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两个月就过去了。
许淙身上的衣裳也从夏天的换成了秋天的,这些崭新的秋衣是他上个月安排青木回家的时候,顺便带过来的。从衣裳上面的针脚,他能看出有些是金氏做的,有些是秋月做的,有些则是秋果做的。
但因为许淙现在年纪大了,所以她们不再给他做绣满了动物形象的衣服,而是换成了青色、蓝色等等款式的书生袍。
不过这些衣服的上面也都有绣一些暗纹,比如青竹、兰花等等,每一件也都很好看。许淙每次换上新衣,都能高兴很久。
又是一个沐休日。
一大早许淙就穿上新衣,然后把老师布置的功课收拾好,和石头、青木两人一起进城去云府拜访。
不过今天不一样的是,一来到书房许淙就发现,屋里除了他的老师云光霁之外,还有一个熟人,那就是师祖云阁老。
云阁老回乡已经两年时间了,许淙虽然是云知府的弟子,但总共也就只见过他三五次,每次都是在逢年过节云家人齐齐团聚的时候,唯一的一次还是在族学,他老人家回来的第一年过去讲了一次课,但后来就没去了。
据说他老人家这两年都是在自己的院子里修书。不但不见外客,就连云家的那些小辈们也很少见。
所以许淙看到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连忙行了一礼。“学生许淙,见过师祖,见过老师。”
云阁老淡淡地嗯了一声,然后就继续跟云知府说起话来。
许淙见老师云知府没让他出去,便知道这些话他也可以听,于是就束手立在旁边,不敢出声打扰。
云阁老跟云知府说的,是许淙之前就从云毕那儿听到的,关于他要去京城的事。云阁老的意思是他会赶在过年之前回到京城,至于云知府等人则是明年除服之后再出发,不过许淙的大师兄云麒这次会跟云阁老走,因为他要参加后年的春闱。
除服啊……
许淙略一思索,发现明年还就真是老师一家除服的日子。
因为云老夫人是在许淙十一岁那年的秋天去世的,所以明年不但许淙满十四岁,云家守孝也正好三年。虽然云知府礼法上只需要守一年孝就好,但据许淙所知全家除了云阁老外,其他人全都是守三年。
男子不喝酒、不玩乐,而女子则不出门,不交际,真正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以许淙来了徐州这么久,刚来的时候还在云家住过一段时间,但也从没见过蕙姐儿和莹姐儿。
思索间,两人已经商量完了。
不过云阁老往外走的时候突然顿住了脚步,转身询问站在一旁的许淙:“你此前所说之法,练得如何?”
许淙:!!
这句话真是没头没尾了,不过许淙见云阁老的次数不多,能跟他说话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很快就反应过来他问的应该是之前在京城的时候,自己跟他说过的学习方法。
这题他会!
于是许淙恭敬回答:“回师祖,学生近两年请教了老师,以及夫子们,自觉已有成效。”
接着他便讲述了自己的理解,并且还用了一张大大的纸将《尚书》这本书的主要脉络写了下来。这里使用的方法就是他在前世的记忆里找到的板书,也就是思维导图。一张图写完,整本书的脉络也就出来了。他今年能够考到好几次的旬试第一,这个方法功不可没。
云阁老看完后微笑点头,勉励了几句后就走了。
等人一走,许淙压力大减,然后好奇问道:“老师,您明年就要去京城了吗?那什么时候启程啊?”
“十一月吧。”
云知府想了想道:“总不好让祖父一人在京城过年。”
然后他又道:“对了淙哥儿,我月前去信跟你父亲商量了一下,明年正好是乡试之年,你今年回去之后就不用再过来徐州,先回庐州把举人考了。乡试并不难,你应该是能考上的。”
考乡试?
许淙愣住了,他现在已经可以去考乡试了吗?但老师突然这么说出来,他怎么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啊?
第105章
“老师,我真的能去考乡试了吗?”
许淙没忍住问了一遍。
他倒不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考,而是觉得这件事好突然。而且他在族学这边学得好好的,每一天都能学到新东西。相比起之前考秀才的时候兴致勃勃,他现在就觉得我还没次次考第一呢,怎么就到乡试了呢?
