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花晨轻言,“就是先前那方子。娘子既不想惊动旁人,不妨先用着它。”
“嗯。”徐思婉淡然垂眸,继而端起药碗,起身踱向东面。
卧房东侧置着书案,书案旁的窗台上有方盆景,她一语不发地走到盆景前,手中瓷碗一抬,将药汁尽数倒入盆中。
花晨看得心惊:“娘子这是何意?莫不是细辛……”
“不关细辛的事,我信得过她。”她漠然凝视着盆中泥土,眼看药汁渗入土中,与泥土融为一体,“但方才去看锦宝林,她也劝我继续用这药,说不好是随口一劝还是有意为之。但下棋嘛,有时依着对方的铺垫去走也不妨事,有时忽而换个路数也好。我表面应了她,私下却停了,且先瞧瞧会不会有什么异样。”
“娘子谨慎。”花晨颔首,“那日后奴婢也照常煎药端来?”
“嗯。”徐思婉点点头,美眸微微抬起,目光越过盆景,透过薄薄的窗纸望向窗外。
这方窗外便是后院,是宫人们住的地方,但也种着些花木。眼下天已冷了,花木草叶尽凋,又隔着窗纸,愈发看不出都是哪些品种。
可只消走得够近,总会看清楚的。
“我觉得,锦宝林身上若真有个局,离最后一环也该近了。”她缓缓道。
锦宝林怀胎已七个月,她就是再有耐心,这孩子也不能等了。
啧,时日一长,她倒真有点盼着锦宝林别有异心了。若锦宝林干净,她愿意留她一命,只当是为了这几个月的情分和那两张药方。
可若锦宝林让她失望,那就怪不得她了。
徐思婉信手一递,将空碗交与花晨撤下,径自又回到茶榻那边安坐下来,一枚枚地继续落子。
往后几日,后宫又冷清了些。在皇帝面前得脸的几个妃嫔偶尔去紫宸殿一同用膳,但也仅此而已,皇帝一时间无心招人侍寝,听闻时常忙到半夜,有时朝臣们还会在殿中争执不休,连御前宫人们都不敢往前凑。
个中缘故,还是为着那若莫尔。徐思婉听说若莫尔大有不臣之心,书信往来愈发的不恭敬。一来二去,朝中不乏有人起了火气,提议一战,而鸿胪寺竭力阻拦,只说“和为贵”,竭尽所能想令双方消气,与若莫尔和谈。
这些事思嫣也听说了,来见思婉时抱怨鸿胪寺没血性,都被欺到头上了还要隐忍。徐思婉原读着书,闻言将书放下,笑道:“此事无关血性,只是若真开战,鸿胪寺就没了用武之地。哪怕最后将若莫尔打怕了、打服了,同意再行和谈,大半功劳也是归将领们,鸿胪寺自然不干。”
“原是这样……”思嫣拧眉,转而又道,“不过不打也好。朝廷几十年没动过兵了,若突然兵戈相向,听着都吓人,还是太平的好。”
“太平自然好,但只怕总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徐思婉复又拿起书,心如止水地继续读着。
思嫣鼓一鼓嘴,不再想若莫尔的事,打量着徐思婉,犹犹豫豫地问她:“听闻姐姐近来爱吃酸的?”
“什么?”徐思婉一愣,侧首看向她,满目费解,“怎的突然问这个?”
“……宫人们近来传得很盛,姐姐不知道么?”说着,思嫣的目光划向她的小腹,“是不是该请太医来看看?”
“想什么呢。”徐思婉嗤笑,“常有医女来请脉,若是喜脉,早就知道了,还轮的着宫人去传?我近来喜酸,只是吃着了几道合口的菜而已,正好天气冷了,那几道菜都热腾腾的,又连汤带水,就着米饭吃下去最是舒服。你若想试试,今日晚膳过来一道用。”
“那我来尝尝……”徐思嫣答应下来,脸色却有点黯淡。徐思婉笑觑她一眼:“这么盼着我有喜?”
“自然。”思嫣喟叹,“姐姐先前说的道理我都明白,可我就是盼着姐姐能有孩子!那我可是孩子的亲姨母呢!”
徐思婉失笑,正欲出言打趣,唐榆步入卧房。她下意识地收声,唐榆上前,轻道:“娘子,妙思宫那边来人,说锦宝林有些事……想请娘子去御花园一议。”
“御花园?”徐思婉眉心一跳,思嫣也道:“有事怎的不在自己宫里说?又或来拈玫阁也好,做什么非要去御花园?”
“说是锦宝林有心想避着人。”唐榆说着也皱了皱眉,思索着续道,“下奴试着探问了,可那宫女嘴巴也严,不肯与下奴多说。只说好似与玉妃娘娘有什么关系,想请娘子前去一议。”
“好。”徐思婉衔笑,当即起身,同时一睇思嫣,“你回吧,我去瞧瞧。”
“姐姐竟要去么?!”思嫣惊然起身,“就不觉得这事蹊跷,不怕有诈?”
