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婉黛眉轻皱:“太医怎么说?”
花晨道:“那酒在大火中都烧尽了,验无可验。楚少使身上也的确有些起红疹的迹象,一时难辨郑经娥所言的虚实。”
徐思婉定了口气,侧耳又听了听外面的声响,见嘈杂已然淡去,问道:“外面方才是什么动静?好吵。”
花晨说:“是孙徽娥听闻拈玫阁起火,匆匆从家中赶了回来,直接到紫宸殿求见来了。想是来得太急,是以惊醒了娘娘。”
徐思婉扫了眼不远处的御前宫人,才按捺住了嘴角几欲勾起的笑。
她倒没想到,孙徽娥会回来得如此之快。
郑经娥带来的酒真的会让人起疹子,而且余酒又被大火烧尽了,让那酒的作用无从查起,林嫔这番安排也算周密。哪怕纵火之事查到了王施,王施底细那么干净,也未必牵连得到她。
但孙徽娥是备给她的惊喜。
第74章 小住
徐思婉踩上绣鞋, 顾不上去妆台前梳妆,就直接向内殿走去。她被抱到紫宸殿后直接睡了过去, 并未换上寝衣, 只由宫人们为她卸去了珠钗,一身衣裙被睡得松散褶皱,搭着垂在身后的一头乌发, 少了平日的妩媚温柔,却多了几许颓靡的美感。
她行至寝殿门前,候在两侧的宫人为她推开殿门,伴着吱呀一声轻响, 殿中众人都看过来, 她才发现眼前的阵仗竟已这样的大。
除却皇帝与孙徽娥,皇后也到了, 吴昭仪、莹婕妤两位高位妃嫔亦在。见她出来, 莹婕妤上前握住她的手,嗔笑道:“一觉睡到这会儿, 是该说你吓坏了还是该说你心太大?”
徐思婉低一低头:“真是吓坏了。早先眼看着烈火熊熊,也不觉得什么,到紫宸殿一松下劲儿,突然就觉累得不行。”
这话倒也有一半是真的。虽则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但到了最后一步总归让人紧张。她先是担心那火烧不起来, 后又害怕灭得太快, 顺便还未楚舒月的生死捏了一把汗。
这样一番深思紧绷之后,她适才睡得格外的沉,现下仍有疲色未扫。
徐思婉回了莹婕妤的话就去向帝后与吴昭仪见礼, 皇后端坐在御案一侧, 柔和地颔了颔首:“贵嫔快坐。事出突然, 贵嫔受惊了。”
徐思婉再行福身后与莹婕妤一并落了座,吴昭仪坐在莹婕妤对面,睇了眼跪在殿中的孙徽娥,向徐思婉道:“倩贵嫔既然醒了,孙徽娥又正好要说霜华宫起火一事,就请贵嫔一道听一听吧。”
皇后颔首:“孙徽娥,你慢慢说。”
“诺……”孙徽娥周身颤栗不止,磕了个头,喃喃道,“臣妾听闻霜华宫失火,不得不赶回来,是因、是因臣妾知道些底细……”
”什么底细?“徐思婉打量着她,孙徽娥道:“臣妾自得封后就住去了惠仪宫,是以与林嫔娘子相熟,平日亦多得林嫔娘子照拂,就连家中有些难处,林嫔娘子也常出手相助,所以臣妾对林嫔娘子心怀感激。但这回……这回臣妾突然回家省亲,实是为躲林嫔娘子罢了,人命关天,臣妾不敢不说!”
徐思婉含着惑色望了眼皇帝,皇帝默然不语,皇后黛眉微蹙:“听你这样说,竟与林嫔有关?”
