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金外祖父能出手帮这个忙,估计也和许家每年一车车的节礼、年礼往京城送不无关系,这事许淙门儿清。
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不但许家年年要往京城送礼,送给金家以及其他人家,其他的比如孙家,佟家等等,也是每年都往许家送礼的。
所以许淙也就是感慨了一会儿就放下了。
他现在正是对什么都感兴趣的时候,比如如今就很感兴趣金家外祖父的长随带来了什么话,许明成会跟他谈些什么,所以连金氏催他去睡觉都没理会,专心致志地在屋里坐着,等许明成回来。
随着房中烛火燃起,夜色渐深,许明成终于从前院回来了。
和刚从孙家回来时醉醺醺的模样相比,他现在没有丝毫的醉意,不但双眼大亮,并且脸色也没有什么疲倦之色,就好像吃了什么补药一样。
同样在等待的金氏迎上前去,小声说道:“老爷,你终于回来了。”
“嗯,回来了。”
他心不在焉地点点头,好像有什么事情困扰了他一样,不过等他看到坐在椅子上一点一点的儿子后,顿时诧异。
“淙哥儿还没睡?”
“是啊,”金氏的声音很小,“从刚刚就一直在等老爷你了,还问了我好些知州的事,让他去歇息也不肯,非说要等你回来。”
“老爷,你事情问得如何了,恭州那边到底是何情形?”
金氏有些犯愁,“刚才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升官虽好,但爹的意思这上一任知州好像是突然去了的,若是急病去了还好,就怕是别的什么。”
“老爷,你打探到了吗?”
许明成没有隐瞒金氏的意思,他同样把声音放低,“问到了,说起来这件事还和佟家有些许关系,你可还记得去年过完年,佟家人来了一次?”
这个金氏怎么会不记得,当时佟姨娘刚刚怀孕,为了安她的心,金氏特地让佟家人过来了一趟,即便是如今佟家人也偶尔会来探望。
不过以金氏对许明成的了解,知道他指的不会是这件事,于是她略一回想,从佟家近一年来送到家里的东西,再想到佟家的生意……
“……恭州。”
金氏恍然,“老爷,我想起来了。”
“当时你好像跟我提过一句,说佟家有一批货陷在了恭州,你把许桥派去处理了,还说他有好一阵子回不来,让我照顾好他家里。”
“难道就是这个恭州?”
“便是这个恭州。”
许明成道:“上一任的恭州知州贪得无厌,不但将衙门里惯例的分润取走了大半,没有给其他属下剩下多少,还屡屡对过往的客商伸手。”
“除非像佟家这样打过招呼的,不然时间长了,客商们就会自觉地避开。恭州知州见客商减少,搜刮不出多少油水,于是便朝境内的商家们下手。”
“如今恭州上下怨声载道。”
金氏皱眉,问出了关键,“那老爷,他又是怎么死的呢?”
许明成冷哼了一声,不屑道:“恭州民风彪悍,他如此贪得无厌自然不得民心,于是两个月前被人当街行刺,一命呜呼!”
金氏惊呼,“行刺?!老爷,居然是行刺?!”
“老爷,这这……”
“……娘?”
许淙半梦半醒中突然听到金氏的声音,吓得他连忙睁开了眼睛,然后便看到等待了好久的许明成已经回来了,他便高兴地跑过去。
“爹,你回来了!”
“你们刚刚在说什么?”
看着淙哥儿两只眼睛里都写着‘我也要听’,许明成失笑,他没有理会焦急的金氏,而是对许淙道:“我和你娘在说恭州的事。”
“恭州知州履行不义,现在已经死了。”
“为父过几日接了圣旨之后,可能会马上动身前往。但恭州此时局势复杂,还有少许民乱,所以我在想着要如何安排你们才好。”
“安排?”
许淙不解,“什么安排?”
许明成的目光转向了金氏,“慧娘,岳父说恭州此时乱得很,不但城里、村里的百姓们不信任朝廷,就连山上的那些寨子也蠢蠢欲动。”
“若不是如此,这个烫手山芋也不会落到我这儿来。毕竟你也知道,现在海晏河清文风昌盛,进士每三年便有一批。”
“京城不缺到处走动,想要谋个好缺的人。”
他笑了笑,“但我跟岳父的想法是一样的,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只要我能把恭州安抚下来,大人们也会看在眼内的,如此便能省却近十年功夫。”
“时机实在难得,不应错过。”
道理金氏是明白的,但她也不免担忧,尤其是知道恭州那地方还有民乱的时候,她的心里更是沉甸甸的。
所以她犹豫着问,“那老爷你的意思是?”