“蹊跷,但不怕有诈。”思婉微微歪头,美眸望着她,认真道,“只需想清如若有诈,最狠的一诈会是什么便好了。锦宝林无权无宠,若要陷害我,最狠的不过是拿她那孩子说事,我心里有数,自不怕她。”
说罢她笑了声,见思嫣脸色发白,招手唤来月夕:“瞧瞧,四小姐吓成这样。你留在这里陪着她,若有异样,你就陪她过去寻我。”
作者有话说:
思嫣:卧槽这么明摆着的鸿门宴你都去,不怕有诈啊!!!
swan:说来你可能不信,我等这一诈很久了,急死我了。
=========
本章随机50条评论送红包,么么哒
第32章 孕事
因摸不清锦宝林的路数, 徐思婉多带了几个人,一并前往御花园。
大魏朝的御花园位于后宫正中, 修得极为讲究, 除却偌大的一方太液池,池边还有亭台楼阁数处。太液池正当中有一小岛,岛上又有小山, 春夏秋三季皆处处是景。
但现下偏是冬季,又没有雪,四处就都光秃秃的。妃嫔们因而都懒得出来走动,宁可在房里暖着。
是以徐思婉步入御花园就感到了一片凄清。她深吸口气, 继续前行, 很快便见锦宝林身侧的宫女迎了上来。
不知出了什么事,那宫女的脸色也不大好, 行至徐思婉面前垂首一福, 目光扫过她身侧的宫人们,小声道:“我们娘子……心里难过, 想与婉仪娘子独自说说话。”
“好。”徐思婉应得爽快,“她在何处?”
“娘子请随奴婢来。”那宫女说罢一引,徐思婉抬了抬手,示意花晨她们留在此处等, 径自跟上那宫女, 走向太液池的方向。
太液池的周围也有数处各不相同的风景, 那宫女领着徐思婉绕了好远,徐思婉不慌不忙地随她同行,心底又将近几日反复揣摩的棋局在心底过了数遍。
很快, 一片假山映入眼帘, 这假山徐思婉从前也来逛过, 山体一侧临湖、山上有凉亭、山中有小道,修得蜿蜒曲折。
那宫女驻足回身,朝徐思婉一福:“娘子就在假山之中等您,您且去吧,奴婢在此处守着。”
“究竟是什么事?”徐思婉打量着她,“近来鲜少听宝林提起什么与玉妃的纠葛,如今这般突然,可是有什么险事?”
那宫女低眉顺眼:“奴婢不敢多议论玉妃娘娘……”说罢一叹,“唉,婉仪娘子自行去问宝林娘子便是,宝林娘子现下也只能指着您了。”
“那我去瞧瞧。”徐思婉颔首,转而提步就去,她神情轻松,仿佛对这一切毫无怀疑。
亭下假山间的小道分两端,一端在湖边,一端在另一侧。徐思婉走过去正可步入,踏入就觉四下漆黑压抑,下意识地唤了声:“锦宝林?”
有那么一瞬,她情不自禁地在想,这里这样黑,倘若有人蛰伏暗处给她一刀,她也无暇反应。转念自己就笑出声,自知宫中的手段不会这样粗陋,就定住神,沿着狭长幽暗的小道向里行去。
“锦宝林?”行至一半,她又唤了声。
却闻不远处惊叫骤来,“啊”地一声尖锐刺耳,几是同时又闻水声扑通。徐思婉心弦不由一紧,几步赶至小道另一边,便见锦宝林在水中扑腾挣扎,惊声呼救:“救命!”
眼下天气上不够冷,湖面冻得不硬,但也有一层薄冰悬于水上。徐思婉眸光微凛,望着那股寒凉,心底不免退缩,却很快就闻巡逻侍卫的喊声。
她深吸一口气,终是将心弦一横,闭上眼睛,一头扎入水里。
“救命啊!”锦宝林只顾挣扎呼救,徐思婉一手抓住她的胳膊,一手欲去抓假山旁的石块。
然而水流波动不停,锦宝林身子又重,她的手虽触到石沿,却觉身子不受控制地向下坠去。
锦宝林端是不会水的,几次挣扎之后脱了力气,就呛起了水。徐思婉亦不会水,冰冷的湖水灌入喉中,冷意蔓延四肢百骸,反令她一阵清醒。
清醒之下,她心底一层疑云渐起,拧眉细想:只这样?
