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是该告辞了?
孙雨泽:遗憾手中无酒,不然定要灌他三杯!
……
“淙哥儿,你爹来信了。”
渣爹写信回来了?
一听到这话,原本还在慢悠悠散步的许淙马上加快脚步,蹬蹬蹬地跑到了金氏的面前,“娘,爹,说什么?”
金氏的手里拿着一张信纸,递给许淙。“你瞧,上回你让石头他爹做的竹块席,你爹收到了,说有用得很。”
许淙嘴角上扬,虽然爹享崽福让他很不高兴,但渣爹还是挺有眼光的嘛。
虽然上面夸奖他‘孝顺’的话让他不是很高兴,明明他孝顺的不是渣爹。不过瑕不掩瑜嘛,那句话把‘爹’替换成‘奶’、‘娘’一样成立,不错不错。
然后许淙顺着信往下看,偶尔遇到不确定的字,还让金氏教他认,磕磕盼盼地花了一些时间才把一张纸读完了。
渣爹这次写信回来,除了刚刚金氏提及的,告诉他们竹块席很好用,问怎么做的之外,还特地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同意许淙去村塾读书了,期间说了好多让他认真读书之类的话,被许淙自动忽略掉了。因为他肯定是会认真、努力地读书的,毕竟他许小淙是要考第八十八名的,不需要某个考了八十九名的人来叮嘱。
第二件事,渣爹闲聊般谈起,勉县有教瑜了。
新教瑜姓孙,是广南东路那边的举人,后面接了一串文绉绉的话,大致意思就是孙教瑜待人真诚,值得交往之类的。
然后孙教瑜家里也有一个儿子,暂且称呼他为‘孙大郎’。孙大郎现在在老家跟着他祖父读书,已经学会做诗了,于是渣爹顺带写到信里,跟他们分享。
许淙探头:“诗?”
金氏拿来了另外一张纸,“在这儿呢,淙哥儿你也看看。”
《春》
说似青山外,
东朝涨小堤。
新晴一以旷,
闲立起常迟。
许淙眼睛瞪得溜圆:哇!
诗耶!
还是五言绝句,厉害了孙大郎!
试问哪一个只会感叹‘大海啊,全是水’‘大海啊,好多水’的现代人,不敬佩古代那些会写诗、写词、写赋的大佬啊!
反正许淙每次读古人的诗词,都有一种敬仰的感觉。而且很多诗词只用短短的十几个,几十个字便将事情、景色描写得栩栩如生。
有时候改动一个字,便能改变整首诗。
比如出自《题李凝幽居》,大名鼎鼎的‘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和后者一比,前者就显得不够礼貌,而且也不符合全诗的意境。
此外,还有其他同样大名鼎鼎的诗句,比如《使至塞上》里面的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直’这两个字写得多好啊,无论市面上的哪一本参考书,哪一个语文老师都要单独拎出来念一念的。
还有《滕王阁序》里面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没去过滕王阁不要紧,这首诗直接把那种波澜壮阔的景色往你的脑海里拍。让你以后再看到海、湖以及其他什么水面的时候,能够自然地把这句诗回想起来。
类似的诗句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许淙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一说起诗词,便能兴奋地讲整整一节课。当然轮到许淙当老师的时候也是如此,极力向学生推荐。
霎时间,孙大郎在许淙这里的好感蹭蹭蹭地往上涨,许淙觉得他小小年纪就会写诗,特别特别特别厉害!
许淙转头,星星眼地望着金氏,“娘,写信,给孙大郎!”
不会写诗的许小淙,要和会作诗的孙大郎做朋友!
他会写诗耶!
金氏有些诧异,不过她还是让秋月研墨,然后耐心地跟他解释,“好,现在就写,不过我们没有孙家的住址,所以要先给你爹写,让你爹转交孙教瑜,然后孙教瑜才能寄给孙大郎。你爹在信里说,孙大郎如今在孙家老家。”
“广南东路离我们这远着呢。”
“所以啊,孙大郎要很久之后才能收到你的信。”
许淙边听边点头,晚点不要紧,他可以等的。他催促秋月赶紧摆好笔墨,迫不及待要和会写诗的孙大郎交朋友了。
他会写诗耶!
因为许淙现在还没开始学写字,所以这次依旧是由秋月代笔。
许淙说一句,她写一句,很快就写完了。
这封信,非常地简单、并且朴实无华。
许淙开头第一句就介绍了自己,他姓甚名谁、家在哪里,是因为什么原因知道对方的。然后第二句开始就夸奖对方。
会写诗,棒棒!
淙淙不会写,羡慕!
淙淙给孙大郎写信,做好朋友!
全文的中心思想就是孙大郎你好厉害啊,居然会写诗耶,特别棒!写得特别特别好,我想和你做好朋友!
