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草菇降价了而已。”李泽宝看向钱爱华,“钱知青,小心祸从口出。”
“你……”钱爱华脸色涨红,随后眼角也红了,“你对我那么凶干什么?”
说着,她猛地站起来,踢倒凳子,跑进了房间,周妹真紧跟着进去安慰她。
史佳瑞有点心累,这些知青真难带,她架好一个框,想带着他们一起奋斗,人家还瞻前顾后的,反倒不如石东红来得果决。
也许是她口才不好,没法给知青们勾勒出一幅美好画卷,叫他们赴汤蹈火吧!
“史知青,我下工后可以去菇棚帮忙,帮忙守夜也是可以的。”卢深开口道,“很抱歉,大队的工分我没办法放弃。”
史佳瑞侧头看李泽宝,男知青她不清楚,由他决定吧。
李泽宝想了想:“可以。”
林世盛看着一旁冒芽没多久的西瓜苗,侧着头什么都没说。
他当然是想进菇棚的,可是他在最开始的时候放弃了,而且还闹得不好看,现在完全拉不下面子开口。
他只能自我安慰,自己只是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
钱爱华知道了举报一事,那么大队里其他人迟早会知道,与其等石在峰等人从别人口中听到那些传得面目全非的话,不如由他们来说。
之所以拖这么几天,主要是这事没那么好开口。
李泽宝也是这么想的,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晚上了了,他跟史佳瑞说了声,拿起手电筒就出去。
史佳瑞没有一同去,这事还是李泽宝来说最合适。
房间安静了下来,这时在外头的人依稀能听到屋里钱爱华和周妹真两人的对话,无非是最讨厌史佳瑞、李泽宝之类的,一时好些人都有些尴尬,眼角的余光悄悄瞅着史佳瑞,怕她生气暴怒。
史佳瑞就跟没听到一样,一边想着事,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以她的年纪和见识,没必要轻易对这样的小事发脾气。
史佳瑞前世活了三十多岁,经常跳级,群居生活经历并不多,更多都是埋头研究,手边的助手也从来没这么多问题。
现在她看这些知青,更多是像看她以前帮老师带的学生一样,学生不争气,她何必气自己?
耿连挠挠头,轻拍了林世盛一下,让他想办法打破这尴尬的氛围。
林世盛瞅他一眼,才没兴趣去当老好人,继续盯着框里的西瓜苗,今年夏天能实现西瓜自由吗?
林书艺看到耿连朝自己使眼色,心里轻轻叹了口气,男生就是迟钝,这钱爱华针对史佳瑞和李泽宝的原因都没看出来。
“佳瑞,你在画什么?”刘爱萍跟不受影响一样,积极问道。
“香菇的种植流程。”史佳瑞没瞒着,“人工种植比较麻烦。”
“啊,那还要种吗?”刘爱萍凑近了一点去看史佳瑞的本子,“专心种草菇就行了吧。”
林书艺看了刘爱萍一眼,想到一个事儿,看向卢深:“卢深,我记得你是来自信城,那边的冬菇很有名的,知道怎么种香菇吗?”
卢深看了林书艺一眼:“我住在城里,不清楚怎么种。”
刘爱萍口快地说:“之前大家一起商量,写信回家问蘑菇种植的事儿,你怎么没写信回去问?”
卢深看了刘爱萍一眼,没说话。
耿连清楚卢深家里的情况,看了刘爱萍一眼:“哎呀,卢深也有他的不容易,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现在他去菇棚,相信能帮到史知青的。”
他利索地转移话题:“我们来玩游戏吧,史知青,来一局?”
“行,就来一局。”史佳瑞合上本子,正好让脑子休息一下。
不得不说,耿连就像是知青点的粘合剂,做着和事老,缓解气氛。
虽说知青点时不时要吵一下,但都没太严重,更没有让大队的人看笑话。
乡下人的娱乐就是东家长西家短,而知青往往是最受关注的。
史佳瑞和李泽宝签协议弄这个菇棚,同样被人说,但怎么说也是正面的。
刚开始还有人笑话,现在谁还敢嘲笑他们?
