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做贼心虚,元墨有几分结巴:“阿、阿九,你不会是打算对卫子越使美人计吧?可、可我早就告诉他,当初那个花魁阿九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
“知道,报恩的龙女最后回到东海了。”姜九怀写完提笔,笑笑,“二爷以后不开乐坊了,去做说书先生,想来也很有前途。”
元墨:“你、你怎么知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莫要忘了,我的画像已经贴遍大街小巷,卫子越是县令,更是早就看到了。”
姜九怀将信封好,交给元墨,元墨给了小二一串钱,让小二送去县衙。
回来依旧忧心忡忡,不论是姜九怀发现诗袖在卫子越那里,还是卫子越发现阿九是家主大人,后果都十分糟糕。
也不知道是小小县城的公务太过轻闲,还是那半阙词的威力太大,没过多久,卫子越便来了。
他穿着便服,身上背了一只包袱,为官数月,身上已经有几分县令大的气势,捏着信道:“你是何人,写这信的人呢?”
元墨一笑:“卫兄,别来无恙。”
这一笑清冽爽朗,一如当初在船上分别时那般熟悉,卫子越才将她认了出来。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打开门查看外面有没有人,然后栓上门,急道:“我的爷,我就知道是你,除了你再也没有人知道这半阙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就成了通缉犯,还谋害了姜家家主?”
元墨看了看屏风后。
姜九怀在那里。
这是元墨再三恳求的结果,她担心卫子越进来见到阿九,会直接晕过去,好歹让她先铺垫铺垫,让卫子越有个心理准备。
“我知道那妖怪肯定是作恶多端,让你忍无可忍才下手,可那到底是姜家家主啊,你这不是把自己往死地里送嘛……”
卫子越还自顾自往下说,元墨连忙拦住他的话头:“卫兄,卫兄,先别急,事情不是你想象得那样,你先跟我说说现在姜家怎么样了。”
以卫子越的官阶恐怕听不到多少内幕,但想着卫老爷子多半会给宝贝孙子通通气,所以元墨才这么问。
哪知道卫老爷子这次别说通气,就连卫子越写信去问,卫老爷子也一个字没说,还让卫子越闭上嘴少打听。
因此卫子越也只知道一些上面的人肯让他们知道的东西。
据说年前某一个晚上,姜家家主带着的他的男宠元墨出城,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第二天府兵将消息报给为故为守墓的姜三爷。
姜三爷带着人四处寻找,最后在江畔找到一只熄灭的灯笼,上面有姜家的微词,据府兵们说,正是男宠元墨所拎的那一支。
姜三爷痛心疾首,带着人不眠不休四处搜查,终于从蛛丝马迹之中拼出真相——元墨其实是江洋大盗,他杀了家主,然后逃之夭夭。
姜三爷发誓上穷碧落下黄泉,定要把凶手千刀万剐,为家主报仇。
卫子越最后道:“海捕文书和通缉令已经发遍了江南大地,姜家悬赏千金缉拿你和你的同党,我以为你逃出去了,没想到你还在!”
他一面说,一面放下包袱,一样样往外拿东西:“这里是五千两银票,你来得太突然,我手边只有这么多,你凑合着用。这是通关文牒,连你同党那份也准备好了,你们赶快逃命去,记得千万要往北走,最好能出关,才能保得住这条小命!”
苏州是江南六府之一,是姜家的封邑,卫子越一旦被发现私纵要犯,定然要被治罪,前途就算完了。
元墨一阵感动,抓住卫子越的手:“卫兄,你真是太够朋友了——”
“咳。”有人咳了一声。
卫子越看了屏风一眼:“你同党?”
“嗯嗯……”元墨含糊应着。
卫子越凑近一点,压低声音问道,“你那同党,画像为何和阿九姑娘有几分……”
“相像”两个字,他没能说出来。
因为,屏风后的人走了出来。
嗒,卫子越手里的通关文牒跌在地上。
魂牵梦萦的容颜出现在面前,卫子越声音轻轻颤抖,“阿、阿九姑娘……难道是我在做梦吗?”
这是元墨心中的噩梦场面之一,她好想自挖双目。
其实她觉得姜九怀完全可以不露面,不需要美人计,单凭卫子越的义气,就已经帮他们弄到了通关文牒,他们可以一路北上回京城,打姜九怀的皇帝舅舅做主。
当然,路上确然有不少风险,但就眼下看来,似乎比直闯扬州更安全些。
姜九怀道:“我是姜九怀。”
这三个字杀伤力太大,卫子越浑身一震:“姜家家主?”他望向元墨,“这怎么可能?”
元墨也没想到姜九怀竟然不用阿九的身份,顿了一下才点头道:“卫兄,是真的,他就是姜家家主,你所知道的‘真相’全是姜长信捏造的。”
跟着,便把事情原原本本跟卫子越说了一遍。
从月夜游江说到姜长信突然变脸,从身陷深山说到逃离青水镇,直说得她口干舌燥,抓起茶碗咕咚咕咚一口喝尽。
卫子越听完,目瞪口呆:“可、可阿九为什么这么像家主大人?”
元墨忍不住叹气,这家伙还真是个痴情种子,明明是惊天大阴谋,他心里眼里居然只有阿九。
“阿九是舍妹。”姜九怀道,“双生妹妹。”
卫子越震惊,喃喃:“从来没听说过……”
元墨也震惊,我也没听说过……
“姜家的秘辛,外人又能知道多少?”
