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佳瑞表示理解:“行, 那我们先预定一台碾米机, 到时跟烘干机一起运走。”
“脚踏脱粒机和旋耕机,希望陈部长可以在夏收前生产出来,提高双抢的效率,以保证下半年的生产计划。”
陈绍兴敲着桌面,沉吟了片刻,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接自己提供设计图的定制单。
“史知青, 你有意向把设计图转让给农机部吗?”
史佳瑞不是机械厂的人, 她的智慧成果他们也不好直接拿来用, 即使很多人都没有专利的概念。
李泽宝一直没开口,听到陈绍兴提这个问题,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开口:“史知青提供新型的农业机械的设计图,可以进入机械厂吗?还是只是少许金钱奖励?”
“我自然是希望史知青可以进入机械厂的。”陈绍兴说着,他站起来来回走了两圈,“这样,我这边先做出样品,让厂领导看看机器的功能,到时提要求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史佳瑞侧头看李泽宝,他这是什么意思?是要她进入机械厂吗?
实际上史佳瑞并不是很有兴趣,在大队里她也挺好的。
她的目标还没达成,就这样一走了之,别人或许没感觉,但她自己不允许这个项目半途而废。
相比之下,她觉得一笔钱买断挺好的,大家都省心。
“陈部长,我们先把烘干机合约签了,关于脱粒机和旋耕机的事,我们另外合计。”李泽宝拿出纸笔,开始写合约条款。
自从跟大队签了合约之后,他就尝到了其中的好处,白纸黑字写着呢,想随便反悔那是不可能的。
陈绍兴作为农机部的部长,其实权限不小的,要不是农机部相比机械厂其他部门更冷,这个座位多的人抢着坐。
要不要接这种定制单,陈绍兴可以直接做决定,只不过一般来说,很少接这种来自大队的小单子罢了。
签好了合约,史佳瑞留下了让陈绍兴拓了一份烘干机的图,其余的图都自己带走了。
等班车的时候,史佳瑞问李泽宝:“你希望我进机械厂?”
“想又不想。”李泽宝解释道,“脱粒机、旋耕机都是大队可以用的机器,甚至可能全国没几个厂能做得出来,你说整个f省多少大队?扩散到全国呢?”
“这里头的利润大着呢,到时农机部就会成为机械厂的热门部门,甚至独立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你只把图纸卖出去就亏大了,我的想法是你挂名在机械厂技术员,不用去上班,工资和福利都照拿。”
“只要你在机械厂挂名了,你在整个大队甚至公社的话语权都不一样了。你突然想做个什么东西,去机械厂直接就能做,你说方便不方便?”
史佳瑞听得呆了,“你这想法很美好,问题是,机械厂能同意这样的方案?”
“怎么会不同意?你画了新的机器,拯救了一个部门,带来巨大的收益,机械厂有什么理由拒绝?再说了,你挂名后,还是可以帮忙解决一些技术难题的,机械厂一举两得,赚大了。”
“我觉得不可能,一笔钱买断多轻松?”史佳瑞摇头。
“这事你放心,后面的事由我来操作,绝对能成。”李泽宝却很有信心,正因为是国家企业,很多时候,他们考虑事情的思维并不是从个人出发的。
“行,车来了。”史佳瑞指着驶过来的班车说,如果李泽宝说的事能成功,对她确实是有好处的,起码弄一些零件方便很多。
两人回了大队,史佳瑞晕车先回了知青点,李泽宝去找石在峰,购买机器的事他必须知道。
这些费用不9sj可能都由菇棚出,这机器又不只菇棚能用。
石在峰看看合约再看看李泽宝,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你们就没跟大队部商量一下?”
李泽宝反问:“大队不想要碾米机?那我明天退了。”
“不是,是……”石在峰瞪了李泽宝一眼,“你会不明白我的意思?”
“大队长,抱歉,我们本来去机械厂,只是想谈烘干机的事,看到有碾米机,就顺手定了,下回我们一定会提前跟大队部谈的。”
石在峰摆摆手:“行了行了,碾米机这事就说是我让你们去买的。”
“你们说这烘干机是怎么回事,还定了十台。”而且这钱有一半还要大队部出。
“大队长,我们大队是不是一直在扩大菇棚?种的草菇越来越多,仙河市人再多,也不可能天天吃顿顿吃。”
“但是晒成干草菇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把干草菇卖到京市、海市,说不定还能变成特供品,让主·席总理们吃到呢?”
石在峰听到李泽宝描绘的这个美景,整个眼睛都直了,他畅享了一下那美景,那可是无上的荣耀啊!
“而且这个烘干机除了烘干草菇,还能烘干菜干、地瓜干、地瓜粉什么的,完全就不用怕下雨发霉了。”
李泽宝再接再厉:“大队长,想想还有什么可以烘的?到时候都卖到城里去,哪个大队会不羡慕?”
石在峰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今年年底的工分值是不是有可能超一块钱?
“等等,这十台烘干机呢,得吃多少电?”
