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公很满意,鱼姐儿又拉住他嘱咐:“千万别说是我研究出来的,到时候咱们老张家可就丢大人了。”
这些在她原来的社会,本来就是已经被人研究出来的东西,她不想占掉这些不属于她的荣光,只要能沾一点点老家的光,让她能永远找到回家的路就足够了。
张阿公点头保证,高兴地抱着方子出门乘凉。
今儿张大郎调休也在家里,一家子正要吃晚饭,就有人敲门道:“张捕头,不好啦,城外有个猪妖,说是你的亲戚!”
夏姐儿听得猪妖马上就兴奋起来,脸色通红地转头问阿公:“我们是妖精吗?”
李氏一巴掌拍在小破孩背上,皱眉道:“胡咧咧什么,你想当几寸大的猪,我保管你的屁股一分不少。”
夏姐儿躲在大姐身后不说话了,还用眼神催爹开门。
张大郎认出是守门的同僚,见他满头大汗的样儿便递过去一碗花露,问:“臭小子又到处编排人,光天化日的哪来的妖怪。”
安术一气喝了,才缓过气道:“你去了就知,那猪有两个人那般大,上头还骑了个人指名道姓说是你亲戚。”
张知鱼顿时反应过来道:“爹,是大伯,大伯骑着骟过的猪来了!”
夏姐儿笑:“不是妖,是我阿公和大姐骟过的猪,猪跟其他公的一样,骟过的都能长这么大!”
安仁无端打了个抖。
张阿公想起这个小小实验也坐不住了,拉着儿子就要去看,但看着一家子妇孺又气哼哼地坐下来。
张知鱼眼珠一转道:“爹我跟你去,我代表阿公出去看猪,到时候有人问起来也有得说。”
张阿公给大孙女一个奖励的眼神儿,推着儿子就出了门。
三人一路走到城门口,已经六七点的天,门口还站着乌压压的一片士兵,个个都热得面色发白还强打了精神站着。
安仁跑过去冲领头的说了两句,厚重的大铁门便被拉开一条缝,各种味道混合的气味和惊呼讨论巨猪的声音便一下就往里冲了进来,透过不大的门缝,张知鱼一眼就见到了骑在巨猪身上的大桃。
大桃见着鱼妹妹便爆发出一阵欢呼,拍拍小宝的屁股,威风凛凛地朝鱼妹妹奔去。
张大郎见那巨猪一路横冲直闯,吓得一下就拔了刀。
大桃给冷光一照便怕了,张大郎的威名早已传遍乡间,他也是听着这故事长大的娃儿,自己辛辛苦苦喂大的孩子怎能还没进城遭了毒手?
便一把拉住小宝莲步轻移地蹭过去给大伯问了好,转头又对着鱼姐儿骄傲道:“鱼妹妹,我带大宝来看你啦!”
张大郎见着对自家闺女无比殷勤的大桃,真恨不得将他一把掐死。
一家人说笑间,后头又走出两个人,一见张大郎就笑:“我说是谁家能养得出这样的大猪,原还是你老张家。”
大桃不服气了,道:“什么老张家,也就二祖父动了一刀,小宝就是我一个人养大的!”
