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梦里,真的没有太子成亲?”
“对啊,”许淙仔细再仔细地回想了一遍,肯定道:“就只有赵胜成亲,对了爹,昨天听你提到王尚书,我又记起来一些事,梦里赵胜娶的就是一个尚书家里的女孩儿,他的岳父还对他很好,视若亲生。”
“唔,貌似也是姓王,可能就是老师说的这个王尚书吧。”
“但真的没有太子成亲!”
听到这里,许明成心里砰砰直跳。
就跟许淙猜测的那样,许明成也是不敢相信太子娶妻这么大的事,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的。如果说庐州的人不知道、不关注太子成亲,那他还是相信的,但京城的人,尤其是在京城做官的人不关注太子成亲,那根本不可能!
如果发生了,那不可能没有蛛丝马迹。
如果没有发生……
那很可能就是出事了!
许明成一惊,他马上站了起来:“这件事非同小可,事关太子,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必须得告诉云家,告诉你的老师以及云阁老。”
“来人,备车!”
……
马车咕噜噜往云家驶去。
许淙坐在马车内,因为许明成在想事情没有说话,所以他没什么事情的情况下,不禁按照许明成之前推测赵承业行为的那个办法,不断地回想、思考。
他想起自己发现赵胜身份的时候产生的一个疑惑,那就是赵胜既然是一个庶子,那么后来是怎么官运亨通的呢?
当时他就产生了一个近乎大逆不道的想法,那就是改朝换代。
因为当今陛下讨厌庶出,所以他在位的时候恢复了庶出身份的赵胜最后是不可能升得太高的,只有中途改朝换代才可能。
当时他以为的改朝换代,是宏景帝自然去世,然后太子登基。登基的太子对嫡出和庶出一视同仁,所以赵胜才有机会。
但现在结合今天的发现一想,如果原书里没有太子成亲这件事,那岂不是更加的合理?
毕竟上位的是一个庶出皇子的话,才能解释明明没有周家这个隐患的情况下,赵胜为什么要恢复庶出的身份。
这是为了与未来的陛下,在身份上达成共鸣啊。
就跟当今陛下是嫡出,然后高官们都是嫡出一样,未来的某一天如果在龙椅上的是一个庶出的话,那他再看同样是庶出的赵胜,会不会偏爱几分呢?
这是有可能的。
而以这个作为前提去推测,就连原书里蕙姐儿和莹姐儿两个人的意外身亡也都有了答案。毕竟他可没有忘记,几年前姐妹俩从大相国寺回来的路上,可是正好撞见了前往大相国寺祭拜先太子的皇后、太子以及湘王的。
如果有那么巧,原书里她们在大相国寺里看见了什么不该看的……
许淙:!!!
他连忙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许明成。
而许明成听完后也是眼前一亮,望着儿子缓缓点头,“不错,你大有长进,这个推测还是有几分可能的。”
不过他又表情严肃地叮嘱,“不过到了云家之后,你可不能这么说,你能做梦这件事,除了我们父子外,千万不能让第三人知晓!”
许淙听话点头,“爹,那就你来说。”
毕竟他来说的话,没准哪一句话就说漏了,要知道他们今天面对的,除了老师之外,还有云阁老啊。
他爹许明成不过才做了十几年官就厉害成这个样子,那云阁老做了四五十年的官,那得有多厉害!
他可不能露馅。
第144章
云家很快就到了。
今天正值沐休,不过许淙并未看到有人在云家门口等候。
听说云阁老再次回京之后,就下令不许有人在云家门口长久停留,所以现在如果有人想要拜访云阁老,那得先在门房留下自己的名帖等候通知。
当然根据许淙之前在云家待的那段时间来看,这些名帖大部分都是不了了之的。云阁老这个人低调得很,除非是门生或者亲戚,不然见都不见。
许家的马车当然不会遇到这样不得其门而入的情况。
门房得知来的是许家人,很快就进去通报,然后将他们迎了进去。
云光霁得知许家父子亲至,还很诧异,“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
许淙行了一礼,“老师。”
许明成道:“光霁,我跟淙哥儿今日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
云光霁哦了一声,摆出一副愿闻其详的模样。
然后许明成便把事情说了一遍,因为赵家的事云光霁是知道的,所以他这部分就略过了,主要讲的是之前在赵家埋伏的那个内应,除了传出他们已经知道了的消息外,其实还传了另外一个消息,但当时他们没注意。
这个消息是关于一个贵人的。
听到这里,许淙已经知道许明成想要说什么了。对啊,有什么能比这个虚无的内应更好用的吗?
