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淙:“哼!”
金氏无奈,“娘,您看就是这样了,昨晚上他们父子两个吵了一场,谁也说服不了谁。”
王老夫人的脸上没有了乐呵呵的笑意,她老人家仔细想了想,然后对儿子道:“明成啊,娘觉得你说得有道理。”
许淙大惊:“奶奶!”
王老夫人又道:“不过呢,娘觉得淙哥儿的主意更好!”
许淙顿时高兴起来,“奶奶你说得对!”
许明成无奈,“娘,岳父说恭州此时很乱,儿子过两日接到旨意后怕得马上启程。”
“仓促之间不但难以带你们同去,你们去了之后也会有很长一段时日担惊受怕,如此又有何益?”
“倒不如先回庐州。”
“娘你前些日子不是说今年雨多,也不知道家里收成如何了吗?正好这次可以回去看看,也给浵姐儿上族谱。”
王老夫人点头,“你说得对,”但没等许明成露出笑意,她又道:“但我觉得一家人还是待在一块的好。”
“我还记得淙哥儿小的时候,有一阵子啊老是喊着要爹,说‘石头都有爹,他爹还会给他骑大马,为什么我没有啊?’”
“我当时听着啊,心里酸溜溜的,只好安慰他说你爹还没回来呢,等你爹回来了,也让他给你骑大马。后来淙哥儿两岁之后,渐渐地就不再说这话了。”
“但我是没忘的。”
许明成难得地沉默下来。
王老夫人又道:“如今家里添了个浵姐儿,她今年啊也是一岁多,前些日子还会喊娘了,想来再过不久就会喊爹,喊奶奶。”
“这回再一家人分开,又是一年半载,或是三年五载地见不着,就真的要跟淙哥儿说的那样,见了都要不认识了。”
“你小的时候啊,见你爹有一回从外面服徭役回来,不但瘦得没了个人形,背上还被晒脱了皮。当时你就说你要读书,要考上功名,从此一家人不用过苦日子。”
“怎么临了却想不明白呢?”
王老夫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咱们一家人在一块啊,不管是吃大白饭还是稀粥,那都是过一样的日子。分开了就能过成不一样了,我们就能过成神仙了?”
“都一样的!”
“而且分开了,想着你在恭州受苦,那么我们在庐州就能吃得香甜,不会日日担惊受怕,忧心你有没有个好歹?”
“没这样的道理!”
许明成的神色松动了些许。
见状许淙都想要给王老夫人鼓掌了,没错就是这样!
人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看他奶奶多厉害,一说就说中了渣爹的软肋。渣爹老说他们跟过去后会受苦,也不想想不跟过去,他们就不会受苦了吗?
只会受更多苦!
所以许淙狂点头,“奶奶说得对,爹,我们不怕苦!”
淙淙不怕苦,只怕不明不白就没有了性命!
金氏犹豫了一下,也开口了,“是啊老爷,别的不说,家里的夫子是及不上勉县的。”
“恭州虽然不知道如何,但想来不会比勉县更差。淙哥儿如今已经开始读四书五经了,再过些年就要下场,若突然给他换个不知底细的夫子,误了前程怎么办?我和娘都是妇道人家,淙哥儿学不明白的东西,我们也是不明白的。”
“去年孙教谕把孙大郎接来,你还赞他做得好呢,说孙大郎虽然考中了童生,但根基还是不扎实,得好?婲好地补一补。”
“若淙哥儿将来也如此,那岂不是一辈子都毁了?”
“老爷,你再好好想想吧。”
许明成扶额,“我再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
许明成这一想,就想到了圣旨到了的这一日。
许淙也没有催他,反正他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去的,如今有了王老夫人的支持,而且他娘也是乐见其成,所以许淙一点都不怕。
大不了他们就自己去!
他许小淙如今可是有差不多两百两银子的人,再攒一攒就能比渣爹的俸禄还高,就不信这么多的银子还找不到人送他们去恭州!
不存在的!
所以许淙信心满满。
但相对于许淙的自信来说,许明成的顾虑就更多了。
他开始频频与人商议,当然不一定是商量要不要带家人一起去恭州的事,而是其他的比如衙门里的手尾等等,这也是金侍郎特地提前通知他的原因之一。
等收到圣旨的那一日,知道的不知道的,都激动起来。
许县令要升官了!
而且还是连升三品,成为了知州大人!
听说宣读旨意的那位大人让他三日内启程,那什么州那边正等着他过去呢。这么急,这个官肯定很重要!
一时间,除了那些私底下酸溜溜的,勉县上下的人都与有荣焉。这可是他们勉县的县令啊,许县令这般受朝廷重视,那肯定是因为他做官做得好啊,他们勉县的人有福。不过仔细想想,许县令来了之后,勉县还真是好了许多。
作奸犯科的少了,开铺子的人家安心了,就是那些孤寡也得到了妥善安置,据说他们现在跟县令母亲学会了在冬日里种菜,都能自个儿养活自个儿了。
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县学的变化,考上功名的人增多,所有家里有读书人的人家,都好像是有了主心骨。
所以他们对带来这一切的许明成,感恩戴德。
在这人人欢喜的时候,却有些人犯愁,比如求知若渴的孙秀才。
他觉得自己正是苦读的时候,因为许县令希望勉县出一个举人,所以对他们这些秀才还算用心,平时在县学遇见的时候也会给他们解答经义上的疑惑。他们中的几个人甚至还被允许在沐休的时候前往许家拜访。
孙秀才觉得这一两年收获良多,只要再过几年,自己肯定能够在科举上有所成就。
但许县令就要调任了!
