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乐安慰对方道。
“是,现在醒来也不迟,多谢小居士。”是他点醒了自己。
女人爱一个人时可以爱到天崩地裂,但不爱一个人时也可以瞬间放下,卫乐在她身上完美的看到了女人的这两种表现。
爱与不爱,干脆又直接。
呵,他喜欢。
“不用不用,我最喜欢看渣男倒霉了。”卫乐呵呵呵一笑,挥挥手走人。
渣男?倒是用的极妙。妇人把这两个字在口中念了一遍觉得很形象,可不就是渣男嘛!
“外公,我肚子好饿,慧圆大师我要吃你亲手做的斋菜。”
卫乐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就朝自家外公和慧圆大师撒娇去了。
“好好好,贫僧这就去做,小乐你稍等,很快就送过去。”
慧圆大师带着膳堂的人走了,因为这位妇人的事,膳堂的僧人也出来帮忙了。
现在事情了结,抬头一看午时了,这斋饭还没有准备呢!急忙回去做饭了,于是今天不管是寺中的僧人还是香客,都吃了一顿迟来的午餐。
卫乐带着主持和易锋走了,其他人见没热闹可看在僧人们的安排下也散了,只有渣男尴尬的面对着自己的妻子。
只是这个时候的妇人心中已没了他,双手合十淡定极了的从他身边走过,让他伸出的手落了个空。
妇人回到厢房后立即安排自己的人回京城给娘家人报信,她要和对方和离,还要让娘家拿嫁妆单子去把嫁妆收回来。小居士说的对,嫁妆用来做善事也比给白眼狼用了的好。
妇人的决定还不知道在国公府引起了怎样的轰动,甚至为了补齐被他们挪用的嫁妆国公府的产业都被卖得七七八八,最后只剩下祭田了。
他们想不和离,更不想归还,但不知道皇帝怎么知道了这件事,直接下了圣旨让国公府归还前国公夫人的嫁妆。
话说大庆朝有史以来的第一桩国公府夫人和国公爷和离的案件,迅速在大庆朝传开了,这让连远在偏僻之地的卫乐都听到了流言。
不过这都是后面的事,现在卫乐他正对着自家外公撒娇,指挥着易锋去写信,他答应的事当然要做到。
“你啊你啊!胆子太大。”主持虽然早料到好,但是没想到对主居然还忽悠了那位国公夫人,想到后面的事,主持有些哭笑不得。
“外公,外孙我这是与人为善,帮她脱离苦海啊!”卫乐一手敲着木鱼,一脸不以为然。那样的渣男,跟着他有什么好的。
想到对方,就想起了卫家的男人,不管是原身的爹还是他在现代的父亲,全都是渣男。一个逼着原身的娘委身于他,一个则是婚内出轨。只是两个母亲的反应却不相同,一个郁郁而终,一个则是你出轨找女人,我就出轨找男人,咱俩一起出轨吧!
说真的,卫乐对男人和女人的看清,都是渣男多,贱妇也不少。但是也因受爷爷奶奶的影响,他容易对弱者们产生出同情,看不惯的事就忍不住出手相助,就像这位国公夫人。
遗憾的是这位夫人没有武将之女的气势,不然早就收拾了这群吃她拿她的人,何苦把自己逼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呢!
“你又知道那池水对她有用?”主持这件事说不过他,提起了另一件事。
“没用能养出白莲?没用能让一群乌龟和金鱼死赖着不走?就是我想不明白,明明是活水啊?为什么还有用呢?”
不科学的事情见太多了,卫乐都对科学产生了怀疑。
“这天下也只有你才敢这般大胆的行事。”
主持无奈的遥头,自家这个外孙啊,即便是在出气时也算计到了后面。
“不管大胆不大胆,你只说有用没用吧?”
卫乐抬着小下巴,一脸的骄傲。
“有用,只是不如白莲的效果好而已,可让她的身体变得更强壮一些,但想要怀上孩子,还是差了点。”
毕竟不是白莲,药效有限。虽然妇人在摔下池中的时候喝了不少池水,但这毕竟是活水,池水的药效差太多了。
“这不是早就知道的事情了吗?她这么一折腾,早就损了自己的寿命,现在被泡上一次喝了几口,起码可以多活上几年,损掉的寿命也补回来了。”
治好她身上的暗疾是不能,但延年益寿却有一定的功效。
“你说的对,确实如此。”
主持点头,自家外孙是个明白人啊!
