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太子亲弟,陛下与皇后娘娘的幼子。”
知道许淙在京城待的时间不长,他耐心解释,“陛下还是太子时,与皇后娘娘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大公主,一个就是夭折后追封的先太子。”
“至于湘王,和太子一样是陛下登基之后才出生的。他从小备受帝后宠爱,今年才十一岁。湘王殿下虽然已经封王,但如今还是居住在宫中,并未搬到王府,早几年朝中还有御史弹劾过此事,不过都被陛下留中不发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许淙表示自己明白了。
不过这样一说,他就想起之前发现赵胜是书中主角的时候,疑惑的另一件事,那就是赵胜这个庶子在陛下讨厌庶出的情况下,后来到底是怎么登上高位的呢?
答案应该是改朝换代。
如今朝野内外并无明显动荡,所以换个朝廷的事不符合,那就只有换个皇帝了。也不知道很多年以后,是现在的太子坐上了那个位置,还是别的什么人啊。
许淙想了想,没在少得可怜的原书记忆里找到答案,于是就抛开一边,不再想了。
回到云府之后,许淙等人自去休息,而云夫人安置完婆婆和两个女儿,想了想,却有些担忧地跟云光霁商量了起来。
“老爷,我今日跟母亲还有蕙姐儿、莹姐儿去给祖母的长明灯添灯油,结果回来的时候马车坏了。麒儿想起淙哥儿今日也在大相国寺,便去找他借马车一用。但我们在等马车的时候,皇后娘娘却正好路过。”
“她见我们云府的马车停在路边,便让人询问发生了何事。”
云夫人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懊恼地说道:“我未曾想到太子殿下今日,竟然亲自来接皇后娘娘,所以让蕙姐儿跟他打了一个照面。”
“娘娘当时还夸了蕙姐儿几句。”
“老爷,我进京后的这段时间,已经听了好几家人论起陛下和娘娘有意为太子选妃之事,今日这一见,会不会对蕙姐儿有什么妨碍啊?”
云光霁也愣了一下。
不过他仔细想了想,却是摇头,“不碍事,太子今年已经十七,选妃是应有之义。而我们的蕙姐儿不过才十四岁,都尚未及笄呢,若是真的选了蕙姐儿为太子妃,那太子的嫡长子何时才能出世?”
“要知道二皇子,也就是裕王世子今年都已经十二岁了,听说颇得陛下喜爱。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太子不急,他身边的人也会急的。”
“你啊,应该多心了。”
闻言云夫人松了口气,苦笑道:“也对,我这也是一时想岔了。自从我们入京以来,我带着蕙姐儿、莹姐儿也出过几次门,期间就有夫人这么夸她们,还问起她们的亲事,所以一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想岔了。”
云光霁嗯了一声,想了想道:“太子妃应该不会,毕竟蕙姐儿与太子年岁相差太大,但太子侧妃却不得不防。陛下当年还在东宫的时候,就是先娶正妃,两三年后再纳侧妃,等过个两三年,正是女儿们十五六岁的时候。”
“这样吧,过完年后我就要去国子监了,那里年轻人多,我到时候就留意一下,看能不能给蕙姐儿选个好的夫婿。”
“还有我们亲近的人家,也可以留意起来了。”
“那莹姐儿?”
