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佳瑞无奈:“那农科院呢?”
“也在那附近。”
“刚才在办公室听说到824研究所,这是……”原主对这些都不清楚,史佳瑞也只能问了。
“这是国家研究单位,专门研究飞机大炮的。”林向阳一脸佩服地说。
“我外公的一位战友就在里头工作,可惜的是,我外公没被分配到那里,要不然我就能去里头玩了,说不定就能摸到大炮了。”
史佳瑞若有所思,那说明这个824研究所是独立的,且是有威望的。
或许她可以试一试。
时间还早,林向阳要回他外婆家吃饭,史佳瑞拒绝了他的邀请,买了水果让他带回去,算作对昨天的骨汤表示感谢。
她这次来福市,还要帮周奶奶给她女儿送个东西。
周奶奶说她女儿生了二胎,但是母乳不够,孩子又不喝牛奶,就找人捡了几包催乳的土方。
周奶奶说这土方很有效,她年轻的时候就用了,从没见出过问题。
史佳瑞想,若是这土药方真的有效,更应该保护性发展,可惜的是,没有相关政策。
周燕抱着一直哭个不停的孩子转着,心疼得不行。
这些天一直都喂的米汤,几天的功夫,孩子瘦得厉害,哭声越来越小。
她急,全家人都急,各种方法都用上了,孩子不吃其他的。
倒是老爷子高兴,戏称这孙子继承了他们余家那条敏锐的舌头。
“你好,是周燕家吗?”史佳瑞敲了敲木门,隐约能听到有孩子在哭。
“我是,你找谁?”周燕单手抱着孩子,一手开门。
“我受周奶奶的嘱托,给你送药。”史佳瑞把手中的布袋子递过去,“一天一包,她老人家交代,足够孩子吃后就把药停了。”
“多谢,多谢,麻烦你了,进来喝口水吧。”周燕不断感谢。
史佳瑞摆摆手,出了巷子,走几分钟路就到了新华街,这边有全省最大的新华书店。
她眼睛一亮,直接走了进去,一进去才发现里头的人非常的多,有两三个人共看一本书的,也有在抄书的。
连环画的书架前,更是聚满了小孩子。
史佳瑞对文学类的不感兴趣,转到了生物、农业等专业的这个书架,头随手抽了一本叫《养鸡技术》的书。
开篇就是引用语录,以养猪为中心,大力发展畜牧业,她想到了上林大队的那三个知青,就大致翻看了一下。
内容还可以,史佳瑞干脆把有关农牧的书翻一遍,记在心里,回去后再把重点抄录下来。
可她这样的看书速度,显然引起了书店工作人员的注意,前来提醒她不要扰乱书店秩序。
史佳瑞点头,还是挑了几本书,养鸡、养猪的,以及水稻、地瓜等种植技术的书籍。
这类书籍都不厚,也不贵,几毛钱,此外,她又挑了两套数理化丛书,两本《新华字典》、几本连环画等书。
此外,她还买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本,准备写一些教学方案。
她还是希望知青以及大队的年轻人可以独当一面,她就可以放心离开。
福市晚上七八点还是热闹的,史佳瑞打开窗户,可以听到那边传来的声音。
史佳瑞揉揉眼眶,继续在笔记本上写,这会,林向阳回来了:“史工,是我林向阳,我带了吃的。”
林向阳把手中的饭盒递给史佳瑞:“史工明天有想去的地方吗,我带你去。”
“有,我想去824研究所。”
林向阳愣了下:“史工在那有认识的人?”
“算是吧。”一面之缘也算吧。
林向阳没有多想,“那行,史工早点休息。”
夜宵是骨汤面疙瘩,史佳瑞吃了后,继续抄写,躺下后也没闲着,她在脑中实验室中整理资料。
明天到824后,要用什么内容才能打动对方?
824研究所并不在市区,在福市的北部,在汽车厂、玻璃厂后面。
树木茂盛,远看还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史佳瑞和林向阳在第一道门岗就被拦下来了。
“站住!”
