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翰林感兴趣地问:“云氏族学,可是云阁老家里的?”
赵知府含笑点头,“正是,听胜儿说云阁老还曾去族学讲过课,他听了之后受益匪浅,云阁老乃当世大儒,他老人家的才学让我辈向往啊。”
今年不过三十岁左右,还显得年轻的陈翰林连连点头,“是极是极。”
这时候,刚刚说出许淙和许明成关系,并且第一个提起“六元及第”的那人咦了一声。
“云氏族学?”
“若我没有记错的话,那许淙也正是从云氏族学里出来的啊,他还拜了云阁老的亲孙云光霁为师,原来他和令郎还是同窗,也是巧了。”
那人话刚说完,赵知府脸上的笑意顿时就停滞了。
第112章
过了一会儿,赵知府才笑道:“是嘛,那的确是巧啊。”
后来他就没再提起云氏族学的话题了,转而主动说起了寿州王氏兄弟,“听说寿州这次出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啊,两人一前一后,齐齐考中了院案首。”
“若是他们本次乡试皆中皆是名列前茅,来年又齐齐考中进士,那就是‘兄弟两进士’,传扬出去也是佳话一件。”
其他人便也附和,“是极,看来此次乡试,真是人才济济啊。”
闲话了一阵,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王学士率先站了起来,“诸位,开场已经一个时辰有余了,可愿随我前往一观呐?”
考官是有巡视考场的义务的,一来是为了防止人作弊,二来也要显示自己的重视,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几千个号间里走上一圈。
这是本次乡试的第一次巡场,其他人闻言纷纷站了起来。
“愿随大人同去!”
……
许淙正在专心致志地答题。
本次乡试,他天还没亮就进场了,因为这次乡试不像院试一样是按照名次安排号间,所以他领到了一个稍微靠后的位置。
好在不是臭号!
他进来后先睡了一觉,然后赶在开考前去了一趟安排在号间最后的茅房,过去之后就发现前面臭号里坐着的那位仁兄一脸的生无可恋,还偷偷拿袖子擦眼泪。
但也不敢哭出声来,因为真的闹出动静的话会被军士们拖走的,三年准备白费还另说,要是被禁止参加科举那就太惨了。
连哭都不敢大声,真的非常可怜了。
许淙心有戚戚。
上完茅房之后,他洗净双手,然后用无烟的银霜炭给自己煮了一壶清水。考场里面的水也不知道是从哪个井打来的,不烧开他可不敢喝。况且临行前老师和许明成也一再提醒自己,不能在贡院喝生水,说是贡院的井三年才掏一次,不干净。
水干不干净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但烧开再喝总是没错。趁着水烧开的功夫,许淙又热了几个包子和馒头做早饭。
虽然之前检查的时候,这些包子馒头统统都被掰开了,现在呈现出四分五裂的形状。但那些负责检查的军士也没太得罪人,凡是现吃的食物都是用筷子夹开的,没用刚给上一个人搜过鞋底的手,所以热一热还能吃。
这就是他接下来的两餐了。
天气太热,带太多的食物也放不住,所以许淙今天傍晚就要开始自己煮饭。好在他现在也锻炼出来了,不管是煮一锅面,还是把切好的肉干、香菇干、蔬菜干等放进罐子里煮一锅焖饭,都难不倒他。
吃完早餐后,他便洗干净手开始答题。
乡试和院试不一样,院试的考题得自己抄,抄错自负,但乡试的考题是考生们买了卷子交上去,由官府统一印刷的。
发到许淙手里的这一份,上面还有他交试卷时写的字,以及官府的印戳。就这么几份卷子就收了他二两银子,非常贵。
专心写字的许淙并不知道,刚刚主考官王学士带着一群人,才从他的号间门口走过。不过他虽然没发现考官们,但考官们却发现了他的。
毕竟十四岁的秀才,整个考场也没有几个。
即便是有,但考官们犀利的双眼也能从他专心的态度,流畅的书写速度上推断出,这个应该就是刚才众人讨论过的许淙了。
不过虽然知道,但也没人开口打扰,更没人凑前去看他在写些什么,一群人脚步不停地走了过去,顶多就是有人多看了他几眼。
一场考试三天,第一天发下卷子然后第三天晚上收卷,收卷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直到第二场考试时间的来临。
许淙第一场交完卷后,还有心情在考场上逛一逛,和人交流一番,但第二场考完这些心思都没有了,倒头狠狠地睡了一觉。
至于第三场考完,他长吁了一口气。
然后就将剩下的油炸面饼和肉干、香菇干、笋干、蔬菜干等等一股脑都扔到了烧开了的水里,再将磨成粉末的调料洒进去,顿时香味就弥漫了出来。
煮好后,他实在受不了号间里面的味道了,于是无视了外面或哭或笑,或讨论答案,或如幽魂一般漫无边际地飘荡的人群,拿着筷子端着自己的双耳小铜锅径直走到最前面,随意挑了个位置坐下就吃。
刚没吃几口,旁边就传来了咕噜噜饿肚子的声音,随后一个人幽幽道:“好香啊,你在吃什么?”
许淙抬头一看,发现对方有几分眼熟,仔细想了想才发现这不就是第一天那个被分到臭号,结果默默流眼泪,哭都不敢大声的仁兄吗?
想到对方的悲惨遭遇,许淙顿时心生同情。
“唔,算是油炸面吧,你要吃吗?”
对方捂着肚子重重点头,“要!”
