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外,梅仁也一宿未眠,他见帐外天已大明,便起身往外走。
他刚走到帐外,就看到袁一从熹微的晨光中走来,他眉宇间的忧愁瞬间散去,嘴角浮现出一丝浅笑。
见袁一来了,梅仁便让士兵拔营准备启程,待一切打点妥当,梅仁对身旁的袁一道:“我给你带来了一件东西,你应该会喜欢。”
袁一上下打量着梅仁:“你这家伙,官没做几天,贿赂倒学得挺快嘛!”
梅仁慌忙解释道:“我才没有!说起来,那件东西本来就是你的,我只是把它带来物归原主罢了!再说,我跟你是什么交情,还用得着贿赂,这么见外吗?”
袁一神情严肃道:“我的规矩向来都是不讲交情,只看才干,对于走得越近的人,越要严格对待,一旦犯错绝不留情!所以,若你在我手下办事,那就得做心理准备。”
第173章 一个时辰
梅仁满脸无奈道:“我开个玩笑而已,你倒当真了。我跟你南征北战那么多年,还不知道你的脾气吗?”
袁一点点头:“以后,不能再用这样的事开玩笑。”
此时,梅仁感觉到袁一,不再仅仅是能够随意玩笑的兄弟,不久之后,他将成为折冲府总都尉,这就意味着将是自己的上司。
在官场中,下属对上司除了应有的恭敬,还得保持谨慎,因为,上司有他的立场,而下属也会有自己的顾虑,这是这半年来交足“学费”才学来的道理。
想到这些,梅仁垂下视线,声音略微低沉道:“是。以后我会懂得分寸。”
见梅仁突然变得如此谦卑,袁一觉得有些奇怪,以前,他教训梅仁,再严厉的话他都说过,梅仁不是争锋相对的狡辩,就是嬉皮笑脸的讨饶,现在却如此顺从的承认错误,这还是头一遭。
看来,若一个人遇到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环境,他尖锐的棱角就会被一点一点的打磨掉,慢慢地他就会变得圆滑,待人处事也懂得变通。如此,便更容易在仕途上扶摇直上、不过,他也将失去原本纯粹本真的秉性。
袁一似乎能够感觉到梅仁正经历这样的过程,他不知自己是该喜,还是该忧。
这时,袁一感到气氛变得莫名尴尬,他便刻意绕过方才的话题,向梅仁问道:“你要给我什么东西?”
梅仁故弄虚玄道:“待会就知道了。”说罢,他四下眺望了一眼,而后,弯着手指放在唇边,吹起一阵嘹亮的口哨。不多时,一匹身形矫健,浑身雪白的骏马朝他们飞奔而来。
袁一看到骏马,脸上露出一丝喜悦,对梅仁道:“你这家伙,原来把老白带来了。”
梅仁笑了笑:“没错。”
老白在梅仁跟前停下脚步,梅仁微笑着伸手想要拍拍它的头,可它好似发现了一旁的袁一。
只见它将头转向袁一,眼睛睁得圆溜溜的,而后,甩着尾巴低下头,像是在向袁一撒娇。
见此,袁一抬起手摸了摸它,微笑道:“你又壮了不少,看来梅仁没有亏待你。”
梅仁收回悬在半空中的手,长长叹了口气:“这半年,我可是把它当大爷那样伺候。没想到这个没良心的家伙,见了你,就把我晾到一边了,真是太让我心寒了。”
袁一满脸无奈道:“它只是一匹马,又不是女人,用得着这么酸溜溜吗?”
“你们可以皆大欢喜,我就不可以发牢骚吗?”
“可以。你慢慢牢骚去,我带老白先跑一圈。”
见袁一扳鞍上马,梅仁一摊手:“我好了。我去通知大伙启程。”
袁一点点头。
梅仁问道:“对了,你要向宁谣他们道个别吗?”
袁一沉默了片刻:“不用了。他们没看到我,自然就知道我回长安了。”
梅仁虽然觉得袁一的做法有些不近人情,可他相信,袁一有自己的分寸,因此,他便不再多言。
见众人都已到齐,马上的袁一看了眼身旁的梅仁:“启程吧!”