张知鱼顺着声音看去,就见路上还有两个蓬头垢面跟难民似的男人,慢腾腾地往里走。
而她爹张大郎还没说话儿,旁边就急匆匆跑出来两个人哭喊道:“县令你要是再不回来,县丞都得上吊了。”
大桃这才知道跟自个儿说了一路话的人竟然就是他爹口中的官老爷。
但他年纪不大,还不知道白身和县令的差距,大桃乡的小伙伴最喜欢的也不是当官老爷,而是开馆子的,所以他既不羡慕也不害怕,只是觉得——这个官儿说话也不怎么样嘛,还没有鱼妹妹说话好听。
这淡定样儿却把叶知县惊得不轻,回头就跟廖师爷分析:“张家人不畏强权,不送去念书真是可惜了。”
叶知县有钱,念头一起就栓不住,想在乡里开书院挑机灵的孩子念书,南水县是个中县,乡里念书的孩子竟也没几个,大桃乡,那是一个也没有,难免就心动起来,他估摸着自个儿还得在这待三年,修个书院出来也是政绩嘛。
大桃才不想念什么书,过来两天夏姐儿都教他不少,大桃还是睡一觉就忘,每天顶着烈日不住地往外看,竹枝巷子的孩子们知他有只威武大猪,纷纷表示愿意天阴点就带他出去玩儿,就是能不能给骑骑小宝。
大桃很爱惜小宝,自个儿都不常骑呢,才不肯交出去,众狠心小孩儿血热得快也冷得快,顿时便一哄而散。
夏姐儿就没那么好打发了,她早就中意猪猪,却被大桃捷足先登,但后登她也不嫌弃。
大桃很有原则,在这方面从头到尾都表现出一幅六亲不认的样儿。
夏姐儿无法,看着他两个羡慕得口水都流下来了,不过自打她流这一回口水,一人一猪都对这小萝卜头很有些警惕,见着她就跑。
但张家人都视若无睹,毕竟小宝见着张阿公还夹着屁股走路呐,张阿公私下乐呵呵地跟鱼姐儿嘀咕:“还别说,真是骟掉的猪乖些。”
大桃初来县城,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很想出门看看的,等过了冬,他就得带着小宝回家种地了,也不知以后有没有机会再来,他们乡里一辈子没来过县城的人也大有人在。
张知鱼看出他的心思,就想带着他出门逛逛,如今南水县也有搭了戏台子唱河南道的事儿,她早想去听了,顾慈也想去,阮氏可怜几个孩子在家憋闷这么久,便给他们在茶楼订了个包间,还让人摆了冰盆。
张阿公不困了,直起身子摸摸胡子叹一回气道:“孩子哪知事儿,少不得我老人家亲自出马照看他几个一回。”
夏姐儿冷笑:“阿公,你就是想看戏。”
这一天晚上,夏姐儿是在张阿公的辅导学习中度过的。
张阿公:“夏姐儿字有些不成,晚上我得空教教她。”
阿公,你好狠。
迟早有人会治你的!
夏姐儿握着笔泪流满面地想。
阿公喝着凉茶美滋滋地表示:除非让我去杀猪,不然什么事儿都难不到你阿公滴~
张知鱼想起那天叶知县对阿公刨根问底的样儿,不由微微一叹:阿公,你还不知道,你虽然不曾杀猪,但你却将杀了它们无穷尽的子子孙孙!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14 13:23:43~2022-04-15 08:43: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雅琪 10瓶;一花一世界 2瓶;么么儿老干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7章 、燕回戏
阮氏出了钱, 张家如今也算小有积蓄自然不可能一分不出,李氏便做了一食盒拿手菜,不成想两个孩子却按着市价算得好好的将银子还了娘亲。
李阮二人心中又欣慰又好笑, 看着手上的铜钱跟两个孩子道:“两个小不点儿怎老做些大人事,再这样爹娘得伤心了。”
鱼姐儿和慈姑愣了。
两人便道, 人家说亲兄弟明算账,但你们是爹娘的亲闺女亲儿子, 再算这样清就显得生份。
鱼姐儿和慈姑只是想给家里省点儿钱, 鱼姐儿自不必说,从来都以成年人自居,养家在她心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慈姑虽然年纪小,但自从爹没了他就下定决心以后决不能让娘过得比爹在的时候差, 所以自个儿赚了钱就不想花家里的。
两人当了这么久的娘自然晓得孩子的心意,只是事情不是这样做的。
李氏摸摸女儿稚气未脱的脸道:“都是张家的女儿, 你给了钱, 剩下的姊妹小姑要不要给?梅姐儿给得出来,那月姐儿三个呢?”
李氏如今每月月初也会给几个孩子几文钱花,这三个丫头都是过了月初就盼月底的主儿,先前赚的那吊钱早被王阿婆和她收了起来,如今还赖着这几文过活儿,让她们拿钱那肯定就得找娘要,一次还好,天长地久难保不心生芥蒂。
李氏道:“现在就是你们姊妹间最好的时候, 往后各自嫁了人,再想如今这样亲密可就难了, 有时候娘希望你机灵些以后不至于吃亏, 有时候娘又希望你笨些, 太聪明的人吃的亏总是最多的。”
鱼姐儿恍然大悟,抱着娘笑:“我知道了,以后我在家糊涂些。”
李氏看着她又看看又偷摸溜去太阳底下当烧肉的夏姐儿,叹:“你跟夏姐儿两个性子就该互相匀些。”
张知鱼反驳:“夏姐儿这样多好,她人那么小就让她学规矩,那多可怜。”
这性子在现代也就普通熊孩子的程度,一抓一大把,让她看着妹妹渐渐变成合格的古代贤妇,那绝不可能。
夏姐儿从小就听她讲各种现代故事,所以她在尚未学习到这个世界的规则之前,身体里已经装了半个现代人的灵魂,大了才显得跟周围的小孩儿那么不一样,只因夏姐儿从来不觉得自己跟别家的男孩子有什么区别,谁欺负她她都能自个儿还回去,用不着回家躺在床上哭——除非娘打的。
李氏也不想逼女儿成长,但大家都是这么过的,这不是规矩,是娘教给女儿的生存法则,从小在娘这头学不会什么生活,长大后到婆家还不得被磋磨死?
