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认真听。”
“哦。”许淙乖乖把书摆好。
这一讲,又是两刻钟过去了,许明成见许淙有些精力不济,于是带他回去用膳。午后歇响起来,父子俩又在书房待了一个时辰。
无独有偶,远在江陵府的云知府,也在趁着沐休教导儿女功课。
不过由于长子不在身边,而幼子又还小,而且长女也不是特别喜欢画画,所以云知府的重心主要是放在了二女儿云莹的身上。
“不错,不错。”
他摸着短须点头,“我儿聪慧,这座山已经画得有模有样了。”
但被夸赞的莹姐儿却皱着眉,一副不是很高兴的模样,她伸出手指向旁边摆放着的一本画册,道:“爹,我觉得淙哥儿画的更好看。”
“他画的山,就是山,跟爹的不一样。”
云知府哈哈大笑,也不生气,“你年纪还小,不识得山水的真谛。淙哥儿画的山,胜在新奇,但却无意趣可言。”
“也就他现在年纪还小,如此画法没有什么不妥,等他再长大一些,也得跟你学一样的东西了,不然以后可不能成为大家。”
莹姐儿似懂非懂,她又看了一眼摆在旁边的画册,突然问道:“爹,你说淙哥儿什么时候再画啊?就是画第二本画册。”
“第一本都看完好久好久了。”
“这个嘛……”
这事云知府也不知道,去年还是许明成遣人送来,他们才知道原来淙哥儿画了一本画册的,所以现在许家不说,云知府便不知道了。
他沉吟了一会儿,猜测道:“上个月是你许叔的生辰,去年那本便是淙哥儿画了送给你许叔做生辰礼的。”
“若是淙哥儿画了第二册 ,那应该差不多是这时候了。”
莹姐儿眼睛发亮,“爹,我想看第二册 !”
云知府哈哈笑,“那爹就让人去祥云书坊打听打听,若是真有了第二册 ,那就多买两本,给你们几个一人一本。”
事实上直接写信问许明成是最快的办法,但云知府想起了自己去年的那个猜测,便又打消了这个主意。毕竟如果画册里的小人真的是许明成,那自己写信去问反倒不美,还不如就直接向书坊打听。
祥云书坊的东家他也曾见过,是很精明的一个人,想来第一册 红火之后,若真的有第二册他也会想办法拿到手的。
若没有,那应该就是淙哥儿没画了。
这些念头在云知府的脑海中转了一瞬,就被他按下了,他耐心地教导了女儿一番,然后午膳时父女两人才回到了后院。
一进门,两人便看到塌上摆了一些东西,云知府还看到幼子拿着一只靴子在把玩,时不时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这些朝靴,是哪儿来的?”
云知府飞快地扫了一眼,然后疑惑问道:“是家里做的吗?但怎么做了这许多,而且我瞧着还有你们穿的?”
“老爷,这不是朝靴。”
云夫人笑着解释,“这是许家送来的暖靴。”
她拿了一只给云知府看,“老爷你看,里头缝了皮子,暖和着呢,听许夫人说是淙哥儿那孩子想出来的。许家感念老爷先头帮忙请老太爷写了一本字帖,于是就送了几双过来,想托我们向老太爷表一表心意。”
“这么早就送来了,而且还有祖父的份?”
云知府翻看了黑色朝靴的内里,发现还真是缝了皮子的,顿时就惊讶起来,“是挺暖和的,不错不错。”
“祖父他老人家每日要早起上朝,是该穿暖和的朝靴。不过我们家和许家不是姻亲,他们做的朝靴,祖父穿得合适吗?”
“许夫人把图样也捎来了。”
云夫人道:“正因为不知道,所以许夫人说只估摸着给我们家一人做了两双,我们几个的倒还好,就是老爷你的做得小了些。至于祖父和祖母的那份亦是如此,做得有大有小,我已经吩咐人改了。”
同为后宅女眷,云夫人也感受到了金氏的为难。
因为不知道云家人穿的鞋是怎么样的,所以许家做起来也束手束脚,可也不能不做,因为只送图样的话,未免显得太单薄了,而且也不尽心。
所以许家最后送来的暖靴,样式虽然差不多,但每个人的两双都有大有小。
除了云家祖孙因为长得比常人高大,鞋子也穿得更大,送来的暖靴显得有些小之外,其他人都有合适的。
为此许夫人还在信里面解释了此事,请他们家多多包涵,还特地把图样附上了。
云夫人并不因为许家送来的暖靴太小,而感到生气。
因为这和送人‘小鞋’是不一样的。
云夫人能想到的东西,云知府没过多久也想到了,他感叹道:“许家有心了,既然不是什么贵重东西,那就随着今年的年礼一起送到京城去吧。”
“祖父收到了,想必也是欢喜的。”
“对了,我们给许家的年礼也得赶紧安排送去了,不然反倒不美。唔,淙哥儿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学《孟子》了,我那正好有本前朝大儒的注释,一起捎上吧。”
云夫人答应下来,随后拿起一封信递给云知府,“老爷,这是许家随着年礼一起送来的信,妾身瞧着,像是许大人写的。”
“明成的信?”
云知府伸手接过,然后拆开细看起来,看着看着,他却微微皱眉,“明成说兴元府的张知府调任了,新来了一位赵知府。”
“这位赵知府还是我那一科的传胪赵兴,赵承业。”
“老爷您那一科的传胪?”
