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重,以后村子里的人跟他们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要罚重了,那俩兄弟的父亲又要闹,虽然儿子们不孝,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哪能让他们受处罚呢!
“哪里正找在下是……”
卫乐想不明白,这事关他什么事啊?
“卫先生,你也知道村子里的人读书不多,我就想问问先生,庆朝在这方面的法律,村子里只有先生你读书最多。”
里正红着脸,他也知道自己跑来打扰卫秀才的行为有些不妥,可他实在想不出别的主意了,现在村子里的人都盯着他呢!这事要处理不好,他这里正也不要想做了。
“庆朝确实有这样的法律,那两兄弟虽然不是直接杀害了他们的母亲,可母亲却也因他们而死,按照庆朝的律法,他们要服劳役五年。”
古代人很重视孝道,没被人揭发还好,要是被揭发了,服劳役还是最轻的,流放杀头才吓人。
现在两兄弟的事肯定会传出去,毕竟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里正要处理不好,确实会为他自己带来麻烦。
“那就好,如此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里正点头,有这条律法就好。里正起身告辞,他来卫秀才这并不是像他讨主意,只是问一问有没有这样的律法。
现在就看那两对兄弟是要去服五年劳役,还是把父亲接回去好生服侍,然后再罚二十两银子到族里,并且还要时常为族里干活。
古代可不同现代,一般来说只要宗族处理了,县衙就不会关了。古代的宗族权利,很多时候比官府还要大。
这村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姓李,也有着自己的宗族。
到是你卫乐这样的外来户还是很少很少的,李大海也是属于这个村子的人,虽然孤身一人,可卫乐真要欺负了他,李氏宗族也不会让他过,哪怕他有秀才的身份。
所以卫乐一来这大乐村,就先跟里正和村民们打好关系,不然他以后在村子里会寸步难行,总不能老是换地方吧!他只想好生安逸的过日子,可不是来结仇的。
“哎~~~”
李大叔送完里正回来就叹气。
“怎么了大叔?”
卫乐靠在放了垫子的椅了上,手中捧着一杯茶,这喝茶的习惯还是来自于原主,以前他只喜欢喝果汁饮料和酒,没想到穿越后却因原主的影响,爱上了喝茶。
也不多好的茶,只是普通的花茶、绿茶,一两也就一、两百文钱,一两银子够他喝好久了。当然他这个一般也只是相对而言,普通读书人家家里备的茶可没他这么好。他的一般全是受原主影响,毕竟侯府公子,平时喝的茶再差也比乡下人喝的好啊!
“唉,那两兄弟我都认识,平时睡着也不像那种不奉养老人的人,怎以就……”
李大海余下的话没说全,但意思卫乐是明白的。
“呵,知人知面不知心,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不管平时为人如何,很多人一量涉及到自身利益,那就要另外说了。
“也是穷闹的,那兄弟各有五个孩子要养,又要侍奉父母,这不就闹起来了。”
李大海也知道,种地的没几个不穷,但这般对待父母,确实也过了。
“呵,大叔你只要知道,这穷苦人家都是越生越穷,而不是生多了就不穷。”
现代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在古代却行不通。都讲究多子多孙,却不知这样一来会让贫穷的家更穷。毕竟嘴多了,吃喝用也就跟着增加了。
“咦,还有这说法?”
李大海坐在门槛上抽着烟,自从来到卫家后,他每个月都能存上几十文,又不缺吃喝,也就有了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烟叶,甚至还在自家的地里头种了两分地呢!
“当然啊,大叔你想想村子里穷的人家,往往都是人口多的?”
卫乐笑着提醒李大海,这子孙啊并不是越多越好,人多了不仅穷,这事非也就跟着多了。就如同侯府,那可是好几十口人,争斗都快能写一本书了。
“嗯~还真啊!”