“是!”孙徽娥断声,重重地磕了个头,“早些时候,林嫔娘子她……让臣妾去与跟在倩贵嫔娘娘身边的楚少使多加走动,臣妾不明其意,只觉在宫中多个姐妹不是什么坏事,就依言照做了。后来……林嫔娘子又让臣妾往楚少使身边送个宦官,说是她念着从前与楚少使的姐妹情分,想让楚少使多份照应,臣妾不疑有它,亦照做了。直至……直至年前……”
她说及此处声音里忽而打了颤,似有无尽的恐惧升腾而上,抬起的眼眸中亦浸满惶恐。
莹婕妤适时催促:“年前怎么了?你快说。”
孙徽娥吞了吞口水:“直至年前,林嫔娘子她……突然给了臣妾一盒粉末,说让臣妾交给先前差去楚少使身边当差的王施。说让臣妾寻个机会与楚少使喝酒,别的事都不必管。臣妾觉得这事古怪,私下找人验了那粉末,才知竟是火镰粉。”
“火镰粉?”吴昭仪明眸微眯,“怪不得今日拈玫阁的火势那样凶猛,原是被人洒了东西?”
孙徽娥连连点头:“是,臣妾问过了,那东西极易点燃。臣妾当时便猜到林嫔娘子要纵火,心下怕极了,可又不敢得罪林嫔娘子,只得寻个由头避出宫去。臣妾原以为……原以为臣妾走了,就没人能在为林嫔娘子办这件事,未成想她竟会去找郑经娥……”
言至此处她重重地又磕了个头:“陛下恕罪,臣妾若知林嫔娘子如此一意孤行,是万万不敢隐瞒的!”
皇后神情肃穆:“便是以为她会收手,你也该向陛下与本宫禀奏一声。今日事发之时,不仅楚少使正与郑经娥饮酒,莹婕妤与倩贵嫔也都在前院的屋子里说话。若非反应及时,只怕都要命丧黄泉。”
“臣妾知错!”孙徽娥声音里带了哭腔,“臣妾今日惊闻出事,也悔不当初。可那时候……那时候臣妾实在不敢多嘴啊!臣妾阖家的性命都被林嫔娘子捏在手里,臣妾只怕自己多一句嘴,全家老小就……就过不了这年关……”
“竟还有这等事?”皇后凤眸轻挑,不动声色地看向皇帝的神情。皇帝面上亦有疲色,靠向椅背,手指一下下用力地按在眉间,终是迫出一声冷笑:“林嫔,很好……”
徐思婉静静地看着他,她想在这一刻,他大概在想很多事。
林嫔是陪伴他多年的人,更曾宠冠六宫,还为他怀过一个孩子。如今将这样狠毒的心思捧到他面前,不知他是愤怒更多还是失望更多。
但总之,林嫔的好日子该是到头了。
可她转念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想起了早先婴灵托梦的风波。
那件事里,他对林嫔想来是有愧的。虽然最终是太后出的手,归根结底却是令林嫔为他挡住了所有的骂名,连带失了妃位。
他是这样一个自诩深情的人,哪怕从前种种已让他对林嫔心生厌恶,这份愧疚也必然在他心中有些分量。
徐思婉略作沉吟,再度侧首望向她,盈盈水眸含起怜悯:“陛下,林嫔纵有千般不是,对陛下的情分却是真的。臣妾既然侥幸逃过这一劫保住了性命,便也不想让陛下伤心,林嫔这事……”
“你疯了不成?”不待她说完,莹婕妤一语打断了她,“她想要你的命,你倒还顾着她和陛下的情分了?你这个样子在后宫里做什么,合该到天上当菩萨去!”
