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
有种熟悉的味道!
“娘,我们家和云家,关系好不好?”许淙仔细回想书里是怎么形容这两家关系来着,好像是‘通家之好’?
反正非常好就没错了。
所以如果云家和许家真的关系好,那么就可以肯定云家姐妹就是另外两个倒霉蛋了,倒霉蛋要救倒霉蛋,他许小淙要救云家姐妹!
首先,就是不要信佛!
要信自己!
远离会让她们丧命的那趟外出上香旅程。
“我们家和云家?”
金氏听得有些莫名,不过还是耐心解释,“你爹和云知府曾经是翰林院的同僚,两人年岁相仿,相交莫逆。不过云知府师从大儒,才华横溢,不但比你爹早两科考中了进士,而且还是榜眼。”
“你待会见了云大人,可莫要失礼。”
榜眼!
第二名!
那的确是比考了第八十九名的渣爹厉害多了,哪怕把他许小淙放到全国去,他也不能保证自己能考到一个第二名,只能保证不会低于八十八的样子。
学习好的人,是要尊敬的。
许淙重重点头,“云大人,第二名,厉害!”
在骡车前行的过程中,许淙没再开口,而是暗暗琢磨起金氏的话。从他娘刚才说的那番话来看,两家的关系真的挺好的。那么接下来只要去云家看看他们家是不是有一对双胞胎姐妹,那就能确定是不是书里的‘云家’了。
如果是的话,他一定得做些什么。
毕竟‘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同理其他配角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那么他许小淙的也会跟着改变。
在不确定主角是谁,也不确定到底是谁教唆、害死了‘许潇’的情况下,他现在能做的只有尽力改变命运,救下更多书里的人。
这是双赢!
……
考了第二名的云大人正好沐休在家,听到管家的话后愣了一下,问道:“你说许明成,许贤弟的家眷到了,递了帖子来拜访?”
“是的,老爷。”
云府管家回道:“那人说他是许府的管家,奉他家老爷之命前往庐州迎家中老夫人、夫人及小少爷去勉县,途经江陵,许夫人知晓老爷是许大人同僚,特地前来拜访。”
顿了一会儿,他补充道:“老爷,小的看到那位黄管家虽然衣裳齐整,但下摆及鞋面却有泥印,恐怕许家人是刚到的江陵,怕是还没找到住处。”
“唔,”云知府点头,“通往兴元府的路刚通未久,城内又有前来赶考的秀才们,若不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住处,恐怕许老夫人他们也不会匆匆上门,也是难为他们了。”
他站起身来,“你亲自去请他们进来,许贤弟是我好友,切莫失礼。我这便去和夫人说一声,安排他们一家在府里住下。”
云知府回到后宅,很快和云夫人商量妥当了。
夫妻两个倒没觉得许家人这么上门有什么不对,因为这个时代很讲究姻亲,师徒,同门同年同僚等等各种关系。亲戚的亲戚也是亲戚,出门在外如果路过某个亲戚的地盘,不上门才是失礼。
同僚也是如此,只要不是政见不合的,往往都会上门拜访,临走的时候对方还要送一份程仪。不要觉得赚了大便宜,因为将来别人去了你的地盘,你也要如此待别人,不然你与这个社会就格格不入,以后人脉就淡了。
这次的情况也是如此。
莫说云知府与许明成早就是旧识,就是两人不认识,但只要不是官场上的对头,那许家人求上门,云知府还是要尽力帮忙的。
所以许淙等人很快被请了进来。
云知府亲自带着夫人在后院门口迎接,至于家里的孩子们因为年纪太小,都留在屋里由奶娘、丫鬟们照料。
许淙没有看到同样倒霉的双胞胎姐妹,还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不失望了,而是好奇地盯着云知府看。
看一眼,又看一眼,再看一眼。
他居然留了胡子耶!
云知府早就注意到了许明成信里提到过的‘淙哥儿’,现在看他好奇地望着自己,于是笑道:“你就是淙哥儿了吧,怎么,看到伯父很好奇?”
因为云知府比许明成稍大一岁,两人关系又好,所以一见到许家人云知府就主动让王氏喊他的名字,也喊金氏一声‘弟妹’,至于淙哥儿,那自然就自称‘伯父’。
金氏年轻,碍于礼教不太方便和云知府直接说话,所以进门之后只与云夫人交谈。
而比起和儿媳妇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云夫人,王氏更喜欢和云知府说话,听到他的话后便解释道:“云大人莫怪,我们家淙哥儿打小就喜欢读书好的人,听说云大人当年考中了榜眼,是全天下的第二名,淙哥儿这一路上就在念叨着,说要向,向你……”
“学习!”许淙当然不会说他刚刚只是好奇云知府这么年轻,居然留起胡子来了,于是顺着他奶的话大声补充,“伯父厉害!”
“对对对,就是这个话,”王氏笑道:“我心想可不是嘛,淙哥儿是得向你这样考得好的多多请教,他将来啊才有出息。”
云知府莞尔。
‘学习’这个词,他之前并未听人提过,世人常用的是‘读书’,但想一想淙哥儿说的这个‘学习’一词亦有几分道理。
孔圣人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其意则为学了新的知识之后,要经常地进行温习,这是一件让人感到高兴的事,可见‘学习’一事,孔圣人也是赞同的。
而《礼记·月令》亦云:“季夏之月,鹰乃学习。”
于是他目光下移,看向了规矩坐在椅子上的许淙,“淙哥儿可是已经学了《论语》?”