在信的最后,许淙还让秋月添上一句,说了他会送对方一副他最近很喜欢的玩具。让孙大郎在写诗的间隙里,可以玩一玩放松一下。
他许小淙,期待能收到他的回信。
金氏在一旁看他手舞足蹈地补充,乐得直发笑,然后给他提了个建议,”淙哥儿,你既然给孙家大郎写了信,不若给你爹也写一封?”
“不然你爹知道你给孙大郎写信,但却未给他捎一言半语,怕是失望得很。你爹若是恼了,不把你的信转交给孙教瑜,那你就收不到孙大郎的回信了。”
许明成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恼怒,金氏也只是说说而已。
不过在她看来,淙哥儿跟在自己和婆婆身边,长久地和老爷没有接触,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证据就是淙哥儿起名那会儿,他就一口一个‘坏爹’喊着,觉得爹老是不出现,坏。后来虽然经过了婆婆和自己耐心的教导,他慢慢不提了,但偶尔还是会蹦一句出来,也不知道他小小年纪怎么懂得这么多。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淙哥儿年岁的增长,他从之前‘到处找爹’‘问爹什么时候回来’‘想要去勉县’变成了现在热衷于读书、玩耍,嘴上对‘爹’这个人提得是越来越少了,只有在读信、写信、送东西的时候才会想起。
金氏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跟父母相处的,但她清楚地记得当年姨娘为了能跟金父赴任,将自己交给了嫡母抚养。
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哭着闹着找娘,但找不到之后慢慢地就不找了,等长大之后金父回了京城,自己与姨娘之间便生疏得很。
金氏不希望许淙和许明成也这样。
淙哥儿是老爷长子,将来也是要学着老爷走科举晋身之路的,如果父子感情淡薄,那么淙哥儿必然会吃亏。
她既决心视淙哥儿为亲子,便得为他考虑。
所以金氏平时不但不阻止淙哥儿看老爷的信,现在还想着让他写信给许明成,至于为什么使用这种激将的语气,那当然是许淙吃这一套了。
果然,许淙脸上的笑容停滞了。
让他写信给渣爹?
不!想!写!
可是娘都说了,而且看她的表情还很期待的样子,不写的话,她肯定会失望的。
于是许淙左想右想,缓慢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他觉得写信给渣爹这种事,还是不要劳动秋月了,他决定自己写!
首先第一步,让秋月给他裁一张大大的纸,这样叠起来的时候能显得这封信很厚。然后第二步就是写字了,许淙拿起毛笔,沾满墨水,往上面写了两个字。
爹,安!
简洁,明了!
寓意深远!
这辈子写的第一个字,就写了“爹”耶,而且两个字里,就有一个是给爹问安,任谁看了不说一句他许小淙很孝顺?
至于因为许小淙小手手没有力气,那个“爹”字糊成了一团,‘安’字也歪歪扭扭,两个字写得跟狗爬一样,不仔细看都认不出来……
哎呀,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事就不用在意啦。
要看心意!
“娘,写好了!”
许小淙得意洋洋。
好耶,全程花了不到吃一块点心的功夫,敷衍过去了。
今天的时间分给渣爹两分钟,不能再多了。
敷衍完渣爹之后,许淙兴致勃勃地准备起要送给小诗人孙大郎的礼物,简易版保龄球肯定是要放的,这个很好玩。
而且常玩保龄球还可以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手、腰、背部等等,最重要的是能够释放压力。一球扔过去哗啦啦那些瓶子全部倒地,就好像自己把憋屈的事情全部打倒了一样,心情马上变好。
许淙觉得,如果把渣爹的画像放在正中央,他肯定能打出保龄球版的全垒打,也就是‘大满’,不过这个只能想想了,如果他敢这样做,肯定先迎来一顿竹笋炒肉,而且还是被他奶和他娘一起混合双打的那种。
放完了保龄球,许淙又把秋月封好的信放了进去,这样就完成了。
孙家大郎,新朋友!
第16章
中秋过后,天气渐渐凉了下来,随着秋收的结束,气温很快就过渡到了不冷不热,非常适合出门的阶段。
许淙也开始了自己的读书生涯。
他两岁半了!
两岁半的许小淙在金氏的耐心教导下,已经完整地认全了《三字经》、《千字文》这两本蒙书上面的字。虽然还不会写,但不管抽背哪一段,他都能张口就来,半点磕碰都不打,充分地向大家证明了他是一个小神童。
许小淙:骄傲jpg
背书,他可是专业的!
而且在近一年多的学习中,他还发现自己这辈子的记忆力比上辈子的还要好,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但读上两遍也能记住了。
特别厉害!
所以聪明的许小淙一入学,就让村塾的夫子惊呆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