她快语如珠,说得半分都不客气。
这样不客气的话,也就由她说出来还能好听。
皇后无可奈何地笑睇她一眼,徐思婉也看看她,抿唇低头:“莹姐姐误会了,臣妾并非顾及她与陛下的情分。若真让臣妾说得狠心一点,臣妾巴不得陛下与她一刀两断才好,可臣妾不得不顾自己与陛下的情分。林嫔陪伴陛下多年,不论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要让陛下难过,便是臣妾不愿见到的。”
她这般含情脉脉,反倒将皇帝的仅存不忍堵死了。
皇帝哑音失笑:“朕还没有那样是非不分。”
说罢,他舒了口气,舒得极重,像是下了莫大的决心,又好似舒缓了一份压在心头已久的郁气。
他扬音唤人:“王敬忠。”
王敬忠原去了外殿,闻音忙折回来,刚迈进门槛,就听到皇帝吩咐:“传朕旨意,林嫔废位,打入冷宫。其子元琤,交由……”
言及此处,他忽而顿住声,一时竟想不到合适的养母了。
当初将皇次子元琤记到林嫔名下的时候,林嫔还是玉妃。除她之外,皇后既有一子又凤体欠安,吴昭仪育有两女自顾不暇,莹婕妤出身又低,身上总有许多议论。
这样算来,徐思婉倒是合适的那个,可她毕竟资历还轻。
更要紧的是,她不想养这个孩子。
她这条路,注定是一条冷血无情的路,小小婴孩却太容易让人心生温柔。若是女孩子也还罢了,女孩子牵扯不多,她素日也愿意与吴昭仪膝下的佳颖和佳悦玩乐。但若身为皇子,从降生起离那万人之上的位子就只有一步之遥,她唯恐自己会被这样大的诱惑乱了心智,不知不觉就忘却了仇恨,只想为膝下的孩子争个前程。
世人总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她不能赞同。于她而言,女孩子本就是可以强韧的,反是有了孩子才更容易被拿捏、更容易被左右,会为了孩子过得好而放弃自己的许多坚持。
那样多傻啊。
若孩子是一个这样的存在,她便宁可不要。
徐思婉微微屏息,脑中思绪飞转,怕极了皇帝真将那孩子记到她名下,心弦紧绷着思量起了该如何搪塞。
却见王敬忠道:“……陛下,林氏正在外求见,说是……说是皇次子病了两日了,太医瞧过也不见好,她心里不安,在肃太妃那里日夜守着,适才用过晚膳见皇次子又烧起来,实在不放心,就带着皇次子一道过来了,想求陛下多传几位太医来看看。”
说到末处,王敬忠面上也为难。林氏做这样的事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在座的不会有人不明白,他自然也瞧得清楚。
可就是这样一计,偏生阖宫里都没人能反驳一句,就连九五之尊也不得不先留两分情面,等皇次子病愈再说。
毕竟,有常言道:虎毒不食子。
孩子病着,就不是发落母亲的时候。
徐思婉静静侧首,皇帝眉宇深皱,面上有忍而不发的怒色:“皇次子,真病了?”
王敬忠躬身:“下奴瞧了瞧,额头是烫着呢。又着人去肃太妃那边问了,肃太妃说自三日前就有些低烧,林氏是昨日下午得的信儿,立刻就赶去了。”
徐思婉无声地沉息。
这样的“力挽狂澜”状似鲁莽,林氏安排的倒也仔细。皇帝正要废她的位份,孩子说病就病了,任谁都要疑她是自己拿孩子下的手,可从王敬忠探听的先后来看,孩子生病倒与她没什么关系。这话又是从肃太妃那边问出来的,肃太妃是长辈,哪怕皇帝心下仍有疑虑也不好再过问什么了。
徐思婉心如止水地端坐着。
她倒不大在意经此一道能不能直接将林氏送进冷宫,若能自然是好,若不能,她也还有些事可以借林氏的手去办。
更何况帝王多疑,这孩子生病的经过她解释得再漂亮,这份疑虑也注定有了,只是说与不说的分别。
那此举说到底便也不过是绝望之下的饮鸩止渴罢了。
皇后略作沉吟,先开了口:“皇次子的安危要紧,林嫔的罪责,稍缓几日也不迟,总归是人证物证都在,没什么可遮掩的。”
说着看向徐思婉:“倩贵嫔以为如何?”
