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河市管得松一点,除了上头调配,还能自己收购,不过一般店长都懒得去做这些,都是上头调配什么卖什么。
拖拉机前往化肥厂的路上,石有田忍不住问李泽宝这样做不会被举报吗?
真正定死的价格其实是粮价,菜价基本会有小幅度的波动,而草菇这种非必要的食材,也有相对灵活的价格空间。
李泽宝他们刚走没多多久,吴敏就让人挂出一个牌子:“今日提供草菇:一毛六一斤,不用票。”
城里的人手中有各种各样的票,很多时候,一些票能用上的机会少之又少。
看到不用票的草菇,而且价格还那么便宜,排队买菜的人一下子就激动了。
前段时间机械厂大火的草菇。
这价格比机械厂之前的便宜太多,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七十斤的草菇,不一会就卖了个精光,售货员把牌子摘下来后,后面没买到的人都很失望,询问什么时候能再买到。
此时化肥厂门口,两辆拖拉机并排摆放着,车上的人大眼瞪小眼,互相开口嘲讽着。
“哟,你们大石大队还要买化肥啊,怎么,种草菇也要施肥啊?”
“可不,总比你们大队啥都种不出来来得强。”石在峰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沉了沉,官山大队的也来买化肥,他们大石大队能分到多少?
“那也比你们强,被举报的滋味好受吗?”官山大队的大队长李文木哈哈笑道。
石在峰脸一凝:“你们大队的人举报的?”
“哈哈,你猜呀?定那么高的价格,还到处说,不就是把把柄往别人手里送啊!蠢!”李文木嘲笑道,示意他们大队的拖拉机手把车开进化肥厂。
“祝你们买到化肥啊!”
“什么意思?”石在峰气得不行,朝外喊道:“有田,登记好了没?”
“好了好了。”石有田满头大汗地跑回来。
官山大队先递了条子,采购了化肥,正在往车斗里搬,石在峰从车上下来,马上陪着笑脸给负责人递烟,却被告知,他们只能采购四袋化肥。
石在峰往旁边看,官山大队起码有二十袋,他刚提出自己的疑问,对方就说现在化肥厂库存不足,不可能都按照条子上批的给化肥。
官山大队的人朝石在峰吹了下口哨,开着车走了。
石在峰气得肺都要炸了,但又不得不打起精神说好话,看能不能多买几袋。
然而负责人根本就不吃这套,他不高兴地说:“爱要不要,就只有这几袋了。”
“这位同志,我们来一趟市里也不容易,多匀几袋给我们吧?”
石在峰嘴里有些苦,好不容易批下条子,结果只能买这么几袋化肥,下回想要再批到条子就难了。
“没有就是没有,不买就走,还有其他大队等着呢。”
“大队长,我们明天早点来吧。”李泽宝看不下去,开口说道。
“明天来买也一样,说不定连一袋化肥都没有,你们确定不要?”
李泽宝皱眉,看不惯这种态度,刚要张口,石在峰忙拉住他:“要,我们要。化肥厂刚开,产量不足能够理解,我们下回再来买。”
回去的路上,车上氛围都不是很好,他们只买到了四袋肥料,据说是国外进口的化肥配方,什么复合肥,不是很听得懂。
就四袋,能撒得了几块田呢?
李泽宝坐在车斗里,身子随着车身上下颠簸着,他掏出烟盒,请了石在峰一根,吞云吐雾起来。
“大队长,真的是化肥没库存,还是故意不卖我们?”
石在峰舍不得抽,拿着烟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都有可能。”
李泽宝看向车外,要是没有下乡,不出大队,还真见不到这么多自己以前从不知道的事。
关于自己的未来规划,他有些动摇了。
史佳瑞听到拖拉机的声音,出来一看,见从车上下来的三个人面色不好,一看车里,只有四袋化肥。
“怎么回事?”她以为化肥不说装满一车,也得有半车吧。
“说是化肥厂产量不够,只肯给我们买四袋。”石在峰摇头。
“屁!他们给官山的是我们的好几倍。”石有田忍不住爆粗口。
史佳瑞上前,有小指甲扣了一点化肥,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鼻而来。
她咳了两声,看着这化肥,有些怀疑,这样的化肥长出来的农作物会好吃,对土壤没影响?