听完了他的想法,云知府哭笑不得。
“你们那群人里,明年也不止你一个要下场,除了像毕儿这种年纪太小的,统统都得往考场里走一遭,举人便是举人,又没有同举人一说,能考上即可。难道十七岁的举人要比十四岁的举人好听?”
十四岁的举人啊……
许淙突然灵机一动,忙问道:“老师,我爹以前是多少岁考中举人的啊?”
他只记得奶奶说过,许明成乡试的成绩是十二名,但具体多少岁去考就不知道了。唯一知道的是他二十六岁的时候考中进士,然后是第八十九名。自己小时候还嘲笑过他一直在退步,从来没超越呢。
云知府摇头,“你爹与我不同科,未曾留心。”
他接着跟许淙科普了一下同年,说同一科考中的,并不只是互称同年那么简单。而是会刻一本《序齿录》,这本《序齿录》按年龄从大到小往下排,不过也有按照当年名次往下排的,端看彼时各人意愿。
其上会有姓名、地址、字、号、出生年月等,更会把重要的三次考试也就是乡试、会试、殿试写上,细致的还会有观政衙门以及初授官职。至于科举时会写的三代名讳,此《序齿录》也不会拉下,而且还会更详细,比如长辈官职、母姓、祖父母及父母存亡情况,家中伯叔兄弟名及官职、妻姓、子侄名及官职等等。
简而言之,就是你的同年们能把你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至于其他人,只要不是特意去打听,往往是不知道的。
许淙恍然,怪不得当初许明成知道赵知府是老师的同年,马上就写信询问了,原来还有这样的事啊。同年们真的是把你全家上上下下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古代的同学录有点点可怕啊!
想到这里,许淙有些好奇,于是询问:“老师,我能看看您的《序齿录》吗?”
这也没什么不能看的,当初刻印的时候,有些人还会多定几本,以便留着送人呢。所以云知府说了个地方,让许淙自己找了。
许淙还就真的踮起脚,从书架上把那不算薄的一本书找出来了。
翻开仔细一看,他就暗暗咂舌。
他心想这《序齿录》还真跟老师说的那样,什么都往上面写啊。并且除了那些之外,每个人还会附一首诗,或者一篇文章,有的文风还是很明显的。
翻着翻着,他就看到了老师。
他的老师云光霁,考上进士的时候年纪不太大,最起码是没有许明成大的,所以跟有些四五十岁把孙辈都写上不同,他只写了一个长子,也就是大师兄云麒。而且许淙还从上面看到当时云阁老还不是吏部尚书,应该是后面升上去的。
除了老师之外,还有一个熟人,那就是赵知府了。
虽然已经知道赵知府是个好人了,但许淙还是仔细看了一下。跟他之前了解的一样,赵知府祖籍充州,父亲是一个举人,除此之外他们家就没有其他人有功名了,另外上面写的妻为周氏,这个也没错。
不过长子赵胜的名字没在上面,也不知道是没写呢,还是当时他还没有出生。而且从他的年龄上看,比老师还要大啊。赵知府考上进士的时候,年龄和许明成差不多。他这样的年纪在同年之中,还属于年轻有为的。
整本《序齿录》粗略一翻,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科举催人老!
许淙笑了一下,然后就把这本书合上了,不过在合上之前他也记下了老师特地提到的几个人,据说都是他的同年好友,如果将来去了人家地盘,得专门去拜访的那种。当然现在是不用的,他们都在各自的任上不在徐州。
从老师处得知自己明年就要下场,许淙只紧张了一会儿功夫,就又淡定了起来。尤其是他回去一问,发现其他人也都在备考的时候,就更淡定了。
考试而已,他一点都不怕!
就是年底回到了家里,他也信心满满,“爹,老师说我今年过完年就不用去徐州了,先回庐州考乡试,考完之后看看情况再说。”
“爹,你的钱袋准备好了吗?”