钱爱华和周妹真听着外头玩游戏的声音,有心想要出去一起玩,但想到史佳瑞在,只能暗自生闷气。
她拿出纸笔,开始写信,哼,她要叫家人买这两个游戏寄过来。
而此时,京市红安玩具厂,钱培安的办公室还亮着。
他的眼睛亮紧盯着报表,不过半个月的时间,玩具厂就起死回生了,而这一切源于自己一个大胆的决定。
现在各大城市的订单不断,其中以海市和粤市的量最大。
钱培安想到史佳瑞说的挣外汇,忍不住有些心动,联系了粤市的朋友,问问外贸办公室相关的规定,他想试一试。
但他也知道,这种卡牌游戏是不可能长久地做,据说现在已经有跟风模仿的了,最多再一个月,就得换新产品。
跟其他工厂的厂长,只按部就班生产,依靠国家销售的想法不同,钱培安的野心更大。
但怎么设计出更多好玩的玩具?钱培安没找到合适的设计师,他想,如果可以把那位史知青请来厂里就好了。
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阶梯价
第二天一早, 史佳瑞就从床上坐起来,一旁床上的刘爱萍还在呼呼大睡。
她在洗漱的时候,李泽宝、卢深、林书艺都相继起床。
四个人往菇棚走去,今天守夜的是石东红和他的大儿子。
“史知青, 一棚和二棚的草菇可以摘了。”石东红说。
史佳瑞点头, 指着一旁的卢深和林书艺说:“这是卢深知青和林书艺知青, 今天开始,他们也来菇棚帮忙。”
石东红点点头,他对两人说:“今天你们刚来,我先教你们摘草菇。”
石东红的大儿子石明国已经拿了个竹筐利索地摘起来,每到他父亲守夜,他都会过来帮忙。
石东红并不因为身体残疾,就觉得自己该有优待,他咨询了史佳瑞,给菇棚定下了一系列规矩,谁都得按这个来。
几人一番忙碌,谁都没顾得上说话, 石在峰过来的时候, 草菇已经摘得差不多了。
石东红和两个知青正在称重计重, 今天的草菇多,差不多有一百二十斤,以李泽宝一个人,肯定挑不动。
“今天我们坐拖拉机去。”石在峰说,公社那边的任务告一段落,不需要再用拖拉机了。
他好不容易找公社批下来买化肥的条子, 送了草菇正好去买化肥。
昨天晚上李泽宝来找他说草菇降价的事, 石在峰发现自己竟然不惊讶。
在最初得知价格的兴奋之后, 他就有种不真实感,仿佛飘在云端一般。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个价格偏高了,反而让人心里发虚,现在一毛五,仍然贵一点,但好歹踏实了。
今天有拖拉机,李泽宝出发的时间比平时晚,还在石在峰家蹭了一顿早饭。
拖拉机停在机械厂门口,石有田和石在峰看着这气派的大门,眼睛有些直,谁能想到他们还有进机械厂的一天。
“李知青,这几天你送来的草菇比较多,机械厂最多只能要五十斤,我帮你联系了东市的国营菜店苏店长,你把剩下的送过去吧。”
其实是有其他职工来机械厂托人买草菇,比较杂乱,宋立志刚被举报了,行事更加小心,等下再给套个公器私用的帽子,更冤。
正好菜店那边问了,宋立志就顺理成章地介绍过去。
“多谢宋主任。”李泽宝早有心里准备,并不难受,他接过单子,和石有田把剩下的草菇抬上拖拉机,往东市驶去。
离开机械厂的时候,石在峰看到有大队用板车拉着地瓜叶、空心菜进机械厂,他不由有些酸:“大队离得近就是有好处。”
李泽宝顺着石在峰的视线看过去,“我们大队的草菇是独一无二的。”
石在峰闻言愣了下:“你说得对。”而且草菇的价格比青菜什么的高多了,更有赚头。
拖拉机开进东市后速度放慢了很多,这边路窄,粮店、肉店等都有很多人在排队。
东市跟东街相邻,在没有改制前,有仙河市最大的菜市场、批发市场。
东市国营菜店其实就是仓库隔了一部分作为门面,李泽宝刚说是找店长,一位身材高大的女同志就站了出来。
“大石大队的?进来说。”吴敏说道。
穿过两边都是各种竹筐、麻袋的小道,到了后方仓库隔出的小办公室,吴敏没有多废话,第一件事就是要检查草菇。
她粗糙的大手抓起一把在手心仔细检查,草菇都很新鲜,几乎没有开伞的。
草菇倒出来称重,总共七十二斤,吴敏眼睛尖,把底下被压扁的俩个草菇挑了出来。
物价局调查宋立志和草菇的事儿早就在内部传开了,吴敏也不多废话。
“我们菜店的价格不可能定得很高,菜店给你们的价格不可能会稳定在一角五,一般会在一角四,比机械厂低一点。”
如果他们送去农贸收购站的话,价格只会压得更低。
石在峰没想到价格还会降,但国营店的都是一口价,根本就没得讲价。
“五十斤以下一毛五,五十斤到两百斤就一毛四,两百斤以上,一毛三,店长觉得怎样?”
这是李泽宝想到的阶梯状的价格,以后其他家拿草菇也按这个价来拿。就是不知道国营菜店的店长自主权有多高。
吴敏看了李泽宝一眼,挺聪明的,想得出这种方法,量越大越便宜,看似吃亏,实际赚到了。
“可以。”吴敏看了李泽宝一眼,“一千斤以上,又是另一个价格了吧。”
“店长说笑了,我们每天的产量离一千斤还早。”但迟早会达到的。
石有田脸上露出了一丝心疼,照这个价格算,他们要损失不少钱啊!
吴敏做店长,收菜的钱一向是隔日结,也是为了预防有人耍手段增加重量没能及时发现。
且她希望李泽宝他们以后提早把草菇送过来,最好是在天没完全亮的时候。
要是不方便,提早一个晚上送来也行,因为早上是菜店最忙的时候,有时顾不过来。
双方达成协议,李泽宝收了单子,拖拉机很快离开了东市。
石在峰和石有田有点懵,这就谈成了?
他们售卖农副产品,以前都是往农贸收购站拉,从来没想过还能送到菜店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