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娘啊,你怎么过来了?”
金氏早在看到王氏的身影的时候,就已经站了起来,这会儿听到王氏的话,她微微下蹲行了一个福礼,然后才回道。
“娘,儿媳有事想与您商议。”
王氏觉得稀奇,没忍住看了金氏一眼。
这可是奇了,金慧娘居然有事情想要找她商量?
要知道儿子早就跟她说好了,金氏嫁过来之后就让她管家的。而她也管得很好,不管是京城的那些官太太,还是村里的老娘们提起她都只往好的说。
谁不知道金氏管家厉害啊?
所以她有什么需要劳烦她这个老太婆的?
王氏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没忍住问道:“你有什么事啊?”
金氏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将丫鬟端上来,清热解暑的茶递给了王氏,才柔声说道:“儿媳想着,淙哥儿如今也满两岁了,是不是该给他安排一个书童?”
“杨奶娘虽然仔细,但淙哥儿也需要玩伴。”
“有了书童,还可以带着他念书。”
王氏刚从地里回来,换了衣裳之后就马上来见金氏了,的确是有些渴,接过金氏递来的茶后就咕噜咕噜喝下去半盏。
现在一听说要给乖孙安排书童,她马上把杯子放下,竖起大拇指。
“这个好!”
“小的时候啊,大林见天儿往外跑,爱和村子里其他的娃娃玩,我看淙哥儿长大一些了也得这样。”
王氏眉开眼笑,连把儿子的小名说出来了都没注意,“那天带他出去的时候,腿脚多灵活啊,杨奶娘这个大人都跟不上。”
“是得找人带着他玩。”
“不过要找谁啊?”
王氏思索起来,然后发现自己认识的人里头,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今天来的石头倒是很合适,但他好像要开始读书了。至于其他亲戚家的孩子,要么是年纪不对,要么就是住得太远,跟自家也不太亲厚。
在王氏苦思冥想的时候,金氏却是早有打算。
金氏道:“娘,秋月家里有一个侄子,今年八岁。那孩子算是在我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五岁开蒙,如今已学完《三字经》了。”
“规矩也学得不错。”
“所以儿媳想着,不如就让他来给淙哥儿做书童吧。”金氏说完又补充道:“有了书童跟着,淙哥儿也能到外头走走。”
王氏一听,喜出望外,“你愿意让淙哥儿去外头玩了?”
要说这个儿媳妇金氏啊,做事情还是可以的,但也有几个地方让王氏很不满。其中之一当然是不让她下地干活,觉得有失身份。不过后来婆媳各退一步,王氏同意累的活让别人干,金氏对她偶尔下地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另外一个,那就是对乖孙许淙管得太严。
她那紧张劲,真是不漏眼地盯着的,经常带在身边就不说了,连他吃什么喝什么都要一一过问。刚出生的时候,就是王氏想要看都不给抱,只能让她老人家亲自过去,就这样进屋之前两人还要先洗手换衣裳。
总之就是养得非常精细,她以前侍候家里的猪祖宗都没有这么勤快的。
王氏好几次都说她,但人家就是不改。
到了后来王氏也没办法了,见许淙一天天长大,也没有生病,反而越长越壮实,也就随她去了,毕竟当初说好了孩子给她养的。
顶多也就在私底下嘀咕两句。
谁想到这个比她还要老顽固的儿媳妇,现在居然跟她说要让乖孙到外头去,虽然要跟着个什么书童,但也是好事啊!
王氏忍住了出去看看今天日头是不是从西边出来的冲动,拍着大腿道:“我早就说过了,娃娃啊就是人苗,不见日头哪里长得好呢。”
“大林小时候啊,我都不管他的,就让他跟村里的孩子们玩,上山啊爬树啊都不管他,只要他不到河里去就行。”
“这不也长得好好的吗?”
“壮实着呢!”
王氏陷入了回忆之中,感叹道:“当年他考举人的时候啊,正赶上老天爷下雨,和他一起去考的好些大小伙子都被抬出来了,有的还一命呜呼。大林就好端端的,回来睡一觉就好了,精神得很。”
“所以养孩子啊,就得这么养。”
“淙哥儿也是这样,多让他到外头去,跑跑跳跳长得高呢。”
金氏微笑附和,“娘说得是。”
不过嘴上是这么说,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就没有人知道了。但王氏也不在意,只要她能同意乖孙出门就行了。
于是婆媳两人找了个时间,让人把那个叫做‘青木’的孩子带过来见了一面。见他真的机灵能干,还有一副好身板,能抱着许淙到处走,王氏便也同意了。
第9章
许淙高兴极了!
