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来还担心自己今晚会不会感冒,现在就没有这个顾虑了,这家招待所的服务员真好。
史佳瑞一个晚上都在整理资料,关于可降解塑料的专利申请资料,她并不知道这个年代的专利申请情况,只能根据前世的经验来。
反观824研究所的化学实验室内,整晚灯火通明,数位研究员熬夜在对这两款塑料膜做检测。
黎司越也没睡,他在联系海市那边的朋友,专利在华国是个新兴词语,知道的人并不多。
而想要申请国际专利,肯定是要国家方面的人出面,资料、人脉、金钱等,前期的投入就不少。
反正是没那么快申请下来的。
这一回,史佳瑞很顺利地进入了824,在会议室见到了满眼血丝的黎司越。
他把一份手写报告放到史佳瑞面前:“因为时间有限,只得出了这一些数据。”
史佳瑞一目十行看完,一些数据跟她脑中实验室得出来的不一样,数值低了,不过想想当前的检测设备,这正常。
“黎所长有什么计划?我希望塑料袋能尽快投产,公社的干草菇等不得。”
“专利的事我已经请海市的朋友帮忙,要办下来起码一年半载,在这之前要投入生产的话,你要有办法确保技术不会泄露。”
“我不可能呆在福市,关于这些事,我希望全权委托给黎所长处理。”
黎司越眯了下眼:“何必那么麻烦,我把你调来研究所,你即可全程参与。”
史佳瑞皱眉看着他,不确定他这话是不是在开玩笑。
“黎所长还是不要随便开玩笑地好,研究所是随便想进就能进的吗?”
她怀疑黎司越在试探自己,试探她什么?拿一个超越当前技术的东西,以进入研究所行不轨之事?
黎司越敲了敲桌子,不再提这事,“关于可降解塑料,只可用在塑料膜上吗?”
“不只,但技术不同,没必要一次性放出来。”史佳瑞说,要不是为了草菇的包装问题,她也不会来考虑这事。
且条件有限,他们不可能一步做到位,后面经济上来了,总有机会调整的。
黎司越看着史佳瑞:“史同志,你真是叫人琢磨不透。”
她的经历,不可能从事研究,哪来的技术?
且她现在的气势,真的很难让人记得眼前这个看起来病弱的女孩其实只有十六岁。
说是间谍伪装的,也不像。
若真是间谍,有必要下乡插队吗?早就被安排进天才班了,那能接触更多东西。
史佳瑞直视着黎司越的眼睛:“黎所长想要研究我?”
“史同志的表现,很难让人不起探究之心。”黎司越的手指轻轻挑敲着桌面。
这真是个矛盾的人。
“黎所长,探究没有意义,不如把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上。努力研究,让国家发展更快,人们生活更好。”史佳瑞板着小脸,认真地说道。
黎司越笑了:“你说得对。”
他拉开办公桌抽屉下面的小柜门,拿出一罐饼干,“吃饼干,我们边吃边聊。”
史佳瑞看着饼干罐的表面上印着牛奶饼干几字,打开盖子后,那股浓郁的奶香味就飘了出来。
海市的高级食品,这位黎所长日子过得不错。
她想着,从包里取出自己昨晚整理的资料,“这是关于新型塑料的资料,以及我写的申请专利资料,黎所长可以参考下。”
“不急。”黎司越重新给史佳瑞的杯子里倒满水,“你觉得办厂,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
突然转变话题,史佳瑞有些奇怪:“这要看情况。”
“谈谈你的经验吧。”
“黎所长是想办厂?”史佳瑞突然反应过来。
“史同志很聪明。”黎司越没有否认。
“做日化产品。”史佳瑞想也不想地说,“消耗类的日用品,需求永远在那边。”
“多谢史同志的建议。”黎司越暗暗把这点记下来。
接下来,两个人针对新型塑料膜一事进行了深入了的讨论。
史佳瑞希望隐去自己在这一技术中的名字,她确实是拿的现成的技术,她没那么厚的脸皮署上自己的名字。
她希望黎司越在内部卷宗上标上发明者是华国科学家,对外则宣称是824的研究成果。
或许有一天,时机成熟,另一时空的科研工作者们的名字,有机会出现在人前。
史佳瑞签了数份合约,包括保密文件、委托申请专利、委托生产等等,这都是内部文件,外人不会得知的。
因为涉及的方面很多,参与的人多了824所长李南昌,三个人午饭都没吃,用饼干和茶水凑合了。
下午三点多,史佳瑞走出研究所,到汽车厂门口坐公交车。
她真心希望,这可降解的食品级塑料的出现,会让华国的副食品行业能够蓬勃地发展。
史佳瑞回到招待所,整个人头重脚轻的,饿得心里发烧,去吃了一碗酸菜面才舒服一些。
傍晚,林向阳带了样品,同时带来一个好消息,他们要的风扇外壳零件,后天就能生产好。
史佳瑞查看了下,样品没有任何问题,三千份外壳,不重,但体积不小,得看看一辆车能不能拉得走。
林向阳跟孙如松有谈过怎么联系对方,车的事由他负责,这福市确实还是他熟悉。
