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乱宫闱?”徐思婉勾唇轻笑,淡然吐出三个字,“当不起。”
她语毕就不再看林嫔,转而望向皇后,慢条斯理道:“皇后娘娘都说陛下已然知晓却不曾说什么,只怕轮不到林嫔在这里乱安罪名。倒是可怜了郑经娥……自拈玫阁起火就被押在宫正司中,也不知现下过得怎么样。林嫔与其在这里说嘴,不如想法子救救她,免得让她在宫正司里供出什么,平白牵连了林嫔!”
这话毫不客气地直指林嫔与郑经娥有瓜葛,林嫔面色一白:“我身正不怕影子斜,何惧她供出什么?”
“是么?”徐思婉衔着笑看看她,“但愿吧。本宫也不希望林嫔真出什么闪失,不然陛下伤心、皇次子难过,林氏一族也不免牵连其中,倒是不值得。”
“好了。”皇后及时打断了这份不快,淡淡一喟,“流言而已,民间时时都有,宫人们爱嚼舌根就罢了,你们不要拿出来说嘴,没的伤了姐妹和气。”
众人颔首应诺,徐思婉与林嫔亦垂眸不再争执,皇后的目光落到徐思婉面上,又说:“陛下是信得过你的。你近来既住在紫宸殿中,就好好侍驾,别为这点事伤了与陛下的情分,倒让亲者痛、仇者快。”
“诺。”徐思婉立身深福:“臣妾谨记。”
“都散了吧。”皇后复又喟叹一声,“今晚本该在长乐宫中设宴,但太后娘娘素来喜静,近来又凤体欠安,宴席就免了。到时本宫与陛下会去她跟前尽孝,你们便随意聚一聚吧,不必拘礼。”
“诺,臣妾遵旨。”众人恭谨应声,就施礼告退,出了长秋宫的宫门。
傍晚原定的上元家宴被免去,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许多平日不得宠的宫嫔就等着这样的机会在圣驾面前露一露脸,如今失了机会,不免失魂落魄。
但宠妃们自然不大在意这样的事,听闻没了宫宴,反觉少了许多繁文缛节。莹婕妤一出长秋宫的宫门就回过头,先拉住近在咫尺的徐思婉,又招呼晚一些出来的思嫣,连吴昭仪和苏欢颜都一道被张罗进来:“晚上既无宫宴,闲着也是闲着,到我那儿聚一聚如何?我这就让小厨房筹备上。”
“好。”吴昭仪含着笑先行应了,“我带佳颖佳悦一道过去,你不嫌烦就好。”
“咱们这两个小公主是最乖巧的。”莹婕妤抿唇,徐思婉心念一动,笑说:“既是上元,总要有些花灯才应景。去年过年时陛下带我出宫时曾买了不少,放在库里倒没烧着,只是不知这一年放下来还有多少可用。”说罢一睇唐榆,“你回去点一点,将能用的跳出来,送到盈云宫挂上。若是不够,你就在出宫买一些,赶在傍晚之前回来便是。”
“诺。”唐榆一揖,领命告退。
他心下自然知道,徐思婉只是又寻了个由头让他出宫罢了。过去这些时日里,他已借故出宫了两回,理由都找得谨慎,这回由徐思婉开口就更保险。
一刻之后,唐榆就乘着马车出了宫门。买灯的事不急,今日是上元,卖花灯的商贩在城中各处都有,就算过了晌午才开始买,也必定能在傍晚前赶回宫去。
他便先去了平康坊,这是三教九流齐聚的地方。名动京城的花魁、不为人知的暗娼、专爱说一些见不得光的事的说书先生,在这地方都寻得着。
宫中许多宦官也都爱来这地方,哪怕挨了那一刀,许多人也犹爱往青楼里去,有些是为寻欢作乐,有些只是借凌虐青楼女子宣泄一份压抑。反正他们手里都有钱,就是在如何用尽折磨手段,老鸨收够了银子也不会说什么。
唐榆从不往那些地方去,他知道这世间对女子的规训有多重。但凡女儿家,没有几个不注重名节,也没有几个会自愿卖身青楼为妓,会做这份买卖的,都不过是苦命人罢了。
既然如此,苦命人又何苦为难苦命人?宦官们在宫中再有万般委屈,也不是这些青楼姑娘给的。若出了宫就宣泄到她们头上,实在就是个混蛋。
是以唐榆入了平康坊就避开了那几条开着几大青楼的大道,绕着小道一路往北而行。途中偶有自混的暗娼出来拉他,他也不做理会,直至到了一方挂着“刘记茶馆”的小院子前,他才进了院去。
这茶馆就是个实实在在的茶馆,没有娼.妓,不做皮肉生意。但老板在平康坊里也是有别的生意的,是以家底极厚,不靠这茶馆赚钱。
之所以开这茶馆,就一个缘故,是因他自己爱茶,家中在福建、杭州均有茶山。这样爱茶又不靠这买卖赚钱的人开的茶馆,卖的茶便称得上一声物美价廉。
是以他这茶馆在平康坊里无人不知,说书先生得空时来、青楼姑娘偶尔也来,各样的客人,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地痞流氓,都愿来此饮一盏茶。
宫中的宦官们若来平康坊,自然也都知道这里。
自七八日前开始,一些关乎宣国公府与倩贵嫔的传言在宫中不胫而走,先由小路子传到了吴述礼耳中,接着很快就传到了平康坊里。
唐榆那时奉徐思婉之命到了这茶馆,果然碰到了吴述礼一次。吴述礼并不识得他,就各自寻了张桌子喝茶。
其间,吴述礼如料没有闲着,绘声绘色地将卫川如何在福兴楼里大醉、如何想念倩贵嫔的事都说了出来。彼时店中虽无青楼姑娘,却有几位说书先生,这消息自会传开,正合徐思婉之意。
唐榆在吴述礼在时没搭一句话,直待他走了,才摇着头叹道:“他适才讲的那些,诸位先生可别往外乱说。”
他这样一讲,自有人要问:“怎的,是假的?”
