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景帝驾崩了!
这个年少时受先帝与贵妃一系挟制,痛失嫡长子以至于登基之后疯狂报复,一手主导了朝堂嫡庶之间争斗,二十年来借此对朝堂几番清洗的皇帝,死了!
朝臣们惊愕之际,才发现原来宏景帝早已病根深重,命不久矣。
而裕王谋反一案,就是这位皇帝陛下对太子的最后保护,他借这个机会让朝廷不满他以及太子的人自动站了出来,或丢官或下狱,从此再也造成不了影响。
还软禁了对太子威胁最大的裕王,并且在案件的处理当中,几次让太子施恩于朝臣,尽可能地巩固了太子的地位。
他下了一大盘棋,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好在如今还停留在朝堂上的大臣们,要么是忠于宏景帝,要么则是忠于太子,所以知道这个真相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随后太子安稳登基,是为景元帝。
……
半年后
夜幕低垂,刚刚从翰林院回来的许淙利落地翻身下马,然后对前来迎接的门房道:“我爹回来了吗?”
门房答道:“回大少爷,老爷下响午就回来了。”
许淙嗯了一声,然后将缰绳递给门房,自己径直往里面走去。
距离裕王谋反以及宏景帝驾崩这两件事情的发生,已经过去半年有余了。这么长的时间半年时间过去,不管是京城还是许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京城自不必说,四品以上的官员换了近三分之一。
这些人里,有的是参与了裕王谋反这事,人头落地或者是乌纱帽落地。有的是受到了波及没脸再留在京城,只好辞官回乡,或者自请外放。当然也有的人看到宏景帝那般作为,心中不安、不忿,所以等事情平息之后就连忙躲了开去。
这其中,许淙的同年张元蒲的岳父王尚书,就属于是没脸留在京城的那种,被贬官外放做一个小县令了。而外公金侍郎则在那件事情里受了些惊吓,加上无望尚书的位置,所以仔细考虑过后也自请外放了。
当然,云家和许家不在此例。
云家和许家是救了太子与湘王的大功臣,要不是他们,太子可没有命在。之前不赏那是因为不能打草惊蛇,但事情结束之后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所以景元帝登基后,就把云阁老封为了太傅、而许明成则从吏部右侍郎升至左侍郎,并且两家都得到了宫里的赏赐。
当然除此之外,许家还获得了几个隐藏的好处。
其一就是许淙脚下的这栋宅子,因为近半年很多高官离京,所以京城空出了几座还不错的宅子来。许家原来是住在贡院附近的,倒不是他们买不起更好的,而是京城这样的地方,有钱也没地方买,这次也是赶巧了。
得到消息后,家里便用多年攒下的钱再加上许淙添的一部分,买下了目前住的这座四进宅院,整套宅院不比金家那套逊色多少。
其二就是许淙要挪地方了。
受到了裕王案的影响,现在六部非常缺人,今天管着他们的于学士就通知说朝廷决定让他们这批庶吉士们提前散馆选官。这也是许淙今天一回家就找许明成的原因,他要跟他商量一下接下来要去哪儿。
“爹,我回来了。”
书房内的许明成正皱眉沉思,连许淙进来了都没发现,那凝重的表情似乎是有什么难解的事情一样,这可让许淙好奇起来。
要知道这几年,尤其是许明成到吏部之后,他的这个爹可是越来越喜怒不形于色。上回见他的这种表情,还是两个月前金侍郎说要外放的时候呢。
所以许淙好奇问道:“爹,你是在烦恼什么事吗?”