“电?这烘干机不用电,烧柴火或烧煤都行。”李泽宝摆手。
“不用电?”石在峰很吃惊,“这么厉害,机械厂什么时候出的机器?都没听说。”
“不是机械厂出的,是史知青自己画的图纸,到机械厂定制的。”
“史知青这也会?”石在峰更吃惊,真是人不可貌相。
“是的,人家脑子真好用。”李泽宝佩服地说。
石在峰赞同地点头,“晚点我让会计把定金给你。”
陈绍兴下班后,先去打了一份卤肉,然后回家,把自己仔细打理后,边焖饭边画图。
他画的不是别的,正是碾米机的电机。
看来史佳瑞画的,再看现在碾米机用的电机,都是多少年前的产品了,从没有人想过要去改进。
调到农机部明升暗降,但想想,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这时,陈绍兴妻子林时灵回来,见这人一股劲地写写画画,炉子熄火了都没发现。
“真不想在农机部待,我找我爸,把你调到纺织厂维修部,活还更轻松。”
林时灵拿脚踢了踢他的椅子,“把火重新点一下。”
陈绍兴忙放下比去点火,搞得一脸灰,“不用,我就待在农机部了,就不信做不出点成绩。”
林时灵诧异:“你这半个多月来要死不活的,这是受什么刺激了?”
陈绍兴跟在妻子后面进屋,把史佳瑞的事儿说了下,“你说小小年纪的,脑子比厂里的大部分技术员都要强。”
“确实厉害,还能叫你这死脑筋开窍了。”林时灵挺意外的,“这说明什么,你们农机部还是要多下乡,看看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机器。”
“对。”陈绍兴点头,“以后我就组织人经常下乡考察。”
陈绍兴劲头很足,第二天去上班,工人过来了,马上就安排生产烘干机,这个的难点在于管道和风扇。
可是每一样数据设计图都标得明明白白的,照着做就行了。
不到三天的功夫,五台小的烘干机就做好了,陈绍兴急着知道效果,就让宋立志晚饭后找点东西来烘干一下。
宋立志也很感兴趣,正好今天多买了些杂鱼没吃完,现在天气开始热了,放着过夜容易变味,烘干试试。
农机部拉了一台机器到食堂,可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些来上夜班的工人们放慢脚步,窃窃私语,想知道农机部要干啥。
而食堂的工人这会刚收拾好,也凑过来看热闹。
宋立志喊道:“谁来烧个火?”
“我来,我来。”大家都很积极,非常想知道这个像柜子的机器有什么用处。
周丰让人把他腌好的小杂鱼抬过来,自己绕着烘干机走了两圈,“绍兴,这个真有用?”
“我也不知道,得先试了才知道效果。”
“陈部长,这杂鱼整盆放进去吗?”一个大婶问道,她打开柜门,里头空荡荡的。
“两边有凹槽,说要放竹匾的,你们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能替代?”陈绍兴问。
“这好办,我们不是有一些烧火的竹竿吗?剖成条架上去不就行了?”食堂的一个大婶说道。
周丰伸手摸了摸壁上的几条凹槽,“这挺方便的,可以放竹匾,可以架竹竿挂东西,能烘干的东西不少啊!”
宋立志突然想道:“老周,你觉得这个箱子拿来需做烟熏肉怎样?”
“别说,还挺合适的。”周丰点头,“绍兴,给整一台食堂用。”
说话间,一群人已经把剖开的竹竿架好,两个大婶把腌好的杂鱼铺上去。
这回火已经烧起来了,两个大婶额头冒出了细汗。
烘干机门一关,那边烧火的人就加大火力,同时双脚踩着那跟缝纫机一样的踏板,那风扇就呼啦啦转了起来。
刚开始,大家还说说笑笑的,渐渐的,那风扇吹出来的风就不一样的,带出了一股香味。
大家吸了吸鼻子,明明才吃饱的,但闻到这股肉香味,还是馋。
“好香啊!”
好几个年轻人挤到出风口,嗅着这香味,一脸的馋样。
这香味越来越浓,顺着风吹到了最近的厂房,惹得上夜班的人心不在焉的,频频往外看。
“你们在干什么?”
众人闻言侧头看过去,厂长、副厂长等几个领导站在不远处,正盯着食堂门口的烘干机看。
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好消息
“厂长, 副厂长,我们在烘鱼干呢。” 大家都被突然出现的领导吓了一大跳,还是宋立志反应怪,笑着说道。
“烘鱼干?”厂长谢爱军抬脚走过来, “这是什么机器?”
谢爱军一动, 其他人也跟着走过来, 食堂的工人都往后退了退,让出位置给领导们。
本来在厂房里探头探脑的工人们见领导过来了,都有些兴奋,看热闹看得更起劲了。
“今天小杂鱼买多了,一时吃不完,本想腌着明天做,正好陈部长新做了个烘干机,我们就拉来试试。”
宋立志说着,朝陈绍兴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好好解释。
跟其他人不同,陈绍兴认出来了这里头的人, 除了机械厂的厂长和副厂长, 还有仙河市市长秘书丁长峰、仙河市红兴食品厂的厂长何书豪。
个个身份都不低。
他没想到不过是试用烘干机, 竟然还会碰上厂领导,他的解释有人信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