“娘娘所言甚是。”徐思婉笑意宽和地颔首,“皇次子年幼,平日除却肃太妃日日照料,就是林嫔前去走动的时候最多。若此时发落林嫔,只怕皇次子也不能安心养病。稚子无辜,臣妾不想为了一己私利伤了孩子。”
她话里的意味不言而喻——谁在为了一己私利伤及孩子,在座人人皆知。
皇帝无声轻喟,转而吩咐王敬忠:“传旨,命太医们前去为皇次子会诊。林嫔……”他顿了顿,“朕姑且留她位份几日。皇后。”他侧首,皇后抬眸,他道,“朕近来政务忙碌,若等元琤病愈,朕一时没顾上林嫔的事,你就自己下旨便是。她心思恶毒毫无悔意,不能在留在后宫里了。”
“诺。”皇后低眉颔首,“臣妾记住了。”
说着又看向徐思婉:“拈玫阁烧毁了,霜华宫正殿又尚未修好,还需给倩贵嫔另寻个住处。依臣妾看,不如就……”
“无妨,阿婉这几日就住在紫宸殿吧。”皇帝忽而出言,满殿俱是一惊,连徐思婉也有些诧异,美眸猝然看去。
他浑不在意地笑笑:“白日里前来觐见的朝臣多,自有些不方便,阿婉可随处走走。晚上只是寻个地方就寝,紫宸殿也没什么不便。”
这话里大有要借此专宠她的意味,徐思婉屏息不敢应,却是皇后先行笑道:“如此也好。正好太后近来身子好转了些,也常说不想那样拘着贵嫔,若陛下能这般将贵嫔扣在紫宸殿,自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气氛倏然一松,徐思婉亦蕴起笑,柔顺道:“臣妾遵旨。”
此事至此暂时终了,皇后与吴昭仪、莹婕妤、孙徽娥都先告了退,徐思婉回到寝殿梳妆更衣,而后也先离了紫宸殿,要回拈玫阁收拾些日常所用的东西出来。
然而一出门,她却碰上了思嫣。思嫣秀眉紧紧蹙着,满面焦灼,见她出来,一把抱住她的胳膊:“姐姐无事?”
“没事呀。”她笑笑,“你瞧,我这不是好端端的,不缺胳膊不少腿。”
思嫣抿唇,与她边走边道:“我适才看见了樱桃腿上的伤,好大一片,怕是免不了要留疤了,亏得没烧在姐姐身上。”
言及此处她顿了顿,又言:“还有林嫔……林嫔怎么回事?孙徽娥前脚刚回宫来禀话,她后脚竟就听说了,及时堵了陛下的旨意。”
徐思婉缓缓吁气:“这有什么。她在宫里这么多年,人脉总是有的。况且孙徽娥突然回宫,她自要警觉,来一趟总比不来稳妥。”
思嫣咬了下唇:“还有肃太妃,怎的也肯帮她?我是不信皇次子好巧不巧前两日正好病了的,指不准就是这会儿出了事才将他弄病,却让肃太妃逼她帮着圆谎罢了。”
徐思婉沉了沉:“我若是肃太妃,只为了孩子,也会愿意帮她圆谎。皇次子的生母落罪自戕,已很难看。若养母再这样没了,日后还有什么前程可言?更何况,肃太妃也未必就没有私心,若林嫔有心利诱,她念着自己日后能从孩子前程上捞得的好处,也会希望林嫔别出什么大事。”
思嫣思索着点点头,一叹:“那林嫔真就能逃过一劫了?我适才听莹婕妤说,陛下的意思是不会容她,可若过上几日,陛下的怒意淡了,只怕变数难免。”
徐思婉嗯了一声:“想来林嫔要争的就是这个变数。宫外,她家中父兄在朝为官,若能搞出些名堂,陛下总要留些面子;宫内,她与陛下情分也深,若真能想个法子让陛下念及旧情,这些事也未必就翻不了篇。”
“可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了。”思嫣一声苦叹,“那姐姐怎么办?斩草需除根,漫说让她留着位份,就是留着进了冷宫留着性命,只怕也还有的要斗。”
“我自不会让她翻身的。”徐思婉勾唇轻笑,“她这一步也算自掘坟墓了。陛下本已厌极了她的狠毒,如今又要疑她为了保住位份不惜对皇次子下手。只消她再有半分不妥之处,陛下势必就不会再忍。可这宫里想抓人错处又有什么难的?她行事已如此不管不顾,原也再难周全。”
思嫣心中的担忧随着她的话平复下来,思量片刻,缓缓颔首:“姐姐有数就好。好在陛下对姐姐也有情,这些日子姐姐能留在紫宸殿,也好让陛下少想想林嫔的好处。若等皇次子病愈就能按部就班地发落了林嫔,就是最好的了。”
“倘使真能那样,那自然好。”徐思婉轻哂,遂摇摇头,不再多说这些。
今日种种,每一步都不让她意外,就连林嫔的最后一搏也在情理之中。唯独皇帝让她这几日留宿在紫宸殿反倒出乎她的意料,她不大清楚他是怎么想的,不过就如思嫣所言,她能时时伴君身侧,好过让他想着林嫔。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