许淙一下马车,就紧跟在许明成身后追问,“我考中秀才的时候,你可是给了二十两银子的,举人可比秀才难考,你得给更多才行!”
奖金多多!
这才是考取更好名次的动力!
许明成原本还欣喜于儿子回家的,听到这话顿时哭笑不得。
他袖袍一甩没好气道:“少不了你的,我看过几年等你加冠取字,其他都不用想了,直接取个钱篓子就好。”
这话许淙就不爱听了,他怎么会是钱篓子呢,明明是正当收入,而且他还记得以前许明成曾经说过自己的名字会让老师取的。
所以他毫不客气地说道:“不可能,老师不会同意的!”
钱篓子什么的,一点也不好听!
而且‘钱篓子’这样的字,一报出去人家还不怀疑老师的品味啊?
反正他已经打算好了,等他要加冠的时候,就请老师起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那以后他的名和字都很好听,章也刻上两个,遇到要署名的时候就按照心情,想用哪个用哪个。或者单号用‘许淙’,双号用‘许某某’,那也是非常不错的。
说话的功夫,两人已经走进了内院。
青州府衙和勉县县衙的格局差不多,都是在衙门的后面,不过府衙的后院明显要比县衙的要大一些,装饰也更精美。
一进门,许淙就被迎出来的王老夫人搂在了怀里。
“乖孙呐,你可算回来了!“
“哎呦,你还长高了,长得比奶奶还要高了,再长长,就要比你爹还要高了。”
王老夫人高兴地摸着许淙的头念叨,“今年奶奶也种了你喜欢吃的韭菜,还有萝菔和葱,你饿不饿,一会儿啊就让厨房给你煮面吃。”
许淙眼睛一湿,也回抱住王老夫人,“奶奶,我回来了。我在徐州的时候,天天都想吃家里的面,那边只有馒头。”
王老夫人眉开眼笑,连声吩咐,“快去摘最鲜嫩的韭和葱,再打两个鸡蛋,给淙哥儿做碗面吃,要多多放葱,还要放菘。”
“淙哥儿就喜欢这样吃。”
一碗加了肉和鸡蛋,还有很多葱花的面吃完,许淙筷子一放,才觉得自己是真正地回到了家里。云氏族学虽然有饭堂,酥肉还很好吃,但冬天是没有青菜的,所以刚过去的时候许淙一直不太适应。
还是家里好啊。
吃完面后沐浴更衣,再跟家里人仔细讲了自己近一年在徐州的经历,第二天许淙醒来的时候就又生龙活虎了。
他在家里转了一圈,没找着人,于是便问:“娘,爹呢?”
昨天忘记问回乡的事了,他正打算找渣爹问一问呢。谁知吃过早饭后前院后院都转了一遍,但没看见人,今天是沐休没错啊。
“你爹说衙门里有事,一大早就出去了。”
金氏仔细地看了许淙几眼,然后招手让他过去,扯了扯他两边的袖子,“我怎么瞧着这衣裳短了些,正好我想着你要回来了,就给你新做了两身衣裳。你去换上新的,这身脱下来娘给你改改。”
许淙哦了一声,顺从地去换了。
他今天穿的这身衣服袖子是有点短了,但在路上的时候不方便洗衣服,所以许淙都是一两天便换一件,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件。原本想着随便穿穿的,没想到他娘火眼金睛,竟然马上就看出来了。
等换完衣服回来,许淙就发现屋子里除了金氏之外,还有浵姐儿和一个穿得红彤彤跟个红包似的矮豆丁。矮豆丁在浵姐儿和丫鬟的注视及鼓励下,摇摇晃晃地一步步往前走,冬天厚重的衣服让他看起来跟个企鹅似的,看着特别好玩。
看到他出来,浵姐儿眼前一亮,高兴道:“大哥!”
至于穿得跟个红包似的矮豆丁,也就是泽哥儿则抿着唇不说话,要不是他的眼睛微微放大,许淙还以为他没注意到自己呢。
“浵姐儿,你们在做什么?”
浵姐儿高兴道:“教弟弟走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