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端阳节,长公主的车驾一早便离了府,入宫后,长公主先随御驾观射柳之戏,之后会同御驾一齐赶往城南的宓江观赛舟争标。每年端阳节的赛舟往往持续到夜幕时分,赛舟结束后,皇帝会命人在宓江上用锁链连起百舟,舟上燃起万盏灯火铺席列宾,皇帝会亲自举行一场宴饮,并在宴上嘉奖夺标的水手,之后分发御宴给宴上百官和两岸的民众,同庆节日之喜。
长公主出府前叮嘱,日薄西山时分,会派人来接她前往宓江,还有府中的伶人数十会与她同行。
翠茵瞧了瞧外面的天色,已近黄昏,天边的暮云早已蔽住斜阳,翠茵拿来一件加了鹅绒的团花斗篷递给郑媱:“江上水汽重,献技之前先披着以免寒气侵体,而且宓江的夏日夜晚常有暴雨。哦,献技之后你怕是,怕是不会和贵主一同回来了……再去看一眼小娘子吧……”
郑媱依言点头,迈步出殿,刚下了殿阶就看见媛媛被江思藐牵过来了。
在望见她时,江思藐陡然伫立,衣袂在暮时的风中漱漱卷动。媛媛挣脱了他的手,拔腿就朝她冲过来,高兴地大喊:“玉鸾姐姐。”
她亦冲她笑,伸手迎她入怀。
媛媛在她怀里蹭了两下,仰首歆羡地盯着她说:“玉鸾姐姐……你今日打扮得好美……”
她不说话,不忍再对上她清澈的双眼,一抬眸又接上另一双湛湛的瞳子,他开始朝她走近。
“玉鸾姐姐,你的眼睛为什么红了?”
不要流泪,不能流泪,郑媱抱住她的额亲吻了一下,往她手中塞来一只荷包。
“什么东西?”媛媛将荷包攥在手心,一边用小手捏来捏去一边疑惑地仰头问她:“玉鸾姐姐,这是什么东西?要给我吗?”
郑媱点头。
媛媛开心地解开荷包的小结,晃了晃从里面倒出了一粒东西来。“瓜子?”她瞪大了眼睛,天真地抬头问她:“好饱满的瓜子,可以吃吗?”说着就往牙缝里塞去。
郑媱忙阻止她。
“葫芦籽。”
媛媛疑惑地抬头去看突然插话的江思藐,他眸色湛湛地打量着她,笑说:“玉鸾给你一颗葫芦籽,是让你拿去种下,等葫芦生了根发了芽,攀了藤,结了瓜,瓜熟蒂落的时候,她就会回来…….”
“啊——”她猝然嚎啕,拉住她的衣袖说:“你要走了?去哪里?为什么要走?走了之后是不是就跟我姐姐一样再也不会回来了?”嚎得满脸阑干,谁也哄不住她,郑媱都哄不住,最后只能由翠茵抱走…….
“真的决定了吗?”他扣住她的手腕道:“郑媱,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我知道我现在说什么都无法消解你心中的仇恨。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再慎重考虑一次,然后选择放下,郡主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你不快乐的,你忍心抛弃你妹妹就这样去送死吗?”
“媛媛被贵主照顾得很好,我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她掰开他的手:“若真的放下了才会叫我母亲失望,我得让母亲知道,她的女儿,不是自私自利的孬种。”
翠茵回来道:“玉鸾,贵主请人来接你了…….”
……
纵然有爱慕之心,可挽断她的罗衣,也留不住她的倩影,何必强人所难呢……
车舆辘辘远去,他收回视线转身……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车舆在官道上颠簸了约摸两个时辰才抵达宓江边上,吞吐的浪声喧嚣着闯入车帘。下车前,翠茵让所有人都用纱幔蔽面,只留出一双眼睛看路。
郑媱混在长公主府的一群伶人中,由翠茵领着在江边的栏杆木道上疾步前行,天色微阴,不见月光,星辰稀落,火树银花升绽着落到江面,江上灯火重重,亮如白昼。
一个浪头猝然打来,自木道底下漫上来,湿了所有人的绣鞋,一个伶人“呀”得一声停驻了脚步,身后的人不察,一不小心踩掉了她的鞋,她往前人一扑……搅起了一片混乱,混乱声引来巡江士兵的注意,上前拦住去路问:“什么人?”