事实证明家主大人骗人的本事从来都在元墨之上,姜九怀淡淡道,“双生子不可养在一处,舍妹一直在京城长大,去年春天,我入京行冠礼,舍妹前来迎我,不想遭了小人暗算,舍妹失去了记忆,流落民间,我派人到处寻访,却迟迟没有找到……”
卫子越迅速回想起,那段日子里姜家府兵四处找人。
“谁知机缘巧合,舍妹被元墨所救,并成为花魁,到姜家献艺。那时我才知道她那几个月都在红馆。”
姜九怀说着轻声一叹,“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姑娘断不可能成为女伎抛头露面,这点望你能体谅。”
卫子越顿时明白了,难怪,去姜家献艺之后,世上就再也没有了花魁阿九……
“这么说……”卫子越满怀希冀,“她还活着?”
姜九怀道:“回家之后,她身染沉疴,药石无灵,一个月后便离世了。”
元墨心道,这个时候你应该面色哀伤啊家主大人!这么面无表情地说起自己的妹妹死了太假了吧?
然而卫子越根本没有发现这一点,因为姜九怀接着道:“她去世之前,一直念叨那半阙词,我一直不解何意,直到遇到元墨,我才知道,那是她题给你的词。”
卫子越如泥胎木偶般呆立于原地,一动不动:“她……她一直念着那阙词?”
“我如今众叛亲离,在重重搜拿之下依然想来见你一面,不是为了要你出手相助。说实话,你只是区区一介县令,就算是帮,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姜九怀慢慢道,“我来,只不过是想见一见让阿九心心念念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顿了顿,他道:“如今既已见到,我心愿已了,就此别过,卫公子就当从来没有见过我们,后会无期。”
说完,他转身便走。
元墨全程看得叹为观止,呆滞了片刻才跟上他的脚步。
然后就听卫子越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一丝明显的哽咽:“家主大人,请留步!”
这天,不少人看到县令卫大人微服进了一家客栈,接了两名女伎回衙门。
卫大人虽然年轻,但为官算得上清正,官声不坏,人们也只当作一件风流韵事在传。
定然是两个美若天仙的娇娘吧,大家都这样猜想,只可惜两名女伎从头到尾都带着幂篱,谁也没瞧见她们的真面目。
过了几天,卫大人接到家书,闻知母亲有疾,卫大人便向上峰告了假,回家探亲。
走的是水路,船只破开水面,帆尽数张开,顺风疾行。
水路上盘查得十分严密,几乎每隔十几里便有姜家的船只。
这条是苏州的官船,船头打着清江县衙的字号,大家都知道卫家太爷与姜三爷交好,就是冲姜三爷的面子,也不会正经搜索,只查了查船上男丁便放行了。
元墨和姜九怀照旧做女子打扮,浓妆艳抹,以至于搜查的人离去之际悄悄议论:“回乡探病还带着歌伎,这卫家少爷可真是风流。”
可以想见,卫子越未来的官声堪忧。
但卫子越本人对此一无所知,他整日整日坐在室内怅然出神,手里拿着那半截题字诗袖。
每看这袖子一次,元墨就心惊一次,生怕给姜九怀瞧见。她道:“卫兄,这个可千万莫在外人面前拿出来。”
尤其是在姜九怀面前。
卫子越黯然道:“放心,家主大人交代过,阿九姑娘命格特异,她的事一概不能提起。”
不愧是家主大人,骗人都骗全套的。
卫子越此举冒了天大的风险,在姜家夺权之争之中,他已将整个卫家压在了姜九怀身上,一旦姜九怀落败,卫家也要跟陪葬。
但他的心意好像完全不在这上头,他凄然叹息:“当初你说阿九姑娘是龙女,我竟没听懂,以为她当真是海里的龙女,没想到你是指她的身份尊贵,与真龙之女无异。”
第一百零二章
离扬州越近,元墨就越紧张。
但姜九怀看起来却十分悠闲,拿根鱼杆让元墨去钓鱼,做鱼鲙。
江南春早,风吹在脸上已经没有了刀刮一般的寒意,岸边的柳树也隐隐笼罩上了一层青烟,元墨坐在船头垂竿而钓,原本是图画一般的景象,只可惜元墨的愁眉苦脸破坏了这一切。
钓了一上午,元墨耸拉着脑袋,两手空空回来。
只听得一阵扑啦啦振翅声,抬头就见姜九怀倚窗而立,好像有一只信鸽飞出去,太快了,没瞧清。
大概是她看错了吧。
姜九怀眼下已经是个孤家寡人,哪里还有人给他发信鸽?
“又没钓着?”姜九怀道,“阿墨,你钓鱼的水准几时变得和你下棋一样了?”
现在怎么可能有心情钓鱼!
元墨好想吼他。
但她不能,她得保护好落难的阿九脆弱的小心灵,她叹了口气,担忧地道:“阿九,你可有什么主意了么?就算卫子越带着他们混进了扬州,接下来又怎么混进姜家?”
她所能想到的,就是跟着卫子越进卫家,然后跟着卫老爷子进姜家。
但卫老爷子不肯将姜家情形告诉卫子越,便是不想趟这淌浑水,这条路恐怕行不通。
她甚至在想,姜九怀是不是打算又祭出“亡妹阿九”这一招,让卫子越一哭二闹三上吊,去逼卫老爷子就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