史佳瑞暂时没事,去书店待了半天,之后又去百货商场,既然要准备回去了,那就得带点伴手礼。
来的时候颠簸,回去的时候更累,晕车晕得更严重了。
一回到仙河市机械厂,史佳瑞也没来得及休息,就投入了风扇的生产中去。
农机部新招了不少临时工,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的,电机部那边也没闲着,两个部门合作,效率智慧更快。
但对于这个电风扇是插头的,厂里有人提出想要那种固定在墙上,直接开关控制的。
陈绍兴发现提这个要求的人还挺多的,但要是改了的话,那定制的外壳很多就用不上了。
史佳瑞回来后得知此事,也拒绝修改,这个风扇的设计本来就是台式风扇,现在大家是觉得没有插座麻烦,等真正使用后,就会发现,这才是最方便的。
而在家里安装插座,要多花不少钱,但凡俭省点的人家都不会愿意。
大家家中不装插座是因为本来没有需求,而现在有这个需求,装上就是了。
现在有插电的风扇,未来就会有需要插电的其他电器。
没有需求、就不会去改进,这一行业也就停滞了。
作者有话说:
第55章 展示
史佳瑞刚回来, 没能好好休息,和陈绍兴聊过之后,没多久两人又被厂长副厂长叫了过去。
副厂长吴添的话也简单,就是要求他们改风扇的设计, 满足工人们的需求, 以免生产出来的风扇, 内部价都卖不出去。
谢爱军则是询问他们两人对工人的意见有什么看法。
陈绍兴示意史佳瑞不要说话,把他们商讨过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他话刚说完,吴添不满地说:“拉电线装开关,你知道这样要多花费多少钱吗?”
“没有其他的解决方式?”谢爱军皱眉。
“风扇的设计本来就是台式的,改成吊扇,无论是电机、扇叶还是外壳都要重新做,原先定制的外壳没办法用了。”
陈绍兴觉得头疼,风扇做出来时,要定的是厂里,现在又有意见的了。
也是他当初没沟通好,没有特别强调这个台式风扇是插座款的。
吴添的脸色不好看, “陈部长, 你这就不对了, 没有设计好产品,浪费厂资源。”
谢爱军看了吴添一眼:“这种台式风扇在海市那边很流行,做出来了,剩余的就给百货大楼,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吴添面色沉了沉:“工人那么怎么解释,大家期待了那么久, 结果是家里不能用的风扇, 怕是要闹事, 也影响干活的积极性,拖累工程进度。”
史佳瑞看来看去,觉得这不就是个简单的事儿,有必要扯吗?
副厂长一看就没想过要解决问题,只想着找茬,他打算做什么?把陈绍兴降职,还是针对她?
毕竟这风扇是她带着林向阳三个做出来的。
陈绍兴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这两天确实有不少工人到农机部闹腾,要求改为开关式的吊扇了。
史佳瑞皱眉说:“这事不难解决,我们统计要内部购买风扇的工人,每户出部分钱,和供电局、开关厂合作,上门安装插座。”
吴添看了史佳瑞一眼:“说起来,这个风扇是你设计的吧,你没有充分考虑到工人们的需求,设计不当,你是否真的有设计能力?”
陈绍兴朝史佳瑞使眼色,示意他不要说话了。
不过史佳瑞没看到,她皱着眉:“副厂长,首先,这个风扇不是我特地为厂里的工人而设计的,这是我教林向阳、苏平安、张雄三人做的。”
“风扇做的是海市流行的款式,当时很多人都很喜欢,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现在既然那些工人不接受这样的台式电风扇,他们可以选择不够买,反正又没损失不是吗?”
吴添没想到史佳瑞还敢反驳自己,他脸瞬时黑了。
他看着史佳瑞,气得说不出话来。
史佳瑞跟车回来,晕车已经非常难受了,回来没能好好休息,整个人很累,很难受,她实在没精力应付故意要找茬的人。
有问题,那就提出方案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在那边扯,当初怎样怎样,有什么用?
陈绍兴把史佳瑞往后拉了一步:“史同志,瞎说什么大实话,快跟副厂长道歉。”
“副厂长,我们史同志年纪小,不会说话,您大人大量,别责怪她,是我这个当部长的没有协调好,没有问清工人们的需要。”
“副厂长您放心,我们会想出妥善的方式,解决工人们遇到的问题。”
陈绍兴连忙道歉,老实又诚恳的模样。
谢爱军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是啊,老吴,年轻人不懂事,说话火气大了点,你不要放在心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