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准备当隐形人的李泽宝听到这话就忍不住了,“陈部长,话不能这样说,大队和工厂不知道机器的功能、它的优点,又怎么会来买?”
陈绍兴皱着眉:“这不是资本主义吗?”他主做技术,对于这类事情其实不是很清楚。
“……”李泽宝无奈地和史佳瑞对视一眼,坐等订单上门,那还不月月喝西北风?
就算是机械厂,该亏损还是会亏损。
“部长,这不是资本主义,这是销售策略。农机部的效益不好,工人的奖金和福利发不出来,恶性循环之下,厂里是不是就会缩减原材料的供应?”
办公室里没其他人,李泽宝多嘴说了几句:“农机部本来就是为大队解决困难,提高生产效率的,更应该有创新精神,不能用老规矩那一套来。”
史佳瑞朝李泽宝摇摇头,人的固有观念要改变并不是容易的事,也是陈绍兴是技术型的,要不早把她和李泽宝记上小本本了。
“陈部长,这一季度的碾米机生产指标是多少?”
“一百二十台。”陈绍兴皱眉,“上一季度的还没卖完,这一季度又要生产,积压着不是事。”
“指标没完成会怎样?”史佳瑞又问。
“公开批评,评先进单位和个人都没份。”农机部已经连续好几年都是吊车尾了。
史佳瑞看到办公桌下有一个拆下来的电机,她回想了下,这好像是碾米机的?
所以陈绍兴其实也是想改变农机部的现状的,只是他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罢了。
办公室一时陷入了安静中,三人都没说话。
陈绍兴抓了抓头发:“史知青,你先去后勤处问一下,还有没有宿舍,如果没有,你就得重新找住处,总不能在厂里上班的时候还回大队吧。“
“好的,谢谢部长提醒。”
史佳瑞先跑后勤问了,没有空出来的宿舍,就只能租房子,这年头房子都不够住,对外出租的太少,麻烦。
好在今天也不是正式上班,陈绍兴让史佳瑞先找个住处,回大队把行李带来,上几天班,熟悉下农机部的任务、认识下其他职工,再分配区域。
这样的话,她就不需要天天到农机部报道上班了。
关于住的地方,李泽宝建议去找宋光辉,肯定能找到个比较满意的。
宋光辉听说史佳瑞考入了机械厂农机部,需要找个住处,当即很是热情地帮忙介绍。
他已经听自家叔叔宋立志说了,史佳瑞为大石大队设计了一款烘干机,据说还被食品厂看上了,这真的是太厉害了。
“史知青,现在房子不好租,你看周平家怎样?他家两层石头房,只有他和爷爷奶奶住。”
史佳瑞去过两次,对周平家的那棵桂花树印象深刻:“行。”
宋光辉也高兴,史佳瑞住到周家,修理东西啥的,是不是更方便了?
“成,那我下班后就跟周爷爷周奶奶说,你明天收拾了行李直接过去就行。”
“宋同志,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为人民服务嘛。”宋光辉哈哈笑道。
史佳瑞和李泽宝赶回大队,第一件事就是先找石在峰说这事,毕竟知青离开大队,大队部这边要记录的。
石在峰听到消息时已经震惊到麻木了,“所以你成为机械厂农机部的技术工,将要负责维修仙河市下各公社农业器械的维修?”
史佳瑞这是怎么做到的?
“你把机械大队的接收证明拿出来,我给你开转出证明。”希望菇棚少了史佳瑞,还能如常运转吧。
石在峰不傻,很清楚菇棚能创办起来到底是谁的功劳。
“大队长,不用开,我户口、粮食关系还是在大队里,蘑菇合作社我是不可能撒手不管的。”
石在峰闻言皱起眉头:“你傻啊,能进机械厂多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转为正式的?这个蘑菇合作社,你找个合适的人接手就行了。”
史佳瑞摇头:“是不是正式的对我来说没差别,我对蘑菇合作社的发展规划还没完成,暂时不会走。”
她主导一个项目,开了个不错的头,没有技术扎实的人来替代,她怎么可能一走了之?
再说了,谁开的项目谁心疼。
从别的方面来说,蘑菇合作社成功办起来,把整个东川公社甚至附近几个公社建成全国唯一的草菇等蘑菇生产基地,能改变多少人的生活和命运?
因此,少掉的那点工资并不算什么,毕竟她设计的农用机械一样可以投入生产,改变着各大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
石在峰看着史佳瑞,半晌没说话,他情绪真的挺复杂的。
史佳瑞作为一个知青,而且还是刚来没多久的知青,对大队又有什么感情呢,竟然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
“史知青,”石在峰朝史佳瑞竖起大拇指,“以后谁敢说你不是,我第一个不放过他。”
史佳瑞笑了笑,“大队长,多谢您的信任,我相信我们大队会越来越好的。”
史佳瑞跟着送草菇的拖拉机走时,天还没亮,大家都以为跟平时一样。
知青是最先发现史佳瑞没回来这事的,毕竟同吃同住,瞒不住的,不过李泽宝直接就说明了原因。
“史知青现在是机械厂农机部的技术工,现在正忙着生产烘干机,不是探亲也不是跑了,大家不要乱猜测。”
“什么?我不信!”钱爱华第一个不信,大家都是知青,怎么史佳瑞就能进入机械厂?
