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草犯起了迷糊:“娘娘要去哪儿?”
“回西京去看看。”赵懿懿仰首看着那落日,眼瞳中映出了那重重的光。
蔓草吃了一惊,问:“娘娘何时去呢?”
赵懿懿道:“等下旬就去。”说着,她忍不住背着手,踢起了青砖上的一颗石子,连着踢了两回,才想起此举不大妥当,又脸颊红红的停住了。
可转念一想到马上就能回长安,还能去祖坟给祖父祖母和母亲上一炷香,再回自个院落歇上一晚,去看一眼灞桥柳色、入云佛塔,便觉胸腔中滋生出了无尽的快意。
赵端端本来在一旁教育赵阿黄,闻言急忙围了过来:“阿姐,你去哪儿?”
“回长安。”赵懿懿摸了摸她的脑袋,面上带了些许歉意,温声道,“阿姐不能陪你过生辰了,等阿姐回来,再给你补过好不好?”
赵端端嘟着嘴,一时有些闷闷的,伸手将她环住,脑袋也埋在她肩窝上:“没事的,反正什么时候过都一样。”反正她端阳前一日的生辰,也是祖父母给的,阿姐给她改个日子,也没什么不同。
听着她这闷声闷气的声音,赵懿懿不由莞尔,伸手拍了拍她的背,柔声说:“陛下方才说,等你及笄礼那日,会择一位诰命替你主持,你记得要乖些,嘴也要甜些。”
赵端端猛地点头:“阿姐我知道啦,你就别担心了。”
晚膳摆了一桌子,即将要动食箸时,被派去淮安侯府送东西的女官回来了。
赵懿懿便顺势放下了食箸,轻声问:“府中如何?阿兄可有说些什么?”
那女官摇了摇头,低声道:“娘娘,奴今日去未瞧见世子,听府中世子书房里的人说,世子今日往西悬山兰若寺去了。”
“他去那儿做什么?”赵懿懿眉头猛地皱了起来,赵维民同徐氏,便是被她送去了兰若寺祈福,阿兄过去,难道是去探望俩人的?
一想到这个猜测,她面色瞬间就不好看了,阴得能拧出水来。
女官回道:“那书童说,是左姑娘想去探望淮安侯与徐夫人,世子护送她去的。”
赵懿懿眉心一跳,呼吸都凝滞了瞬。
这个答案,比刚才那个猜想,叫她更不能接受。
她几乎是不敢置信地问:“他护送左连枝去兰若寺了?”
家中无长辈,弟妹们想要出行,由兄长护送,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旁人她无所谓,且觉得确实应该,偏就左连枝不行。
再有多重要的理由,那也不行。
她接受不了。
阿娘说过她固执、顾祯也说过她脾气倔,可无论怎么说,她就是接受不了。
那女官也知晓淮安侯府那桩错综复杂的官司,更知晓皇后娘娘同继母继妹不睦,早在听到消息时,就知道要坏事,回来路上也做好了娘娘会动怒的准备。
她硬着头皮点了点头:“是,奴再三确认,世子确实是护送左姑娘去的。”
赵懿懿脸色不好看,还未说些什么,赵端端先一步气红了眼:“他怎么能这样!”
轻扣了几下桌案,赵懿懿眼帘轻垂,于半晌后淡声道:“等明日再去侯府一趟,若是阿兄回来了,便告诉他,若还记得母亲,便该明白自个在做些什么。”
女官恭声应了是。
捏着玉箸,赵懿懿顿时有些烦乱,望着桌案上的珍馐也提不起多少食欲。
“阿姐,等我回去了,我就要去好好问问大哥!”赵端端愤愤地捏着拳头,恨声说了一句。
赵懿懿眸中带了些柔色,摸摸她的脑袋:“他自个的事,让他自个解决去,你莫要插手了。”
—–
紫宸殿,顾祯急召燕王前来。
“皇后欲往西京,你沿路护送,万不可有何闪失。”他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句。
燕王愣愣地看着他:“皇兄?”
消化了好一会儿,他才明白过来。
皇后若是想去长安,仪仗出行,必定得有人护送方可,由他这个臣弟来护送,倒是个最便捷的事。
也难怪皇兄会先想着他。
燕王一揖:“臣弟领命,皇兄但请放心,臣弟必定一路保皇嫂平安无虞,绝不叫皇嫂有半点儿差池。”
他又有些疑惑问:“皇嫂怎的,突然想往西京去?”