“你要不知道,会任由我折腾?外公,你越来越狡猾了。”明明想帮对方,却因为身份的原因不好出手,于是故意让事情扩大,引发了卫乐的怒气,他不能出手卫乐这个看不过眼的外孙出手就太方便了。
这事不是他做的,哪怕事后有人知道了也和寺庙没有关系,这是对方的缘法,别人强求不得。
就连池中的乌龟和金鱼也是因为卫乐才没有往死里咬,别人可没有这样的缘法,下水就会被咬伤,送回去就必死。
“阿弥陀佛,和尚不狡猾,施主说错了。”主持会承认吗?他什么也不知道。
……
感觉被欺负了的卫乐一头栽在写好信的易锋怀中。
“送出去了?”
“送出去了。”
易锋经过了刚才的事,对那中年妇人的恼怒也都消失了,想到卫乐对她的一番折腾,平常人早就自杀死了,没想到对方还能有此机缘。
“让我心软,就是她的机缘,应该要感谢那个渣男才对。”
中年妇人的事早就让瑞麒写信回京告诉皇帝,让他打听了回信给卫乐,所以卫乐非常清楚对方的事,于是就忍不住心软了一咪咪。
只是被他坑惨了的国公府就要怨气冲天了,但这又跟他有什么关系呢?种下什么因,就要收获什么果,阿弥陀佛他这是在做善事,卫乐坚定的认为道。
解决了中年妇人的事,就该轮到了卫乐的事了。他又要在山上吃一个月的斋,念一个月的经。只是这一次不同,有易锋陪着他。
卫乐每天念完经不是去膳堂蹭吃的,就是去池边和智能说话念经,顺便再教了一些知识。智能现在越来越稳重,可能是因为看的书多了。他还有一个小册子,上面记载的全是他不懂的问题,正好卫乐在他就一口气全问了出来。
卫乐把这些问题一次性全解决掉,智能的小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多谢你小乐哥。”经过小乐多次的强调,他终于肯喊一声哥了。
“不客气,你可要继续加油哦!学无止境,明白吗?”
卫乐把人抓在怀里揉搓了几下,好可爱~~
“智能明白,多谢小乐哥提点。”
智能被卫乐抱在怀中也不生气,反而好脾气的再次道谢,让卫乐的血槽再次清空。
中年妇人在山上休整了两天后,就带着人走了。而她的丈夫也在当天就离开了,他可没脸待下去,还要赶回京城和家人商议,绝不能让对方和自己和离。
但他们商议的再多,有皇帝发话不离也得离,离得也离。何况妇人回京后就一直没有回过国公府,任由自己的父亲带着几个兄弟侄儿打上门,把嫁妆抬回来,挪用的也让他们一个月之内补齐,补不齐就用他们国公府剩下的所有产来补。
本来国公府是打算赖的,结果皇帝一发话,他们只好真的把国公府剩下的产业卖了来抵了。因为卖得急,还被压了价。不够的部分就各房凑一点,又搬空了国公府的库房,最后整个国公府就剩下一个空壳子。本想着还能依靠国公的俸禄支撑一下,结果皇帝却不愿意拿国库的银子禄米养这么一大家子,于是找个了由头抹去了他们的爵位,把人打发回老家种田去了。
反正还有祭田,也够他们一大家子嚼用了,就是不知道这祭田能支持多久,在一群习惯了锦衣玉食的人面前。
第122章
一个月后,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定,卫乐也回到了山庄。他听到了村民都在讨论这件事,大家都在骂那个国公爷和他的家人太渣了,吃媳妇的用媳妇的,还让小妾把媳妇搞得不能生育,完了还想让小妾的儿子继承家业,国公府能有什么家业,最后还不是打着前国公夫人的主意。
可惜老天有眼,让他们的阴谋破产,人家前国公夫人不跟他们玩了,收拾嫁妆走人,还把他们吃下去的全让吐了出来。
“不是说女子的嫁妆只能由她的亲生子女继承吗?没有子女的话死后也要返还娘家的吧?”
怎么国公府还打起了人家死后的主意?
卫凡想不明白,于是找明白的人问。
“贪心啊,他们想利用前国公夫人对那个国公爷的感情,如果她在死前发了话,或者是求自己的娘家,她娘家人也不好把嫁妆收走吧?”
卫乐笑着解释,这法律是这样规定没错,但也有空子可钻啊!不是还有法不外乎人情之说?人家当事人都愿意了,这嫁妆的归处就不好说了。
“切,搞了半天是这么回事啊!”