“大队长,我们种完草菇的培养料可以发酵变成肥料,但量不足,我建议大队办个养猪场。”
史佳瑞研究化肥也不是研究不出来,但条件有限,做不出来,还是原始一点吧。
石在峰愁着脸:“我也想办,问题是给猪吃什么?”队员自家也养猪,整个大队的猪草都不够娃娃们薅的,地里的产出,留给人吃的都不够了,这猪咋养?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种西瓜
经过石有田的宣传, 大石大队和官山大队因为化肥一事的恩怨又升级。
而且大家怀疑,就是官山大队的人去举报的,就是不让他们大石大队赚钱。
现在两个大队的人在公社见到,都互相看不顺眼, 虽说不至于打架, 但嘴上总要互损几句。
大石大队种草菇的事儿在整个公社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刚开始的时候没人看好都在嘲笑,但在人家开始赚钱后,特别是一斤四毛,羡慕得眼睛都要红了。
现在大石大队被举报,草菇降价了,但一斤一毛多的收入依然很可观。
那些嘴里幸灾乐祸说着被举报活该啥的人,其实心里老羡慕了。
草菇的种植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规模化种植,其他一些大队哪里经得住这个价格诱·惑,有人忍不住悄悄种起来。
这种事不是秘密,特别是有些人还找大石大队的人打听种草菇的事, 再傻的人也知道人家想来偷学了。
这让石大春很有危机感, 时不时地跑来菇棚巡查, 有人在菇棚附近逗留就赶走。
再说了,菇棚的收益好,来菇棚工作的人就有收入,那可都是他们三队的人。
石大陆最近倒是没有出现在李泽宝和史佳瑞面前,起因是他放了李泽宝的鸽子,老脸无光。
其次是他家养的两头猪生病了, 他根本就没心思再来针对知青们。
菇棚的发展稳中有序, 每日产出草菇越来越多, 石有田多了个任务,开拖拉机送草菇。
据说草菇已经成了仙河市最受欢迎的食材,菜店一开门就能被抢购光。
史佳瑞把草菇的事都交给了石东红,自己把精力都放在香菇上,相比草菇,香菇的种植周期长,而且对接种环境要求高。
在脑中实验室里,她试验了多次,总算找到了在当前环境可以用到的方法。
采购来的塑料膜经过裁剪、小心封口,装好培养料后要上锅蒸汽高温消毒。
最难的还是接种,对环境要求高,以避免杂菌污染。
等接种完,这些香菇袋就要放着培养菌丝,隔几天就要翻袋降温,还要检查有无杂菌、菌丝是否吃料等。
这个菌丝生长过程要两个月的左右,期间只要发现长了杂菌,这个香菇袋就废了。
香菇的培养料的消毒以及接种的整个过程,是卢深帮忙打的下手,并且他表示可以帮忙检查、翻堆散热等。
史佳瑞一共做了五十个的香菇袋,每个大概碗口粗、女生前臂长,整个过程花了她将近一周的时间。
香菇一接种完,史佳瑞去看地里的玉米时,才想起西瓜苗还没种。
这些西瓜苗的出苗率大约在百分之七十五,林世盛照顾得很好,苗看着都很精神。
但是西瓜苗种在哪里,这是个问题。
史佳瑞直接找上了石大春。
“西瓜?”石大春还不知道西瓜是什么,“这是什么蔬菜?”
“这是水果。”史佳瑞也不奇怪石大春不知道,“西瓜最适合种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地,我们大队有这样的地吗?”
“我想想,河边有一块,不过是一队的,他们每年都种花生。”
史佳瑞了解地点头:“现在还有什么空地吗?”
西瓜种下去后,一但爬藤,需要的空间不小,实在不行的话,只能搭架子了。
石大春皱着眉,嘴里念着:“一队的都种花生了,二队不行,石大陆那老家伙绝对要闹幺蛾子,三队,咦,我倒是想起来一块地,就在橘子岭那边,以前一直种的地瓜,今年还没来得及扦插。”
“那去看看吧。”
林世盛得知史佳瑞要种西瓜,厚着脸皮跟上去。
就像耿连对那两株辣椒很上心一样,林世盛对这西瓜也很上心。
橘子岭是后面改的名字,因为种了从双木大队买来的橘树苗,结果结的果子都酸得很,大队也不上心,就每年秋天收一下,给社员分一分。
橘子岭的这块地有一亩左右,因为地势原因,修成了梯田的样式。
史佳瑞蹲下来抓了一把土查看,林世盛也跟着学,却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他有些赫然,见史佳瑞没看自己,他悄悄松了口气,真丢脸。
“队长,这块就用来种西瓜吧。”史佳瑞说,“西瓜这水果在市里好卖。”
林世盛插嘴:“西瓜更好吃,又甜又沙,放井里半天,冰冰凉凉的解暑又消渴。”
石大春笑得露出一口黄牙:“史知青,我信你,这块地就给你种西瓜。”
呵,他可不是石大陆那种蠢人,知青有能力就让他们发挥,史知青已经用草菇证明了自己,她要做的事都得支持。
瓜地选定后,石大春叫了几个种地老手帮忙,林世盛跟前跟后学习,还拿着小本本记下来。
他听史佳瑞说来年可以还能尝试种无籽西瓜时,眼睛都亮了,这就是他以后的目标了。
西瓜种下去后的管理也很重要,林世盛很上心,连带着把石明华等小孩子的好奇心也给勾起来了。
他们都没吃过西瓜,听着林世盛对西瓜的描述,馋得口水直流。
史佳瑞见了,笑道:“你们帮忙照顾瓜田,记工分,等西瓜成熟了,给你们分西瓜,好不好?”
“好!”对于一年到头没啥水果吃的小孩来说,这个西瓜是一个盼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