许淙乖巧点头,“夫子让淙背诵,注释读了一卷。”
剩下的有些深奥,只靠自己看不太懂,而且他最近也很忙,有很多风景要看,有很多好吃的想要尝尝,所以就没读了。
云知府看着这个不及桌高,坐着那小短腿都够不着地的小娃娃,内心很是惊讶,不过脸上却不动神色。
“你刚才说我厉害,可是也想考科举?”
这题难不倒许小淙,他马上就回答了,“伯父考第二名,厉害!”说完他又补充,“爹考八十九,”一脸嫌弃,然后又抬头挺胸骄傲起来,“我考八十八!”
只比渣爹多考一名,这就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众人看着他那嫌弃与骄傲切换自如的小表情,以及只比他爹多一名的‘远大目标’,都哈哈大笑起来,云知府更是直接赞他有志气,直接出了几道蒙题考他。
许淙从不怕被考,统统都流利地背出来了。
直到云知府越出越难,已经超纲了,许淙才用无辜的眼神看着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没学过,淙哥儿不会!”
但即便是这样,也让云知府眼前一亮了。
于是云知府转头,高兴地对王氏道:“老夫人,令郎后继有人啊。”
王氏眉开眼笑,连忙说过奖了过奖了。
许淙却不太高兴,在小本本上又记了许明成一笔。
明明是他认真学习,努力思考,怎么就又成为了渣爹了的功劳了呢?他们连面都没有见过呢,可偏偏自己的成绩,就成为了他功劳的一部分。
像极了什么事情不做,但又要分你提成的领导。
好气哦!
气呼呼的许淙吃了云家一个大馒头。
云家祖籍山东,做出来的馒头又大又好吃。总之云家的馒头是许淙长这么大,吃过最好吃的馒头,家里的张厨娘厨艺虽然不错,但做的馒头没有云家的好吃。
吃饭的时候,许淙也见到了云家的双胞胎姐妹,确定了这个云家,果然是《庶子官途》里面的那个倒霉‘云家’。
两个小女孩一个叫做蕙姐儿,一个叫做莹姐儿。
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扎着同样的双丸子头,但表情一个安静,一个活泼,只要看一眼就能够很明显地把她们区分开来。
安静的是双胞胎里的姐姐,活泼的是妹妹。
至于样貌嘛,许淙猜不到她们长大之后的样子,但现在都很可爱,属于他前世的学渣大姐看到了,都想要抱回去的那种。
听云夫人介绍,他们夫妻俩一共有四个孩子,长子今年十岁了,留在家中上学没有跟着过来,因为云家的族学是非常有名的,属于重点高中,大家都想去的那种。所以为了长子的前途考虑,就只能让他留在家里了。
至于云家最小的那个孩子,因为刚出生不久,现在还没断奶呢,所以抱出来一会儿见见人,就又抱回去了。
许淙踮起脚尖看了一下,长得也是很可爱的,很像缩小版的云知府。
吃饭的时候,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中间还用屏风隔开了。
虽然以许淙的年纪他其实可以蹭在女眷那一桌的,毕竟男女七岁后才开始不同席嘛,但那样的话就只剩下云知府一个人孤零零吃饭了,那样不好。
于是许淙便也乖乖地和云知府单独坐一桌,不过可能考虑到许淙的年纪和他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最后云知府让蕙姐儿和莹姐儿两个孩子也一起坐过来了。三个小娃娃一个三岁出头,两个刚满两岁,还不需要考虑男女之别。
席间,云知府亲自给许淙夹菜,还问了他一些路上发生的事,许淙乖乖回答了,还说了一些路上的趣事。
比如宿在野外的时候,有漂亮的萤火虫漫天飞舞,一闪一闪亮晶晶,比天上的星星还要亮。当然了,因为贪看萤火虫而被野外的大蚊子咬得满头包,嘴巴都肿起来这种事就不用说出来了,有点丢脸。
又比如路过某个县城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人家办庙会,庙里的菩萨们都被抬了出来,还给他们洗澡,洗澡水人人抢着带回家,非常热闹。
还比如他一路上吃了非常多好吃的,有炖鸡做得很好的村子,酸萝卜老鸭汤煲得非常地道的客栈,面条擀得很劲道的驿站……
总之,非常好玩!
第26章
许淙一通手舞足蹈地比划,还特地用了很多词汇强调那炖鸡以及酸萝卜老鸭汤有多么多么好吃,什么‘骨酥肉烂,入口即化’,什么‘精选一年以上老鸭’、‘自家腌的酸萝卜,不从外面买’、‘汤鲜味美、酸爽开胃’等等。
总之被他这么一说不但云知府想吃,双胞胎姐妹也流口水。
稳重点的蕙姐儿还忍得住,但活泼的莹姐儿早就目不转睛地盯着淙哥儿看,一等他说完就马上转头看向了云知府。
“爹,吃酸汤!”
云知府哈哈一笑,“好,我跟你娘说一声,我们明天就尝尝这道连淙哥儿都赞不绝口的酸萝卜老鸭汤。”
蕙姐儿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小声帮妹妹补充,“爹,鸭子养一年,酸萝卜不买。”
云知府:“对对对。”
至于淙哥儿说的另外一道炖鸡,则因为鸡肉他们家经常吃,所以云家人就没那么馋,不过云知府暗暗决定,以后路过淙哥儿说的那个地方时,他怎么也得亲自去尝一尝,看是否真的像他说的那么美味。
没想到居然推销成功了!
许淙惊讶了一瞬,然后很快就笑开了。
果然美食的力量是无穷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