握着缰绳的梅仁点了点头,而后抬起手,正要下令,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他转过头,看到宁谣正往这儿跑来。
这时,宁谣跑到袁一马前,她声音低沉道:“袁大哥,你要回长安了吗?”
“嗯。”
宁谣抿了抿嘴:“你还会再回猎户村吗?”
“不会。”
见袁一神情冷淡,宁谣心中除了离别的伤感,还多了一种莫名的心酸,热泪突然涌上眼眶,又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她低下头试图隐藏眼泪,她沉默许久,方才鼓起勇气说出最后的告别:“保重。”
“保重。”
她能够感觉到袁一的话语里连一丝不舍也没有,她也不多做逗留,转身而去。
这时,梅仁瞥见宁谣红了眼眶,便起了爱怜之心,他转过头叫住宁谣道:“宁姑娘,若有时间就到长安来玩,那里可热闹了,我可以带你到处逛逛。”
宁谣看了眼端坐在马上的袁一,点了点头:“嗯。”说完,便快步走开了。
梅仁看着走远的宁谣叹了口气,用埋怨的口吻对袁一道:“她好歹照顾你那么久,你怎么连句客套话都懒得说?以前,你可不是这样的。”
“不是懒得说,是没必要说。”
梅仁皱眉道:“你难道没看出来,宁姑娘喜欢你?”
他一脸冷漠道:“那是她的事。”
“难道你不觉得她是个难得的好姑娘吗?”
“没错,她是个好姑娘,可跟我有什么关系?”
梅仁彻底无语,他叹了口气:“我懂了!我们走吧!”说罢,他拉正缰绳,一夹马腹,便飞奔而去。随后,袁一和众人也驾着马跟上。
夜晚,在长安城外,一支风尘仆仆的队伍踏破宁静的夜色,正飞奔而来。
他们来到城门前将马勒停,这时,排在队伍最前的梅仁看到紧闭的城门,一脸忧心忡忡,对身边的袁一道:“今天是复命的最后期限,再过一个时辰,我们要是没法将你交给吏部,完成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全都要”说到这儿,梅仁深深吸了口气,方才继续道:“人头落地。”
听到这话,队伍中响起了小声的抱怨:“都这个时辰了,吏部的大老爷早就回家睡大觉了,还会有人办事吗?”
“可不是!在路上,咱们可被他耽搁了好几天时间,不然,我们早就回长安复命了。现在,咱们就等着人头落地吧!”
虽然,他们压低了声音,可袁一还是听到了这些抱怨。只见袁一转头用锐利的眼神扫视了一眼队伍,见此,原本还在低声抱怨的众人,便不敢多言,队伍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袁一用平缓而威严的声音道:“时间是我耽搁的,我会承担所有罪责。现在,还有一个时辰,你们不是去争取,而是在这里抱怨,你们告诉我,抱怨除了让我知道自己是罪魁祸首,还能改变什么?”
听到这番话,众人都羞愧得低下了头。
袁一看向身边的梅仁,问道:“诏令在你那里吧!”
“在我这里。”说着,梅仁将诏令交给他道:“你要干嘛?”
他将诏令放进兜里:“当然是去吏部交人。”
梅仁道:“这个时辰,吏部还有办差的人吗?”
“我自有办法。”
“有用得上我们的地方吗?”
袁一看了眼紧闭的铜钉城门:“让他们把城门打开。”
梅仁点点头,便同众人一齐高声呼喊,守城的将领听到喊声,便举着火把来到城楼上。
他们与守将经过一番沟通后,守将同意先将袁一放进城,其他人等到明早城门打开时,一一核实身份后再进城。
此时,城门被缓缓打开,只见袁一握紧缰绳一夹马腹,老白便扬起马蹄,朝城里飞奔而去。
次日,麟德殿,太医正在向武后禀告高宗的病情,虽然太医说得极为隐晦,可武后很清楚,高宗恐怕时日不多。
武后望着殿外的寂静的黄昏,陷入了沉思中,她冰冷的脸庞上突然闪现一抹诡异的光彩,她看了眼太医,用略微低沉的声音道:“圣上身患风疾多年,诸多情况本宫也是清楚的,你们务必尽心医治,希望上天庇佑,圣上能够早日康复!”