“莹姐儿,”云光霁犹豫了一下道:“等淙哥儿考完,我便给许家去一封信吧,我看许明成也有这个意思,一直没提恐怕也是想等淙哥儿考完会试。”
“淙哥儿这孩子你也是看着他长大的,性子单纯没什么花花肠子,许家人口也简单。虽说他不是嫡出,但跟嫡出的也没什么差别。”
说完他又感叹了一声,“如今许明成在青州做得不错,下一任恐怕就是正四品了,我们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吧。”
云夫人想了想,缓缓点头。
……
许淙在京城过了一个年。
这还是他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没有在家里过年,虽然有些难过吧,但更多的却是兴奋,拿到祥云书坊的分成之后,他就买了好多东西,比如暖融融的毛皮,很好看的布料等等,一些找人送回家,一些送给了云家人。
与此同时,他也收到了很多来信。
许明成的信一如既然的意简言赅,好像家里的笔墨纸砚都用完了一样,除了报平安外其他有用的信息寥寥无几,许淙在回信里熟练地抱怨了他的这种行为。
而周耀的来信,则是说了许淙关注的赵家事件进展。
他在信里说家里人知道赵承业的所作所为之后,都非常非常生气。如今他的堂伯祖父已经出发,带人前往兴元府和江陵府,亲自调查事情的真相。当然他们会记得云大人的教导,小心行事的,让许淙放心。
看完了信,许淙很高兴。
他特地回信一封,让周耀以后如果有什么进展或者遇到了麻烦,一定要告诉自己,他非常乐意帮忙的。
至于最后一封则是傅申让人送来的,他说已经收到他送的《银竹篇》了,然后用了整整三页纸跟许淙讨论里面的内容,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很好看,但三水居士怎么不把它画完?!
还有三水居士到底什么时候画《竹精传记》第十一册 啊,他派人去问,祥云书坊那边的人只会说‘在画了在画了’,一点儿准话都没有。
再这样下去,他就真的要叫他爹和三哥,将那个三水居士抓到京城来,让他天天画日日画夜夜画了。
许·三水居士·淙:“……”
天天画日日画夜夜画……
一听就很可怕!
于是他连忙摊开信纸,给傅公子回了一封信,劝他说没准人家三水居士跟自己一样,也在忙着读书科举呢。
读书科举可是一等一的大事,我们还是不要打扰了,就让他慢慢画吧。他相信等那位三水居士有时间的话,肯定会画很多出来的,你看他之前不就一口气连画四本嘛,没准等他科举完,也会一下子画个三五本呢。
好说歹说,总算把这事搪塞过去了。
不过被傅申这么一催,他便也想起了之前答应邹东家的事,《竹精传记》和《科举记》这两本连载画册,他是答应了要各画一本的。
于是在过年,老师云光霁带着他到各处去拜访的间隙里,他准备抽时间将两本画册画完,然后让青木送过去。
许淙自己就不去了,他暂时还不想再面对邹东家的催稿。
之前《竹精传记》的第十册 ,是画到了百年大比的半决赛,麻竹等三千余人齐齐站在了一个巨大的广场上,神色各异。
而在第十一册 里,半决赛正式开始了。
这次半决赛并不是互相打斗,而是有妖族的大能出手,将他们这三千余人投入到了一个秘境之中,十天的时间里,他们必须在秘境中取得足够的分数。至于分数从哪里来,那就需要他们找到事先散落在秘境各处的小牌子了。
许淙在这一关,回想起了自己前世看过的那些修仙小说,然后参考了部分情节。
整个百年大比的半决赛,许淙决定画十册,所以第十一册 画完,故事才推进到他们进入秘境之后的第一个夜晚。
麻竹和另外一个精怪结盟了。
于此同时,麻竹等人的表现也在外面以‘水镜术’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一个人单独一个‘水镜’,如果几个人碰到了一起,则他们的‘水镜’会相互融合,变成一个‘大水镜’,外面所有的人都能够从广场上的这些‘水镜’里,找到自己关注的人。
画面的最后,是坐在竹精前辈旁边的金竹,高兴地指着其中一个‘水镜’道:“师傅,您看那是我爹,是我爹!”
到这里第十一册 就画完了。
至于由《许家村二三事》改名的《科举记》,由于鸽得太久,许淙都忘记最后一册讲述的是什么内容了。
可偏偏他手头上又没有现成的。
这次上京,因为是跟着老师一家一起,所以许淙行礼并没有收拾很多,带的书基本上都是科举用得上的,自己的画册这种东西,他还真没带。
于是思考过后,他喊来了青木:“青木,你去问问云麟的书童或者小厮,看他那边有没有《科举记》的全套,没有的话只是第六册 也行,我记得以前好像给他送过的。我现在想要画第七册,但忘记之前第六册的内容了。”
青木应是,很快就跑远了。
然后没过多久他捧着四本画册回来,“少爷,云麟少爷那儿也没有全的,只有后面的四本,要不小的到祥云书坊问问?”