李大海把村子里的人家都扒拉了一遍,发现最穷的果然是人口多的,少爷这话还真是没说错。
“所以啊,孩子生一两个就好,太多了以后闹分家更麻烦。”
当然古代也讲究人多势众,就如同宗族,人多的宗族也不怕外人欺负。
“听少爷一席话,老叔我才明白,这孩子啊确实不能生太多了。看看村子里的头那几户人家,哪户每天不闹出点事来,不都是穷闹的嘛!”
因为太穷,所以什么都要争,这人际关系估计还不如卫乐在村子里好。
“大叔到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虽然以前只有两亩地,但交了税这日子也比他们家好过。”
因为李大叔家中只有他一人,所以这服徭役也没他的份,除了粮税和人头税,李大叔到是不用操心别的。
“少爷说的没错,偶尔老叔我还能打打牙祭,他们可比不上我。”
李大海笑道,再加上他年轻时会打猎,又会硝皮子,存了点银钱,只要不遇上什么大荒年,他的日子的确不算难过。
“过两天我要去镇上,大叔有什么要带的吗?”
卫乐看了看李大海身上的衣服,都打了了几个补丁,这一次去镇上也是为了替李大海买几身衣服,顺便再去把前段时间订的棉衣和皮袄拿回来,这是卫乐替李大海准备的冬衣。
“老叔我没什么要买的,少爷早去早回。”
李大海摆了摆手,他在家里有吃有喝,啥都不缺。
“好。”
卫乐也不多说,走到书房练字去了。
李大海见自家少爷开始练字,也不作声,悄悄的拿着扁担和砍刀上山砍柴去了。这边冬天冷,除了煮饭还要烧炕,这柴可不能少了。现在不准好,等大雪下来人就没办法进山了。
卫乐一边默写,一边练字,写了一个时辰,砚中的墨用完,便停下休息一会儿,顺便磨墨。
写完的就用线装订好,还在外面加了一层硬一点的蓝色纸做封面,然后在封面上写上书名。如此一来,一本书就完成了,被他整整齐齐按照类别摆在书架上。
怕书回潮,卫乐还给书架做了门,平时可以关上,只需偶尔打开透透气便行了。
数数书架上面的书,有好几十本了,这是他两、三个月的成果,真不容易啊!
好在他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的字更好了,哪怕是学院里的先生也会赞一个‘好’字。驾着车往镇上去,来往的路上见到的基本上都是牛车,像骡车这样的还挺少见,毕竟骡子只比牛便宜一点,却又不如牛好使好养,买的人向来不多。
当然最让大家稀罕的是,这车子还带着车厢,乡下人的牛车也就只是个车而已,像这种带着车厢的到是很少见,以为又是家富户,走到路上见了主动让路,富人他们惹不起,还是避着点好。
第一次卫乐见到还很奇怪,后来经过李大海的提点,让他明白原来是车厢惹的祸。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卫乐早就不在意众人稀奇的眼神了。
第8章
来到镇上,先去裁缝铺把订做的衣服取了,又付了尾款。卫乐给李大海做了两件棉衣两件皮祅,料子皮子用的都是好的。
虽然皮子是自己出的,也同样是灰兔皮,但手工费可不低,加上棉衣的价格,卫乐一共付了五百文。
在棉布棉花都不便宜,所以即便冬天很冷,一般农户也都是一套穿上好几年,不能穿了就拆下来做成小棉衣给孩子们穿。所以一般人家的孩子都是大的小大人的,小的捡大的,一直穿到不能穿为止。
卫乐可不爱这样,虽说来到古代,但是打补丁的衣服还是挺挑战他的忍耐力。
虽然他家比较穷,卫乐也没有穿过打补丁衣服。更不要说原主了,再是庶子也是侯府公子,穿补丁的衣服丢的也是侯府的脸,嫡母再不乐意也不会在这上面亏待原主。
再加上卫乐穿越后,融合了原主的记忆,性格上也多少有些受影响,吃穿虽不说有多精,但也不能太差,像普通农户那般是绝对不行的。
拿了衣服,卫乐又去杂货店买了些日用品,然后去肉铺买了几斤五花肉,他想吃卤味了,家中卤料有,买了五花肉回去卤上一晚,味道别提有多棒了。
看肉铺上还挂着一副大肠,卫乐也跟着要了,晚上吃捞面,正好用大肠做臊子。
看了看基本上没什么缺的,于是就驾着车回家。
走到路上,碰到有人在河里钓鱼,就跟人家买了两条一斤重的鲤鱼和一条三条多重的草鱼。
鲤鱼可以红烧或是做成糖醋,草鱼则用来清蒸或是和着酸菜一起做。反正草鱼也大,一半清蒸一半做酸菜鱼,想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大叔,把鱼拿去养着,明天我们吃全鱼宴。”
卫乐一进门,就让李大海把鱼拿进厨房养起来,不然缺水太久会死的。
“好好好。”
李大海把几条鱼拿进厨房养起来,这才帮卫乐把车子从侧门赶到牛棚。
“少爷,这是干什么?”
