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是花渣爹的钱,买许小淙挑选的礼物,送给奶奶和娘!
非常划算!
所以许淙毫不犹豫地指着丰泰银楼的大门,对许明成道:“爹,我们去这里。”
许明成没有意见,但当许淙熟练地在银楼掌柜捧出的托盘里挑选了一样首饰,喊他付钱之后,许明成便笑道:“淙哥儿,你如今也开始挣银子了,前阵子还挣了十两,那是不是也应该给你娘买一件生辰礼物?”
许淙:“……”
有道理,但好像又有哪里不对!
八月除了吃月饼的中秋节外,就是金氏的生日了,这个许淙是没有忘的。
去年这时候一家人忙着赶路,所以他娘的生日没有怎么庆祝。许淙只在生日的当天,给她说了几句贺寿的吉祥话。
来到勉县之后,虽然拿着渣爹的钱给她挑了生日礼物,但也不能算是自己送的。
所以许淙今年打算认真地准备礼物。
他都计划好了,要给金氏买一件首饰,然后再给她画一幅画,要画得非常美非常好看的那一种,还要画成彩色。
但他今天没带钱。
最后许淙只得郁闷地开口:“爹,我没带钱。”
他今天是故意没带钱出门的,打的就是花光渣爹零花钱的主意,谁知道这么巧两人又走到了丰泰银楼的门口呢?
而且被许明成这么一说,许淙现在看着那些首饰,觉得哪一件都很好看。
比如那支上面有两只蝴蝶的,说是叫什么‘比翼双飞’,那支簪不但长得好看,名字也这么好听,并且也不贵,只要二两一钱银子。
还有那支坠了几颗金银豆子的,掌柜的说取的是‘绵绵瓜瓞’里的意思,叫做‘富贵延绵’。哇,‘富贵延绵’这意头多好啊,戴上去之后就能发财。
另外还有一对许淙也很喜欢,两只钗长得一模一样,都很好看,而且上面还有小颗的红宝石。不过这个好贵,要十两银子,如果真的买回去的话,他的零花钱就要缩水好多,他娘估计不会太高兴。
因为她经常说喜欢什么让爹娘给你买,不要乱花钱。
想到这里,许淙皱起了小眉头。
丰泰银楼的掌柜,乐呵呵地看着这对父子。
早在他们进门的时候,他就觉得有些眼熟,后来等年纪小的这位少爷一开口,说要给娘买生辰礼物,他顿时就想起来了。
这不是去年的那对父子嘛。
一个做儿子的敢让爹买,一个做爹的眼也不眨地掏钱,这样的父子虽然有,但也不多,所以给掌柜的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现在见年纪小的在犹豫,他就笑道:“小少爷,我们丰泰银楼的东西,都是一等一的好。不知小少爷去年挑选的两件,令祖母和令慈喜不喜欢啊?”
许淙诧异,“你还认得我啊?”
掌柜的哈哈笑,“自然是认得的,我们生意人就讲究个好眼力。而且去年也是令尊和小少爷一起来的,忘不了。”
“难得这么有缘,不如小少爷再挑两件?”
许淙犯愁,拿着那根‘富贵延绵’的簪子道:“可是我今天没带钱。”
银楼掌柜语塞,“这……”
他下意识地看向了小少爷身后站着的男子,莫名地觉得他有几分眼熟,应该不止在去年见过。不过他一天到晚见到的人太多了,所以一时间也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又碰过面,只是觉得应该不是在铺子里。
至于小少爷的担忧,他有心想要说两句吧,但因为不知道人家平时是怎么教孩子的,所以也不敢开口,免得把人家的孩子带歪了去。
这个时候,他就听到那男子开口了,“淙哥儿,你既没带银子,那就让他们下午送到家里去吧,如此便两全其美。”
还能送货上门?
许淙突然想起来了,对哦,是可以送货上门的,以前他们家买滴酥鲍螺的时候,就让饴和斋的伙计送上门。不过自从得到了奶油的方子后,后面就很少买了,要不是渣爹提醒,他都忘记了这件事。
所以许淙抬头询问,“能送上门吗?”
银楼掌柜呵呵笑,“当然可以,不知小少爷家在何处?”
许淙松了口气,回道:“我家就在县衙后面,唔,你让人去县衙问问,就说是许府,他们就会带你去了。”
县衙后面,许府?
银楼掌柜略一回想,马上就惊讶地看向了那名男子,怪不得他之前觉得这人有几分眼熟,应该不止在去年见过。
可不是嘛,他是许县令啊!