许明成略一思索,“我刚才仔细想了想,你们来到勉县也有三年时间了。我原本打算年底调任的时候,向吏部告假回乡一趟。”
“但如今看来,已不能行。”
许明成叹息,“此去恭州困难重重,到了恭州之后,我可能还抽不出手去护着你们。所以与其跟我前去受苦,不如你们暂先回乡,顺带把浵姐儿也带回去上族谱。等我在恭州安顿下来之后,再派人接你们过去。”
金氏沉吟着没有开口,显然是在思索利弊。
但旁边站着的许淙却忍不住了,刚刚听完后,他就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困,因为浑身的血都冲到脑子里去了!
可恶的渣爹,又想抛下他们!
于是他大声开口,“我不同意!”
还在思考中的金氏被他的大嗓门吓了一跳,迟疑着问道:“淙哥儿?”
许淙气呼呼的,他没有回答金氏的疑问,而是盯住了低头看向自己的许明成,一字一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不要回乡等你来接,我要跟你去!”
他才不要跟渣爹分开!
许淙可没忘记自己是在一本书里,按照书里的时间发展,再过两三年王老夫人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然后接着‘他’也要死了。
这里面关键的地方,就是前期他们一家人并没有待在一块!
而且很可能许明成这次去恭州,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或许在书里,他一开始真的打算从勉县离开的时候,就回乡把亲娘和妻儿都接上,去一个更好的地方赴任的。那样不但一家人能够待在一起,而且缺失的这几年,因为许淙还小所以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没想到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恭州!
按照许明成刚刚的说法,恭州这地方民风彪悍,而且上一任的知州也死的不是很光彩,所以他去赴任,其实是有风险的。
这样的情况下,也能解释为什么原书里‘许明成’迟迟不把‘许潇’他们接到身边,因为‘他’觉得亲娘和妻儿,待在老家会更好。
但世事难料!
分开的结果就是我先死,你晚死,最后全家都死了!
许淙一想到这个,脸色都涨红了,“我不管,我也要去恭州,你不带我去我就自己去,我有银子,我可以请个镖师!”
许明成板下脸,“胡闹!”
第67章
许淙并不觉得自己在胡闹,所以理直气壮,“爹你老是想着送我们回去,不想着同甘共苦,这样不对!”
许明成:“……”
看着儿子倔强的小脸,他觉得自己的脑袋隐隐作痛。
这一场短暂的父子争吵,以父子二人彼此谁也说服不了谁而结束,但第二天开始许淙就拒绝跟渣爹说话,以此表示自己坚决反对的态度。
王老夫人在饭桌上看得有些稀奇,“哎呦,你们父子俩这是又怎么了?明成啊,你又是怎么惹到淙哥儿了?”
“不会是又给淙哥儿加功课了吧?”
许明成的脸上并没有多少笑意,摇头道:“娘,并没有。”
见从儿子这里得不到回复,王老夫人又看向了儿媳妇,“慧娘,你知不知道啊?”
金氏苦笑,“娘,淙哥儿这是闹别扭呢。”
闹别扭?王老夫人觉得自幼聪慧的乖孙闹别扭实在是稀奇,一年怕是都没一回,于是便摆出了一副倾听的架势。
见状金氏只好解释,“娘,老爷过些日子就要升官了。”
王老夫人点头,这事她知道,昨日金氏就来告诉她了。
于是金氏便把昨晚父子两人的争执说了一遍,“娘,老爷想着恭州路远,而且现在也不太平,所以就打算先让人送我们回庐州省亲,等他安顿下来后再接我们过去。”
“但淙哥儿不同意。”
“他说要一快儿去,不要回庐州。”
父子两人夜晚的这场争执,王老夫人是不知道的,如今听到儿媳妇的转述,她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这样啊……”
许淙放下碗筷,表示自己已经吃饱了,然后就对王老夫人道:“奶奶,爹是不是很过分?”
“他一遇到事情,就老想着抛下我们,这样不对!”
“我们要一起去,不分开!”
“胡闹!”许明成沉着脸,“你祖母年事已高,你妹妹还不会说话,就是你如今也才不过区区六岁。”
“你是能骑马还是能射箭?到了恭州爹要忙于公务,没时间守在家里,到时遇到了什么事,可如何是好?”
“不若先回庐州,等爹安顿下来再派人接你们过去,至多不过一年的时间,如此才两全其美!”
许淙不服,“一年又一年,两年又三年,若你在恭州遇到了难事,一年料理不完呢?那等你再回来的时候,我都已经考到进士,妹妹也不认识你了!”
“而且我不是三岁小孩,我长大了,我可以保护祖母,保护娘,保护妹妹!”
许明成看着才不过六岁的儿子站出来说他能够保护家人,心中一热的同时也气笑了。
淙哥儿不过才豆丁大,真要遇到了什么事,不哭鼻子就算不错了,哪里能指望他来挺身而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