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瑞姐,吃李子。”石莹莹拿来一碗青中带一点红的李子,“我用盐腌过了,没那么酸涩。”
“谢谢。”史佳瑞拿了一个,小口咬着,确实挺酸的,但个头是比较大的,她边吃着,脑中实验室已经在分析优化数据了。
“佳瑞姐,这连环画都是全新的,我们商量了下,可以帮忙做事来抵这个书钱。”石明香认真地说。
她们很清楚要挣钱有多不容易,这些书加起来好几块,全大队的孩子的零花钱加起来估计都没一块钱。
石明华把书给其他小伙伴拿着,跑过来说:“佳瑞姐,你可以吩咐我们,像是种西瓜这样的事我们都能帮忙。”
“那我得想想。”史佳瑞笑着说,“那里还有一本新华字典,你们碰到不懂的字就去查。”
“现在不是端午吗?你们今天都在看连环画了,我跟大队说一声,你们选一个人,傍晚用大队的喇叭把故事说给全村人听,好不好?”
“如果做得好,我跟大队部提议,每周讲两次,怎样?”
怎么促进孩子的学习劲头?当他们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的时候,就会主动去学习了。
而知青们,都是现成的老师。
几个大孩子都愣了下,让他们讲故事给全村人听,还是用大喇叭讲?
他们互相看了眼,有点害怕又有点兴奋。
“佳瑞姐,我们真的可以吗”石莹莹两眼亮晶晶的。
“你们要相信你们自己。”史佳瑞挨个拍拍头,“看完了故事的,就试着讲给小伙伴听,结结巴巴的肯定是不行的,我现在去菇棚看看,你们加油。”
李金兰从菜园里出来,笑着说:“佳瑞怎么急着走?中午在我家吃饭吧。”
她家地方大,并不介意弄个图书角让孩子们看,有老人盯着呢。
“不了,主任忙,我去菇棚看看。”史佳瑞摆摆手,往菇棚走去。
现在大队里比较空旷的地方都盖了菇棚,十台烘干机全运了回来,大队把新建好没多久仓库拿了几间当烘干室了。
而现在,大队在抓紧时间把真正的烘干室给建好,要不夏收粮食就没地方放了。
“佳瑞,刚才就听说你回来了,中午到我家吃饭。”王小月看到史佳瑞脸上就笑成了一朵花。
史佳瑞忙拒绝,拉出竹筐查看草菇的生长情况。
新型塑料袋目前的价格,没办法大范围用来制作菌包,成本太大,暂时只能用竹筐的法子。
王小月在一旁笑着说:“现在大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很少再出现杂菌了,产量也增加了。”
“而且干草菇好吃,别的大队跟着种草菇,卖不出去后也晒成干草菇,却没有我们这草菇的香味。”
史佳瑞侧头,看着王小月骄傲的神色,她的变化真不小,脸上多了几分爽朗,隐隐有点小领导范了。
“那是自然,这草菇是筛选出来最好的品种之一。”史佳瑞赞同,“要不端午节机械厂也不会购买一批干草菇了。”
“佳瑞,这都是你和李知青的功劳,当初要不是你执意要办菇棚,大队哪有现在红红火火?”
王小月真心感谢史佳瑞和李泽宝,现在大家都佩服他们当时的远见和坚毅。
而作为最早进入菇棚的自己和莲婶,在菇棚和村中妇女中的地位也截然不同。
“大家都有功劳。”史佳瑞觉得现在来谈这事太早,这才刚起步而已。
“佳瑞,你就是太谦虚。”王小月笑着说,“我说真的,到我家吃饭,前几天李知青带给你的五香卷和包子都有吃吧,是我们菇棚几个人一起做的。”
“很好吃,我都吃完了,饭盒也带回来了,晚点还给你们。”
“饭盒不急,你喜欢吃,我们再给你做,上回是没有肉,五香卷的味道差了很多。”
史佳瑞继续拒绝,但没一会,莲婶带着石文玲进来,两眼眼睛一亮,比手画脚的,王小月帮忙翻译,同样是邀请史佳瑞去她们家吃饭。
石文玲的精气神看着好不少,渐渐接受耳朵听不见这个事实,跟着莲婶学习一些手语。
史佳瑞以为吃饭邀请就这样了,没想到,她接下来在菇棚、烘干室碰到任何一个人,全都是邀请她去他们家里吃饭的。
一些大婶大娘们还当着她的面,商量着怎么给她补身体。
史佳瑞有些哭笑不得,但心里暖暖的,起码大家有把她做的事情看在眼里。
史佳瑞跟石东红聊了聊,把他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疑问解答了下。
石东红不仅对生产的规划做得不错,对于销售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过这点史佳瑞只能给予意见,让他和李泽宝做决定就行。
忙完这些,史佳瑞会知青点吃午饭,发现钱爱华看自己的表情有些奇怪,好像带着一点羡慕?
“钱知青,有事吗?”
钱爱华扭头不应。
“史知青,村民对你真好,还给你送吃的。”周妹真羡慕地说。
史佳瑞看向桌上,是豆角炒鸡蛋,“谁送的?”