两人叹一回女儿婚嫁艰难,将铜钱还了两个孩子,一齐平摊了订房银子,李氏虽然肉疼,但一家老小确实在家憋得太久了,不如一齐出去耍耍。
等到看戏那日,张大郎还得当差,张家便缺了他一个,鱼姐儿和慈姑看着火红的日头,都有些心惊,便将三个水囊都灌得满满的递给他。
张大郎人也黑了一圈,但他身上有些内力是以日子还不算难熬,只手底下几个兄弟都有些累得狠了,个个面如土色。
张大郎想想就跟鱼姐儿道:“这个药不如往衙门卖些,里头这两天都晕了好些人了。”
张知鱼抬头看阿公,这事都是他老人家大包大揽的。
张阿公摸摸胡子道:“赵掌柜得了信儿就出了门子收药,这两日估摸着就能回来,到时候东西多了你让人来保和堂取药。”
张大郎点点头,健步走入烈日中逐渐看不见影儿。
阮氏让婆子将自家马车赶出来,里头早搁了冰散热,上去还跟春秋似的舒适。
大桃才不想跟大人一起坐,翻身就上了鱼姐儿和顾慈这辆小孩儿车。
如今大桃可是竹枝巷子的风云人物,花妞已经将他升为第一对手,眼中钉顾慈都暂排其后。
顾慈长这么大还没羡慕过谁,但他现在羡慕大桃有个巨猪骑,伸手给大桃倒了杯茶,心情地问:“小宝在哪辆车上?”
大桃闷闷不乐道:“二祖父不让带,说看戏的地方在酒楼里,遭瘟的厨子见来了个健猪会把小宝腌了过年。”
鱼姐儿乐了。
大桃这次打乡里来就是他爹看着小宝越长越大很有些胆寒,就怕哪天小宝就得了道,死活要在成精前把小宝杀了。
大桃现在跟小宝已经有了感情,抱着他爹的腿直哭,恰好出来放风遇见叶知县,跟爹说将小宝养到过年才回来。
小宝虽然不好看,但它还是很威风的,二郎见来了新玩伴还老跟小宝一块儿溜达。顾慈养了狗对动物就心软,忍不住道:“那小宝只能活四个月了。”
大桃一听眼圈都红了,但也没有反驳。
猪在乡里是很重要的财产,他能对小宝好。但却不能阻止爹娘把它杀了吃肉,乡里还有饿死的人呢,那天他路过城门口,好些灾民看着小宝口水滴答了一地儿,若非有兵丁在守着,小宝早就骨头渣都不剩了。
养小宝一辈子的事儿,大桃想都不敢想,所以这会儿也只是坚定地道:“我一口也不会吃。”
张知鱼也不想小宝死,她叫过它的名字,就没法儿看着它死,转转眼珠道:“不怕,四个月总会下雨的,只要天气好转我就有法子让乡里有得吃,还让小宝不用死。”
下雨,顾慈在嘴里将这两个字过了几遍,瞬间对鱼姐儿竖起大拇指笑:“这是个好法子。”
大桃见他们两个打哑谜,睁大了水汪汪的眼睛不高兴地道:“我还是小宝的主人呢,你们都不告诉我怎么办。”
顾慈笑眯眯地拍着他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大桃早看不惯这个一天到晚跟鱼妹妹一起看书认字儿的小屁孩,哼哼两声,转了头不看他,专跟鱼姐儿搭话,还将先前儿自个儿背会的两句书念给鱼姐儿听。
顾慈一跟鱼姐儿搭茬,他就不干,支起脖子嚎:“鱼妹妹,我还想再学两句,你再教教我。”
鱼姐儿自然满口答应,她喜欢这个堂兄,便做出个侧耳倾听的模样。
大桃面上一喜,就拿着这几句翻来覆去地背,鱼姐儿觉得孩子就得鼓励,鼓励得越多他越行,闭着心眼子就夸:“大桃哥真厉害,才学了几天就会背了,往后还不得考状元去。”
大桃谦虚一笑,也有些失落道,“我学的时候晚,成不了气候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