沉思中的许明成抬起头来,叹了口气道:“……回来了,也没什么,是你的老师云光霁今天告诉我,他准备外放了。”
第157章
许淙恍然,怪不得许明成这般为难,原来是老师要再度外放。
要知道以自家和云家的关系,老师在朝堂上就是许明成的同盟啊,他一离开京城,那自家就等于是继金侍郎之后再度失去了一个盟友,难怪他爹要犯愁。虽然老师外放之后,云家还有云阁老以及云麒在,但云阁老事务繁多,也不好轻易去打扰,而云麒这个大师兄则比自己强不了多少,还不到能对朝堂上的事发表意见的时候。
而这也是许明成犯愁的原因,云光霁一走,他如失左膀右臂。好在他也不是一般人,沮丧的情绪在脑海中停留了一会儿便淡去了。
“说起来你的老师之前回京,有部分原因就是担忧两个女儿的婚事。如今婚事已定,又发生了裕王谋反、先帝驾崩以及陛下登基的事,导致无论是京城还是外头,都有空缺,所以他决定这个时候再度外放,也情有可原。”
他抬头看向许淙道:“好了,不说这个了,说说你吧。”
“你今天也知道了吧,朝廷要让你们这批庶吉士提前散馆。一来是六部缺人,二来也是陛下明年有意开恩科,所以你们还待在翰林院就不合适了。”
六部缺人许淙是知道的,今天于学士有提起,但开恩科他却是第一次听说,于是便好奇地追问,“爹,你怎么知道要开恩科的啊?”
许明成解释:“光霁兄说的,他今日除了与我说半年后要外放之外,还提了两件事,一件是陛下与内阁有意开恩科。第二件便是你那个未来连襟廖梓文,会参加这次的恩科,而他与云大姑娘会在放榜之后成亲。”
许明成放缓了语气道:“之前你说不想那么快成亲,我和你的老师都准了。但恩科放榜之后,你的亲事也该张罗起来了。”
“云家那边的意思,是在明年春天把两门亲事都办了。”
许明成提到的两门亲事,当然就是蕙姐儿和廖梓文,莹姐儿和许淙这两门了。
对此许淙没有意见。
他对莹姐儿这位师妹,虽然没有话本里写的那种生死相许、海誓山盟、非卿不娶等种种情绪,但还是很欣赏她的努力和个性的。他觉得娶莹姐儿为妻的话,婚后两人应该能够相处得很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矛盾。
再说了,这门亲事两家早就定下了,虽然因为宏景帝的丧事耽搁了一些进度,但该走的流程都走完了的。熟悉的人家也都知道了他们两家已定亲,他如果这时候提出反对,恐怕腿都要被打断。
所以许淙点头答应了下来。
“我没意见,对了爹,你说这次散馆,我要去哪儿比较好?”
许淙说起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历来庶吉士们散馆后要么是留在翰林院,要么是外放或者去六部。翰林院的话我不太喜欢,不想一直写诏书和给皇子皇孙们上课,而吏部和国子监有你和老师在,我应该去不了。”
“兵部的话也不可能,我兵书都没读过几本呢。鸿胪寺、大理寺、都察院等也不太适合我,爹,你说我要去什么地方比较好啊,工部?或者户部?亦或者礼部?”
“哦,对了还有外放!”
“外放你就别想了,”许明成打断了他的话,“明年就要成亲,你这时候外放那明年要到哪里去找新郎官?”
“安安分分地待在京城吧。”
许明成看着许淙道:“你若是想外放,那也要等你和云二姑娘成亲之后再说,最近几年你还是待在京城,积攒一些资历。”
许淙若有所思,然后虚心问道:“那爹你觉得工部、户部和礼部,我去哪儿比较好?”