“只有后面四本?”
“那也够了。”
许淙接过来翻看了一下,正是《科举记》的后面四本,也就是许大林这个主角从许家村出来之后的故事。
他们分别是《县试记》、《府试记》、《院试记》以及《院学记》,这四本和前面的《许家村二三事》第一册 、第二册合并在一起,便是许淙最开始画的那本画册,目前在祥云书坊往外卖的名字是《科举记》。
整套《科举记》现在一共有六册,前面的两册虽然不在这里,但许淙还是记得上门的内容的,那就是‘许大林’在村里的日子。
比如喂猪、割猪草、被大公鸡追,还有读书读成了秃头等等。
至于后面的四本,就跟它们的名字一样,分别是许大林考县试、府试、院试的故事,以及他考完之后,和两位友人一起到书院进修的日常。
最后的第六册 ,画的是许大林被院试的主考官收为弟子,然后跟王家少爷、张家少爷一起去了某家书院学习。经过了一些波折之后,三个好朋友相视一笑,约定乡试的时候还要再比试,谁若是输了就得请客吃饭,不可食言。
看到这里,青木又拿着两本画册走了进来,“少爷,云麟少爷那边又送来了两本,正是您要找的第一册 和第二册。”
“他不是说没有吗?”
许淙诧异地伸手接了过来,然后就咦了一声。
无它,实在是因为这两本画册和后面那四本不一样,显得有些旧了,不但纸张泛黄,而且上面印刷上去的墨迹也有些不清晰,特别是那些细小的线条。
很明显,这两本画册有些年头了。
但被保存得很好。
许淙小心地一张张翻开,发现里面有些空白的地方还有人临摹了他的画,画了同样的小人图,那张图一看就比以前的青木画得好看多了。不过以许淙现在的水平看来,临摹者笔触还有些稚嫩,但比起青木是有天分多了。
两本画册看完,许淙笑了一场的同时,还有些感动。
他现在已经知道这两本画册的主人是谁了。
是二师妹莹姐儿。
没想到多年前送到云家的画册,竟然被莹姐儿保存了起来,怪不得之前在颖昌府见面的时候,她提到了画册,看来是真的很喜欢了。
想到这里,许淙又看了看另外的四本,再一一回想起它们出现的时间,顿时惊讶地发现这本《科举记》连载已经超过十年了!
从他三岁时画第一册 开始,到现在已经超过十年的时间了。
但还没有完结!
许淙:“……”
突然心虚jpg
连载十年还没有完结,而且这本《科举记》还不像《竹精传记》那样,因为打斗场面和人物众多,所以有很多可以画的内容。它就是很单纯的一本许大林读书、考科举的画册,涉及到的内容就是自己熟悉的科举。
……但他居然十年了还没有画完!
如果他是读者,早就开始骂人了吧?
想到这里,许淙马上把画纸摊开,然后对青木道:“青木,我发现《科举记》实在是拖得太久了,再不画完就说不过去。”
“你去云家的大厨房看看,这两天有没有杀鹅,如果有的话你就问他们要一些鹅毛,我要用来做鹅毛笔画画,鹅毛怎么选你知道的吧?”
青木直点头,“知道,少爷,若是厨房没有鹅毛,那小的就去外面买上几只?”
许淙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没错,记得多买几只,给老师他们加菜。”毕竟是借住在别人家里,虽然是自己的老师,但许淙还是很注意礼貌的,经常买东西回来,反正他现在每年都有两次进账的机会,不差钱。
青木高兴地去办事了,而许淙则拿起了笔。
唔,第七册 要画什么呢?
有了,不如就画他们的赶考路上吧,考县试、府试、院试都能在家门口,但乡试却大部分都要到别的州府去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