“我找你们副所长,有重要资料要交给他。”
“科研重地,不可随便进入,资料我们帮忙转交,你们可以回去了。”
史佳瑞当然不会就此放弃:“资料很重要,我需要面谈。”
站岗的两个士兵打量了史佳瑞和林向阳一眼,开始盘问他们的信息。
而后然后通过对讲机汇报给对面,等了一会,就收到了对面的回复,领这两个人到大门门卫处。
过了第一道门岗,距离大门还有很远的距离。
等到了大门那,史佳瑞发现黎司越已经站在那等着了,白衬衫黑裤子,身姿笔直得犹如一棵青松。
黎司越在听到对讲机中提到的名字,就知道来的人是谁了。
表弟夸奖不断,他确实对这个史知青有些好奇,也想知道她来找自己的目的。
史佳瑞也没有多废话,从包里取出昨晚写下的资料,通过士兵递给黎司越。
黎司越看着纸上的内容,越看越惊讶,他看了史佳瑞一眼:“到办公室聊。”
林向阳见了心里犹如猫爪在挠似的,史佳瑞那纸上到底写了什么?
黎司越请史佳瑞坐下,给她倒了一温水,“我很意外,你有这样的能力,为什么还要下乡插队?”
史佳瑞给的纸上是关于一款发动机的数据,所说的性能在当下有些夸张。
唯有黎司越知道,这发动机是可以实现的。
史佳瑞并不针对这问题做出解释,见黎司越并未质疑,她从包里取出了两张发动机的部分结构图递过去,说:“我想用这个发动机,换一条塑料袋生产线。”
“而我有关于塑料袋的配方,有多种降解方式,未来不会污染环境。”
这个发动机对史佳瑞来说,她用不上,实际上,她前世接触的东西,都会自动把结构扫入脑中实验室,她基本都保留了下来。
还有许多更先进、精密的东西,没法拿出来,当前也无法实现。
黎司越拿过纸,看的时候,脑中也在飞快计算着,“你就不怕找错人?”
“那就是我赌失败了。”史佳瑞说。
事实证明,老天爷还是站在她这边的,顺利见到了人,好歹成功了一半。
作者有话说:
第53章 受启发
史佳瑞其实心里也惴惴不安, 可是她实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辗转几道联系黎司越,还为此欠下大人情。
而且,她希望自己来找黎司越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少。
黎司越刚才没有反驳自己换生产线的事, 说明他是有这个能力搬到这件事的。
史佳瑞昨天看到黎司越出现在塑料厂, 研究所和塑料厂有生产上的交集吗?
她一直在想, 唯一的解释就是,黎司越帮塑料厂调整机器或是改配方,无论哪一种,他的身份在塑料厂都好说话,也更有信服力。
“为什么要生产塑料袋?依我看,就目前的需求来看,并不需要这种东西。”
“相信黎所长也知道我们大队种草菇的事,如今蘑菇合作社扩大生产,生产干草菇,需要更好的保存方式,以运到大城市销售。”
“而且我相信塑料袋在食品上的应用是一个无法阻挡的趋势。”
“与其到时候花费大量的外汇去购买国外的生产线, 不如我们自己来做, 并反出口到西方国家。”
黎司越看着史佳瑞就此事侃侃而谈, 没有出声阻拦。
“而且我的这些可降解塑料袋是可以申请为国际技术专利的,国外的公司想要使用这个技术,为国家赚取外汇。”
“黎所长身在研究所,应当知道国家当前有多缺外汇。”
史佳瑞目光灼灼地盯着黎司越,希望能打动他,接下这些事。
“不得不说, 我确实被史同志的这番说辞打动了, 但口说无凭, 如何验证?”
“只要实验室的原材料足够,即可进行试验。”史佳瑞犹豫了下,“我希望可以加入。”
黎司越确实对史佳瑞的说辞感兴趣,赚外汇,想想就让人热血喷张。
他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你留一个联系方式,我考虑好了会通知你。”
黎司越扬了扬手中的这两张部件设计图:“我需要先确认它们是否有可行性。”
史佳瑞点头,她也没指望黎司越马上答应,毕竟她真的不是舌灿莲花的人。
“我住在东方招待所,这是招待所的电话。”史佳瑞写下了招待所的地址,电话号码,以及自己的房号。
黎司越接过纸条,朝史佳瑞点点头,然后按了对讲机,叫门卫来把人给送出去。
林向阳一直等在外面,此时见史佳瑞下来,心里非常好奇,他们到底谈的什么事,有谈成了吗?
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路,一直到汽车厂,林向阳才开口:“史工,我们现在去哪?”
“回招待所。”
林向阳瞅了眼史佳瑞的神色,琢磨着谈话是不是没有成功,“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看看塑料厂的效率怎样,如果速度快,看过风扇外壳样品,拿到货就先走。”
塑料袋的事情就算能谈成,短时间内也没法把生产线一次性弄出来,估计她还得跑好几趟福市。
“那我跟我姨丈说一声,看塑料厂能不能把我们的单先做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