“自然是真的。”唐榆苦笑,“那人我认识,是宫里头宫正司的吴公公,身居高位,说出的话想来不会有假。但倩贵嫔可是如今宫里头一号的宠妃,事情惹到她身上,怕是要掉脑袋。”
他这话直让几个说书的眼睛都亮了——若这是个不起眼的小嫔妃,旧情再动人也没人在乎。可若是当今天子身边的宠妃,那讲起来可就刺激了。
是以这故事借由众人之口迅速传开。同样的经过,在不同的说书先生口中成了不同的故事。有的更在意床上那点事,为皇帝与小公爷各自编了一出,讲得活色生香;有的更在意旧情,将从前的过往编得万般美好,好像他当时就在旁边瞧着似的;还有的喜欢讲得悲情一些,句句痛斥当今天子棒打鸳鸯,毁了一双有情人。
平康坊在一夜之间变得像一方酒坛,各色故事在坛中发酵,当酒香够浓郁的时候,宫里自然也听说了。
如今,唐榆又到了这酒馆,刚落座就听到周遭有人在聊此事。他默不作声地饮茶,将传言轻重摸了个透彻,最后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找了个不起眼的说书先生搭话:“我给你说个故事,保你能赚钱,听不听?”
那说书的一奇:“什么,您说?”
唐榆道:“你可知道宣国公府与倩贵嫔这样见不得光的事情,是为何传得沸沸扬扬的?”
说书的不解:“为何?”
“啧,傻了是不是?”唐榆拉过他旁边的空椅子坐下,神秘兮兮地凑近,“摆明了是宫闱秘辛,有人嫉妒倩贵嫔得宠,想用这法子拉她下水!”
说最后一句的时候,他有意捏了下嗓音,令声音细了些。
对方一听,觉出他似是个宦官,连忙拱手:“您是宫里的?您知道底细?那您跟我说说,谁要害倩贵嫔啊?”
唐榆眼眸微眯:“莹婕妤。在倩贵嫔进宫之前,莹婕妤就是最得宠的。如今倩贵嫔压过了她,她心里不是滋味。”
说书的了然:“哦,就是那舞姬出身的,是不是?”
可见坊间的传言从来不少。
“对,就是她。”唐榆一哂,拍了拍他的肩头,“有意思吧?这都是宫正司掌事的吴公公亲口告诉我的,我是他徒弟,他不会骗我。”
言毕他不再容那说书的追问更多,几步踱到柜台前结了账就走了。
.
宣国公府。
卫川自父亲的书房出来,面色沉郁地往自己的住处走,直至步入房门都没说一个字。
身边的小厮也提着心跟了一路,进了内室才敢开口:“公子,那些传言……”他仔细地扫了眼卫川,“是真是假?”
卫川无声一喟:“我近来根本没去过福兴楼,你说是真是假?”
小厮骤然松气,转身前去沏茶,边忙边说:“那就好。假的真不了,公子问心无愧,就不会惹什么麻烦。”
卫川坐到书案前,身子靠向椅背,仰面望着房梁,心知他说得对。
他当初阻挡天子宫嫔的车驾,也没有惹上什么麻烦,这点传言伤不到他。宣国公府的门楣值得皇帝顾全颜面,不会为了几句闲言碎语动他。
可是思婉怎么办?
她入了宫门,荣辱生死都在皇帝一念之间。哪怕徐家门楣也高,皇帝不至于为这此杀了她,可后宫那样地方只要失宠,就已足以将一个人逼死。
她那么聪明,如果没有这些事找上门,她一定能在宫里过得很好。
他帮不了她什么,但总不该给她添麻烦。
卫川沉吟良久,目光寻向面前的小厮:“别沏茶了,你出去一趟。”
小厮忙放下茶盏,几步上前:“去哪儿?”