李大海看着怀中的衣服和祅子,眼睛湿润。
“大叔,你来我家后,帮了我许多忙,又教我打猎射箭,我还没给拜师礼呢!这衣服就当是谢礼了,你啊也别推辞了。以后每年我们都做两身,新棉衣穿在身上多暖和啊!”
卫乐把人推进他住的房间,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李大海抱着两套棉服和祅子默默感动。
天越来越冷,卫乐也跟着李大海一起上山砍柴,他虽准备了木炭,但这东西也就晚上的时候用,买的也不是很多。而且木炭也贵,一般平民百姓也不会拿钱去专门买炭来烧,顶多平时多砍些柴堆在家里,冬天又烧着坑,到也不会让人冷到过不下去。
卫乐会爬树,而且爬得还挺不错,让李大海倒是意外了一番。要不是看卫乐每天都会练字看书,李大海甚至怀疑起他这个秀才的身份是不是真的,哪家的秀才会跟卫乐这样连树都爬的?
卫乐在树上砍枝丫,李大海就在下面捡,先把一些细小的枝丫剔下来,一根根的木头摆放整齐,最精的也有成人胳膊那么粗了。
别以为农民就没有智慧,这树要是砍了,来年就会少一根提供枝丫的树,所以一般来说大家都不会砍主干,留着让它再次发芽生长,长个一两年又可以砍了回家当柴烧。
今天两人运气不错,除了砍了几棵大树的枝丫,还让他们碰到了一根已经半枯死的树。卫乐和李大海联手把这根水桶粗的枯树砍倒,又花了大半天的时候把它砍成一段一段,然后两人轮流往家里运。
有了这棵枯树,今年家里的柴火也准备好了大半,再辛苦几天就可以停手了,平时只需上山时看到枯枝顺便捡回去便成了。
卫乐扛着一根三米左右的树干,满头大汗走进家门,这是最后一段,剩下的就是一些小枝丫,李大海直接一担子全挑回来了。
和常年干活的老人比起来,卫乐的力气还是小了点。
“这两天把炕烧一烧,你那屋才打好,多烧几次。”卫乐对李大海说道,一开始那屋并不是用来住人的,所以就没砌。
“少爷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吧!”在这方面他懂的比少爷还多,只是少爷怕他不舍得用柴,所以才会特意跟他说一遍。
“嗯,大叔办事我放心。”
卫乐点头,马上就进入冬天了,不光是他家在准备过冬的事物,其他村世也都一样准备起来。
“对了少爷,你头两天买了几口大缸是用来做什么的?”
李大海看着洗好晾干的大缸有些奇怪。
“积酸菜。”
自家地里的白菜还到挖的时候,所以他就跟村民们买了一百多斤,还有其它蔬菜也买了些,到时跟白菜一起全弄成酸菜,不然冬天蔬菜少,他会很不习惯的。
古代不像现代,一年四季都有蔬菜吃,古代能吃上一些白菜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蔬菜少,所以冬天的蔬菜会特别的贵。但卫乐无意搞什么温室,所以他还是多积点酸菜吧!
这个酸菜他到是会做,小时候家里也有做,他有帮过忙,所以做法还是很清楚的。
“酸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