“你看那儿像个什么样。不让奴婢撒扫,也不让江伯他们照看。除了母亲给他的那尊白玉观音,连一样陈设都没有。十年如一日,跟个雪洞子一样……”
“奴明白,郎主在做一些大逆……”
她觉得将要出的词似乎太过了,却又一时寻不到一个何是的词来替代,索性不再出声。
张平宣叹了一口气:“看吧,连你这样一个丫头,也会这样看他。”
席银没有反驳,静静地垂下了眼睑。
张平宣握住她的手腕。
“阿银,他肯让你留在他身边,你就替我们陪陪吧。”
席银看着张平宣捏在自己手腕上的手,抿了抿唇。
“郎主救了奴的性命,让奴活下来了。但奴还是想回到青庐,想去找兄长,陪着兄长安安稳稳地生活。”
她说完揉了揉眼睛:“奴什么都不懂,奴……真的太怕他了。”
“阿银,惧怕都有因由。父亲怕他是个乱臣贼子,母亲怕伤天害理,我怕他终有一日万劫不复,那你呢,你怕大哥什么呢?”
第27章 春雷(三)
是啊。
她唯一怕的是死, 可是,她渐渐明白,张铎好像并不会杀她。
***
东晦堂在张家宗祠的后面, 与祠堂相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