“对啊,她一个女知青,怎么进的机械厂,该不会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吧?”周妹真眼里满是嫉妒。
那是机械厂啊,不只当地人,他们这些知青做梦都想着进厂。
“史知青需要用手段?人家是有本事的人。”林世盛哼了声,“咱们知青点有谁能比得上她的?”
“不需要手段,史知青设计了好几样农用机器,而且满分通过机械厂总工出的卷子,完全经得住查。”
“还有,史知青的户口和粮食关系并未转走,还是要回来的,她的床位你们不要动。”
李泽宝看着其他知青,知道他们心里肯定有想法,但他不想管,只要他们不惹事就行。
史佳瑞描绘的蓝图让他心血澎湃,盼着成功的那一天,他们这些为菇棚付出汗水的人,都将是功臣。
他真心觉得史佳瑞的格局大,看的长远,并不在乎自己的个人得失。
刘爱萍恍然大悟:“原来还要回来啊,我就说怎么被子都不带走。”
“还要回来?”周妹真脸上的表情有些奇怪,“所以她骗人的,根本就没进机械厂,毕竟谁进了厂还会回来?”
李泽宝懒得再解释:“信不信随你们,话我已经说了,你们在外头乱说,要是被人揍了那也是自找的。”
关于史佳瑞进机械厂的事很快传遍了大队,但是相信的人并不多。
最坚定的反而是以石明华为首的一帮孩子,原来只要好好读书,连进厂都这么容易吗?
他们都记着史佳瑞说的奖励的事,最近都铆足劲学习呢。
史佳瑞并不知道大队里的这些事,菇棚她有特地交代过,短时间是不会出问题的。
她在周平家顺利住了下来,二楼朝阳的房间,床、柜子桌椅一应俱全,祖孙三口对她都很热情。
周家对外称史佳瑞是周平妈妈娘家那边的远房亲戚,插队下乡,现在在机械厂当技术工。
他们也不敢说史佳瑞是租客,怕徒增麻烦,即使周爸是军官,也不见得真的能护得住。
但说远房亲戚的话,谁会真去查?
农机部人少,陈绍兴又没有架子,剩下的烘干机交给工人后,就和史佳瑞就一起对现有的碾米机进行了改进。
改进电机减少耗电,降低噪音,并使碾米的效率提升,不用再碾第二遍,减少碎米等等。
农机部的碾米机改进后,之后就是抽水机,改进的方向是减少耗油量。
陈绍兴本来以为这要花不少时间的,但他没想到史佳瑞的能力那么强,有些东西明明是第一次接触,但很快就能融会贯通,进而提出改进意见。
这样高的效率,让陈绍兴不由兴奋起来,他做事很久没这么顺手过了,有很多点子想要尝试。
现有机械的改进,让农机部一下子忙碌起来,工人不够,陈绍兴跟人事部要人,没想到送来却是厂里几个让人头疼的家伙。
那天,陈绍兴的脸黑得跟包公似的,就差在额头画个月牙了。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让人羡慕
新调来的三个工人算是机械厂里令人头疼的存在, 倒不是说他们性格顽劣,在厂里干坏事什么的。
而是这三个人,话特别多,不喜欢这种机械性的体力劳动, 还会撺掇其他工人一起抗议某些他们觉得不公正的事。
比如食堂饭菜不行, 或是进修、奖励的名单不公平, 就会闹,很是让人头疼。
偏偏他们都机灵得很,掌握着一个度,让人拿他们无可奈何又处理不了他们。
这回农机部要人,上头就趁机把这三个小子给踢过来了。
就让陈绍兴头疼去吧。
陈绍兴确实很头疼,这三个二十出头的小子,一个是领导的娃,一个是父亲为抢救机械厂财产而牺牲的,另一个父亲牺牲在战场上。
除非他们犯了非常大的过错,否则是不会被开除的。
陈绍兴揉着额头,看着眼前三个有些吊儿郎当的小伙子, “既然来农机部了, 那就好好干活, 现在先跟我去改装粉碎机。”
史佳瑞十台烘干机都已经做好,不过史佳瑞想着大队里还不急用,也不用急着运回去,先把脱粒机做出来。
三个人分别叫林向阳、张雄、苏平安,初到农机部,倒还算听话, 乖乖跟着陈绍兴做事。
陈绍兴松了口气, 还好他还指挥得动。
而这三个小伙子凑在一块, 却小声说着话,时不时看一眼史佳瑞的方向。
对于被调到农机部,他们倒没太大的想法,不就是效益差,福利少吗?
他们都听说农机部来了个看起来病歪歪的知青,不仅会设计农用机械,还做出了两位总工出的卷子,而且还是满分。
那张卷子上的题目后来也在厂里传开了,据说厂里的大学生都没能做出来后面两题。
脱粒机组装好了,史佳瑞单脚踩了踩,声音稍微大点,但运行起来没有卡顿,震动也小。
她想了想,决定去外头薅一把狗尾巴草啥的来试试。
“史工,这是要去哪呀?”林向阳靠着大门吸烟,瞅着史佳瑞的表情,颇有些吊儿郎当的。
史佳瑞朝林向阳点头:“去摘把草来试试脱粒机,要帮忙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