新来的县令也不知如何,即便愿意给他们机会,那么他也会是翰林出身,即便是做了官依然没有放下经义,每每一句话便能让他们受益良多吗?
被许家人通知县令大人召见的孙秀才,直到踏入许家书房的时候,依然表情凝重,不过等他行完礼,又变得恭敬起来。
“学生恭喜大人!”
接着他提起了手中的包裹道:“听闻大人要去恭州赴任,家母亦很欢喜,所以昨日就做了几双鞋,想要送给大人。家母做的鞋虽然其貌不扬,但却很适合走远路。学生这些年赶考的时候,穿的都是家母做的鞋,还望大人莫要嫌弃。”
许明成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令慈有心了。”
虽然说的是孙母,但孙秀才也不蠢,知道许大人想说的是他的感激自己知道了。
闻言孙秀才松了口气。
自从知道许大人不日就要离去的时候,他就在想要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原本打算要不要做一些干粮比如淙少爷很喜欢的羊肉饼送给大人一家,但后来想想这些东西许家人应该会自己准备。而别的贵重东西,不说许大人会不会收,就是哪怕掏空了孙家的家底,恐怕也买不起什么。
最后就想到了鞋。
许大人要远赴恭州,此去不知要走多远的路,那有一双走远路穿的好鞋就很合适了。好在自己以前不熟悉许大人的时候,每次向他请教都不敢直视,对许大人脚上的鞋反而印象深刻。
因此昨日孙秀才就请母亲和娘子连夜赶制了四双,今日匆匆就提过来了。
许明成对他的识趣也是很满意的。
就像孙秀才顾虑的那样,孙家若真的要送他许明成看得上的东西,那别说掏空全家家底,就是把孙秀才卖了,恐怕也送不起。
毕竟许明成今年单单收到祥云书坊送来的分润,就有几百两,以后随着淙哥儿画得越来越多,恐怕一千两都打不住。
所以孙家若真的给他送什么难得的贵重东西,反而会让许明成重新思考起自己的决定来。
现在见孙秀才识趣,许明成便和颜悦色,“其实我今日找你,还有另一桩事。”
“我儿许淙,想必你也不陌生,他此番会和我一起去恭州。但他年纪还小,正是应该读书的时候,所以我打算铱嬅给他寻一个家塾先生,不知你意下如何?”
孙秀才一怔,忙问道:“大人您的意思是?”
许明成笑道:“我看你于经义上基础牢靠,缺的无非是些许点拨。你若随我同去恭州,做淙哥儿的夫子,那么我闲暇之时,便会顺势教导你一二,也免得你苦读多年,最后止步于举人,甚至是秀才。”
孙秀才瞬间激动得脸色涨红,就要答应下来!
但许明成却抬手制止了他,站了起来道:“此事不急,你回去好生想想吧,明日一早再来寻我便是。”
“他们应该也到了,随我出去见见吧。”
孙秀才深吸了一口气,按耐下激动的心情,恭敬地跟在了许明成身后。
“是,大人。”
第68章
许淙并不知道许明成已经决定一家人同去,并且还给他找了一个夫子,他现在正在和私塾的小伙伴们道别。
“许淙,你真的要去那什么恭州了啊?”长大了许多的赵诚好奇询问,“恭州在什么地方,以后我们还能再见面吗?”
没等许淙回答,王瑜就道:“恭州我知道!”
“恭州就在我们的南边,我爹说一路往南,过了巴州和达州就到了恭州,再往南就入蜀了,蜀地多山多瘴气,生意人最好不要去。”
赵诚从未出过勉县,闻言叹息,“那好远。”
许淙也不舍得和两个小伙伴分开,不过这是没办法的事,于是就承诺会给他们写信。还安慰道:“等以后你们去京城考进士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京城碰面!”
“这个好!”赵诚点头。
但王瑜却犯愁,“我功课没有你们两个好,我爹说如果考不上秀才,就让我跟他学做生意,我大哥十五岁的时候,就跟着我爹做生意了。”
这个许淙就没办法了。
只好安慰对方只要努力读书,肯定是能够考上的。
毕竟如今勉县的县学蒸蒸日上,孙教谕一心扑在这上面,就指望着多培养出几个童生和秀才攒政绩,日后好升官呢。而即便是孙教谕有朝一日调任,新来的教谕只要不瞎,肯定也会延续这个路线。
所以只要努力读书,勤学苦练,那么总有一日能够考中秀才的。考中秀才之后就会有州学、府学等等可以去进修。
赵家和王家都不算是穷苦人家,能够供得上的。
许淙的这番话听得赵诚连连点头,就是王瑜也振奋起了精神。三人约定努力读书,保持通信,等将来有一日考中了举人,就在京城碰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