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许淙在这里就能够发现,这个年轻人正是之前出现在他的梦里,跟赵承业交谈过的那一位,貌似是姓陈。
事实也是如此,这位陈姓年轻人低着头进入了水榭,然后跪地朝窗口的人影叩拜,“小的陈景,拜见主人!”
那个被陈景称呼为‘主人’的人,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蓝袍男子,他听到陈景的话后没有回应,而是以一个闲适的动作将手里的鱼食倒入水中。
然后他看着鱼群一哄而上地争抢着洒下的鱼食,脸上露出了笑容。
过了好一会儿后,他才转过身来。
“陈景你回来了啊,事情都处理好了?”
陈景低头回答:“回主人,赵家那边已经处理妥当了。赵承业这次处事不慎,给主人您添了如此之大的麻烦,真是罪该万死!”
“唔,不碍事。”
那个男子一副不在意的表情,走了过来态度温和地说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都是很正常的事,我们不必介怀。”
“只要事情处理干净了就好。”
陈景连忙回答:“已经处理干净了,赵家知晓我们存在的下人们,都已经被小的处理掉了,请主人放心。另外赵承业那边,小的也已经派人前往充州,会找个机会将他们带走。等过些日子事情一了,赵家的事也就无碍了。”
“不错,是这个理。”
男子哈哈大笑,“只要过几个月大事一成,赵承业的罪名又有何惧啊?哪怕是即刻让他官复原职,也不是不可能。”
“他这个人虽然儿女情长了些,但还是能用的。”
听到这样的话,陈景也松了一口气。
他虽然嘲讽赵承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刚刚还说他‘罪该万死’,但两人毕竟共事多年,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不忍心看他就这么去死的。
更何况他也收了赵家的不少好处。
不过他的心里也有些疑惑,那就是主人今天的心情看起来不错啊,要是以往的话,赵承业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还险些将主人暴露了出来,自己作为派去跟赵承业共事的人,是免不了被狠狠地训斥一顿的。
于是他小心地问了一句,“敢问主人,京城最近是有什么喜事吗?”
“喜事?”男子呵呵一笑,“还真有一件,而且跟赵承业有关。”
“他可是让本王想起了当年的贾状元,贾子兴啊。”男子意味深长地说道:“当年的贾子兴被贬至同进士后,没多久就死得不明不白,他的那些子女,也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这一次,赵承业父子却好端端地离开了京城。”
“难道这还不让人高兴吗?”
“这几十年来,京城就好像是一潭死水一样,一成不变。”
“皇叔没了,贾子兴没了,但没想到赵承业却还活着。”男子突然笑了起来,“父皇啊父皇,你到底是老了啊哈哈哈哈……”
陈景一凛,深深地低下头去。
笑了好一会儿后,男子才收敛住了表情,然后对陈景道:“陈景啊,本王这次让你回来,是有一件要紧的事要交给你去办。”
陈景忙道:“请主人吩咐。”
男子满意点头,“唔,你办事本王还是很放心的,所以这件事得交给你。这件事非同小可,你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附耳过来……”
陈景弯腰低头,真的凑近了男子身边,然后听着听着,他的脸上便露出了骇然之色,脸色唰地一下竟然全白了。
良久之后,他再次跪了下来,“是,小的领命!”
见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男子又强调了一句,“陈景啊,你当初是因为脸上的这块红斑不能科举,才投入到本王门下的。”
“本王当时答应你事成之后,可出人头地。”
“莫要让本王失望啊。”
陈景抬头,激动道:“主人请放心!”
第146章
云阁老表情凝重地出了宫门。
不过到家之后,他便放松了下来,含笑对前来迎接的云光霁道:“成了,陛下大怒,命人仔细查探。”
“想来若此事为真,那再过不久便会有消息,我们也能放心了。”
若虚惊一场,自家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惩戒,毕竟事关皇后以及储君,那是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件事他们也不知道是谁做下的,所以苦主也就无从说起,哪怕陛下那边查来查去一无所获,也不会有人到陛下面前,反告自己诬告。
所以这件事对于云家而言,最坏的结果便是虚惊一场,这也是云阁老今日愿意入宫的最主要原因。
回想起在宫内见到的场景,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我走后,陛下便让人去了东宫的方向,很可能是召见太子。所以蕙姐儿的亲事,这么久了你们还没有定下吗?”
云光霁一顿,忙回答:“祖父,关于蕙姐儿的婚事,我们这些日子是看了几家,但还没有定下。”
云阁老道:“那就赶紧定下吧。”
对于自己的亲孙,他当然不会像刚才许家人还在时那样含糊其辞,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若许家说的此事为真,陛下定会赏赐我们两家。”
“许家还好说,许明成不是上了折子正在候缺吗?给他一个高一些的官位便成。但我们云家便不一样了,你难道希望陛下赏赐一个太子妃的位份?”
“须知以外戚晋升,不可长久!”
云光霁的表情也凝重了起来,祖父提到的这种结果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知道了有人将要对太子动手的现在。
哪怕将来太子顺利登基,女儿母仪天下,外孙还被册封为太子。那难道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庶出的皇子要对付太子外孙的情形?