因为明天就能出去了,所以许淙这次把剩下的面饼都放了进去,几块面饼加上肉干和菜干炖了满满一大锅,一个人也吃不完。
所以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既然他不在意自己已经吃过两口了的话,许淙还是很愿意分享的,“那你去拿你的碗来,我在这里等你。”
那人顿时皱眉,显然是不想回去自己的臭号拿碗的。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好主意,“你等等,我去找我哥拿。”
没多久他就拿着一个清洗干净的铜锅和筷子回来了,考虑到自己吃不了那么多,而对方似乎非常饿的样子,许淙豪爽地分给他一大半。
对方先道了一声谢,然后埋头苦吃起来,那速度,一看就知道是饿了好几天的了,吃到最后他干脆举起铜锅,咕噜噜开始喝面汤。
许淙也慢悠悠地吃了两口面。
“许淙!”
“你原来在这儿啊,好香,你是在吃你那个油炸面吗?我跟你说你这个油炸面啊香气太浓了,第二场考完还有人跟我打听你呢。”
“咦,你谁啊?好臭!”
呼噜噜吃完了大半锅面的那位仁兄一抹嘴,没好气地给了郑瑞成一个白眼,“你以为自己很香啊?半斤别说八两。”
然后他转头对许淙道:“我是寿州王武,你煮的面很好吃。”
原来他就是寿州的王家兄弟啊,之前郑瑞成跟他提过的,还给他带过对方的文章,于是许淙朝他点点头,“我是庐州许淙。”
“我也是庐州的,我叫郑瑞成。”
郑瑞成不客气地在许淙旁边坐了下来,然后侧头询问,“你就是寿州的王武?那你是不是还有一个哥哥叫做王文?”
王武点头,然后指着一个方向,“他在那边。”
郑瑞成哦了一声,然后好奇询问,“王兄你现在这幅模样,都快腌入味了,莫不是被分到了臭号?”
王武叹气点头,恶狠狠地道:“第二回 了!”
然后他就跟许淙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悲惨科举史,据他所说,自己和哥哥是双胞胎,从小就一起读书,县试和府试的时候都是一起去考试的,但他的运气没有哥哥的好,分到的都是靠近尾巴的位置。
但因为县试和府试每场只考一天,正场过了还不用去参加接下来的考试,所以也还好。问题就出在了院试上,院试不但是在七月,还要连考三天,他第一次考院试结果被分到的是一个臭号,三天下来他直接就吐了,只好过了一年又从头再来。
第二次考到院案首后,他继续苦读,然后这次兄弟俩也是一起参加乡试,结果他倒霉催的又被分到了臭号,所以一进去就直接哭了。
这也太倒霉了吧。
许淙和郑瑞成对视了一眼,纷纷安慰。
一锅面吃完,三人也熟悉了起来,还留了地址约定以后可以互相通信,然后许淙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去眯一会儿。至于王武坚决表示不会回去,打算今晚就在外面找个地方睡一觉,或者是跟他哥挤挤,就连号间里的东西都不想要了。
第二天门一开,所有人鱼贯而出。
许淙打着哈欠找到了等候着的许桥等人,没等他们开口呢就道:“桥叔,我要回去洗漱,热水有没有准备好啊?”
许桥心疼地看着瘦了好些的他,忙道:“都准备好了,热水还有热饭菜,另外还请了个大夫给你把脉,安神的汤药什么的也都熬好了,快上车吧。”
……
贡院内,考官们正在阅卷。
和第一天有说有笑,时不时讨论本次哪位考生能够夺得案首的时候不同,阅卷的时候大家基本上是不出声的,偶有遇到写得好的,也只是露出浅浅的笑容,然后将这份卷子取出来放到一边,准备拿去给主考官看。
而主副考官们的阅卷任务更重,所以也没有心情说话。尤其是主考官王学士,因为这次淮南西路的乡试,若是发生什么问题的话,首先第一个被问责的就是他,所以随着试卷一份份地收过来,他就一直沉着脸观看。
八个同考官们批过的试卷,他都要看一遍。
而陈翰林也被他指派着,仔细检查那些被黜落的卷子。以防其中有什么漏网之鱼,因为乡试的试卷考生本人是可以花几文钱调阅的,所以一旦出现了漏网之鱼,那每一条都会将他们二人炸得灰头土脸。
好在检查完一轮后,陈翰林朝王学士点点头,表示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七八天后,所有阅卷的工作都已完成,本届乡试一共二百份取中的试卷,都已经挑选出来了,喝着浓茶熬着夜的诸位考官们,齐齐将目光放在了王学士面前的那十份写满了‘取’字的卷子上。
这就是本次乡试前十了。
第113章
王学士是一个年约五旬的老者,连续几天的阅卷,让他精神疲惫。但看着这些被选出来的一份份卷子,眼见着此事就要功德圆满,他也微微露出了笑容。
“诸位,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些都是谁吧。”
说完他便带头拆起了试卷上的封条,本朝乡试按照规定,是只糊名不易书,所以只需要拆掉糊名便能知道这些试卷的主人了。
“周义文……”
看着这第一份卷子,他微微点头,然后拆起了第二份。
“许淙……”
“王文、李涛……”
等全部十份卷子拆完弥封,本次乡试最为出色的十个人名单,便出现了。其中大部分都是淮南西路的读书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场的考官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的,前十名里名声不显的不过十之一二。
试卷拆完,就要开始排名次了。
和院试一样,排名次是属于主考官的权利,其他人可以对谁榜上有名,谁名落孙山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主考官却并不一定会听从。
这次也是如此,等卷子一拆完,八位同考官以及副考官陈翰林等人或是沉默不语,或是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中有几位尤为积极,为自己看好的人争论不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