听到这番嘱咐,太医跪地道:“微臣必定不负娘娘期望,竭尽所能为圣上医治。”
正在这时,孙满贵从殿外走了进来,在武后身边低声道:“娘娘,袁一来了。”
武后点点头,让太医先行告退,而后对一旁的孙满贵吩咐道:“让他进来!”
孙满贵应命而去。
不多时,袁一便进殿,来到玉阶前,向御座上的武后行礼。武后见他身穿一袭半旧的交领宽袍,脚上的乌靴沾满了泥土,再是那一脸刚冒头的胡渣,让他整个人显得脏乱不堪。
见此,武后一脸不悦道:“本宫召见的是荣郡王,不是袁一。瞧你这一身打扮,究竟是不尊重自己郡王的身份,还是不尊重本宫?”
袁一回答道:“我没有不尊重谁。娘娘也知道,我回长安不过一天,既要完成总都尉的接任,又要处理封赏的各项事宜。之后,又得到娘娘的召见,时间规定在酉时。很显然,我没有多余的时间……”
武后一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理由只是无能的表现,本宫只看结果。本宫去过猎户村,很清楚你完全能够在限期之前赶回长安,可你偏偏在限期当日,利用最后一个时辰,把吏部闹得天翻地覆,又跑到吏部尚书家中,用妻儿威胁他进宫,让本宫批了你的诏令。”
说着,武后用锐利的眼神打量了他一眼,愠怒道:“你的所作所为,知道该当何罪吗?”
第174章 不再君子
袁一回忆起昨晚,他进城之后就直奔吏部,那时只见官衙大门紧闭,他便翻墙进入其中,他在吏部各处查看一遍之后,发现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里还亮着微弱的灯光。
他便走上前,隔着半开的窗户看到一个身穿浅青色圆领官袍,头戴乌纱官帽的年轻男子。只见男子坐在摆满文书的书案前,一手握着笔,一手托着腮像是在打盹。
袁一推门走进,惊醒了男子,他慌忙起身,退到身后摆满卷宗的大架,见无路可退,他拿起手中的笔指着袁一,声音颤抖道:“你是什么人?来这里干嘛?”
袁一从兜里掏出诏令道:“我来办事。”
“你到底懂不懂规矩?这大半夜的,哪有人给你办事,有什么事明天请早!”
“规矩我是知道的。可这事必须今天办!”袁一边说,边靠近男子。
见男子又要用官腔搪塞自己,袁一便扣住男子握着笔的手腕,而后将他的手扳到身后,威胁道:“不想当废人,就别废话。现在,你来告诉我,要怎么处理我的诏令?听明白了吗?”
见男子点点头,袁一便放开手,将诏令递给男子。
待男子看过后说,袁一的这道属于朝廷最高级别的诏令,按照规定,诏令先需要吏部尚书的官印,然后递交朝廷,等皇上批复盖上御印,才算完成。
听他说完,袁一问过吏部尚书家的地址,他便急匆匆地离开。他未曾想,自己刚转身走到门口,男子就冲着窗外大声呼喊,
见状,叫苦不迭的袁一从兜里掏出块碎银,往男子后脑勺一掷将他击晕。可为时晚矣,男子的喊声已经惊动了在府衙巡逻的士兵,他们跑来屋前,将刚走到屋外的袁一团团围住。
袁一知道打斗是免不了,因此也不废话,提起乌木剑,连剑鞘也懒得取下,便一跃上前,随便三两招便把一众士兵打得趴了一地。
见无人再敢阻拦,袁一便腾空而起,跃过一座又一座高墙来到府衙外,骑上马赶到吏部尚书府中。
经过一番打探,他摸进了尚书的房中,借着从窗户透进的月光,他看到在床榻上一个留着灰白长须的男子,搂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睡得正熟。在床旁放一个摇篮,里面躺着一个裹着襁褓的婴孩。
他毫不客气地一把拽起男子,用打量男子一眼,压低声音问道:“你是吏部尚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