卫凡这才明白,原来国公府的人也不是没有心机。只是他们算计了一切,却算计不了人心。前国公夫人因为无子入了魔,最后搞出一大堆事来,引出了卫乐。
这可是个大杀星,不出手就罢了,出手就大家都完蛋。想想那个前知府的恶霸少爷,现在一家被流放三千里,听说过的很不好,一家人天天把这个害了他们的幼弟打着玩,但又不让他死。凭什么大家都在这里受罪,这个害了一家人的人却能以死解脱。
“不是说要砍头的吗?”
怎么没砍?卫乐问易锋。
“因为皇上说砍头太便宜他们了,让他们做苦力去,在最远最辛苦的地方,用他们的劳动力来抵偿所犯下的罪孽。”皇帝怪这个前知府一家让他在卫乐面前丢了脸,犯下了这么多事的官员他都没查出来,还让人平安的告老还乡,没面子极了,于是把砍头换成了流放,还是三千里的那种,遇赦不赦。
“他这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是?我可没这么想过。”卫乐为自己辩解。
“是是是,我当然知道我们的小乐是最大方善良的人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易锋抱着他蹭了蹭脸,在他心中卫乐是千般万般好,皇帝也比不上。
就是嘛,小乐怎么会有小人之心,他可是最善良的人,易锋再也没见过比他还要好的人了。
八月中秋佳节已到,今天有了往年的例,卫家早早的就准备好了,也不用卫乐吩咐,月饼直接坐好送往京城和金佛寺与几家有交情的人家。
还额外送了县城两家人几十个月饼,就是那两家租了卫乐山庄院子的人户。
他们本想让孩子在卫乐的课堂蹭两个月,结果卫乐不到七月就走人了,七月更是学堂放假的时间,让两家连说的机会都没有,心塞死了。
好在卫乐也没有忘记他们,送节礼时送了他们一家三十个月饼,本来是二十个的,还是金管家说了两句,二十个少太了,卫乐才勉强加到三十个。
能让他这么抠门的人加十个已经很不容易了,金管家也不再说。三十个就三十个吧,反正他们又不是卫家的亲戚,和卫家人比起来他们还有三十个,对方可是连三个都没有。
除了照例送一百两银子外,卫乐别的什么也没送。不管对方年年送节礼,一样的退回去,一百两银票给人就撒手不管了。
卫家人现在县城已扎下了根,但是对这人执着的卫家一家人都没有办法,老夫人更是三五不时的念叨,但念叨又有什么用,对方不来就是不来。
只是了卫父和两个弟弟分家了,一家给买了一个二进的院子,再分了十来亩田地和一千两银子,再加上他们手中原本的铺子,一家人也可以生活的很好了。
虽然分家后卫乐每年过节送的银子就没有他们的份,但是现在田地和铺子的收入全都归了自家,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归入公中。一千两银子留下一半做急用,一半全买了田地,这样还可以钱生钱,每年光是租子就能养活一家人了。
卫乐怕他们到灾年时会赖上自己,早就跟他们说了,每年收了租子时不要把粮食全卖了换钱,留下两年的口粮以防万一。
卫家人现在对卫乐的说是奉为圣旨也差不多了,全都留下两年的口粮,剩下的才卖了换钱,存到足够多的银子时再买地或是铺子,家业也渐渐折挣起来了。
虽然和以前没法比,但一家人却团结了不少,勾心斗角的事也少了。
当然卫乐也不仅仅是如此,还安排了人盯着卫家人,以防那一天抽了这些人跑去找死,一旦卫家人惹事他就会派人去抽他们一顿,次数一多再不老实的人也老实了。以前左一个右一个往家里抬人几兄弟现在就守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小妾全打发了。
养一个小妾也要花不少银子,经过了侯府的落没,卫家人对银子看得极重,对只会浪费粮食和银子的小妾各种看不上眼,有时间抱她们还不如多攒点银子实在呢!
我去,这是矫枉过正了吧?不过他们这样也好,不给自己惹,爱财就爱财吧!只要这钱来路正当,爱财也没什么不好的。
于是这样一来,卫乐是彻底丢开卫家不管了,现在连想都很少想起,每年的银票都是金管家在安排,都不用过问主子,只是主子说了在送完八千两后跟他说一声,以后就不用再送了。
金管家算了算,八千两可以送好久呢,估计要送个十几年,寻时卫家已经彻底不需要少爷管有了,而且卫家的长辈也都早就离世,卫家的兄弟少爷不管也没有人能再说他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