云夫人也皱起眉头,“妾身记得,这位赵大人是充州人士,算来还是老爷您的半个同乡。他人如何妾身不知晓,但他有个爱妾,听说不是个好相与的。”
“唔……”
云知府没在意云夫人的话,他思索了一会儿道:“这个赵承业,我记得他在翰林院待了三年之后就外放了,没想到如今竟成为了知府。”
“这个人才华是有的,但为人刚愎,不是个善茬,我还真得去信和明成贤弟说上一说,免得他将来吃亏。”
一个月后的京城金府,也谈起了赵承业这个人。
金家长子金康时是一个三十五六岁的中年男子,他头戴书生帽身穿书生袍,随时随地看起来都是一副文人模样。
此时的他手里拿着一封信,有些疑惑地问道:“父亲,三妹夫信里问的这个赵承业,可是和云光霁同科的传胪赵承业?”
金侍郎的脸上原本还带着笑意,但一听到长子问出这话,他顿时收敛了表情,“不是这个传胪赵承业,又是哪一个赵承业?”
“你应该跟明成好好学学,他一得知兴元府知府换了人,就四处打听,想要知道赵承业这些年的履历,好做到心中有数。”
“可你呢?”
金侍郎训斥儿子,“前些日子我见了王侍郎,他说你做事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金康时脸色涨红地辩解:“父亲,这王侍郎……”
“好了,为父还能不知道王侍郎是给我脸色看?”金侍郎一甩袖,冷哼,“不过他再瞧不上我,也光鲜不到几时了。”
“你可知我今日遇见了谁?”
“云尚书!”
金侍郎忽地哈哈大笑,“哈哈哈,你三妹前些日子遣人送来的年礼,不是有几双那劳什子暖靴嘛,确实暖和,为父便常穿着上朝。”
“今日却发现,云尚书脚上也有一双!”
“为此,尚书大人还招我过去说了几句话。你是没看王侍郎那张脸,看了之后啊,估计都会和为父一般,饭都能多吃上两碗!”
“哈哈哈哈。”
金康时亦是一喜,低声道:“父亲,儿子听说近来陛下与首辅胡大人常召云尚书议事,这是不是说……”
金侍郎抬手制止了儿子接下来的话,摇头道:“不可说,不可说,此事非同小可,我等静观其变即可。”
“对了,那个赵承业的履历,为父明日让人抄录一份,你尽快安排人给明成送去。他在勉县的这几年做得不错,尚书大人也是看在眼里的。只要接下来不出差错,过两年为父也好给他筹谋一二。”
“先时为父还为他急着出京感到不满,觉得应该再在翰林院历练几年,如今看来,他的这步棋倒是走对了。”
金康时忙点头,“是,父亲。”
……
京城发生了什么,勉县这边尚无法知晓。
随着一箱箱年礼送出去,临近过年的时候,许家也收到了其他人家送来的东西。
为此许桥和黄管家每日守在门口,严阵以待,以防门房不知事,将不该放进来的人或者东西放进来了。
许淙觉得这事蛮重要的,很锻炼人,于是把青木派给他们打下手,顺便还可以让青木跟着学点东西。
自从青木跟着黄管家学习了以后,办事是机灵了许多。
而且腊月一到,私塾也放假了。
如今的许淙除了完成每日的功课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事情,反倒是许明成开始每日顶着风雪早出晚归整个人忙得脚不沾地,连沐休都没有空闲。
许淙闲了几日,觉得有些无聊,于是跑去和王老夫人一起种菜。
许家今年的暖棚,和去年相比要大上许多。
去年只有小小的两块地,但今年却把中间那一块也开垦出来了,连成了一大块,望过去很是壮观。
许淙到的时候,王老夫人也在。
“奶,你在做什么啊?”许淙见王老夫人有些严肃地在地里转悠,顿时好奇询问。
“淙哥儿你来了?”王老夫人朝他招手,“我在瞧菜地里的虫子呢,虽然天冷,可是这棚里却暖和,这不就有虫子冒头了。”
“虫子?!”许淙更好奇了。
因为从小就在院子里长大,没下过地,所以许淙长这么大真没见过几次虫子,尤其还是冬天的虫子,他顿时就蹲下身细看。
看着看着发现,菜叶子上面真的有虫眼。
“奶,虫子呢?”
“捏死了,”王老夫人不在意地说道:“我一见到就捏死了,平时丫鬟她们也会来瞧,找到也挑出来捏死了。”
“这些菜一把就能卖一钱银子,可不能被虫子霍霍咯。”
“好贵!”许淙感叹。
一把青菜就能卖一钱银,也就是一百文,真的好贵啊。再过几个月等漫山遍野的野菜长出来,也就两三文钱一把。若是能再等等,等农户们自家种的菜长出来,那一文钱就能买到了,许淙之前拉着渣爹出门的时候,就曾见过。
“是贵哟。”
王老夫人也感叹,“也就富贵人家才吃得起。”
说完了这话,她老人家还望着这些菜道:“今年的菜种得也比我们在庐州时候的好,可惜如今你爹做了官,我们家就不好挑菜去卖了。不然这么多菜,也能卖个几十两银子,那一年也就不用愁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