更何况历来外戚,在朝堂上都没有太大成就。
所以云光霁道:“祖父放心,孙儿会抓紧时间定下的。”
……
云家祖孙想到了的事情,许明成也想到了。
所以两人回到家后,许明成边往后院走去,边对许淙道:“你的老师之前说不想女儿入宫,所以云大姑娘的亲事,应该很快就要定下来了。既然如此,那我们一家就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等你们的亲事定下之后再启程回乡。”
许淙一想,也明白了缘由。
毕竟云阁老这次将事情报给了陛下,那陛下派人一查证,发现确有此事的话。那不管是对自家还是云家,都会赏赐一番的。
不然岂不是寒了臣子的心?
自己家就很简单了,不管是赏些金银还是给许明成升官,都可以轻松解决。但云家就不一样了,云阁老已经升无可升,而因为云阁老的原因,老师也很难再升。
这样的情况下陛下的眼睛就势必会放在云家的第四代身上。
然后发现‘咦,云光霁的嫡长女尚待字闺中’,那正好太子缺了一个太子妃,那很可能会做出将蕙姐儿册封为太子妃的事。毕竟云家的两位女儿,在京城的这几年不但没有什么不好的名声,还颇得夫人们的赞誉。
所以毫无疑问,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蕙姐儿的婚事会很快定下。
而莹姐儿也是一样的道理。
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果然也如他们所料。
在许家大摆宴席,将亲朋好友们都请来庆贺许淙考中状元之后不久,云家那边就传出消息,说蕙姐儿的亲事已经定下了。不过并不是云光霁之前纠结的张元蒲或者王锦,而是一个许淙没有听说过的人,云夫人的娘家侄儿廖梓文。
廖梓文对于云家而言,既知根知底,又读书上进,是一个比张元蒲更好的人选。而且他的年纪也不算大,只比许淙大了两岁。
唯一不太好的地方,那就是他是承重孙。
两年前因为廖梓文的祖父,也就是云夫人的父亲过世,所以他在家守孝三年,错过了此次春闱。因此许淙的这位连襟,至今还是一个举人。
这恐怕也是之前云家没有考虑他的原因。
毕竟在规矩大的人家,承重孙相当于小儿子,家产都是要多分一份的。而守孝也跟其他的孙辈不一样,而是要跟父辈们一起,扎扎实实地守上三年。但这样一来的话,他就错过了这次春闱,只能参加下一次了。
许淙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自己对云夫人的这位父亲,还有点印象。
记得他到云氏族学的第二年,这位老人家就病过一次,那一次老师带领家人匆匆赶了过去,好在有惊无险。
没想到后来他老人家还是去了。
如今距离他老人家过世是两年已满,三年未到。蕙姐儿和莹姐儿身为外孙女,议亲不受影响,但其亲孙廖梓文却不行。
所以云家那边的意思是两家的婚事先口头定下,等廖家除服之后再正式下定。受此影响许淙和莹姐儿的婚事,也是先定下名分,但过礼要等到明年。
许淙是没有意见的,这样正和他心意。
而没过多久,在此次科举的一甲三人被正式授官的时候,许淙还得知张元蒲居然和王尚书的女儿,也就是原书里赵胜的夫人定亲了。
许淙一愣,随即便道:“恭喜恭喜。”
这真让人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
毕竟张元蒲虽然出身寒门,但年纪并不算大,而且还考中了探花。所以对于那些有女儿的人家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女婿人选。
张元蒲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许淙,到时候我成亲,你可一定要来啊。我这次回乡会将家人接来,八月便办婚事。”
许淙当然是说一定去,一定去。
回到家的时候,许淙跟许明成说起这件事时还有几分惊奇,“爹,张元蒲居然和王尚书的女儿,也就是我梦里嫁给赵胜的那个女孩子成亲了。”
许明成笑了笑,“这有什么稀奇的?”
“历来没成亲的新科进士,往往会在放榜后半年内定下亲事。而王尚书喜欢读书好的年轻人,之前还跟为父打听过你呢。”
许淙呆了呆,不敢置信地问:“打听过我?”
不,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你没听错,”许明成笑道:“自从你考中会元之后,就有人来打听你了,不过我跟你娘都跟人说你的亲事已经定下,所以现在已经没人再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许淙松了口气。
亲事定完,也就到了回乡的时候。
历来新科进士们高中之后,朝廷都会给三个月的探亲假,这是为了方便他们回乡祭祖、处理个人事务,甚至是搬家等等。
庐州距离京城并不算太远,他们一家很快就到家了。
虽然多年未曾回来,但许家村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真的要找出不同,那就是在许淙考中进士的时候,石头也考中了秀才。
许家村有两个秀才了!
所以回乡后的这一次祭祖,全村上下都很高兴,比以前老了许多的叔祖还给考中状元的许淙分了很大、很大的一块福肉。
那块肉又肥又腻又冷又生,吃是不可能吃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