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熠看着那把柳条子,又看向绞袖立在张铎身后的席银。
“纵婢辱士……”
说着又看向张铎话语切齿,说至恨深之处两股战战。
“还要纵党误国, 张退寒,你根本不配立我张家之门!”
“那你们要我如何。”
张铎抬眼, 指向席银:“哪怕浮萍流云,傍了我也污了是吧。要如何?绑了她教给你处置,还是, ”
说着反手指向赵谦:“还是绑他上殿请罪。”
张熠顿足道:“你这是顾左右而言他,父亲要你为国行大义……”
“听不明白!”
“你装聋作哑!”
“谁在装聋作哑你心里清楚!”
“张退寒!”
“你回去问问张奚,他认不认,浮屠塌,金铎堕,洛阳焚。”
“你……”
“拖他出去。”
江凌等人闻令,上前架起张熠两胁,向外拖行。
张熠红眼梗脖,口中斥骂不停:“张退寒,你入我张姓,受父亲身言传二十年之久,你为什么就不肯从张家门风,为何非要倒行逆施,辱自己,辱家门!你如此行径,为父母所耻辱,亦为兄妹所耻!”
张铎背身合眼,掌握成拳,越捏越紧。
赵谦闻言挽袖几步跨了上去:“呵你这人,你骂就算了,扯上人兄妹做什么,你怎比得了平宣……”
一群人哄闹而出。
前门围聚的婢仆也都各归职位。
月东升而出,独照二人影。
“郎主。“
“嗯。”
“奴……是不是做得不对。”
她站他面前,孤零零地搅着腰间的绦带,面色惶恐,看着脚尖,不敢抬头。
“我不是说了,做得尚可,为什么会这么问。”
“纵……”
她有些犹豫,吐了一个字便咬了唇。
“问清楚,我一向听不懂女子藏下来的话。”
“是……”
她低头应了一声,这才抬眼望向他:“纵婢辱士……是什么意思……”
“婢,指的你,隶于士族,担劳做役,士,指的是礼乐之下的儒生,他们心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并以此为大义。婢仆不得辱没士者,是因为奴仆心私,而士者为公,国之大器,皆倚仗士者,是以尊卑有别,上下分明。为婢者,若辱国士,则罪比辱国。”
他话音刚落,席银便扑跪下来。
“奴知错了。”
张铎低头看向伏跪的席银,平道:“你为何会在意这一句话。”
席银身子伏得极低,手指在额前悄悄地抠握。
“因为……奴听了他与郎主说的话,奴……虽然听不懂,但奴心里很惭愧,他……他不是清谈居的雪龙沙,所以奴不该这样对他。”
张铎闻话,沉默无言。
良久,方道:“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她膝头一缩。
“奴愚笨,实在……实在是全然不懂,不知道从何问起。”
风平月静。
席银忽觉眼前落下一道青灰色的影子,接着,话便直接落在了她的耳旁。
“你第一句就问得很好。错也认得对。”
席银抬起头,见张铎半屈一膝蹲在她面前。
“知愧方识礼。席银,这一层没有人教你,是你自己悟到的。”
“奴自己悟到的……”
“对。你自己悟到的。这个道理,可延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曲礼上》一篇。说的是:大夫犯了法可以杀死但是不要折磨他们。后面还有一句话,恰可恕你。”
“是……什么。”
“礼不下庶人。说的是:不向庶民苛求完好的礼节。”
席银觉得这话中似带有某种贬斥,但她不敢明问,也不敢质疑。
神色黯然地看着地上的影子。
“奴……懂了。”
谁知话刚说完,却听他道;“但这两句话,我向来喜欢反说。刑上大夫,礼下庶人。听得懂吗?”
席银怯怯地摇了摇头。
女子离儒家《周礼》过于远了,哪怕张铎解得浅显,她还不甚明白。
但那个反说,却令她莫名地心脉震颤。
刑上大夫,礼下庶人。
她粗陋的认识,不会局于文字上的解释。
所以,她理解到的意义是一副图景,常年困于泥淖的燕雀,忽听金铎撞鸣之声,振翅奋起,继而化为鹰鹤,直冲云霄。
是时洛阳天高云淡,疏朗清明。
“蠢物。”
张铎干冷地吐了两个字。
除了三分斥责之外,剩下的竟是七分失落。
这世上,慧明如陈孝,赤忱如赵谦,他们都能听明白他其意所指,但他们永不会认可他。
于是他很想眼前这个女人听明白他在说什么。
奈何她不识字,没有读过一日的书。
所以,被他骂了就悄悄的,不敢大声说话。
“席银。”
她受了重话,突又听张铎唤她,忙轻声应道:“在。”
“从明日起,江沁教你识字。”
“奴愚笨……”
“愚笨就苦学!”
她被他吼得肩膀一瑟。
“是……”
“从《急就章》开始识起。千把个字,一日百字,十五日为限,我会亲考。届时若一字识写错……”
“奴不敢!奴一定用心。”
***
席银习字的日子,过起来如流云翻覆。
江沁入不得清谈居,便在矮梅下搭了一座石台,书刀,研,笔,官纸,都是张铎给的,江沁不能私用,便用一枝梅枝为笔,以清水为墨,石台为纸张,教席银写字。
那本《急就章》是张铎临摹皇象章草的写本,去蚕头留燕尾,凝重、含蓄,笔意多隶,笔划虽有牵丝,但有法度,字字独立内敛。横、捺、点画多作波磔,纵横自然。
但其用笔之力过于刚硬,极其不适于女子临写,江沁原本说替席银找一本楷字本,张铎却不准许。而席银也有几分执意,写不像就拼命地写。光一个“急”字就写了百遍有余。
一晃十日即过。
女人手中的字迹,不过是笔画架构端正与否的差别。
而清谈居外,却是风云变化。
云州城一战,庞见大败,郑扬留下的十万大军,几乎折损怠尽。
刘必亲临云州城,叛军士气鼓舞。直入霁山山麓安营扎寨,剑指洛阳的最后一道关隘。
前线军报传回时,皇帝在太极殿上当殿惊骇呕血,被抬送回寝殿。
张奚与尚书令常肃立于太极殿外。
流云如绸,头顶失孤的燕雀之辈,哀鸣盘旋。张奚望着地上苔藓潮湿的青缝,沉默不语。
常肃道:“中书监的杖伤还未痊愈?”
张奚握拳道:“尚书令有话直言。”
常肃道:“你我皆不熟军务,连曹锦的军队驰援不急都算不到……这实在是……哎!”
他愤而拍股。
“云州城已破,我等该为陛下上何策,难道真的要南渡迁都?”
“失洛阳则是失帝威,万死之言,你也敢说!”
“那大司马有何良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