那团迷雾才眼前弥漫太久,她直不敢相信,尽头处的手段竟这样拙劣。
“救——”锦宝林呛水呛得愈发频繁,连一个词也喊不全了。徐思婉跟着她直向下沉,更多的冷水灌入喉中,到底击毁了那股清醒,窒息之感倏然涌上。
眼见思绪逐渐模糊,终于又闻“扑通扑通”几声沉响入水,继而几只手先后伸来,有力地将她抓住,往岸上拉去。
徐思婉强自维持清醒,手犹自攥在锦宝林胳膊上,觉察强扯才终于松开。
此时若远远望去,湖中正是一片混乱,侍卫们齐心协力地将二人往岸上拉。又因锦宝林身怀有孕,众人救人之余还不得不再多三分小心,唯独伤了她的肚子。
“咳——”终于上了岸,徐思婉猛地咳出几口冷水。锦宝林比她更迟一些上来,显然动了胎气,面上痛苦不已,一时却连叫喊的力气也没有,只躺在地上惨白着脸色,意味地喘气。
“娘子!”原本守在不远处的宫人们一同赶来,锦宝林身边的人自去扶她,花晨她们上前搀扶徐思婉。
其间有侍卫焦头烂额地喊道:“愣着做什么!你们几个没下水的,快去禀陛下和皇后娘娘!”
徐思婉又咳出两口水,一手抚着胸口,一手撑着地,目光不动声色地环顾四周。
待她的视线掠过唐榆,唐榆猛然回神,即道:“长秋宫离得不远……先扶两位娘子去长秋宫吧。”
“也好。”锦宝林身边那宫女立刻点头。徐思婉见锦宝林身边只她一人,递了个眼色,示意兰薰桂馥上前帮她。
宫人们手脚麻利地又忙了一通,两顶暖轿抬来,一并送到的还有厚实的斗篷,好歹将二人裹得暖和了些,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赶到长秋宫去。
路上,锦宝林恢复了些力气,终于惨叫起来。徐思婉坐在轿中安静听着,心底没什么怜悯,也没多少慌乱,反倒有种眼见大戏将至的期待。
锦宝林到底是让她失望了。
真好。
她勾起一弧笑,拢了拢斗篷,边缓解冷意边通过身边小窗看向窗外。
宫人们怕耽搁久了出事,走得很急,周遭景物转换不停。待离长秋宫近了,她又见许多妃嫔结伴而至,见了她们的暖轿纷纷驻足,面色各异地窃窃私语。
说得好听些,她们是来一表关心、一探究竟的。
说得难听些,就是来看热闹的。
暖轿在她们面前未停半分,径直入了长秋宫的宫门。皇后已然听闻此事,遣了几个办事得力的大宫女一同迎出,将她们扶下暖轿就直接送进侧殿。
锦宝林因动了胎气,已痛得冷汗涟涟,太医们忙上前为她诊治。亦有太医向徐思婉行来,徐思婉冻得发白的薄唇尚未缓解,轻轻颤栗着,向那太医道:“皇嗣为重,请太医先照料锦宝林。”
说话时恰逢皇后步入侧殿,闻得此语,黛眉倏皱:“皇嗣是贵重,但太医院当值的太医已尽数赶来,也不必人人都盯着锦宝林,婉仪也快看一看吧。”
徐思婉勉强缓了口气,颔首轻言:“容臣妾先去更衣……免得失了体面。”
说话间她与皇后相视一望,皇后眼中一怔,旋即恍悟。
出此大事,皇帝必是要来的,锦宝林湿漉漉的像落汤鸡一样难看,那就难看去,但她不想如此。
皇后先前早有提拔徐思婉与玉妃分宠的意思,闻言自然应允。当即着人去取了干净的衣裳首饰来,命花晨服侍徐思婉去屏风后更衣。只不过还是及时地灌了徐思婉一碗热茶、待得姜汤送来又灌了碗姜汤,多少驱散了几分寒气。
这两碗汤水饮下,徐思婉身上已清爽不少。她坐到妆台前,任由花晨帮她仔细地绞干头发,自己无所事事地静听外面的动静。
圣驾到得很快,伴着一声“陛下驾到”,外面的嘈杂倏然静了一阵,连锦宝林的惨叫都弱下去三分。
徐思婉对镜望了花晨一眼,就不再理会尚且半湿的头发,被她搀扶着走出屏风,直迎至殿门口,余光扫见那抹清隽挺拔的身影才驻足下拜:“陛下圣安。”
“阿婉。”他当即伸手一扶,只在扫到她憔悴面容的刹那,声音就变得温柔,“你可还好?”
“臣妾无事。”徐思婉低着头,目光弱弱地移向不远处的床榻,引着他看向锦宝林,“只是宝林妹妹……”
他这才看过去,深吸了口气,走向床边:“宝林如何了?”
皇后一直守在床边,恪守为人正妻的职责。见他问话,皇后轻轻一喟:“宝林动了胎气。所幸先前胎像一直稳固,太医说施针之后应能缓解。”
听她这样说,徐思婉不由得又看了看锦宝林。她的脸色果然已缓解了不少,叫声也淡了,看起来是能保住孩子的模样。
却闻一语从殿门处传来:“锦宝林这是福大命大。臣妾却不得不替宝林妹妹问上一句,好端端的,怎的就落水了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