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告诉陛下,让陛下去调查。
第三:告诉太子,让太子去调查。
三个选项浮现在许淙脑海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无视了第一个。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件事调查起来太麻烦了,而且可以说是毫无头绪,毕竟线索都在他的梦里,那个所谓的‘内应’还是他爹随口杜撰,经不起调查的。
那就只剩下第二和第三了。
到底是告诉陛下,还是告诉太子呢?
许淙下意识地就想说第三个,因为这件事关系到的是太子的性命,没有谁比他更有资格知道,也更有决心去调查了。
但想一想又觉得不对。
那可是太子!
太子和陛下的关系,可不仅仅是父子那么简单啊,还是君臣!而且是君臣在前,父子在后!不管是云家还是他们许家,现在都在给他们父子打工。
陛下是现在的老板,太子是未来的老板。
所以这件事如果绕开了陛下告诉太子的话,那么会不会让陛下以为云家和许家在背地里已经投靠了太子了呢?
这可不行!
而如果告诉陛下,不告诉太子……
那太子真的死了怎么办?!
毕竟自古以来,不能登基的太子可太多了,龙椅上的皇帝越是年迈,那就越容易出事,每个朝代都会死几个太子。
而如果私底下偷偷告诉太子,那就又回到上面那个问题了。
这一想,许淙差点就额头冒汗。最后他想了又想,思考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弟子以为,这件事应该告诉陛下,毕竟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听到他的话后,云阁老唔了一声,笑道:“好一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不错,不错,这件事就这么办了。”
“时候不早,我也该进宫了,你们回去吧。”
……
从云家出来,许淙有些忐忑。
“爹,云阁老真的按照我说的做啊?”
“万一得罪了太子怎么办?”
离开云家之后,许明成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如今看儿子着急,依靠在车厢内的他笑道:“怎么,对自己没有信心?”
“你可是状元郎啊。”
他戏谑地望着儿子,“要知道不管是我还是你的老师,亦或者是云阁老,当年科举的时候都没有考过状元的。”
“你的老师也不过是榜眼,离状元还差了些。”
许淙见他居然还有心思开玩笑,顿时生气了,“爹,我问你话呢!”
这么大的一件事,云阁老真的会听自己的吗?而且第二个选项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啊,万一以后太子知道了,恼上他们怎么办?
听到许淙的烦恼,许明成笑得更大声了,“你能想到的事情,难道云阁老他老人家会想不到?而且他对陛下和太子,比你更了解。”
“你放心吧,云阁老不会对太子那边放任不管的。”
这里面好像有内情啊!
许淙忙问:“怎么说?”
许明成却没有仔细解释,他道:“你忘了陛下的性情,还有当年立太子时发生的事了吗?若我没有猜错的话,云阁老会将此事告诉陛下。”
顿了顿,许明成补充:“然后观察太子的反应。”
“……太子的反应?”
许淙仔细思索起来,然后渐渐恍然,“爹你的意思是,陛下以前重视嫡出,重视太子,所以他们两人的感情应该很深。”
“观察太子的反应……”
“是想要知道陛下会不会将这件事告诉太子!”
如果陛下将这件事告诉了太子,那就说明他们父子二人的感情一如既往,最起码没有出什么大问题,储君的位置是稳固的。
然后云阁老就可以选择将这件事透露给太子,表一表功。
如果太子毫无动静,那么储君的位置就有些危险了。
不过对于云家来说也不要紧,保持闭口不言就是了,毕竟他们跟太子没有什么私下的联系,是坚决的皇帝派系。虽然可能会因为戳破了皇帝的想法而受到一些冷遇,但对于云家这样的纯臣家族而言影响不算大。
以后更加低调、更加谨慎就是了,或者干脆外放,远离皇帝的视线一段时间,以后风头过了之后再找机会回京城。
这这这……
他想到了一二三,但云阁老和许明成这哪里是想到了第四,怕不是想到第十上去了,这心思转得也太快了吧。
许淙自愧不如,觉得自己还真的有得学啊。
第145章
许明成见许淙反应过来,便道:“还不算笨。”
“如今将此事彻底地交出去,对我们家也好。之前我还有些头疼事情平息之后,要找谁去盯着那赵承业呢。”
许淙想了想,的确是这个道理。
他们家可是正经人家,除了黄管家和桥叔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守门的、巡逻的、端茶倒水和洗衣做饭的、没有谁会专门打探消息。
不像那赵承业,连杀手都派得出来。
如今通过云阁老将赵承业后续的这件事情告诉陛下,那还真是甩掉了一个大麻烦。毕竟要调查一个人的话,肯定是皇帝的话最管用的。
想到这里,许淙忙道:“爹,那我们也得跟周家那边说一声啊,毕竟你之前说那个内应是周家人派过去的。”
“老师不会查这人,但陛下估计会查!”