翠茵出示长公主府的玉牌,那士兵一览后忙退至一侧放行。伶人们在一片混乱中整饬完衣襟,待要前行,忽闻那士兵在一旁见礼:“卑职见过右相大人,夫人。”
“嗯……”他只是和卫韵一起路过,随口问那士兵:“可有发现异常?”
翠茵回头朝郑媱使了个眼色,郑媱拉紧身上的斗篷,束紧兜帽下的绳结,将一张小脸都缩在风兜里头,又有白纱蔽面,只露出一双眼睛来。她忙往伶人中间避了一避,就是这一避,反而引起了卫韵的注意。
卫韵走上前来笑问翠茵:“咦?婉侍不是应当随在贵主身侧的么?怎么现在一个人,难道是才来?”
翠茵一时无言,顿了顿才答:“贵主留我在府处理了一些事情。”
“哦 …….”卫韵的视线扫过方才躲避的那人,对上眼神,蓦然一惊,忙转身去截迎面走来的曲伯尧,“高婉侍帮贵主在府中处理了一些事情,所以来晚了…….”
翠茵咳了咳,扬声道:“快走吧,前边在吹角了,贵主来接咱们的舟要拔锚了。”
郑媱把头压得低低的,混在人群里快步前行,很快随人群越过了曲伯尧。
“等一等。”曲伯尧在后头高喊了一句。
翠茵有些紧张地停下脚步:“相爷还有什么事?”
他没有走上前来,只在后头问:“贵主今晚是要这些伶人在御前献技么?”
“奴婢不知。”翠茵仔细一想,为免他继续生疑,还不若以退为进,先推出郑媱,又转身走来他跟前背着卫韵低声笑道:“相爷再瞧瞧,中间那个就是玉鸾,与郑媱十分相似,相爷若是喜欢,现在还可以领回去,过一会儿,玉鸾指不定就是陛下的人了……”
背影确实也像,可世间有相似的人并不稀奇。他只当是那日见过的“玉鸾”,那日一见,已经确定她不是郑媱,就没再上前察看。
见他没再发话,翠茵起步并细声催伶人前行。
不知为何,他的目光还是无意地去追逐那个背影,一直目送到灯火阑珊处。伶人们上了船,船拔锚起航时,那个影子突然抬眸瞥了他一眼,相隔甚远,他还是能感受到那种熟悉的注视的目光,陡然一惊,箭步冲去岸边。
卫韵心一突,追上前来,喘息着问他:“相爷怎么了?”
他不回答,目光四处寻觅,焦躁不安地问:“船呢?船怎么还没来?”卫韵似乎猜测到了。回答说:“相爷别急,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耽搁了吧。”
赴宴的达官贵人都有单独的一艘游船接送。
不急?怎么能不急?眼见长公主府的船已经遥远得只剩一点星帆了,该死,他恨不得一头扎进水中游过去。
长公主已经就座,身旁有侍女来报:“贵主,高婉侍领着玉鸾在江边遇见了右相大人,船拔锚时,引起了右相大人的注意,现在高婉侍已经领着玉鸾过来了,右相大人的船只迟迟未至,他与夫人还等在江边。”
长公主勾起了唇角,举起金樽向御座上的公孙戾敬酒,公孙戾身侧就座的,是贵妃和刚刚复位的昭华,冯贵人坐的则要离御座远一些。公孙戾欣然饮下,尊敬地回敬长公主。
底下有人窃窃私语:“右相大人怎么还不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