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直说不查了,鲁老夫人当着程家哥俩的面没说什么,心里觉得还是要查一查,否则传出去镇国公府就太不知礼数了。
这会儿前头车夫来报那驴车上的人上了安定侯府的犊车,鲁老夫人就纳闷了。程瑾说的没错,奴才可没胆子私用主子的犊车。
褚直心思都在别处,他要盘算的人多。就算上辈子他有看走眼的地方,但大部分却都没错,凡是接近他的,十个里面有九个都不怀好意。一个救了他的丫鬟,还说不准有没有猫腻,既然她不求报那就不用报了,正好。因此见祖母有想派人去问话的意思,忙道:“祖母且慢,那恩人想必有所顾忌才不便现身,贸然上前怕是会惊扰恩人,毕竟是个姑娘家。”
褚直最后一句话咬的很重,鲁老夫人不由笑道:“我真是个老糊涂,竟忘了这个了。”
她听见外面喧哗声,知道是进了城,吩咐道:“一直从钱胡大街走,跟着前面那架犊车,看他们到南大街拐不拐弯。”
要是去安定侯府,到了南大街就得拐弯。
褚直知道祖母不会派人去问了,但还是想知道对方是不是安定侯府的人,也就随她去了。
犊车行了一会儿,前面忽然有人喊停。
一个年轻男人隔着车窗道:“老夫人,请您别再跟了,您的好意方才那位姑娘已经心领了。”
鲁老夫人吃惊,叫丫鬟撑起前面的车帘,只瞧见一个穿蓝绸的宽背影追着安定侯府的犊车去了。
被对方发现了,对方完全明白自己的心思,鲁老夫人不好再追,只好笑了笑吩咐回镇国公府。
顾如虎得二娘授意传了话,就追上犊车,过了南大街拐了弯不见那犊车在后面,冲妹妹打了个眼风,示意办妥了。
顾二娘心安,虽是初来乍到,却并不难想象京中各种复杂关系,万一救的是安定侯府的敌人就徒惹麻烦了。
犊车又行了半个时辰,忽见街北蹲着两个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几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有西边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上书“安定侯府”四个大字。
顾山道:“这就到了,父亲虽然威严,不爱说话,却极为宽厚;那位也是个慈祥之人。”
许氏紧张的手有些发抖,二娘听见外面来人了,准备下去,被她娘抓了回来。
“回来,先别下去,我问你,我们来侯府是干什么的?”许氏问二娘。
顾二娘眨了眨眼:“不是爷爷要接我们来享福吗?”
头上立即挨了一下子,长这么大,许氏几乎没对她动过手,今个儿先拧了耳朵又挨了一下。
“不是……”许氏脱口而出,感觉自己说的不妥当,立即道:“我们来一是孝敬你祖父,二是要给你找一门好亲事。你给我听好了。一会儿你好好跟着我跟你祖父祖母磕头,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到处乱跑……”
其实许氏也想不出来有什么不许二娘做的。二娘吧,其实很乖很好,但总会发生点事儿,比如前头路上的那种事。要是在这儿来一回,二娘肯定又嫁不出去了。许氏被吓怕了。
想不出来不想了,许氏拉上两个儿子:“如虎,如豹,你们都看着点儿二娘。她这次嫁不出去,就只能配给张大户了。”
顾二娘:……
顾山语重心长:“听你娘的。”
顾如虎投给顾二娘一个同情的眼神。
外头林忠都在跟人说话了,顾山率先下车,如虎抱着如豹跟上。许氏又回过身来,伸手将二娘衣裳上的褶子理平,一切整妥拍了拍二娘的手:“孩子,听娘的。”
顾二娘最后一个下车。
前头一大群婆子早围住了许氏,许氏正回头看过来,二娘忙小步上前跟紧她娘。
一家人下了犊车,换了小轿。林忠一同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
林忠就送到这儿,另换一精明婆子指挥着丫鬟上来打起轿帘,扶许氏和二娘下轿,带着顾山一家人入内。
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处处雕梁画栋、琼花异草,许氏、二娘、如豹虽有心里准备,但也觉有如梦中游园,眼珠子转不动。旁边婆子见他们母子看的迷醉,笑意盎然,特意放慢了脚步让他们看个清楚。
与此同时,一个丫鬟匆匆跑进一处富丽堂皇的上房,进门后对着正坐在上首的老夫人先弯腰行了个大礼,然后说了几句,便见那满头珠翠、富态和蔼的老夫人勃然色变,把搁在手边的宣窑瓷杯扔在地上砸的粉碎。
旁边坐着的一个身穿青织金通袖袍儿的妇人忙站起来冲那丫鬟摆手,待那丫鬟出去了道:“说好了到这边儿,怎么父亲又要去福禧堂?”说着眼往外瞟,“母亲莫要气了,大嫂怕是还不知道,一会儿就过来了。”
那老夫人强撑着坐在椅子上喘气,从牙缝里挤出:“这老东西,作践了我一辈子,到这把岁数还弄出个猢狲。这是怕我害了他的祖宗,人也不往我面前儿领了!”
第11章 暗流〔改错字)
旁边立着的丫鬟婆子大气也不敢出一声。那妇人只得劝道:“姑母,父亲不是派人来请您了吗?先过去看看再说。您才是‘一品夫人’,这进了府里的人都得认您。再说,父亲不是答应了吗?”
小儿媳妇只有在情急之时才会唤她“姑母”,这提醒了正在怒火中的老夫人。顾世飞个老东西的确是隐讳地答应了:把这一脉迁进来后换顾长洲袭爵。
这老夫人正是顾世飞后娶的姜氏,而旁边的年轻妇人是姜氏第二子顾长洲的妻子小姜氏,也是姜氏的娘家侄女。
姜氏有两位嫡子,顾长远和顾长洲。顾长远居长,安定侯这个爵位本该传给顾长远,可姜氏素来不喜长子,一心想让顾长洲袭爵。
小姜氏非常理解婆/姑母的心情。想她都是姜氏的亲侄女,也不能阻拦丈夫纳妾。更别说她那个公公早年花名在外,弄出个庶长子也就罢了,老了老了,又弄出个原配。也不想想他是靠什么起家的?如果那青牛村的贱妇是原配,姜氏是什么?!
外头传来婆子的问候声,姜氏听出来是大媳妇张氏来了,面色渐缓。旁边丫鬟立即利手利脚地将地上的碎瓷片收了。等张氏进来时,除了一点水渍,一切又跟以前一模一样了。
“咦,不是说已经到了吗?怎么没见人?”张氏奇道,她因四娘顾诗芸高热不退,又唤大夫来看,不得已晚来。因知姜氏素不待见自己,生怕姜氏怪罪。哪知来了不见一个人影儿,连声也没有,倒是暗中松了口气。
“大嫂要是再晚来一会儿,就连我们也见不到了。”小姜氏看姜氏脸色就知道该说什么话。
张氏见姜氏脸阴着,不免后心出汗。
姜氏瞧她外面穿着暗色衣裳,腰上却系着一块稀罕汉玉,心里发烦,起身道:“都跟我一块过去罢。”
张氏辩解的话卡在喉咙里,最终咽了下去。
这边顾二娘一家由婆子引着,本来是向北走的,忽然转了个方向朝西行去。
顾二娘暗中观察那带路婆子脸上也有诧异,却不好开口询问。
行不多久,进了一个草木繁盛、花团锦簇的园子,越往里走,地方却愈加宽敞,中间一块地方空荡荡的,连草也长的稀稀拉拉的,旁边立着一个兵器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