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佳瑞检查了下,发现还是需要机器辅助,真空机还有点早,但封口机还是有必要的。
不过这个塑料袋还是薄了点,她得写信跟黎司越提一下,这塑料袋再厚个一倍就行了。
这个新塑料袋,大家都很满意,不用自己裁塑料膜做袋子,太方便了。
正聊着,邮局的洪大叔就在外头喊李泽宝的名字,让他去拿电报和汇款单。
京市的第三百货要订五百斤干草菇!
得知这个消息,大家当场都要乐疯了,看着那张汇款单的眼睛绿油油的,这都是钱哪!
而在电报内容和汇款单在还没送到李泽宝的手中时,公社那边就知道了。
没多久,公社的黄书记和林主任带着两名干事就来大石大队视察了。
京市来的订单啊,怎么不值得重视?
两位公社领导把菇棚、烘干室都看了一遍,包括买来还没派上用场的脱粒机。
他们得知大石大队还打算从仙河市机械厂购买旋耕机,提高耕种效率时,都很是吃惊。
这大石大队是真的挣钱了,各种机器都整起来了,难怪其他大队都看得眼热。
黄书记看向史佳瑞,笑着说:“史同志,好久不见。”
“书记好,主任好。”史佳瑞笑着点头。
石在峰看都逛完了,就说:“我们到大队部泡茶吧。”
史佳瑞和李泽宝都被叫去,一行人围着桌子喝茶,她差不多知道公社领导来的意思。
大石大队的蘑菇生产合作社一旦跟京市百货的合作稳定了,就意味着大石大队凭借草菇起飞了。
公社能因此获益,但其他大队未免被衬托得有点惨。
而在大石大队的刺激下,其他大队也都在琢磨着挣钱的法子。
养殖业是不考虑的,上林大队的教训还在那一边,而种植,无论种什么好像都没法跟草菇比。
谈话期间,史佳瑞和李泽宝的名字多次被提起,夸赞颇多。
等把公社领导们送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石在峰看向史佳瑞:“史知青、李知青,如果没有意外,明年的工农兵大学名额应该就是你们的了。”
史佳瑞皱眉,她知道工农兵大学是什么,摇摇头说:“我不需要再去工农兵大学进修,还是留给有需要的人吧。”
李泽宝有些惊讶,史佳瑞拒绝得那么干脆?
“大队长,我们大队一直没有支书吗?”史佳瑞问道。
石在峰摇头:“自从老支书过世后,上头一直没定,就一直空下来了。”
他还不至于排斥支书,特别是现在大队的事务多,他需要多个人来帮忙分担。
“佳瑞为什么问这个?是担心上头直接派人下来吗?”李泽宝突然想到这一点。
“是的,这正是我担心的点。”史佳瑞点头,“就怕来的人对大队不了解。”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支书很有可能看不惯菇棚由知青管控,插手蘑菇生产的事务。
石在峰皱眉:“支书一般是公社的人,要不就是本大队里选,很少上面直接派下来。”
“大队长,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蘑菇合作社不能受影响。”史佳瑞提醒道。
“还有,如果其他大队偷偷跟着种草菇,我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他们种多了,求着我们帮忙售卖时,再来提条件。”
其他大队的人肯定不会放弃种草菇的,之前种的卖不出去,他们会就此收手?
不,看大石大队做得红红火火的,他们仍然心动,想要弄到草菇孢子也不难,找人去菜店排队买草菇就是了。
石在峰皱眉:“他们还没死心?”