他不但有了个小伙伴,还有了个书童!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以后可以随便出门了,只要带着书童青木,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大摇大摆地走出家门,谁也拦不住他!
不过,这并不是没有条件的。
他娘跟他约法三章。
第一不能去危险的地方,比如山里、水边、池塘边等等。
第二是每天只能出去一个时辰,还得挑天气好,不刮风不下雨,太阳也不大的时候,至于以后能不能增加时间那得看他的表现。
表现好可以出去得久一点,但表现不好的话不但不能增加时间,还有可能反向缩小。
第三,也是最重要,金氏叮嘱了好几遍的一条。那就是他不管去哪里,都得让青木寸步不离地跟着,不能落了单。
若是不幸落了单,也不能到处跑,得安分待着让人去找。
许淙只是想出门玩,又不是想跑路,当然是不管他娘说什么都一一答应下来,保证自己去哪里都会带着青木,一定不落单。
就这样金氏还不放心,不但给村子里的各家都送了两包糕点去联络感情,还特地请了大夫来给他把脉,听到大夫说许淙身体健康,可以出门,这才让人开门放两人出去。
然后门一开,许淙又跑没影儿了。
……
天好蓝!
树好绿!
水好清!
能出门的许小淙美滋滋!
出门的第一件事,他就带着青木去找自己最好的小伙伴石头玩耍,石头可是许家村土生土长的土着,哪里好玩他最明白了。
“石头!”
“石头——”
许淙踮起脚尖,啪啪啪拍门。
门内的许村长一家正忙碌着,许村长家人很多,上有依旧健在的八十岁老母亲,下有石头这样刚满七岁的曾孙,里里外外一共有二十多口人。
人多,并且村长家还没有许淙家一半的一半大,自然哪里都是人,所以许淙一敲门,里面就有人听到了。
最靠近大门的许村长小儿子一听到门外奶声奶气的声音,顿时扯着嗓子大喊,“石头,石头,赶紧出来,有人来找你玩了。”
喊的同时他也没闲着,快步上前把门打开,然后视线往下一看。
顿时张大了嘴巴!
因为此时他们家门口,竟站着两个陌生的小人儿,一个约莫八九岁,正牢牢地护住身后的人,有些紧张地抬头看他。
而另一个矮小些的娃娃,长得又白又嫩,整个人还不到三尺高,眼下正从前面大孩子的身后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他。
那眼睛,黑溜溜好像会说话!
许小叔挠了挠头,觉得后面的那个小娃娃有几分眼熟,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了,不由得放低了音量问道:“你,你们是谁啊?”
许淙迈着小短腿,从青木后面走了出来。
“我是许淙,找石头。”
“石头在家里呢。”许小叔下意识回答,然后扭头朝屋里喊,“石头,石头你快出来,有两个小孩找你。”
“你们是哪家的啊?”
这道题他会,许淙马上就回答了,“许明成!”
许小叔一拍脑袋,欢喜得不行,“原来你是大林哥家的啊,怪不得长得这么俊,快进来快进来,前阵子我成亲,你还来过家里呢。难怪我看着有些眼熟,一阵子不见,淙哥儿你长大好多了。”
“爹,娘,大林哥家的淙哥儿来了!”
还没等许淙询问怎么渣爹还有个名字叫‘大林’,屋里的人在听到许小叔的声音后,都动了起来,没多久就涌出来一堆人,把许淙和护着他的青木围成了一团。
并且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淙哥儿来了,长高好些了。”
“长得真俊!”
“是咧,哎哟不过才几个月没见,就变了个人似的。”
“像大林!”
“真像。”
“快快快,孩子快到屋里坐,婶娘给你做烘糕吃。”
许淙和青木,不一会儿就被热情的村长家人迎了进去,但进去了的许淙并没有安分坐着,而是在石头的带领下好奇地东看看,西瞅瞅。
村长的二儿子,也就是石头他爹正在编竹篓,许淙看着他抓起一条竹片,手一顺、一掰、一扭,往复间就编好了一大片,不由得赞叹不已。
石头他爹也乐呵呵地随他看。
在他们这地界,竹子长得到处都是,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人会编竹篓,不过就是手艺好些和差些的区别。如今正是农闲的时候,他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编点竹篓,看能不能拿去集市上卖几个铜板。
毕竟镇上的人没有田地,也就没有地方种竹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