“一个男孩送来的,不晓得。”周妹真摇头。
钱爱华嘀咕道:“这什么运气,还有人主动送吃的。”
史佳瑞拿起碗,看到碗底的记号是个白字,她把村里的人家过了一圈,这好像是石文玲家的碗?
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领导视察
知青点的午饭跟以前差不多, 就是多了几样蔬菜。
对于史佳瑞回来吃饭,没人说什么,她的口粮没带走。
大家边吃饭边聊,知青们大多是在问史佳瑞在机械厂的生活, 他们好奇又羡慕。
史佳瑞也没多隐瞒, 从做风扇的事儿说, 以及去了福市出差、买书的事。
“连环画在李主任那,你们要看,去那边登记就行了。”史佳瑞说。
“我让村里的孩子们今天选一个人出来,用大喇叭讲故事,你们有谁也愿意去讲的吗?”
钱爱华睁大了眼:“真的假的?”
史佳瑞看过去,发现钱爱华现在竟然坐在李泽宝边上,颇有些意外。
她跟李泽宝表明心意了?史佳瑞难得八卦了一回。
“我没必要骗你们,如果你们要讲故事,好好想一想,有问题和争议的就不要说了。”
耿连挺意外的,“史知青怎么想起让大家讲故事?”
“晚上无聊吗?睡前听听故事挺好的, 不是吗?”史佳瑞当然不是这个目的, 她只是希望大家的精神面貌好一点。
“如果没有故事说的, 也可以深入地讲一段语录,但不建议太长。”
林世盛放下筷子,“那我先报名吧,我今晚就说个猪八戒吃西瓜的事儿。”
他在橘子岭种西瓜,这是自己主动去做的事,记录、思考, 生活反而更有了意义。
当然, 他跟住在橘子岭那些被下放的人, 也有了一点接触,里头有个老人对种西瓜有经验,时不时指点他一下。
要不然即使有史佳瑞给的要点,他没有经验,也很难把握住时机去做。
林世盛有点琢磨出来的,史佳瑞就是要给大家找事做,无论是知青还是大队的。
有事情做,总归踏实不少,也就不会整天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钱爱华忙说:“我也报名,我可以讲《林海雪原》。”
史佳瑞有些意外,没想到钱爱华竟然会主动。
“你看什么看,我还不能表现一下了。”钱爱华有些恼羞成怒,她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电台主持,现在可不就要锻炼一下。
史佳瑞笑着说:“大家都可以想一想,讲个成语故事什么的也行,如果村民们反响好,说不定每天都有。”
午饭后,林世盛就邀请史佳瑞去橘子岭看西瓜,李泽宝也跟了上来。
李泽宝一来,钱爱华也跟着,最后一半的知青都来看热闹了。
这会,下放的人还在吃饭,那个小女孩看到他们,吓得一下子躲进了房间里。
下放的老人脸上的笑容也消失,略有些警惕地看着史佳瑞他们,城里的学生有多闹腾他们可是领教过的。
这些学生下乡了,也同样要搞事,大石大队一直风平浪静的,但并不能因此放松警惕。
林世盛察觉到了,朝他们笑了下,指了指西瓜地。
史佳瑞也注意到了,就特意跟林世盛讲话:“西瓜坐果率怎样?”
“生挺多的,我已经摘掉一些了,免得营养不够长不大。”林世盛到了西瓜地,就打开了话匣子。
史佳瑞蹲下来摸了摸,脑中实验室分析了一番数据,林世盛确实把西瓜照顾得很好。
“那我们可就等着在吃西瓜了。”史佳瑞看完西瓜,又喊上李泽宝和耿连,她要把大队的喇叭拆下来改下,需要人帮忙。
石在峰当然没有不愿意的,他可不敢让知青们上梯子,而是喊来两个手脚麻利的青年,叫他们把喇叭解下来。
大队只有一个喇叭,史佳瑞更换了个零件调整了下线路,清晰度大幅上升,杂音也没了。
但只有一个喇叭,想要让整个大队的边边角角都听到是不可能的,等大家尝到好处了,自然会想着添喇叭了。
她同时跟石在峰提议让大家讲故事,石在峰表示很感兴趣。
石大春家的收音机也没法总拿来大队部放,能听听故事也挺有意思的。
倒是耿连有些诧异,看了史佳瑞两眼,她都没提前跟大队部说,就让大家准备故事,就没想过大队部会不同意吗?
史佳瑞当然有自信,要不然也不敢这样。
她现在说的话,在大队干部面前挺有份量的,所以让一个人信服不难,走得比他高就行了。
喇叭修好了,史佳瑞又回知青点把塑料袋拿到烘干室。
和塑料膜做成塑料袋放在一起比较,很明显,李泽宝和石东红摸了又摸。
“这新的塑料袋太软了,会不会容易破?”石东红两只手稍微用力扯了下,发现它略有弹性。
“碰到尖锐的东西容易破,但正常使用是没问题的,防水防潮。”史佳瑞说拉开袋子,“装一袋草菇封袋看看。”
他们封口是用一根加热的铁块按压,使两层塑料袋融在一起,就密封好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