许明成沉吟片刻,道:“户部吧,户部的田尚书不但是阁老,还是你会试的座师,最要紧的是他这人能审时度势,不是那等迂腐之人。”
“所以户部上下都是些能做事的。”
“户部……”
许淙仔细回想着自己对户部的理解,发现这个部门主要是做两件事,一件是户籍,一件是钱,比如土地、户籍、赋税、官员俸禄等等。
总而言之,涉及到钱的找他们总没错。
许淙对这个还是挺满意的,当即点头,“好,那就去户部。”至于要怎么去,当然是他跟于学士说,户部听说也挺缺人的,不需要许明成插手。
正事商量完,父子二人结伴往后院走去。
许家人数不多,送走霜姨娘后,家里就只剩下了王老夫人、许明成、金氏、佟姨娘以及许淙三兄妹,一共是七个人。
因为人数不多,所以从很多年前开始,家里人就养成了习惯,没有其他事的话晚饭一家人会在王老夫人的院子里陪她一起用,正好说说话。
今天也是如此。
父子二人刚走到门口呢,就听到里面传来了王老夫人的声音,“……淙哥儿该回来了,慧娘啊,你让厨房再做一盘他喜欢吃的炸鹌鹑,还有那道酸萝卜老鸭汤炖好了不曾啊,我看他昨天饭都用得不香。”
金氏的声音也接着响起,“娘您放心,都吩咐下去了。”
听到这话后许淙笑了起来,他三步并作两步踏上台阶,很快便出现在了屋内,“奶奶,娘,我回来了。”
看到许淙进门,王老夫人眉开眼笑,“淙哥儿回来了,我们正说起你呢。”
金氏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吩咐丫鬟可以摆饭了。
半年的时间不长,王老夫人和金氏,乃至佟姨娘、浵姐儿和泽哥儿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浵姐儿现在跟在金氏身边学习管家理事,看到许淙和许明成进来,她高兴地喊了声‘大哥’、‘爹’。
而泽哥儿因为许明成和许淙都没有空闲亲自教导他,所以他跟许淙小时候在勉县时一样,在附近的某个私塾读书。看到他们二人进门后,泽哥儿站起来行了一礼,脸上一派沉稳之色,很有几分小大人的模样。
许淙暗自好笑,趁着还没开始吃饭,将他提溜过来考了几句。
他可没有忘记自己小的时候,可是说过要让弟弟充分领悟随堂考、周考还有月考、期末考等等的魅力的,现在不就用上了嘛。
另一边,许明成则跟金氏商量了起来。
“慧娘,你过几日请个媒人去一趟云家,跟他们商量一下聘礼的事。云光霁要外放,他打算明年将两个女儿的婚事给办了。”
金氏一喜,“老爷,可定下了日子?”
要说最近身为侍郎夫人的金氏还有什么心事,就只有许淙的婚事了。周围的夫人们像她这么大的,早就抱上孙子孙女了,但她连儿媳妇都还没娶。
所以现在听到这话,她顿时就高兴起来。
“我明日就让人去请最好的官媒,定要把淙哥儿的婚事办得妥妥帖帖。对了,还要把给他准备的那个院子收拾起来,给他们成亲后住。”
家里的这些事许明成是不管的,他道:“这事你做主就好,云家那边的意思是明年春天成亲,先嫁云大姑娘,然后再是云二姑娘。至于聘礼,淙哥儿是长子,就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准备四千两吧。”
金氏算了一下家里剩下的银票,默默点头。
四千两不算少了,要知道金氏当年出嫁的时候,金家只给她准备了一千两的嫁妆。再加上孟姨娘以及孟家那边的贴补,总共也就两三千两左右。
其实更多的聘礼许家也给得出,毕竟许淙在过去的一年画了十余本画册,而每一本都能分五六百两。哪怕其中一部分拿去买了家里住的这个宅子,但加上之前积攒下的,聘礼翻个三四倍还是拿得出来的,但那就太张扬了。
云许两家是结亲,可不是买卖女儿。
不过稳妥起见,金氏还是跟媒人说聘礼的事,听云家那边的意思。若是许家比廖家那边少了,许家愿意再往上添些。莹姐儿这个未来儿媳妇金氏还是挺满意的,这门婚事她也愿意给她做脸,不想让她被人看轻。
好在金氏的这些担忧都没发生,云家很快就给了答复,聘礼就按许家说的来,成亲的日子定在了五月初八。
第158章
云家那边将蕙姐儿和廖梓文成亲的日子定在了四月初二,而莹姐儿和许淙成亲的日子则定在了五月初八,这两个都是上上大吉的好日子。
成亲的日子定下来之后,许家上下就开始了忙碌。
比如早就给许淙准备好,让他们夫妻婚后居住的那套二进院子要重新粉刷一遍,里面的家具云家会准备,但其他的东西就要许家这边先布置妥当了。
当然这些事情金氏以及现在跟着金氏学管家的浵姐儿会操心,作为未来新郎官的许淙反而不用做什么,他顶多就是对屋内外装饰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以及去云家拜访的时候,顶着老师的白眼问问莹姐儿喜欢什么样的布置。
比如院子里要种什么花,什么树?
要不要挖个池子养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