卫川道:“去定西侯府、大将军府,还有延平伯爵府,把他们三个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求。”
小厮一怔,旋即猜到他要做什么,连忙一揖,前去照办。
.
宫中,莹婕妤张罗着小厨房备妥了饭菜,听闻唐榆送灯来了,就回到殿里瞧了瞧。
送来的灯半新半旧,新的是唐榆今日在外买的,旧的是皇帝去年过年时送给徐思婉的。
相较之下,还是皇帝去年买的灯更贵气一些,有的工艺繁复、有的材质讲究,什么花样的都有。唐榆挑选的则大多样式简单,只是用心描了画提了字,更像读书人挑的灯。
莹婕妤素来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草草看了一眼就让宫人去挂,嘱咐他们在廊下挂得错落一些才会好看。又在灯下添了灯谜,以便一会儿玩乐。
受邀赴宴的几人在两刻后就陆续到了,吴昭仪带着两个小公主猜灯谜,思嫣跟着她们同乐。徐思婉走到廊下,原也想瞧瞧灯谜都有什么,但抬头定睛之间,撞入眼帘的灯上却正写着一句:他生莫做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花灯上写些情情爱爱、亦或爱而不得的诗句本也常见,可这字迹看着太过眼熟,分明是她自己的字迹。
她黛眉微挑,侧首看他。唐榆正无所事事地环顾四周,蓦然察觉她的目光,一怔:“怎么了?”
她不作声,抬起眼帘,引着他看向上面那灯,他滞了滞,又问了一遍:“怎么了?”
徐思婉轻笑:“谁写的,跟我的字这么像?”
“灯贩写的。”他原未料到她会注意到这字,因心底不为人知的心思将要被戳破,生出一股手足无措的局促。他于是连看她一眼也不敢,抬手挠着头,欲盖弥彰道,“是像,真巧啊。”
徐思婉忍俊不禁地斜眼睇着他。
他的脸颊一分分地泛红,她一语不发地欣赏。
但到最后一刻,她什么也没有戳穿。
她只轻飘飘地道:“你是不是每年都要拿我的字来捉弄我一下?明年再这么干,我要扣你月钱了。”
第76章 提及
他脸上的窘迫伴着她的这句话骤然松下, 低头咳了声,小声道:“这边近二百盏灯, 谁知你会看出来?”
“做了亏心事, 鬼总会敲门的!”她凶巴巴地一瞪他,便颐指气使起来,“你去猜灯谜, 若猜不赢那两个小公主就是丢了我的脸,我这就先扣了你的月钱!”
唐榆哭笑不得,叹息一声,只得仰头认真看起了灯谜。
他猜灯谜果真是有些本事的, 尤其是字谜, 一边读着一边在手上划上一划就能猜出来。莫说两个小公主,就是吴昭仪莹婕妤思嫣三个大人加起来, 猜得也不及他一个人多。
最后莹婕妤备下的彩头自就被他赢了去, 那是一支用整块翡翠雕琢成的簪子,通体碧绿, 价值连城。
莹婕妤眼看那簪子落到他手里,伏在桌山哭得撕心裂肺:“那么好的东西!送给哪位姐妹我都认了,给两位小公主添做嫁妆也好,可你一个男人拿去有什么用!我心疼啊!”
唐榆只作未闻, 衔笑谢了她的赏, 就将簪子收了。
众人乐不可支, 七嘴八舌地哄了莹婕妤一番,又轮流喂她吃了一圈菜才可算将她哄好。
这般一番宴席不知要比寻常家宴舒服多少,一直玩到临近子时才总算散去。
因近来都住在紫宸殿, 徐思婉想着时辰晚了, 就差花晨月夕先赶了过去, 看看皇帝就寝没有。若他已然睡了,则由花晨回来回话,月夕再往思嫣那边跑一趟,跟思嫣说她要过去借住一晚。
除了花晨月夕,徐思婉没带旁的宫人出来。幽长的宫道一时就变得格外寂静,她自顾走着,唐榆在旁掌着灯。半刻的沉默之后,他忽然唤她:“思婉。”
徐思婉停住脚步,侧首看他,他拿着宫灯不大方便,略作迟疑,将宫灯递给了她。
她自然而然地接过,他探手摸向袖中,将那枚装有翡翠簪子的锦盒摸了出来。
接着他一手接回宫灯,一手将簪子递给她。
徐思婉没接,眨了眨眼:“什么意思?”
他一声轻咳:“我……拿着也没用,就当做新年礼送你吧。”
“若拿去宫外卖了,能买不少书呢。”她悠悠道,他一笑:“要看书跟你借,文房四宝也跟你讨。”
徐思婉扑哧一声,终是将那簪子接了过去,也不顾有没有镜子,摸索着发髻就直接往头上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