李泽宝说:“其实看公社领导的态度,就知道他们对这种行为是不会阻止的。”
“他们敢种,我就敢压价。”石在峰冷着脸说。
史佳瑞摇摇头:“大队长,合作社要做大,等订单多了,单靠我们大队是种不过来的。以后其他大队种,我们再加工和销售,关键技术还是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这起码要五六年才能达到这样的规模吧。”李泽宝说。
“不用那么久,两三年吧。”史佳瑞还是比较乐观的,“而在这几年内,只要我们大队掌握其他品种的蘑菇的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其他大队再怎么追,也追不上。”
石在峰很快明白史佳瑞话里的意思,她手中的还有其他的技术。
而她描绘的情景确实让人心动,如此一来,其他大队种草菇一事也不需要那么担心了。
“好了,我去李主任家看看孩子们故事讲得怎么样了。”史佳瑞还记挂着这事,被公社领导视察这么一耽搁,没一会就要吃晚饭了。
“史知青,李知青,你们等等,一人一个粽子,吃了今年平平安安,百毒不侵。”石在峰忙从兜里掏出两个粽子。
下午事情多,他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作者有话说:
抱歉,踩点失败,又更晚了……
第59章 广播故事会
糯米贵, 而且不好买,大队中包粽子的人家并不多,有的只是用粽叶意思地包下。
李金兰包的是豆子粽,一个个非常小巧, 史佳瑞还没来得及拒绝, 李金兰已经剥了一个塞进自己手里。
糯米和红豆煮了三个多小时, 两者完全融在一块,软糯有嚼劲,即使没有蘸白糖,也有淡淡的甜味。
史佳瑞夸赞了李金兰的好手艺,把她喜得乐呵呵的。
“莹莹,明香、明华,你们故事说得怎样了?”史佳瑞其实也挺期待这些孩子故事讲得怎样了。
“佳瑞姐,让明华给你讲,他讲得最好。”石明香推荐自家弟弟。
其他人也点头,认为石明华讲得最好。
“明华,快给佳瑞姐和宝哥讲一遍。”石莹莹催促道。
石明华站到前面来, 他也不怵, 清了清嗓子:“大家好啊, 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叫……”
石明华声音洪亮,虽然普通话的口音有点重,但吐字清晰,语气轻重缓急的都拿捏得很到位。
“不错。”史佳瑞鼓掌,“除了一些字读错了, 声情并茂, 很精彩。”
李泽宝赞同道:“明华要加油了, 我记得耿连的家人在广播电台,你可以去跟他请教一下。”
史佳瑞诧异地看他,“中午吃饭的时候,耿知青怎么没说?”
“已经有人报名了,他就没凑热闹,反正以后也有机会。”李泽宝还是很容易猜到耿连的想法的。
“除了明华,你们其他人呢?都讲得不好?”史佳瑞鼓励地看着其他孩子。
石莹莹不好意思地说:“佳瑞姐,我给你讲一段吧。”
石莹莹讲故事,语气太平,但普通话就标准很多,除了她,还有几个孩子也轮流讲了一段。
然后就听到有家长拉长了声音在喊自家孩子吃饭。
本来聚在一起的孩子们一听,同时看向史佳瑞。
“都回去吃饭吧,吃完饭后就到大队部集合。”史佳瑞笑着说。
知青点的晚饭比中午丰盛了一些,没有粽子,有腊肠、鸡蛋等,加上一盆干草菇烧豆腐,大家吃得都很满足。
吃过饭,史佳瑞和李泽宝先去大队部,钱爱华特意带上一个发箍,对着小镜子照了又照,喊上周妹真一起出门。
小孩子间的消息是很灵通的,这会大队部门口已经聚了一堆人。
石在峰来大部队开门的时候,看着一群萝卜头,嘴角不由上扬,看着大队越来越有活力,他这个大队长心里也舒坦。
进入大队部之后,兴奋的小孩子们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史佳瑞比了个手势,“等会开始后,大家记得保持安静。”
“知道啦,佳瑞姐。”
屋子里都是孩子,钱爱华被堵在门口,她踮起脚尖往屋里看,“等会谁先来讲啊?”
“钱知青,你别急啊,要尊老爱幼,肯定我们小孩先啦!”一个男孩转头说了钱爱华一句,继续探头看在调试机器的史佳瑞。
史佳瑞调整了一下麦,喂喂两声,问其他人能听清楚吗?
一屋子孩子齐齐点头。
“大石大队的各位父老乡亲们,晚上好,今天是端午佳节,史佳瑞携全体知青祝大家安康幸福。现在,请大家欣赏由三队石明华朋友带来故事《武松打虎》。”
大队的喇叭突然传出声音,已经吃完饭或在吃饭的村民都吓一跳,干啥呢这是。
石大春整了一盘花生米,弄了点地瓜酒,打开收音机,准备好好享受一番。
突然听到广播声,他还吓了一跳,不对,这广播的声音怎么清晰那么多?
等等,史知青在广播里说的名字是石明华,他儿子?
石大春喊了两声,不只儿子不在,连闺女都没见影子,他就说今天少点啥,原来是少了两只馋猫。
林老太拍了石大春的头一下:“大春,快把收音机关了,听阿华讲故事。”
大家都好奇极了,都竖起耳朵认真听起来。
石明华的声音清晰地从喇叭里传出来,“从前,有个人叫武松,他呀武功高强……”
随着故事渐入佳境,村民们走出家门,往喇叭的方向靠近,以听得更清楚。
渐渐的,不少人就凑在一起,小声聊了起来。
石大春听着其他人的话,心里乐得不行,没想到这小子今天可真给他老子长脸。
《武松打虎》这个故事并不长,很快就讲完了。
石明华侧头看史佳瑞,现在要干什么?
“你跟大家说两句。”
“大家好,我是石明华,刚才我讲的故事好听吗?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为大家讲故事,祝大家端午安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