“皇后幼时长在长安,赵氏郡望亦在关中,她生了思乡之情,再正常不过。”皇帝神色淡淡,似是不愿就此话题多加谈论。
倏地,他侧首看向长安的方向,缓缓勾了下薄唇:“西京,倒也是个好地方啊,朕依稀记着,父皇生前,总是惦记着还都西京,却因各种缘由一直未能成事。”
长安繁华熙攘,且四面皆有天然的关隘屏障,易守难攻,又能以极大的优势掌握西面与北面的战事。外敌若有变动,可第一时间送至君王手中。
却有一个极大的弊端,便是运粮不易。
人少时还不算什么,人一旦多了,以长安作为都城的户数,运来的粮食往往是不够用的,时不时要君臣齐齐迁往洛阳。
不为旁的事,只为米粮。
自顾祯祖父起,嫌来洛阳麻烦,干脆定都东京洛阳,将西京长安作为了陪都。
先帝时,因西北战报总是不能及时送达,总要在路上多耽搁些时日,心生烦躁,便动了还都西京的心思。
燕王似是也回忆起了往事,颔首道:“臣弟记着,上一回同皇兄去西京,还是六年前的事了,那时还是父皇差遣的,命臣弟同皇兄去西京瞧瞧近况。”
“彼时,西京虽不及洛阳昌盛,却也还留有几分京兆风貌,亦是繁华热闹的。”燕王唏嘘道,“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顾祯轻应了声,皱着眉头似是想起了什么,却又想不大起来。
他按了按眉心,沉声道:“你务必保证皇后安全,路途虽不算远,一路亦有驿馆,却莫要大意。”
“路上,记着及时与朕去信。”他淡声说着最后的交代。
“对了。”顾祯忽而起了身,沉下眼道,“近来抓获了几个柔然探子,向来柔然那边,如今也是快撑不下去了。你往长安后,可直接调动关中府兵往西北。”
燕王走后,顾祯独自在殿内坐了片刻。
吴茂入内禀道:“陛下,这是前几日,皇后娘娘因惩处宫官,而遭人攻讦那一桩事的消息。”
顾祯自吴茂手中接过,匆匆翻过几眼,目光落在“废魏王”三字上,两道剑眉就这么绞在了一块儿。
魏王起兵被废,然父皇崩逝前,也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旁的缘故,一定拉着要他发誓,让他留长兄一条命在。
因当年被魏王攀咬的事,俩人本就有旧仇,然先帝当着重臣的面逼迫,他却不得不应下。横竖魏王早在起兵时便废了一条腿,算不得威胁,这一年来,便只是圈养着,权当养了个废物。
却不想,竟叫他生出了这般本事。
顾祯暗忖,想来是父皇临终前给他留的人手了。
父皇杀伐决断了一辈子,临到老了,却开始生出这些心思,那颗心竟也渐渐软了下来。顾祯唇角勾起一抹嘲弄的笑,也不知父皇想没想过,这般给他留人,究竟是害他,还是帮他。
父皇到底是留了多少人手,才会觉得能用以对抗君王?
看着这份写满了经过的单子,顾祯笑道:“大兄虽如此不义,朕却不能辜负了父皇的期许啊。”
凝着他唇角那一抹笑,那诡秘阴翳的弧度,吴茂浑身汗毛霎时倒竖,硬生生打了个寒颤。
顾祯连眉毛都未抬一下,他都懒得猜自己那大兄到底是冲着皇后来的,还是为了别的什么。不论如何,他胆敢出手伤了皇后,已成既定事实。
他眼底逐渐聚集上了一层阴霾,血丝密布的那双眸子,瞧着隐隐有些骇人。
顾祯手中攥着那枚白玉佩,肃声令道:“带着昭狱的人过去审讯。”
谁也别想伤了他的懿懿。
废魏王不行、临川不行……便是连他自己,也不行。
过去的那些账,他会一笔一笔地清算出来,再慢慢的算那些账。
他已经失去一次了,失去得彻彻底底,也因此,他不想再因自己的疏忽,让她离自己越来越远。
—–
春夏交织之时,已偶有蝉鸣声传来。
顾祯坐在苇席上,时不时的饮着那一盏加了薄荷的茶水,沉默地看着椒房殿宫人收拾行囊。
瞧着镇定,攥紧杯盏的指骨却暴露了他的紧张。
赵懿懿今日着了身蜂赶菊印金百迭裙,柳绿的褙子随意披在身上,缘边与袖缘处的团蝶纹栩栩如生。她未施任何粉黛,也未佩任何首饰,却美得惊人。
顾祯沉默了许久,终是忍不住道:“懿懿,长安路远,别去了好不好?”
赵懿懿回首看他,脸上仍带了笑,面容柔婉如玉,轻声回他:“这可不成啊,陛下都答应好了,怎么能反悔呢。”
作者有话说:
今日份更新,啾啾啾!依旧是30个小红包~
第53章 出洛阳
曦光下, 她眸中蕴着几分温软的笑。
便是连颊侧的梨涡,也是温柔万分,叫人但凡瞧上一眼,便随之生出无尽旖旎心思。
她同往昔, 似乎是没什么不同的。
然顾祯却从她姣美如月华的面庞上, 看出了坚定。
他心下了然, 懿懿是铁了心要去的,绝不会有任何的转圜。
“那便去罢。”顾祯扯着唇角,勉强勾出了些许笑意, “早些回来。等你回来了,朕带你去玉清观赏银杏, 往龙门远眺山川秋色,上回在先蚕坛,朕曾说带你从洛水乘船回来, 却未能如愿。等今年中秋夜, 朕再带你泛舟洛水。”
赵懿懿愣了愣。
这些,都是她曾和他提过的。
眼前光影变幻, 她心神一片恍惚,头脑昏沉沉的,怔然望着他,一时间沉默下来。
“懿懿。”
她不答话,顾祯愈发的心慌,唤她的声音竟也带了几分颤意。甚至,试图放低姿态地哄她。
“成亲两年,诸事繁多, 朕还没有像寻常夫妻一样, 带着你出游过。”顾祯笑着, 却是苦笑。抬眸看了看赵懿懿,他放缓了语气,试图去学着,该怎么哄人,“以后你想去的地方、喜欢的地方,朕都带你去好不好?”
赵懿懿眸色柔婉,从窗边树梢上收回视线,轻飘飘地落在了他身上。
良久,她倏地笑了一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