只要推到这个人身上,就能解决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这个问题了。
很显然许明成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他接下来就跟云光霁说,这个内应除了听到之前已经写信提过的‘不识相的云光霁’‘上香’、‘山崖’等词外,之前其实还提到过‘贵人’。但因为跟后面的话很近,所以他们当年下意识地以为“贵人”指的是云光霁这个朝廷四品大员。
但这一次因为要跟许淙说明他跟云二姑娘亲事的变动,所以许明成在家中提及了云光霁的担忧,并且提到了太子。
然后许淙就说,他见过,不对,是遇到过太子。
说到这里,许明成侧身对旁边的许淙道:“淙哥儿,你说一说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遇到的太子殿下?”
许淙秉承多说多错的原则,简略地回答道:“老师,我是在上次随你回京,也就是大师兄春闱那次遇见的太子殿下。”
“当时我去大相国寺访友,师母他们去上香,结果回来的半路上马车坏了,还是师兄来找我借的马车,就是那次遇见的。”
他这么一说,云光霁也想起来了。
不但想起这件事,他还想起当初夫人回来的时候提到过,说太子和湘王也在,他们是去祭拜先太子的,皇后娘娘还夸赞了蕙姐儿。
见云光霁的表情变了,许明成便知道目的已达成,所以语重心长地强调了一句,“光霁兄,你说这件事是不是巧到了极点?”
“贵人,皇后和太子,可不就是贵人?”
“所以那些人指的‘贵人’,到底是每年都会去给先太子上香的皇后和太子,还是你的两位女儿呢,恐怕就只有他们知道了。”
“哎,这事其实也怪我。”
许明成还装模作样地摇了摇头,“怪我当时没有打探清楚。”
“可惜那个内应周家现在已经联系不上,恐怕已经被赵家发现并且处理了,亦或者是逃了出来隐姓埋名,从此不敢再现身于人前。不然的话我们还可以把人找来再仔细地问问,真是太可惜了。”
许淙:“……”
他默默听着,心想原来做官除了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之外,还要演技啊,爹你演得这么好,不去唱戏是挺可惜的。
看吧,老师都被你吓了一跳!
云光霁真的被吓了一跳。
自从那年收到许家的信,说赵家的人似乎恨上了自己,想要对两个女儿动手后,他就一直悬着心。
可后来一直没有动静。
他当然不会以为是许家拿这件事欺骗自己,因为没有半点好处,而是觉得估计是自家防范得严密,所以祸事没有发生。
但现在却得知,原来不止是自家女儿牵连其中,那些人似乎还想在太岁头上动土,危及太子?!
太子那是储君!
云光霁豁然站起,焦急地在屋内转了两圈后,沉着脸道:“明成,你们的猜测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太子若是出了事,必会朝野动荡!
云家虽然没有投靠太子,但也是拥戴这位储君的,所以许明成和许淙说的这件事,必须加以重视,免得以后追悔莫及。
想到这里,他招来一个下人,严肃道:“去看看祖父那边有没有客人。”
……
一盏茶后,许淙等人见到了云阁老。
云阁老安静听完,缓缓点头道:“是有几分道理。”
“据我所知,以前皇后、太子以及湘王、大公主等人每年都会在先太子忌日前后,前往大相国寺祭祀,有时候甚至陛下也会随行。”
“大相国寺是京城最大的寺庙,不但僧侣众多,香客亦是络绎不绝。陛下和娘娘此举不但兴师动众,还惊扰百姓,更置自己于危险之中,所以被御史弹劾过几次。内阁这边的几位大人也屡次进谏,后来就没怎么听说陛下和太子前去了。
“至于娘娘和大公主等人,要去也是轻车简从。”
“没想到太子还是去了。”
云阁老说这话时,脸上没有什么愤怒或者惊讶的表情,他道:“若想对太子不利,大相国寺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最起码比在宫里简单多了。”
许明成一拱手,“大人所言极是。”
云光霁则问道:“祖父,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云阁老没有回答,他的目光在云光霁以及许明成两人的脸上扫过,然后停留在了安静听着的许淙身上。
“许淙,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许淙:……???
问他?
许淙下意识地看向了许明成,然后就看到他冲着自己点头,这意思就是让自己回答了。
于是他认真地想了想。
首先非常肯定以及确定的一点是,这件事不管是自家,还是云家,都一定会插手的。那么袖手旁观这个选项,就要排除了。
答案就只剩下三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