年初的时候许县令为大雪的事情多方奔走,掌柜的曾经远远地瞧见过几回,所以记在了心里。但当时许县令或穿着官袍官帽、或是戴着一顶黑帽子,人也比现在瘦些,所以他一时间竟没认出来。
想到传闻里,许县令的确有一母一妻一子,儿子亦是四五岁的模样。再加上刚刚小少爷说他们家住在县衙后面,还姓许,银楼掌柜就更加肯定了。
只是没想到,许县令竟然是这样的许县令啊。
银楼掌柜在心里暗暗称奇,但这并不妨碍他整了整衣裳,朝许明成一拱手,“原来是县令大人亲至,在下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许明成淡淡点头,“不必多礼。”
然后他看向儿子,柔声道:“淙哥儿,东西已经买好了。时辰已经差不多,我们该去和你孙叔会和,免得他久等。”
许淙没忘孙教谕要请渣爹吃午饭的事,乖乖地伸出手去给他牵。
但临转身的时候,他突然眼珠子一转,把之前给渣爹挑的那一支拿出来,将另外那对镶嵌了红宝石的放进去,然后对许明成振振有词。
“爹,我买了一支,你要买一对!”
“不然娘要不喜欢你了!”
许明成失笑,“哪儿学来的怪话。”不过他也没有反对,而是对银楼掌柜道:“下午都送到许府,找黄管家即可。”
银楼掌柜忙点头,亲自送出门去。
……
父子二人出了丰泰银楼,没有走多久就来到了勉县最大的一家酒楼。
这家酒楼很高很大,许淙抬头望去的时候,都没注意它的名字,而是被它那高达两层的高度吓得愣了一下。
两层楼啊,真少见!
一进门,就有小二点头哈腰地凑过来,“客官里面请,不知是客官是有约,还是只得您和小少爷两位呢?”
“约了人,姓孙。”
闻言店小二更殷勤了几分,“原来是孙爷的客人,孙爷已经在楼上雅间等候了,两位贵客楼上请,楼上请。”
店小二没有说谎,孙教谕的确已经在楼上等候了,门一推开的时候,许淙不但看到他在吃一碟干果,还闻到了一股酒味。
孙教谕站了起来,“明成兄,咦,淙哥儿也来了。”
他喊着正要出去的店小二,“你去端些小孩喜欢的饮子来,再加几个菜,炸鹌鹑也再加一碟,对了酒就不用再上了,加个汤。”
打发完店小二,他招呼人坐下,“明成兄,淙哥儿,快坐快坐。这家店的几个菜还有炸鹌鹑都不错,你们待会儿尝尝。”
许淙乖乖地喊了句‘孙叔’,然后就挨着许明成坐下了。
看到桌上有剥好的瓜子仁,他还伸手拿了一颗吃。
然后就安静地听他们说话。
孙教谕请人吃饭,当然不是没有缘由的。他首先就跟许明成说,县学经过这一个月左右的改革,目前进展良好。
按照他的话说,那些没有功名,但经受住了考较的人入学之后,便如活水入鱼池,所有人都积极了很多。
假以时日,未尝不能有大收获。
这里的大收获,指的当然是功名了,这个许淙懂。
许明成当然也懂,考中功名的人越多,对他这个县令也是大有好处的。最起码‘教化’这一块便能得个上等,哪怕是上上等,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吏部侍郎是金氏的父亲,他的岳父。
不过虽然心里明白,但许明成并没有说出来,他点了两句,“秀才只是其次,最要紧的还是更上一层的举人。”
“勉县已经二十年未曾出过一个举人了,若两年后的乡试能有人中举,才是大善。”
第49章
勉县出一个举人,比出十个秀才更好。
孙教谕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科举这事是急不来的,因为他和许明成,两人谁也不能够代替勉县的学子们去参加乡试,只能像现在这样,给那些有希望的人多些指点。
就如同他们之前科举那样,剩下的就看个人运道。
想到这里,孙教谕便释然了。
“好了,明成兄,难得沐休,我们不聊这个了。”
他顺手拿起旁边的酒壶,就要给许明成倒满,但看到他旁边正一口一个瓜子仁吃得正欢的淙哥儿,便又把酒壶放下改为了茶壶,
给两人都倒满了一杯茶后,孙教谕将茶杯举起,郑重道:“明成兄,今日请你来,其实是想要向你道谢的。”
“那一日听完你的话后,我思索许久。”
“然后觉得你说的有理。”
孙教谕一脸的苦色,“可恨我身在局中,竟然未能分清楚身边人话语里的真假,不如明成兄你看得明白。好在现在醒悟也为时不晚,我已经往家里去信,明年开春等大郎试着下场之后,不管他有没有中,都让他们母子到勉县来。”
“明成兄,多谢了!”
“我以茶代酒,先干为敬!”
孙大郎要来?
许淙马上就竖起了耳朵。
然后他就听到许明成回应,“你能如此想,便是再好不过。”
“妾室,终究只是,”说到这里,许明成的目光扫到已经吃完半盘瓜子仁的许淙,顿时皱眉:“淙哥儿,这瓜子仁你吃了这么多,待会再吃炸鹌鹑,仔细嗓子疼。”
许淙连忙放下手,“爹,我不吃了。”
比起在家里也能吃到的瓜子仁,他还是对酒楼的炸鹌鹑更有好感,因为张厨娘没做过这个,她平时做的都是一些比较清淡养生的菜肴。
“那吃这个,这个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