许淙带入自己,如果要查赵承业的话,肯定不会把‘内应’这个关键人物漏掉的,毕竟是他偷听到的那些话啊。
总得把人找出来问一问时间、地点以及人物之类的。
所以这个漏洞得堵上!
许明成道:“你放心,这事爹已经想好了,今天回去之后就让扆崋你桥叔走一趟,去密州亲自跟周正礼说清楚。”
“他是一个聪明人,会知道怎么做的。”
只要周家认下了有这么一个人,那么事情就没有问题了。
毕竟他刚刚在云阁老面前也说了,那位‘内应’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估计要么被赵家处理了,要么则是逃了出来隐姓埋名,不再显身于人前。
至于姓甚名谁,年岁几何?
周正礼调查了赵承业那么久,肯定不会对他一无所知,所以只要大体上说得差不多便可以了,那人可以是他派去的,也可以是他收买的。
而赵承业为了掩饰那幕后之人,他身边的人最近肯定换了一批,很大可能都死了。所以只要周正礼露出的破绽不多,调查的人是不会理会的。
毕竟赵承业经不起查。
比起调查一个已经‘死掉’了的‘内应’,那些人会对活着的人更感兴趣。甚至赵承业那边查到的东西越多,他们对这个‘内应’就越不感兴趣。
如此一来,这件事就掩饰过去了。
听完许明成的解释,许淙也是松了一口气。
“爹,那我们现在就是等了?”
“等一个结果。“
许明成点头,“接下来的事,已经跟我们无关了。幕后之人很可能跟皇室子弟有关,所以我们也不要再去深究。”
这个和许淙的猜测一样。
他之前也是猜测幕后之人跟皇家有关,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庶出的皇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在原书里为什么赵胜会恢复庶出的身份,并且官做得越来越大,根本不受目前朝堂的这种‘重嫡轻庶’的风气影响。
就是不知道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谁了。
许淙突然对此好奇起来,于是便问:“爹,陛下的几个庶出儿子里,你觉得谁才最有可能会是幕后之人啊?”
许明成摇头,“我也不知。”
他压低了声音道:“陛下现存的儿子当中,只有太子和湘王是嫡出,其他都是庶出。而我之前已经跟你说过了,太子行五。”
许淙也想了起来,之前许明成在给他解释身世的时候,提到过自己出生的那段时间朝臣们对立谁为太子争论不休。
“对,爹你说过太子是陛下登基之后才出生的。然后当时朝中的大臣们对立长还是立嫡争论不休,为了这件事还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不错,就是此事。”
许明成对儿子还记得这件事挺满意的,继续道:“原本先太子为嫡为长,立为太子无可厚非,可惜的是他没等到陛下登基就夭折了,如今的太子之位还是追封。”
“而现在的太子其实是五皇子,所以你明白了吧?”
“也就是说在太子之上还有三位庶出的皇子,其中二皇子成年之后被封为裕王、三皇子是康王,而四皇子则是恭王。”
许明成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要知道年纪最小的恭王,都比太子殿下大六岁啊。更别说更为年长的裕王了,裕王世子如今都十四五岁了。”
最小的恭王都比太子大六岁!
也就是说恭王今年已经二十六、七了。
许淙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他爹想要说的是什么了。在这个时代二十六、七岁的人已经不小,即便是按照加冠的年纪算,也已经成年了很长一段时间。
按照本朝惯例,皇子成年后就会到宫外建府,参与朝政,有了联络朝臣的机会。六七年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能够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了。更别说其他的两位皇子年纪更大,若是有心的话能做得更多。
所以这个幕后黑手,有可能是裕王、有可能是康王、也有可能是恭王,甚至还有可能是他爹没有说过的其他皇子。
毕竟皇子年纪小,但他母族那边的亲戚们不小啊。一个人做了皇帝,对于他亲近的人而言不亚于鸡犬升天,所以是有可能的。
……真是好一滩浑水!
他们家把这件事说出去,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
京城某座朴实无华的府邸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