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这几人离开,郑葳才问郑章,“既然我终究都要给他们发俸禄,又何必让贾师搞那一手,这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郑章大胆猜测:“他们是段立肖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太明县官吏都排挤孤立他们,在他们看来是因为先生,他们需要改变现状,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段立肖帮不了他们,这几个人就只能依附于你。”
郑葳提醒:“还有一点叫,想象跟实际有出入。”
具体施行怎样,还未可知。
到了兵营那边,又是另一番局面。
发不出饷银就算了,一些出来当兵的百姓也不完全是为了饷银。
家里粮食不够,一个壮年劳动力在家,得把家里大半粮食吃光。
壮年劳力吃得多,可能干活儿的也多,可地里遭了灾,注定收成不好,就是在地里拿锄头使得再用力,该出多少粮食,注定要出多少,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既然如此,那不如当兵去,家里的粮食省下了,去军营里还能混上一碗饱饭。
段立肖把大部队搬离前,没有把粮食带走,都堆在库房里。
即便如此,粮食的数量是固定的,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越来越少。
军营里的大厨,以为多撑两天就能等到段立肖送来粮食。
大厨们根据库房里粮食的剩余,每日都在将士兵们饭菜减少一些。
从刚开始油水足也能吃得饱,到最后几乎没啥油水,每顿饭也只能吃个半饱。
这哪里能忍。
我过来是为了有好前程,给家里挣钱,再不济你得能让我吃饱饭吧。
这些人也都不是傻子,自己这群人明显是被放弃了,这也就罢了。
他们原本每月定时定点下发的饷银迟迟不发。
没事,当初来兵营也只是为了吃饱饭。
只要能吃饱饭,也没有那么多其他的要求。
可是,现在连饭也吃不饱了,这哪里能忍?
这些情况郑葳都知道,库房里大约多少担粮食,军营账上还有多少银子。
这些郑葳都知道。
就连厨师们每餐用掉多少粮食,还能坚持多少天,她都知道。
郑葳估摸着,粮食差不多吃光,那五百士兵也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现在这个程度就够了,再这样下去,军营里可能要闹出兵变。
郑葳带着郑章进了兵营,当然身后还跟着祁元潜。
郑葳身边没有值得信任的护卫,祁元潜不能放心她跟着郑章出去。
郑章刚学了两年武,在祁元潜看来不过是三脚猫。
遇到高手,只能自保,没办法保护郑葳。
祁元潜刚好在家里闲着无事,就跟在郑葳身后一起出去,还能保护她。
他暗地里打算,要赶快找几个身手不错的人,给郑葳当护卫。
没找到之前,就由他先顶上这差事。若是他没时间,就让延寿司的人过来。
只是郑葳是个要强的性子,长此以往,她肯定不愿意。
所以还是要赶快找几个身手好的护卫。
郑葳赶着快到饭点的时候去,左右视察了一番,交代要处理好士兵们的问题。
绕完一圈,士兵们也该吃饭,就听见远处传来吆喝着吃饭的声音。
郑章状似无意提起:“不知士兵们吃的如何,我们去看看。”
郑章从进到军营之后,就一直默不作声,这是他今天说的第一句话。
领头的那人哪敢说不行。
在外郑葳比较活跃,但是所有人都对郑章更为畏惧。
领头那人也是有自己的私心,这群弟兄们都快要活不下去了。
刚好来了能管事的人,也让大人物们看看,他们现在吃的是什么。
就算是七皇子没有提出要去看看士兵们的餐食,他也得想方设法引着他们去看。
在两方都有意的情况下,郑葳一行人被带到士兵们吃饭的屋子里。
郑葳冷着一张脸:“大胆!是谁克扣了士兵们的餐食!”
那领头的赶忙给郑葳解释:“没人克扣,只是仓库里的粮食有限,段将军自从离开,就没有给属下这边运送粮草,现在吃的粮食还是之前的。”他悄悄给段立肖那边去了几封信,过了很久,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或者是看到有人过来运送粮草。
“你说的是真的?”
那人就差对天发誓,“绝无半句虚言。”
郑葳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让他把这些日子的仓库账本拿过来,让她看看。
仓库账本不会对外公布,郑葳也不算是外人,而且她是最有可能解决这问题的人。
领头那人叫鲁雄,他看到郑葳看账本的表情越来越凝重,一看就是往心里去了。
鲁雄直念阿弥陀佛,希望宁寿公主能够把这问题解决。
其实郑葳是在心里计算五百人每天吃多少,吃的粮食要花多少钱。
郑葳看了很久才合上账本:“行了,这事我知道了,我会尽快解决。”
听到郑葳一句准话,鲁雄心里叹了口气。
郑葳离开之前,看了鲁雄一眼:“对了,还不曾问过这位大人的名讳。”
鲁雄躬身道,“小的鲁雄。”
郑葳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一阵子干得不错,辛苦你了。”
鲁雄觉得自己完全是尽自己的本分,但也确实是辛苦。
每天就在想着,那些粮食,如何能多拖几天。
鲁雄,郑葳心里默念这个名字。
这个人是可用,她看了账单,仓库里的粮食还能再拖上第八天。
这人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不当粮草官还真是屈才了。
这人能不能当粮草官,这还得经过考察,但郑葳喜滋滋的回了家。
郑葳回到家,全家都开始忙碌起来,做出一副,举全家之力,帮助士兵们度过艰难的姿态。
郑葳先是把段立肖送过来的首饰当掉,这钱也确实是杯水车薪。
她又奔走于太明县的几个大商人家中,一个目的:借钱。
太明县的几个大户们,自打被段立肖搞过一次之后,有底蕴的豪绅富贾不剩下几家。
剩下的要么家里的钱财有限,要么跟段立肖是至交。
段立肖的至交不会借钱,剩下的那几家就算借到钱,也没多少。
更何况他们都不想得罪段立肖。
孙晴天看她无功而返,实在是可怜。想拿出点钱,支援郑葳。
一沓银票郑葳看都没看:“不用了。”
郑葳手里有不少钱,她背后站着舒云萱,这大财主啥都不多,就是钱多。
但是郑葳要是很轻松的把钱拿出来,会被段立肖忌惮,这钱从何而来。
更重要的是,她很难达到自己收买人心的目的。
太容易做到的事情,不会被珍惜。
现在这样去富商家里走了一遭,钱从何而来的事情解释清楚了。
至于富商们都不承认是自己借的钱,这不重要,要相信无名英雄的存在。
总有那种做好事不愿留名的人。
郑葳的举动,也达到了收买人心的效果。
那一连串的举动,很快就传到了太明县的大街小巷。
军营里与世隔绝,但不代表什么消息都收不到。
五天后,郑葳把粮食和饷银,让人一同送到军营。
是的,还有饷银。
郑葳让他们吃饱饭,这是他们的基本诉求。
领饷银不是,领到时会是意外之喜。
但等到士兵们知道郑葳是通过当首饰,低三下四的求人借钱,才搞到的钱。
他们领到的饷银,就会变得烫手。
士兵们的记忆会更深刻。
而不是:我们快要吃不上饭了,多亏宁寿公主送来粮食,宁寿公主真有钱,谢谢她。
士兵们刚开始都不晓得郑葳搞钱的有多难,都是高高兴兴的领饷银,吃饱饭。
到了沐休的时候,往家里送银子,才知道郑葳先是当首饰,然后又去跟富商们借钱。
一时之间五味陈杂。
吃谁的饭,听谁的话,这是一方面。
可若是上一个明明很有钱的主子,却不愿意养自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